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缽袋、缽絡、絡囊。盛裝缽盂(應量器),以便於攜行之囊袋。四分律卷五十二(大二二,九五三上):「手捉缽,難護持,佛言:『聽作缽囊盛。』不系囊口,缽出,佛言:『應繩系。』手捉缽囊,難護持,佛言:『應作帶絡肩。』」[毗奈耶雜事卷四、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十二藏他衣缽學處] p5690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有三種:(一)佛說大乘四法經,一卷,唐代地婆訶羅譯。敘說菩薩所修習之不舍菩提心、不舍善知識、不舍堪忍愛樂、不舍...【獨散意識】 四種意識之一,為不與前五識俱起的散亂意識。即不緣五塵之境,散亂紛雜而遍計諸法,或緣空花、水月等...具分攝者,謂所有法蘊界處所攝,能攝全分,如苦蘊攝五取蘊,欲界攝十八界,無想有情處攝十處除香味,由此道理於餘經...(術語)華嚴宗以真實之智解見法界時,立為萬有無非皆佛,分之為十種: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辟支佛身,...(術語)佛之正知見也。梵網經上曰:轉一切見入佛見,佛見入一切見。...【三無自性性依三相施設】 p0223 瑜伽七十六卷十五頁云:爾時勝義生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諸佛如來密意語言,甚奇希...亦名:時現前得施法 子題:時定、處定、人定、法定、夏食 行事鈔·二衣總別篇:「(一、出體示法)初時現前者,施主...(術語)懈怠賊道心,故云。智度論十五曰:一切諸賊中,無過懈怠賊。...(名數)即空宗與性宗。此於相宗之外,又於性宗中分別者也。就經論上而言,則般若經四論已上,就八宗上而言。則三論...(書名)具名華嚴法界玄鏡。澄觀著。釋杜順之法界觀門。...【無尋無伺三摩地】 p1086 瑜伽十二卷十頁云:云何無尋無伺三摩地?謂三摩地、尋伺二種、俱不相應。修習此故;生次...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請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彼南方有...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八百萬...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高安縣黃檗山鷲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孫。西堂百丈之法姪。獨佩...
問: 有一種說法認為,單持佛號力量小,兼持咒語力量大,這是怎麼回事兒?請法師開示。 宏海法師答: 首先我想反問...
有一回,佛陀來到全是婆羅門種的一個國城。城主聽說佛的攝受力很大,受教化的人很多,內心十分惶恐,害怕婆羅門的教...修行就是徹底改變自己的習氣, 讓自己做一個有理性、有智慧的人, 改變自己面對環境的心態。 很多人以為吃素念經、...
女人要學做聰明的女人,懂得男人的進退,也懂得給自己儲備後退的路,把握男人不是只抓住他的胃就可以了,更重的是要...
《大方等大集經》:休息殺生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者於諸眾生得無所畏;二者於諸眾生得大慈心;三者斷惡習氣;四...
功德寶山神咒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ye)南(nan)無(mo)達(da)摩(mo)耶(ye) 南(nan)無...
佛寶、法寶、僧寶稱之為寶,略有六義:一希有義,二離垢義,三勢力義,四莊嚴義,五最勝義,六不改義。具如《要集》...林則徐有句名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慾則剛,是講包容的智慧的。大海之所以浩瀚無邊,是因為它沒有拒...
缽囊
【佛光大辭典】
上篇:缽露羅國 | 下篇:缽邏耶伽國 |
淨,梵語 ?uddha 或 ?ubha,即清淨、清白淨潔;穢,梵語 a?uddha 或 a?ubha,即不淨、污穢不淨。諸法有清淨與污穢之...
四法經
獨散意識
具分攝
解境十佛
佛見
三無自性性依三相施設
檀越施時現前得施法
懈怠賊
二宗
法界玄鏡
無尋無伺三摩地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單持佛號力量小,需要兼持咒語嗎

一念虔誠 因小果大
聖嚴法師《何謂修行》

六種敗夫的女人

禁止殺生可獲十種功德

功德寶山神咒的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