又云,十心嚮往,命終必生彼佛國土,是《寶積》義。——《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下面再跟《大寶積經》會通。《大寶積經》部頭很大,一百二十卷,是唐代菩提流支翻譯的。但實際上《大寶積經》是會集起來的一部經,不是菩提流支一個人翻譯的,是很多人翻譯,聚在一起的,從北魏年間就有翻譯。《大寶積經》中就有《無量壽經》的一個譯本——《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裡面佛告父王淨飯王,佛是一個大孝子,他一定要給他的父王一個究竟、好的方法,這個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專念阿彌陀佛名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應當「勤精進」,這樣就能夠成就佛道。通過這樣的經文,我們就更相信這個法門是很好的法門。如果這法門不好的話,那佛不可能給他父王去宣說。
同時談到「十心嚮往」,就是具足十種心,嚮往一個對境,命終就必定能往生到阿彌陀佛的國土。「十心嚮往」就是隨一一心,專念嚮往阿彌陀佛,命終一定得生彼國。這「十心」表明一個修道人要存哪十種心。這是菩薩發心的內涵了,我們了解一下。
十心嚮往,第一,是於眾生起大慈,無損害心。眾生不僅是對於人道的眾生,乃至於對蜎飛蝡動的眾生都要有大慈——無緣的大慈,同體的一種生命。大慈就是要給一切眾生安樂。這種安樂一切眾生的心起來之後,你就不會去損害它,不會去傷害它,不會把它宰了做自己的一盤菜。這是大慈心。
第二,是於諸眾生起大悲無逼惱心。對一切眾生你要思惟拔他的苦。眾生的苦等同於自己的苦,所以一定要把眾生的苦解決掉,自己的心才能安,自己才能安樂。你有這個心,當然就不會去逼惱眾生、給眾生難堪、給眾生以痛苦,你就不會去做。你本身都要拔他的苦,怎麼可能還會給眾生施加痛苦呢?這是大悲。
第三,於佛法,不惜身命樂守護心。這樣的一個菩薩存心,對佛法內在的價值、尊嚴,他認識得很清楚。這種真理之光、智慧,是能引領一切眾生從無明長夜當中出來的火炬。唯有佛法才能給予一切眾生究竟的安樂。
但佛法在法弱魔強的時代,又常常面臨著被顛覆的危險。那些魔子魔孫是不喜歡佛法的,甚至要毀掉佛法的,他不希望暗夜當中有光明,不希望被他控制的魔子魔孫被佛教引到光明的地方去。
所以當這種黑暗的勢力要對佛法進行一種顛覆的時候,一個菩薩發心,就是要護持正法。為了護持正法,他不惜自己的身命去好樂地守護佛法,寧可獻出自己的身命也要護持佛法,令正法久住。要存這樣的心。
《涅槃經》裡講了一個公案。釋迦牟尼佛有一世,在末法的時候出家做了法師。但一個正法的法師在邪法盛行的時代往往是很危險的,是會被排擠的。
所以,當這個法師在宣說正法的時候,受到了很多的誹謗、很多的威脅。這個國家有一個大國王,他很有分別是非的能力,覺得這個法師是講正法的,所以就來護持他。甚至為了護持這個法師,他做三皈依,但不受戒。他都不受戒,因為他要隨時準備用生命保護這個法師。
果然,在一次外道邪師要迫害這個法師的時候,國王帶著一批人挺身而出跟那幫惡人進行了一場格鬥、戰爭。結果這個國王竟然是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這個國王的神識就到了阿閦佛國去了,做了阿閦佛的第一弟子——上首弟子。
這位法師以後還在那裡弘法。由於這個國王不在了,他所得到的護持力量減弱,不長的一段時間,這位法師也圓寂了。法師圓寂了以後,他的神識也到了阿閦佛國去了,做了阿閦佛的第二個弟子。那個國王是誰呢?就是迦葉佛。這位法師是誰呢?就是釋迦牟尼佛。「不惜身命樂守護心」,是要發出這樣的大心的。
第四,是於一切法,發生勝忍,無執著心。我們遇到的一切法:色法、心法、凡夫法、聖賢法,要去智慧忍可。「勝忍」,就是要了解諸法的空性,要有智慧的觀照。無論是順境逆境,都是以平常心對待,不要去執著它,因為如夢如幻的這些法,雖然顯現是有,但是自性本空。你常常能夠智慧觀照到這一點,就不會去執著它。不執著它,你的心就有很大的自在解脫,你才能像鵝鴨游水,沒有障礙,這要有智慧心。
第五,不貪利養、敬重,淨意樂心。一個菩薩存心,不要貪求世間的利養。「利養」就是人家給你送很多物質上、金錢上的東西,不要去貪。「敬重」就是不需要非得別人來讚揚、崇拜自己。這都不需要,一定要內心清淨。
如果你做佛教的事業,是帶著要賺錢、要求名的心,這都是染污,這叫不淨說法。尤其講經說法,不能把這個作為賺錢的手段。絕對不可以。你一定要以大慈大悲之心、尊重眾生之心、續佛慧命之心,無條件地、不談交換地去講法。
第六,是求佛種智,於一切時,無忘失心。存什麼心?要求佛的一切種智。對得到佛的智慧這一點沒有一刻的忘懷,要把成佛作為你生命的目標,要生生世世不忘記這個目標。這是一個生命「志於道」的終極關懷。只有把心標到求一切佛的種智的時候,你才對世間的五欲六塵能放得下來。
第七,於諸眾生,尊重恭敬,無下劣心。這就是尊重眾生。尊重恭敬一切眾生,不能對眾生有輕慢之心。一般的人都是很缺乏平等心,對於當官的他要諂媚、要巴結;對社會地位、福報比他低的,他就很高傲。這就不是一個修道人的心,修道人一定要有一種恭敬平等心。不僅對人平等,而且對動物都要尊重恭敬。
就像我們自古以來的那些高僧,走路時如果看到螞蟻在那裡,他都會繞開走,都不跨過去。別人問:你為什麼繞著走?他說這個螞蟻我們要尊重它,說不準它比我提前成佛,我還希望它來救我呢,我怎麼敢跨過它去走呢?他對眾生,對一個螞蟻都尊重恭敬到這個程度,這就是他的德行。所以我們要常常存這個心,尊重一切眾生。
現在很多人際關係的問題,就在於我們尊重眾生不夠,一下子就顯得很傲慢。包括在叢林裡,我也常常跟我們客堂的知客師在交流一問題——原來好像覺得,居士來了一定要向我頂禮之後我才搭理你。不頂禮他,他就不搭理你。其實這樣可以嗎?
人家既然來了——無論是比丘來了,還是居士來了,我們客堂應該要有一種對眾生恭敬的心,不能有傲慢的心。
因為我是有過一次這樣的經歷。到一個寺院的客堂去,那個知客師和僧值師是挺傲慢的,根本就不理睬你。我們隨行去的人還給他頂禮,一看就是非常傲慢。那時我們都是空著肚子,天也黑了。他也不問你是不是吃了飯,或者也不問你是不是在哪住,他一概都不管。
你就感覺到很冷漠,很居高臨下。所以這不應該!我們比丘和比丘之間,你都是這麼一種心,那對人家居士呢?那更是眼睛朝天了。這樣不好,這種感覺極為不好。當下我就在那裡站了幾分鐘,馬上離開。我們到另外的地方找吃的,找旅館。
所以佛教當中,為什麼《普賢行願品》要講「恆順眾生」?眾生歡喜,諸佛歡喜。我們要對一切眾生有感恩之心,沒有眾生,菩薩是不能成佛的。一個菩薩成就佛果,最初的原動力就是眾生。
所以,他成佛之後一定要報眾生的恩。他是這樣的一個觀念!對一切眾生尊重、恭敬,不能有高慢之心,不能把別人看得很低。這是我們修行佛法的一個重要的涵養。
第八,就是不著世論,於菩提分,生決定心。對世間的文章、議論、學問,不要去執著,包括世間的娛樂、足球、戰爭等,作為一個修出世間法的人不要再去執著那些東西。而念念想到我的菩提道、無為法,對這個生決定之心。
第九,種諸善根,無有雜染,生清淨心。做世間和出世間的種種善法,這就是善根。有世間善根,有出世間善根。沒有雜染,就是不求人天福報,不追求其他的目的,唯一就是出世間的解脫之道。這就是一顆清淨的心。
第十,於諸佛,捨離諸相,起隨念心。思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證到了清淨的無相、無念、無住之心。捨離一切諸相就是無相,無相就一相,一相就平等。這種無相是從空性裡生起來的。所以,諸佛都是無相的、無念的。
當我們生起了很多妄想雜念的時候,對很多的外境處於種種執著的時候,我們跟佛的境界相差太遠。所以要想到佛是那樣的一種諸法的空性,那樣的一種安立,那樣的一種從空性生起的同體的大慈悲心。這些我們都要去隨念,要隨學。
所以《大寶積經》也是大乘的一部經典。一個修行的人要存這十種心。你只要十種心裡面存一種——「一一心」就是其中的一種心,存了這一種心,再專念嚮往阿彌陀佛,你都必定——臨命終時必定往生到阿彌陀佛的剎土。這是《大寶積經》裡所傳達的法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