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阿毗達磨辭典 > 正文
【恚觸】 p0939 大毗婆沙論一百四十九卷四頁云:云何恚觸?答:瞋相應觸。卽五所斷、六識身俱、瞋相應觸。...(修法)成自九字印明之咒術。又名六甲秘祝。即唱臨、兵、斗、者、皆、陳、列、在、前、之九字後,畫四縱五橫之直線...(物名)本名梆,魚形之小板。禪院之浴室懸之。...又作首座、第一座。即僧堂內座位之元首。[敕修百丈清規卷五謝掛搭條] p4101...(術語)比丘比丘尼。受持之小乘戒也。顯揚大戒論序曰:保執者自謂,除非小律儀更無大乘戒。...教、行、理三者之併稱。教,隨應機緣之教說;行,即可證果之因行;理,指名言所詮顯之實理。法華玄義卷一下(大三三...亦名:突吉羅篇諸戒伽藍內外通犯 資持記·釋釋相篇:「(眾學篇)已前諸戒,(戲笑戒已前)並謂入聚落中乖越威儀,...入眾即與眾共同起居之意,又作交眾。學人初入叢林須知之五事,稱為入眾五法。即:(一)下意,自己要低聲下氣。(二)慈...二煩惱者: 一、根本煩惱 貪、嗔、癡、慢、疑、惡見之六大煩惱為一切諸煩惱生起之本。 二、隨煩惱 忿、恨...(譬喻)須陀洹人觀四諦,一時斷四諦下之見惑,譬以四十里之水也。易言之,即一諦下之惑,是一十里之水,其餘修惑,...(名數)智度論二十六明佛十八不共法中說六無減:一欲無減,欲度脫眾生之欲心所也。二精進無減,為度眾生勤而不倦之...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奉 詔譯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娑婆,穢土也;極樂,淨土也。娑婆之壽有量;彼土...
第九 皆得神足飛行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神足,於一念頃,下至不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這...問: 用計數念佛好還是用清淨心念佛好? 大安法師答: 對初學者來說,宜從計數念佛入手,功夫漸深,自然與彌陀名號...
問: 《地藏經》裡的檀波羅蜜音、尸波羅蜜音、羼提波羅密音、毗離耶波羅蜜音、禪波羅蜜音是什麼意思?請慈悲開示。...
人世間的一切身、口、意諸般行止,都可以用來作修煉的功夫,因此,古人講成佛有八萬四千法門。傳統書法抄寫佛經就是...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三資糧:信、願、行。信的內容: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以及深信自己罪惡生死凡夫...問: 病人已命終或快命終時,家中眷屬即為其穿衣,殺生、哭泣造種種違緣,沒有助念,使亡者生大煩惱,無復正念,幸...舍衛城中,有一大臣名為須達,因樂善好施,常幫助孤苦無依的人,所以城中人民皆尊稱他為給孤獨長者。長者見佛聞法後...口業如果能守得清淨,功德是無限量的,其果報美好難思議,簡要歸納為以下五點: 一、口業守得好,在大眾人群,能讓...
三句
【阿毗達磨辭典】
三句者,謂於所問唯三句答。如有問言,若蘊數亦處數耶,設處數亦蘊數耶,此應三句答,或蘊數非處數,謂色蘊或處數非蘊數,謂法處,或蘊數亦處數,謂識蘊意處,俱非數者,於蘊處中決定不有。
上篇:任持增上 | 下篇:如來 |
阿那律的簡稱,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天眼第一著稱。...
恚觸
九字
魚板
座元
小律儀
教行理
眾學篇諸戒伽藍內外通犯
入眾五法
二煩惱
四十里水
六無減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遺教經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皆得神足飛行願
計數念佛好還是用清淨心念佛好

《地藏經》的檀波羅蜜音、尸波羅蜜音是什麼意思

抄寫佛經也是殊勝的修行法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