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尼師。生卒年不詳。彭城(江蘇銅山)人,俗姓仲,名令儀。武威太守誕之女,幼好學,早寡。西晉建興年中(313~316),聞沙門法始說法,有所省悟,閱佛經通其幽旨。當時我國比丘尼法尚未具備,曾拜謁西域沙門智山,請問比丘尼法,遂剃髮出家,從和尚受十戒,為我國尼眾之始。於建康宮城之西門營建竹林寺而居之。昇平元年(357),禮請曇摩羯多於洛陽建立比丘尼戒壇,師與同志三人,共受具足戒,羯磨之日異香芬馥,闔眾聞之,莫不欣嘆敬仰。昇平末年示寂,世壽七十。[比丘尼傳卷一、佛祖統紀卷三十六] p4711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五相能為善友所作不虛】 p0289 瑜伽四十四卷七頁云:若諸菩薩、具五種相,眾德相應,能為善友,所作不虛。一者、...禪林中,遇和尚遷化,於佛事終了後,眾僧於其龕前同聲舉唱「哀!哀!哀!」三聲,此一葬式,稱為舉哀,又稱為舉哀佛...(術語)無明違一法界之理而隔能所曰別見。真言宗所言無始之間隔是也。別教之菩薩入初地始斷其一分。四教儀集註下曰...凡二卷。唐代僧雪峰義存(822~908)撰,明代林弘衍編,崇禎十二年(1639)刊行。又作雪峰禪師語錄、真覺禪師語錄、...【智波羅蜜多】 p1153 如四菩薩行中說。 二解 瑜伽七十八卷八頁云:若諸菩薩、於菩薩藏,已能聞緣善修習故;能發靜...又作一道無為心。乃日僧空海所立十住心之第八。謂於真如實相之上,無相亦無境,故知自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中間...(地名)在中印度摩揭陀國隔伽耶城東南七里許,以佛於此地作苦行而有名。又以為優樓頻螺迦葉之生地而有名。優樓頻螺...即解釋經論等之意義。諸宗解釋經論及真言之文句有種種不同之釋體。如天台智顗解釋法華經,用因緣釋、約教釋、本跡釋...(故事)佛曰阿難具足八法持十二部經:一信根堅固。二其心質直。三身無病苦。四常勤精進。五具足念心。六心無憍慢。...(雜語)一名十二重城。五句章句經曰:一切眾生常在長獄,有十二重城圍之,以三重棘籬籬之。三重棘籬即三界,又名三...亦名:四獨戒獨渡水犯緣、獨渡水犯緣 行事鈔·尼眾別行篇:「獨渡河,四緣:一、是河水。四分雲,獨不能渡,不雲深...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安立大乘三界唯識。以契經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名之差別。此中...觀經玄義分卷第一 沙門善導集記 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 道俗時眾等, 各發無上心, 生死甚難厭, 佛法復難欣...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佛法雖然談到人生有種種苦,但這並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遠離世間,或消極地逃避現實,才能夠離苦得樂。「苦」這...從佛教的立場看,「惡有惡報,善有善報」是正確的因果觀念。但是,從因到果必須有因緣的配合,所以,有時候犯了重罪...在《往生論註》中,如來淨華眾,正覺華化生,是講阿彌陀佛眷屬功德成就的不可思議。 阿彌陀佛為什麼要發這一願?就...有一個極其貧窮的人,他住的是破草屋,穿的是破衣服,冬不防寒,夏不遮羞,以乞討為生,日子過得很艱苦。 但這個窮...我們所有的凡夫啊,都是有妄想、分別和執著。我們都有分別心,這個《金剛經》裡說了,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傳統西醫認為:精液的主要成分:蛋白質、核酸、葡萄糖、水,還包含包含了aboutonia、抗壞血酸(維他命c)、鈣、氯、膽...眾生和諸佛,誰更重要? 有一次,寺院裡要舉行大的法會。從各地而來的法師與居士都到寺院來共襄盛舉。 法會的前一天...從這樣一個萬法唯識的道理,菩薩生起了兩種的功德力:第一個是誓願力,第二個是觀照力。 這個誓願力就是說,在行菩...
淨檢
【佛光大辭典】
上篇:淨業障經 | 下篇:淨治 |
(雜語)莊飾正嚴也。法華經序品曰:身色如金山,端嚴甚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