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阿毗達磨辭典 > 正文
(名數)無常等九種之理審實不虛也:一、無常諦,三界諸法之生滅無常也。二、苦諦,三界有漏果之逼迫苦痛也。三、空...(經名)具名大乘造像功德經。二卷,唐提雲般若譯。佛在忉利天上,優填王初造佛像。佛自天而下,王問功德,佛深讚之...「不時解脫」之對稱。又稱待時解脫、時愛心解脫。聲聞四果中之阿羅漢可分六種,於六種阿羅漢中,前五種之退法、思法...(譬喻)女人為愛著之根本,能劫法財,故譬以賊也。智度論十四曰:執劍害人,是猶可勝。女賊害人,是不可禁。...梵名 Brahma-horanavagraha。全一卷。唐代僧一行(683~727)撰。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圖像部分收於第九十二冊。...行事鈔·結界方法篇:「謂兩界相接,中無自然,共相錯涉;隔水無橋;或不舍本界而重結之;及界不盡集;羯磨不成;方...諸識界系。 一、於八識中鼻舌二識。唯在欲界,不通上界。 二、眼、耳、身、識,唯在欲界初禪二地。 ...(雜語)俱舍論十二頌六欲天淫慾之相。曰:六受欲交抱,執手笑視淫。此第一四王天與第二忉利天以男女交形為淫,第三...(術語)觀三界唯心無於心外緣法者,以行菩提之道也。大日經疏二曰:無緣乘者,至此僧祇始能觀察阿陀那深細之識,解...(術語)年滿二十受比丘之具足戒也。二十歲下不許。隨機羯磨曰:律本年滿二十者,能耐寒熱風雨飢渴持戒一念,七十歲...我國古代好談神仙之說或奇方異術之人。源於戰國時代燕、齊一帶之近海地區。以修煉成仙及不死藥等方術求得統治者信任...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羅什法師譯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重,動有劫數受諸苦惱,唯佛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當知食以節度,受而...
我在東林寺接待一些居士,包括一些社會人士,都是來問得了癌症怎麼辦?非常恐懼,非常不安,怎麼辦?才發現有多種原...好人緣是一個人的巨大財富。有了它,事業上會順利,生活上會如意。但它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而是需要你的辛勤努力。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還壽生,寄庫等佛事。以還壽生,不出佛經,係後人偽造。寄庫,是願死後做鬼,預先置辦做鬼...
縱遇善知識,但以耳為目,遇而不識,當面錯過。 這個也沒辦法。這些都是我們業障的顯現,我們自己沒有發起很好的菩...
在我們大乘佛法的修學當中,有三種力量是特別殊勝廣大而不可思議: 一、我們內在心靈的力量。 在起信論上說,我們眾...
這一點當然古人講了很多,就是說,要往生你必須感應道交。我們是怎麼跟佛陀感應道交?當然是心。你嘴巴那句佛號是心...
一、道高益安,勢高益危 道德愈高尚則愈安全,權勢愈高則愈是危險。 追求權勢地位,高處不勝寒,爬得越高,摔得越重...修學念佛法門可分兩種層次,第一種是求感應;第二種是不求感應。但是,若不從第一種開始,而直接修學第二種方法的話...
四無色
【阿毗達磨辭典】
何等為四?謂有苾芻。超諸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是名第一。復有苾芻。超一切種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是名第二。復有苾芻。超一切種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是名第三。復有苾芻。超一切種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是名第四。
上篇:四大種 | 下篇:四種尋思 |
【無少所有無所有處想】 p1094 集論一卷五頁云:何等無少所有無所有處想?謂能了無所有處想。...
九諦
造像功德經
時解脫
女賊
梵天火羅九曜
結界非法
諸識界系
四忉利交形
無緣乘
年滿受具
方士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如何擺脫死亡的恐懼
好人緣就是巨大財富
念佛人還需要做還壽生、破血湖嗎

縱遇善知識,遇而不識,當面錯過

三種修行中特別殊勝廣大而不可思議力量

往生的關鍵在你的心理素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