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法相宗之祖師曼荼羅。中央畫彌勒菩薩,其旁配以無著、世親、唯識十大論師、玄奘、窺基、惠沼等法相宗之祖師。 p4428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1921~)江蘇泰縣人,俗姓呂。於泰北廣濟庵從智祥法師出家。先後遊學於上海佛學院、武昌佛學院。其後歷任香港無盡...(術語)三善根之一。心無貪慾也。唯識論六曰:云何無貪?於有有具無著為性,對治貪著作善為業。...(雜語)真言行者修一尊法時,以語密念誦也。蓋行者已於本尊加持之位,自證圓極,成就本尊之身故,即出化他大悲門,...【非學非無學智】 p0717 大毗婆沙論九十八卷七頁云:云何非學非無學智?答:五識相應慧,及意識相應有漏慧。俱...十三階住位之意。又作十三行。即菩薩從因至果之行位,可以十三階類別之。菩薩地持經卷九載,菩薩十二住攝一切住與一...(譬喻)佛遺教經曰:煩惱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蛇,在汝室睡,汝當以持戒之鉤早並除之。...(雜語)喻人欲也。梁簡文帝文:慧雨微垂,即滅身火。...【常居回露】 p1012 瑜伽二十五卷二十頁云:云何名為常居迥露?謂常期願、住於迥露,無覆障處。如是名為常居迥露。...(一)指數人列坐,坐於右首者。 (二)為「座頭屏風」之略稱。又作隔板。高約一公尺之小屏風,係為門口左右之座首而設...(人名)Dharmayaśas,比丘名。高僧傳一曰:曇摩耶舍,此雲法明,罽賓人也。開元錄四曰:曇摩耶舍,秦言法稱。...【疑結】 p1288 雜集論六卷十七頁云:疑結者:謂於諦猶豫。疑結所繫故;於佛法僧,妄生疑惑。以疑惑故;於三寶所,...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萬行起於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師鳩摩羅什,誦持此品以為心首。...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請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彼南方有...
講到重罪、重業,一定是第一,心非常猛利;第二,跟外境有關係。 四、由事故重謂若殺害大身傍生,人或人相、父母兄...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佛說八大人覺經》 這是修布施平等...
《佛說法滅盡經》:眾魔比丘命終之後,精神當墮無擇地獄。五逆罪中,餓鬼、畜生,靡不經歷,恆河沙劫,罪竟乃出,生...
凡夫眾生在整個十法界的緣起定位是什麼呢?我們的定位就是一個罪障生死凡夫,這就是我們目前的定位。一個生死凡夫為...明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為什麼能夠救人?下面提出五個重要理由。周安士居士是闡釋得非常得正義,非常深刻。 第一、對...從前,在喜馬拉雅山的雪山腳下,有一位修行人在那裡過著平靜地修行生活。 有一天,當這位修行人出門的時候,忽然發...
《藥師寶懺》中列述眾生無始以來有十六種病: 1. 貪瞋嫉妬之病 2. 憍慢自傲之病 3. 不識善惡之病 4. 不信罪福之病 ...
昔日,釋迦牟尼佛於靈鷲山說法華經時,有七寶塔從地湧出,多寶如來於塔中出大音聲讚歎釋迦牟尼佛,證明所說法華經皆...
唯識曼荼羅
【佛光大辭典】
上篇:耿允派 | 下篇:唯識無境 |
二十五方便,本台宗所立,然乃通於一切教乘者,故行者於此前方便,應須具足也。 一、具五緣 具五緣者: ...
隆根
無貪
加持念誦
非學非無學智
十三住
睡蛇
身火
常居回露
座頭
曇摩耶舍
疑結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大藏經】梵網經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對哪些對境造業,業果會越重

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魔化比丘死後投生何處

五戒十善是學佛的第一班車
大安法師:明瞭因果和輪迴的真理就能改命
還是在於你的心

《藥師寶懺》所說的十六種病與十三種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