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迦葉佛的時代,有兄弟二人一起出家求道。哥哥每日精進持戒、誦經、打坐修習禪定;弟弟則勤於向施主們募化,並以所得的財物來廣修種種福德。
到了釋迦文佛出世的時候,這兩位兄弟中的哥哥投生為大長者的兒子,弟弟則成為一隻力大無窮、能戰勝敵人的大白象。長者的兒子這一世仍舊出家學道,並且證得阿羅漢果,具有六種神通;但是因為福德淺薄,經常化緣不到食物。
有一天,長者的兒子進城,四處托缽化緣,卻沒有得到任何供養。他不知不覺走到了大白象的象捨中,看見國王供養白象種種食物、用具,十分豐厚,就對白象說:「我和你,都是有罪過的啊!」白象聽懂了比丘的話,感悟到自己過去所造的業因,整整三天都沒有吃一口食物。
負責照顧白象的人看到這個情況感到非常害怕,就去尋找這位比丘,問他:「你是下了什麼咒語,讓大王的白象生了病,而且不能進食?」比丘回答:「這只像是我過去生的弟弟,我們在迦葉佛的時代一起出家修行。我當時只注重持戒、誦經、坐禪,而沒有行佈施;弟弟則是只向眾多施主化緣,然後作種種佈施供養,卻沒有精進持戒、學習教理。弟弟因為只修福德,而沒有持戒、誦經、坐禪的緣故,所以今世成為白象之身;但也因曾行廣大佈施,現在才能得到各種豐足的供養,飲食及用具齊備無缺。而我則是一心行道,卻未修佈施之故,今日雖然得證道果,卻化緣不到任何食物。」
這位比丘與白象雖然生在佛世,但由於過去修行的因緣不同,所以一方雖有福報卻為畜生道,一方雖修行成道,卻仍然為飢渴所困。
典故摘自:《大智度論·卷第八·序品一》
省思:
古德云:「修福不修慧,象身掛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故事中的兄弟,因為各自在修行因地上的取捨,而產生了後世不同的果報。修行學佛,就是要向佛學習。佛是福慧兩足尊,具足一切福德智慧。所以我們一方面要聽經聞法,增長智慧;另一方面,也要修習種種善法,廣積福德資糧。福慧雙修,精進不退,才能圓滿殊勝的果報,成就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