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792)唐代牛頭宗徑山派初祖。蘇州昆山人,俗姓朱。又作法欽。初學儒教,於赴京途中遇鶴林玄素禪師,遂剃度受戒,修習禪法。後住杭州徑山,參學者甚眾,蔚為徑山派。代宗大歷三年(768)詔入京,賜號「國一禪師」。後復受德宗敬重,於貞元五年(789)賜予璽書及寶物。朝野名士歸依信受者甚多,世人敬稱「功德山」。貞元六年,移住龍興寺淨土院。八年示寂,世壽七十九。德宗謚號「大覺禪師」,世稱徑山道欽。門弟子有道林、崇惠、廣敷等人。[宋高僧傳卷九、景德傳燈錄卷四、釋氏稽古略卷三] p5649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魔,為梵語 māra(魔羅)之略稱,譯作殺者、障礙,即能障礙佛道及修善法之魔;為強調其障礙之意,故梵漢併舉稱為魔...(人名)Amrtodana,王名。譯曰甘露施主。見佛本行集經五。...又作上僧。原指開悟且德高望重之僧,後轉指於齋堂上座所安置之聖僧像而言。一般小乘寺院安置賓頭盧,大乘寺院則安置...【願波羅蜜多】 p1442 瑜伽七十八卷七頁云:若諸菩薩,於現法中,煩惱多故;於修無間,無有堪能。羸劣意樂故,下界...(術語)此肉身得菩提之悟也。如言即身成佛。...【竺法蘭】 中印度人。少而機悟,淹雅博愛,多通禪思,妙窮毗尼。誦經百餘萬言,學徒千餘。居不求安,常懷弘利...指安置十六羅漢或五百羅漢之堂宇。中國自北宋始,即盛行於禪、天台諸宗。據釋氏稽古略卷四載,北宋熙寧十年(1077)...謂一念不生時,則大道之全體自然顯現。眾生本具佛性,但以妄想、沉迷故,不能顯現本有佛性;如妄心不生,則本有面目...保護伽藍(寺廟)的神。佛說有十八神保護伽藍,即美音、梵音、天鼓、嘆妙、嘆美、摩妙、雷音、師子、妙嘆、梵響、人...【於諸學處不甚恭敬】 p0750 瑜伽六十二卷二頁云:云何於諸學處不甚恭敬?謂遭厄難,寧舍學處,不棄身命。志求...(術語)天台所立五惑中,見思之惑名為通惑,塵沙無明之二名為別惑。以見思為通於三乘而斷之惑故也。四教儀曰:集諦...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積經卷第四 大寶積經卷第五 大寶積經卷第六 大寶積經卷第七 大寶...浴佛功德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復有無量無邊大菩...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救濟貧苦離不開錢財送貧者,買米油糧食以及各種食品施與貧者,都是屬於財布施,我們財布施會得到富貴的福報,怎麼會...在中國大多數家庭由母親承當教育孩子的主要責任的模式下,這個命題不無道理。需要提醒各位父母的是:家庭教育中父愛...善導大師在給《觀無量壽經》著疏的時候,對一個修淨土的人應該具有怎樣的心態,做了一個比喻,叫二河白道喻。 說有...禪七的起源,源於佛陀在菩提樹下,七日證道。佛陀在菩提樹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離金剛寶座,實為七日成佛的濫觴。 ...《彌勒所問本願經》 中,佛告訴阿難: 我在因地求道,歷經千辛萬苦。過去世時,有一位王太子寶花,長相莊嚴。他出門...第六意識扮演的是我們所強調的受用緣起,它受用果報的時候是經過受、想、行、識四個階段。我想這四個蘊,大家學過唯...龍虎寺禪院中的學僧正在寺前的圍牆上,模擬一幅龍爭虎鬥的畫像,圖中龍在雲端盤旋將下,虎踞山頭,作勢欲撲,雖然修...淨土宗祖師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修行人沒有對淨土法門產生正信,不能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話,他是泛泛悠悠修其他的法門...
道欽
【佛光大辭典】
上篇:道智 | 下篇:道琛 |
(傳說)西城記三說國內有阿羅婆樓龍王Aravada,降大雨,流禾稻。阿育王時為大德末田地受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