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玄義》云:「究竟大乘,無過《華嚴》、《大集》、《大品》、《法華》、《涅槃》。」

忠曰:「大乘經揀出五部,正從智者大師說。 隋文帝時。 」又曰:「相傳此五部,《華嚴》則取六十經, 蓋智者時,無八十經。 《大集》六十卷, 《大集》三十卷,《日藏》、《月藏》、《地藏十輪》,各十卷。《大品》三十卷,《法華》八卷,《涅槃》則取四十經, 是亦智者時經。 總一百九十八卷。 若以《法華》為七卷,則一百九十七卷。 」

雲棲《正訛集》云:「世人相傳誦五大部,謂是《華嚴》、《涅槃》、《心地觀》、《報恩》、《金光明》五經,此訛也。五大部者,一大藏之總名,所謂般若部、華嚴部、寶積部、大集部、涅槃部。部統所屬諸經,如六曹為總,而統所屬諸職也。若云五部中,各取其一,則般若部一經不取,何名五部?」

忠曰:「五大部,可謂五部大乘也。雲棲正世傳之訛,則可尚矣,惜乎不原智者之說,私擇五名,以為大藏總名焉。又惟雲棲不取阿含部,豈可為大藏總名哉?若如此,則更重一訛,何能正訛?」

《蘭溪隆禪師建長錄》有檀越寫五部大乘經上堂。

《南浦明禪師錄·有大通忌,讚五部大乘經陞座。

相國《空谷應禪師錄·有陞座數篇,皆能言五部綱領。

天境和尚《無規矩》:「小笠原泰山居士拈香云:『爰有海東宗師證公,抽出《華嚴》、《方等》、《般若》、《法華》、《涅槃》芳(1),名為五部大乘經。』」

忠曰:「不辨五部,智者抽出,乃是三尺之暗也。」

忠按:《法華經》二譯:一、西晉時,竺法護譯,為十卷,題雲《正法華經》;二、東晉時鳩摩羅什譯,為七卷,題雲《妙法蓮華經》。然世唯用羅什譯焉。如法護譯,語意艱澀,利益不饒,故世不用之。 《捫虱新話》亦論二譯短長。

忠又按:智者擇出五部,而其《華嚴經》,智者之時,但有六十經矣,然今時五部取八十經者何?蓋六十經,竺法護之譯,而語意不圓,利益惟少,故取八十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