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 sajjñā,巴利語 saññā。音譯為僧若。乃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五蘊之一。系動詞 jñā(知)與接頭語 saj(一切)連結而成,相當於現代語中「概念」一詞。俱舍宗以其為十大地法之一,唯識宗則視其為五遍行之一。指對境之像,於心中浮現之精神作用而言。即相當於表象之知覺,乃次於「受」(印象感覺)而起之心所作用。其所依之根為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而由眼觸所生之想,乃至由意觸所生之想,計有六想(亦作六想身,身表複數)。其次,依所緣境之大、小、無量之別,而有大想、小想、無量想等三想。又欲想(貪慾想)、瞋想(瞋恚想)、害想(殺害想)等三想,謂三不善想或三惡想,乃與貪、瞋(發怒)、害(加害於人)等三種煩惱相應而產生之「想」。出離想、不恚想、不害想等三想,稱三善想,乃三不善想之相反。
此外,想為觀想之意。大品般若經卷一,有無常想等十想之說;往生要集卷中亦謂,修念佛時,即是住于歸命想(一心歸佛)、引攝想(為佛所引導)、往生想(往生淨土)等三想之中。[大毗婆沙論卷七十四、俱舍論卷一、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一、入阿毗達磨論卷上] p5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