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Trij?ikā-vijñapti-bhāsya。意譯三十了別釋。又稱唯識三十頌釋論。印度安慧造。解釋世親所著之唯識三十論頌。先敘造論之旨趣,次詮明各頌次第及字句意義。並援引阿毗達磨經、入無分別陀羅尼(梵 Nirvikalpa-prave?a-dhāranī) 及其他偈頌以廣證其說。本書現有法譯本及日譯本。 p4427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經名)佛說演道俗業經,一卷。乞伏秦聖堅譯。佛為給孤獨長者說在家之三財與出家之三業者。...(菩薩)Nāgaśri,菩薩名。譯曰龍吉祥。大般若經五百七十六曰:那伽室利,翻為龍吉祥。...為禪林記載有關請假外出、歸省者之簿。又作請假簿。敕修百丈清規卷四維那條(大四八·一一三二中):「或有他緣,或...【不可欣】 p0318 瑜伽九十一卷三頁云:不可欣者:於未來世、不可樂故。...(雜名)奉於神佛之錢。俗曰散錢,參錢。...梵語 nava-yāna-sajprasthita。全稱初發意、初發心、新發意、新發心。指初發心求菩提道而未有深行者。首楞嚴經卷一...(術語)阿賴耶識之別名。即阿陀那之譯名。...梵名 Aksapāda。又稱喬達摩(梵 Gautama 或 Gotama)。為印度正理學派(六派哲學之一)之祖。略稱足目。全稱足目仙...禪宗公案名。禪苑蒙求卷上(卍續一四八·一○四下):「三聖到道吾,吾預知,以緋抹額,持神杖於門下立,聖曰:『小...梵語 antarā-bhava。又譯作中陰、中蘊、中陰有。指人自死亡至再次受生期間之識身。為四有之一,七有之一。眾生於生...(1043~1118)宋代禪僧。世人尊為曹洞宗第八世。沂州沂水(山東沂水)人,俗姓崔。初學道術於伊陽山中,得辟谷之術...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阿難,云何...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造化權輿之首,天道未分;龜龍系象之初,人文始著。雖萬八千...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玄堂,正覺之實稱,眾經之淵鏡,萬流之宗極。其為體也,妙存有...有禪的大智慧,就能心靈健康無煩惱,保持良好的心態,擁有四種快樂。即助人為樂、知足常樂、逆境之中自得其樂、修行...問: 師父,我想請問一下,我們經常說要發菩提心,那這個菩提心是本來就有,還是因為因緣而發出來的一個心? 淨界法...我們修行的人,見、行兩個是不能分割的。見,就是我們的知見,由聞、思、修,要從聽聞正法來的。這個見解,最高的見...佛教有一個名詞叫「四攝法」,其中有一項是「布施」,意思是和別人結緣,不論是自己的財產、時間、智慧、技能,甚至...真有亡靈嗎?當然。 超度有用嗎?是的。 有時候我們會碰到一些怪異事,不過,先要探究清楚,如果不是空穴來風,便可...問: 佛弟子應該如何正確看待疾病? 慧律法師答: 不要用自己的觀念解讀病苦,有時會誤了大事。佛教是理性的宗教,...明教興所由,約時被機,勸歸淨土者。若教赴時機,易修易悟;若機教時乖,難修難入。是故《正法念經》云:行者一心求...六和是佛教的管理學 據經典記載:兩千多年前,佛陀身旁的常隨眾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之多。如此龐大的僧團,要如何統...
唯識三十頌釋
【佛光大辭典】
上篇:唯識二十論述記 | 下篇:唯識三十論頌 |
謂世間一切悉以苦為自性,無安穩之法,故稱無安。法華經譬喻品(大九·一四下):「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