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 pītha,巴利語同。比丘十八物之一。又作坐床、坐禪床、交椅、胡床、交床。為繩制之座具(椅子),比丘坐臥用之。佛世時即為僧眾所用之具,據十誦律卷三十九載,給孤獨長者曾以赤朱塗五百繩床之腳,施與祇洹之僧。又禪林象器箋引琅代醉編謂,中國古時皆席地而坐,未嘗有椅,至晉代乃有繩床,即上馬交床之類。在印度多為長方形,坐、臥兩用;中國、日本多稱為椅子。[四分律卷五十、四分律比丘戒本](參閱「床」3449) p6669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諸菩薩智】 p1349 瑜伽七十四卷十六頁云:問:諸菩薩智云何?答:於所知境,通達盡所有性故。...即禪宗所稱之金波羅華。昔時,梵天王捧金色波羅華請世尊說法,世尊登座後,拈一枝花示大眾,眾皆默然,唯迦葉解佛意...指東晉竺道生所立「四輪」之說。輪有摧滅之義,能摧滅眾生惑業而超出三界。據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六所舉,四輪為:(...【曇摩耶舍】 此雲法稱。罽賓國人,少而好學,長而彌篤。神爽高雅,該覽經律,陶思八禪,遊心七覺,明悟出群,...(術語)觀真理之智慧也。華嚴疏三十六曰:觀即是慧。...(術語)觀經所說於觀法中想佛故,是觀想之心即為佛也。觀無量壽經曰: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術語)又謂之不動九徹。不動明王之利劍,周圍有九個火焰。表九徹也。九徹者,顯三界九地惑障盡滅,成十地滿足之佛...為大乘起信論所說六染心之一。相當於六粗中之智相。依境界而起智,能分別世間、出世間之法,故稱分別智。此智與心王...【於一切心無不繫念】 p0750 瑜伽八十四卷四頁云:於一切心無不繫念者:為欲無間領解音韻文句義故。無不了知,...有為法的事物,由緣而生,當緣散時則其體衰滅,叫做體滅。但此體滅並非斷滅,會待緣再生,故體滅是指當體滅而已。...(異類)好土功,好戰鬥等,總為無事平穩之害者。...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八百萬...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高安縣黃檗山鷲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孫。西堂百丈之法姪。獨佩...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譯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林中阿那邠坻精舍,與大比丘...學佛最基本的是要學習互相尊重、彼此和睦,這也是佛陀教育弟子們的重要課題長幼有序。 佛陀在世時,常在恆河的兩岸...一位從年輕時代就以幫人按摩維生的盲眼阿婆,一直住在小鎮的郊外,有一天她帶著積蓄到鎮裡找水電行的老闆。 陳老闆...很多人以為胎兒不屬於真正的生命,要出生以後才叫做生命,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其實當受精卵剛剛形成的時候這裡面就已...觀世音是羅什的舊譯,玄奘新譯為觀自在,這是同一梵語的不同傳譯。中國每略稱為觀音。菩薩,簡單說,就是上求下化的...
問:大士尋聲救苦,是救於果者也,何以世間仍有許多苦惱,不蒙垂救耶? 答:佛菩薩之垂訓,在使眾生自己明白苦因,...
問: 弟子生不起來慚愧心和懺悔心,請法師開示。 宏海法師答: 懺悔法門在佛法的修學裡邊是入道的法門。有慚有愧是...
世間最富有的人生,就是心中有佛:人人心中常憶念佛陀的慈悲;口中有法:口中常將佛陀的教法與人分享;行中有愛:哪...世尊在靈鷲山上為群眾開演妙法,以手拈花,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佛法就此傳承下來。直到第十四祖龍樹菩薩,有位弟子不...
繩床
【佛光大辭典】
上篇:系驢橛 | 下篇:繪佛師 |
梵名 ?ā?vata-sarva-tathāgata-jāna-mudrā''''prāpta-sarva-tathāgata-musti-dhara。其梵名之原義為「於常住...
諸菩薩智
一枝花
生公四輪
曇摩耶舍
觀慧
是心是佛
九徹
分別智相應染
於一切心無不繫念
體滅
造作魔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舍利弗露宿記
人格者
鐘茂森博士:墮胎的可怕
與觀音菩薩的慈悲行相應

世間有許多苦惱,佛菩薩為何不蒙垂救

生不起慚愧心和懺悔心該怎麼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