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Damamūka-nidāna-sūtra。凡十三卷。全稱賢愚因緣經。元魏慧覺等所譯。收於大正藏第四冊。為收集種種譬喻(梵 avadāna)因緣之經典。內容系關於賢者與愚者之譬喻。本經依版本不同,而有品名之異同、品目之前後增減。今依高麗本有六十二品,依宋、元、明三本則增加大光明王始發道品、快目王眼緣品等七品,共計六十九品。西藏譯本為五十一品。此非僅就漢譯經而重譯,乃係參酌梵本,合糅而成者。有關本經之傳譯,出三藏記集卷九所載僧祐之賢愚經記謂,初有河西沙門八人等,為尋覓經典而入于闐,於大寺之般遮於瑟會遇三藏諸學者宣說經律,乃各書其所聞,後返回高昌,遂集成此書。一八四三年,德裔之東方學者舒密特(I.J. Schmidt)將賢愚經由西藏文譯成德文 Der Weise und der Thor 出版。[出三藏記集卷二、開元釋教錄卷六] p6180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禪林用語。系罵人僅就經卷之文字表面意義加以理解,而疏忽內涵之真意。黑豆,即文字。唵,又作揞、掩、淹,指以手進...【唯感身受業】 p1008 俱舍論十五卷十九頁云:諸不善業能感受者,應知但感身受;非心。以不善因,苦受為果。心俱苦...子題:無餘罪 行事鈔·僧網大綱篇:「四分雲,若有人舉罪者,不得輒信舉罪人語,便喚所告之人,對僧酬答。先問見聞...以明代永覺元賢(1578~1657)禪師為宗祖之禪宗派系。明末清初之際,元賢住福州(福建)鼓山湧泉寺,大揚曹洞宗之禪...(術語)伏壓下地修惑所得之上地禪定也。由色界初禪至無色界第四天,有八近分定。...著,執著。凡夫執於生死,二乘執於涅槃,菩薩執其所證之法,是皆執著,統稱諸著。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大九·五下):...(菩薩)三歲童子而說大乘之深義。見寶授菩薩菩提行經。...(流派)Vibhajya-vādin,譯曰分別說部,分別論師。其部所說,有是有非,以更要分別故,名為分別說部。此由他人名...謂阿彌陀佛之心光攝取照護念佛行者。心光,又作智慧光,指佛心所起之光明。觀念法門(大四七·二五中):「彼佛心光...【慈愍理】 p1266 瑜伽三十卷二十頁云:覆審思擇:此中都無我及有情,或求樂者,或與樂者;唯有諸蘊,唯有諸行,於...云何離欲謂於諸欲?遠離極遠離。空不可得。故名離欲。...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i 1.持誦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薩心咒、亦稱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餓鬼報應經 失譯附東晉錄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鬼甚多,受罪不同。見尊者目連,皆起...佛說八關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聖八關...
剛開始修學佛法,我們當然攀緣外境了,我們攀緣佛菩薩的聖像,所以我們皈依三寶,我們攀緣苦惱眾生,所以我們生起慈...
有些中老年人遇到了子女不孝的問題,感到很苦惱。有些老居士也遇到了同樣的逆緣,嚴重時會障礙自己的修行。對於這個...
憨山大師-放生功德偈 人既愛其壽 生物愛其命 放生合天心 放生順佛命 放生免三災 放生離九橫 放生壽命長 放生官祿盛...
破妄念佛說(一名直指心要) 明四明鄞江沙門妙什著 法宣法師白話譯 念佛三昧者,乃是大雄大力的釋迦牟尼佛觀察此娑...其實成功並不難,難的是在紛亂複雜、迷惑重重的世界看清自己的角色。 從前,在一個鐵匠鋪裡,一塊木頭放在那裡已經...
溫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禪師,天台德韶國師之法嗣,福州人。出家後,於天台德韶國師座下參學,並經常閱讀《首楞嚴經》。...在南傳佛教中,出家人,早晚要用這麼一段話:我們不能超越老,不能超越病苦,不能超越死亡,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不論...
色慾禍害極其酷烈,從古到今,因此亡國敗家、喪身絕嗣之人,又怎麼數得清!其次,因耽於色慾而摧毀剛健身體、昏聵清...
賢愚經
【佛光大辭典】
上篇:賢瓶 | 下篇:賢聖 |
(術語)對於女根而言。男之陰部,為身根之一部分。男性之形類、音聲、作業、志樂等異於女性者其根之作用也。...
唵黑豆
唯感身受業
不得輒信舉罪人語
鼓山系
近分定
諸著
寶授菩薩
毗婆闍婆提
心光攝護
慈愍理
離欲謂於諸欲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把心帶回家

如何對待子女的不孝

宏海法師:清明節放生開示

破妄念佛說(一名直指心要)白話淺譯
成功就是找到本分

遇安禪師的生死自在
自己為自己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