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5)明代曹洞宗僧。南昌(江西)進賢人,俗姓黃。字大千,號幻休,世稱幻休常潤禪師。幼入伏牛山禮坦然平出家,越三載而質疑未決,遂南遊徑山,參謁萬松林,復參禮大方蓮,不得所契,聞小山宗書之法道異於諸方,遂往宗鏡庵參謁之,得嗣其法。宗書示寂後,應眾之請,於神宗萬曆二年(1574)繼席少林,力荷大法,以道自任,入室者二百七十人。於萬曆十三年四月示寂,世壽不詳。[五燈會元續略卷一、五燈全書卷六十一、續燈正統卷三十七] p4533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五事有諍無諍等分別】 p0288 瑜伽七十二卷十二頁云:問:如是五事,幾有諍?幾無諍?答:相、通二種。一、唯有諍...梵語 mātrkā,巴利語 mātikā。又作摩怛理迦、摩窒裡迦、摩帝利迦、摩呾履迦、摩得勒伽、摩夷。意譯為母、本母、...(故事)優婆鞠多依其師商那和修教,若起噁心,則下黑石,若生善心,則下白石。初黑多白少,漸漸修習而白黑平等,至...(名數)【又】十二時之十二神也。...指五種大部。(一)大乘經中之五種大部經典。又稱五部大乘經。乃開元釋教錄對大乘經典所作之分類。即:(一)般若部,凡...(943~1027)宋代曹洞宗僧。湖北江夏人,俗姓張。禮金陵崇孝寺智通出家,後游化諸方,至湖南梁山參謁緣觀,承嗣其...黃色之袈裟。黃為乾陀羅色,乃以乾陀羅樹皮為染料所制。於部派佛教時代,各部所傳律典各異,較重要者有曇無屈多迦等...(雜名)鬮者從佛教出,而有種種之別。...因明用語。指有法差別和法差別。所謂差別係指言陳與意許不完全一致。差別發生於前陳(主詞)者,稱有法差別;發生於...(書名)五卷,後魏楊炫之著。其自序曰:周室京城表裡,凡有一千餘寺,今日寥廓,鐘聲罕聞,恐後世無傳,故撰斯記。...【辦因】 p1389 瑜伽五卷九頁云:問:以誰為先,誰為建立,誰和合故;何法辦耶?答:工巧智為先;隨彼勤劬為建立;...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高安縣黃檗山鷲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孫。西堂百丈之法姪。獨佩...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譯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林中阿那邠坻精舍,與大比丘...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娑婆,穢土也;極樂,淨土也。娑婆之壽有量;彼土...
一個人的舉止是自身素養在生活和行為方面的反映,是反映現代人涵養的一面鏡子。 我國自古以來就對人的行坐舉止有良...
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自襁褓至幼年之時,其衣食住行皆依賴於母親者多矣。故凡為人母者,應善加體察子女的一舉一動...回頭好,回頭好,持齋念佛隨身寶。 有有無無都麻煩,勞勞碌碌幾時閑? 人生曲曲彎彎水,世事重重疊疊山。 古古今今...在我國,人們有冬令進補的習慣。所謂:冬天進補,上山打虎。但是冬令進補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
同參道友們來問話,不要客氣,直道些好。本來諸方叢林問話的規矩,要恭恭敬敬,搭衣持具頂禮後,問訊長跪,才請開示...
問: 年紀大,修學禪定,堪能性差,還能得定嗎? 妙境法師答: 這個在優波鞠多的時代,有個年紀很大的一個老比丘,...
凡夫眾生要住在五濁惡世度化眾生是不可以的,這就好像一大塊的冰塊,你想用一小碗的開水把它融化,你澆下去好像融化...
顛倒妄想的形成,在《楞嚴經》它是有三個次第: 第一個、取相。當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由於我們個人的業力,...
常潤
【佛光大辭典】
上篇:常樂我淨 | 下篇:常醉天 |
(術語)以名一切之善行。又以名善行所得之福利。無量壽經下曰:福德自然。...
五事有諍無諍等分別
摩呾理迦
黑白石
十二神
五大部
警玄
黃袈裟
鬮
二種差別
洛陽伽藍記
辦因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行坐舉止的禮儀規範

古代母親教育子女的用心之事
志公禪師勸世念佛文
素食進補不妨一試

如何處理修行中生起的種種妄想

年紀大了修學禪定,還能得定嗎

今生是流浪的最後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