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法實相之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稱無分別法。法華經方便品(大九·一○上):「如三世諸佛,說法之儀式,我今亦如是,說無分別法。」 p5074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緣無覺】 p1301 瑜伽六卷六頁云:復有難言:若過去未來是無;云何緣無而有覺轉?若言緣無而有覺轉者;云何不有違...佛以鳥鼠喻稱破戒之僧,故捕鼠即毀破戒僧之意。[佛藏經卷上、釋門歸敬儀卷上](參閱「鳥鼠僧」4845) p4116...指出纏如來與在纏如來。(一)出纏如來,係一切諸佛在出障圓明位之稱。(二)在纏如來,則是在一切有情纏垢中之稱。此二...略稱「佛向上」。謂成佛雖為修行之理想,然真正之修行並不執著於此,而應超越此一境界。此語出自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離言中道】 為『言詮中道』的對稱。唯識宗立二重中道,其中,就言詮而論中道之旨者,稱為言詮中道,亦即於世俗門...(物名)Parisrāvaṇa,六物之一。濾水囊也。寄歸傳二曰:缽裡薩囉伐拏,濾水羅也。...(術語)佛者覺悟也,一切眾生皆有覺悟之性,名為佛性。性者不改之義也,通因果而不改自體是雲性,如麥之因,麥之果...亦名:與欲諸部通塞 行事鈔·諸部別行篇:「僧祇,不聽與欲人多,坐僧少者不成。五分,聽多人集,少持欲來。僧祇,...【三種苦及九種相隨逐諸有漏行】 p0226 瑜伽七十卷十七頁云:復次有三種苦及九種相,應知隨逐諸有漏行。云何三種苦...指能污染真性之色、聲、香、味、觸等五塵。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大九·三九一下):「眼根因緣,貪著諸色,以着色故,...(傳說)有大長者,其家巨富,年老無子,忽懷孕,因問六師外道,六師咸言:是女而不長命。及其問佛,佛說其為男,長...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造化權輿之首,天道未分;龜龍系象之初,人文始著。雖萬八千...永嘉證道歌 唐慎水沙門玄覺撰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玄堂,正覺之實稱,眾經之淵鏡,萬流之宗極。其為體也,妙存有...
所以我們透過死亡的無常,每一生的死亡到來都把我們生命破壞了,使令我們生命沒辦法相續;第二個在生死當中承受很多...
本人能夠相信念佛法門,實際上比較感謝一次住院的經歷。那次我跟癌症病人住過一段時間,在那個病房裡每天都有死亡,...事無難易,關鍵是人能干與否。一個能幹的人,再難的事,到他手中都能做得有聲有色,善始善終;不能幹的人,小事也會...貧窮布施難。然而,佛陀告訴我們不用財物也能布施。稱無財七施: 一:和顏施。對待一切人我們要和顏悅色,笑臉相待...
古德撰述,每設問答,遣除惑疑,翼讚淨土,厥功偉矣。宋代而後,迄於清初,禪宗最盛,其所致疑多原於此。今則禪宗漸...上天偶爾也會眷顧需要機會的人。 吊橋上立了一個牌子:失意的人:要跳河之前,請多想一想。 有人在後面加了一句話:...
自力何可與佛力並論乎?當今之人,欲於現生了生死大事者,舍淨土一法,則絕無希望矣。須知淨土法門,法法圓通,如皓...問: 師父慈悲,弟子不知怎樣從生活中落實看破放下,請開示。 大安法師答: 看破放下不是你要落實什麼,主要是要有...
無分別法
【佛光大辭典】
上篇:無分別智 | 下篇:無功用 |
【所詮相】 p0737 瑜伽八十一卷五頁云:所詮相者:謂相等五法。如五事中已說。...
緣無覺
捕鼠
二種如來
佛向上事
離言中道
缽裡薩囉伐拏
佛性
欲法諸部通塞
三種苦及九種相隨逐諸有漏行
諸塵
樹提伽在火中生
【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大藏經】大般涅槃經

出離心之思暇滿難得

相信念佛法門,緣於一次住院的經歷
處事的四種智慧
貧窮的人有七種布施

弘一大師:淨宗問辨
「敗將」言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