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 upāsaka 之音譯。又作烏波索迦、優波娑迦、伊蒲塞。意譯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親近奉事三寶、受持五戒之男居士。為在家二眾之一,四眾之一,七眾之一。與優婆夷同繫在家之信仰佛法者。依佛本行集經卷三十二載,佛陀成道後,至差梨尼迦樹林結跏趺坐,其時,來自北天竺之提謂(梵 Trapusa)、波利(梵 Bhallika)二商主以麨、酪,蜜所和之摶供養佛陀,而受三自歸,是為最初之優婆塞。又依優婆塞戒經卷三載,若受三歸併受持一戒者,稱一分優婆塞;受持二戒者,稱少分優婆塞;受持二戒已,若破一戒,稱為無分優婆塞;若受持三、四戒者,稱多分優婆塞;受持五戒者,則稱滿分優婆塞。蓋有部律允許分受五戒,有此五種之別。[俱舍論卷十四、大智度論卷十三、大唐西域記卷九、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參閱「優婆夷」6407) p6409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進一步受具足戒之意。指出家者受具足戒,成為完全之比丘、比丘尼。[續高僧傳卷八慧遠傳、卷九靈裕傳、佛祖統紀卷十...本識,指第八識,謂第八識為出生一切善惡諸法之根本。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一以八義證第八識之相,即:(一)依止執受,指...(人名)天台宗之開祖,名智顗,於天台山之石城入寂,稱為天台大師。...指等覺菩薩。為「無上士」之對稱。有上,謂於等覺位之上尚有佛果位之意。大乘菩薩修行階位中,等覺、妙覺為最後之兩...三性者: 一、遍計所執性 週遍計度,妄執我法。然第八識及前五識,非能遍計。第七末那,但計不遍。唯第六識為...為亡者修善事,祈求冥福,稱作追薦。亡者於死後四十九日之間,迷於中有,果報未定,此時最宜代為追善修福,以免其受...(術語)正受心,金剛,佛舍利與光音天宮殿之四法不壞滅,謂之四法不壞。...(術語)金剛頂經一曰:阿婆頗那伽三摩地。同疏二曰:此經訣云:阿之言無。婆頗那迦者,識也。三摩地,平等持也。伽...即清洗舌面。比丘於洗面時,口中含水,以楊枝刮除舌面之污垢。刮舌之際有五事須注意,即:(一)刮洗三次,(二)若舌上...【黑黑異熟業】 p1181 瑜伽九卷八頁云:黑黑異熟業者:謂非福業。 二解 如四種業中說。 三解 雜集論八卷四頁云:黑...【攝末歸本識】 唯識宗依三性觀的觀行法門,立此五重唯識觀,攝末歸本識為第三種觀法。相分是識所取之境,見分是了...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一灋,廣生眾教,含義不貲,故曰無量。 夫三界群生,隨業而轉;...常常聽到有人埋怨好人難做,也有不少人一味放大好人沒好報,說輕點這是道德撒嬌,說重點這是推卸責任、躲避崇高。再...
我們這個世界就叫娑婆世界,整天互相殘殺、勾心鬥角,你上台他下台,舊社會有一句話,掌權必敗,掌財必窮,掌勢必竭...
《大方廣佛華嚴經》,一般簡稱為《華嚴經》,大方廣是法喻,譬喻這個無上法,是絕對的大,而不是相對的大,是至方至...
寶峰寺,某天午齋畢。僧問:飯好不好吃?和尚答:吃飯是滋養色身的,要做五觀想。而且吃飯不要當飯吃,穿衣不要當衣...不論是哪個國家、哪個民族,當人們遇到失敗而不知何去何從之時,便會想當以求神問卜來指點迷津:西方人會去者吉普塞...
一者禮敬諸佛 禮者、身禮拜。敬者、語意恭敬。諸者、不定之詞。或禮過去佛、或禮現在佛、或禮未來佛、皆約事相說。...1、蛋白質產生的毒素 蛋白質攝入過量,不僅會造成肝腎負擔,還會造成氨素在人體內的累積。氨素是一種強酸物質,會造...當前,全球氣候暖化所引發的嚴重自然災害已威脅到了方方面面,如果不加遏制,地球完美的生態系統將有被摧毀的危險。...
優婆塞
【佛光大辭典】
上篇:優婆夷應 | 下篇:優婆塞五戒威儀經 |
(術語)眾緣之假和合也。和合必有離散,是一時之和合而非永久,故云假。...
進具
八義證有本識
天台大師
有上士
三性三無性
追薦七分獲一
四法不壞
無識身三昧
刮舌
黑黑異熟業
攝末歸本識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大藏經】無量義經
善良的心不因被欺騙而改變

真放下了,修行快的很

普賢菩薩的十大願行

無分別心是道
聖嚴法師《如何轉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