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 middha。略稱眠。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識百法之一。由於心中本有之闇昧而於憊懶、疏忽之狀態下所具有之本性。客觀觀察一睡眠者,而知其時彼人觀察外界對像之作用已消失,與覺醒時之心相反。其時意識闇昧模糊,但與失神、無意識之狀況有所別。因睡眠可恢復身心精力與消除疲勞,故可視為與「休息」同義。俱舍宗將心所(四十六種)分為六類,睡眠即屬「不定地法」之一。唯識宗亦將心所(五十一種)分為六類,睡眠屬於「不定法」之一。此外,染有煩惱之睡眠可令心中闇昧,障礙善心;其與「大煩惱地法」中之惛沈,合稱「惛眠」,為五蓋之一,稱惛眠蓋、睡眠蓋;亦為十纏之一。廣義而言,與「煩惱」同義。[大毗婆沙論卷四十八、俱舍論卷二十一、成唯識論卷七、法蘊足論卷六] p5538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生有】 p0473 俱舍論九卷二頁云:二者、生有。謂於諸趣結生剎那。 二解 發智論十九卷十六頁云:云何生有?答:生...乃以燈火之無盡喻教化之無盡。謂以一人之,輾轉開導百千人而無盡,猶如以一燈燃百千燈,光明終不盡,故稱無盡燈。後...(術語)法身雖無去來,而依隱沒之如來藏顯現為法身,名曰如來。...即指涅槃。寂,無煩惱之意;常,無生滅之意。楞嚴經卷一(大一九·一○九上):「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纏,良由不知...指密教之中應千手觀音之四十手而顯現之化身菩薩。於五部五法之中各有八手,故共成四十真言法,即:(一)佛部息災法,...(堂塔)法華三昧堂之異名。法華懺法,即法華三昧之法也。...(術語)慧海禪師曰:心是佛,不用將佛求佛。心是法,不用將法求法。佛法無二,和合為僧。即是一體三寶。經云:心佛...【諸佛非一非多】 p1354 世親釋九卷十六頁云:復以伽陀,顯如是義。我執不有故,於中無別依者:謂於世間,我執力故...(名數)初三者同前,四自死,諸鳥獸命盡自死者。五鳥殘,鷹鷲等食他鳥獸所餘之肉也。見楞嚴會解。...(經名)一卷,唐不空譯,悉怛多缽怛羅,譯言白傘蓋。白傘蓋佛頂尊之陀羅尼也。...和合者,謂於因果眾緣集會,假立和合。因果眾緣集會者,且如識法因果相續,必假眾緣和會,謂根不壞境界現前能,生此...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娑婆,穢土也;極樂,淨土也。娑婆之壽有量;彼土...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問: 怎麼判斷自己是真信?還僅僅是覺得自己信了?我現在挺願意馬上能去像極樂世界這樣的一個地方,但有諸樂無有眾...絕不能用企圖心、希求心、期待心修行。諸位懷抱著不同的目的來參加禪七,這種有所為而來的態度毋寧說是正確的,但是...
前面我們看了很多有關業的日記,知道了我們的業主要表現為成見、價值觀、思維模式、習慣等等行為結果的精神方面。如...
導讀:佛,講究一個緣字。在中國古代帝王中,不少人與佛結下了不解之緣。話說,中國歷史上就有那麼十五位佛門皇帝洪...音聲乃心性的外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即為妙音,從實相中流現。念佛法門以音聲作佛事,透過佛號音聲開啟佛性,誠...
這個圓成實是什麼因緣安立的呢?當我們修習我空觀、法空觀,來破除內心的相似影像,要注意這個空觀它不是破除外境,...
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大多數人都以錯誤為恥,不過,我們只是平凡的人,誰也不能保證永不犯錯。所以問題不在...
如來微妙色身,雖在極樂,離隔十萬億剎;如來清淨法身,普遍十方,充滿法界,故名法界藏身。九界眾生,一體包含。如...
睡眠
【佛光大辭典】
上篇:彰所知論 | 下篇:睡眠欲 |
(名數)支那天台道邃以下之八祖也。即天台興道道邃,天台至行廣修,國清正定物外,國清妙說元琇,國清高論清竦,螺...
生有
無盡燈
法身如來
寂常
四十觀音
懺法堂
一體三寶
諸佛非一非多
五種淨肉
大佛頂如來放光悉怛多缽怛羅陀羅尼
和合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舍不得愛情就等於舍不得三界六道
聖嚴法師:只顧耕耘

被自己的成見拖入妄想執著中去

中國歷史上最有佛緣的15位皇帝
念佛的心態與音聲

一個開悟的人,他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把錯誤當成一種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