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鑒稽古略續集(三)

歸安杏溪蘧菴比丘大聞

 幻輪 彙編

蘧菴居士 嚴爾珪 校梓

建文皇帝

諱允炆。太祖之孫。懿文太子子也。洪武十年十一月己卯。懿文繼妃呂氏所生。生十年而懿文卒。時太祖年六十有五矣。是年九月庚寅。立為皇太孫。至是太祖崩即位。年二十二。靖難兵起至金川門。帝避位遜去。在位四年。

己卯建文元年正月。大祀天地於南郊。還宮御奉天殿。受群臣賀。方孝孺進郊祀頌。上嘉納之。遣使告即位天下神祇 詔尊皇考懿文太子。為興宗孝康皇帝封弟允熥吳王。允熞衡王。允[燋-隹+(臣*巳)]徐王。立子文奎為皇太子 詔開史館。纂修太祖高皇帝實錄 詔優賢養老。墾田興學。考察官吏。旌孝賑貧。揜骸埋胔。贖鬻子減租 卓敬曰。夫萌而未動者幾也。量時而為者勢也。勢非至勁莫能動。幾非至明莫能察 三月京師地震求直言 召解縉為翰林待詔 六月靖難兵起。以丘福張玉朱能。為都指揮。以誅齋泰黃子澄為名 燕王召道衍等共謀語。未幾簷瓦飄墜地而碎。王以為不祥。色殊不懌。道衍曰。此祥也。王謾罵曰。汝何妄言。此烏得為祥。道衍曰。天意欲殿下易黃瓦。爾王乃喜。是日謀乃定。

僧道衍者蘇之長洲人。姚廣孝也。初祝發為相城妙智菴僧。法名道衍。字斯道。時相城靈應觀。道士韋應真者。讀書學道法兼通兵機。道衍師之盡得其術。然深自藏晦人無知者。已而至京口。賦覽古詩曰。譙櫓年來戰血乾。煙花猶自半凋殘。五州山近朝雲亂。萬歲樓空夜月寒。江水無潮通鐵甕。野田有路到金壇。蕭梁事業今何在。北固青青眼倦看。其友宗泐見其搖膝長吟笑之曰。此豈釋子語耶。斯道斯道汝薄南朝矣。既而宗泐舉道衍往燕。住持北平慶壽寺。或薦道衍文武異才。燕王召見問曰。爾能卜乎。道衍操吳音連對曰會會。即開襟出太平錢五文啟王。自祝連擲之睨王曰。殿下將無作皇帝乎。王叱曰。和尚勿謬說。道衍悚然而退。他日實告之。道衍進言輒合。因薦相術袁珙以決之。蓋道衍甞游嵩山寺遇珙。珙相之曰。寧馨胖和尚乃爾耶。目三角彯白形如病虎。性必嗜殺。他日劉秉忠之流也。道衍大笑。因此自負。王亦聞珙名。託以勾逃軍下召珙。至燕使者與飲於酒肆。王易服雜衛士亦入肆。珙一見即趨。拜王前佔其為他日太平天子。王大喜。館珙於道行僧舍。世傳二語云。辨宰相於嵩山佛寺。識真主於長安酒家。謂此也。王時與道衍語。多奇秘者王甚重之。道衍時或誤爾汝王前。王弗之責也。靖難之圖實起於道衍。雲燕王密語道衍。以人心所向。對曰。天之所造何論民心。自是遂以道衍為軍師。

江北蝗有司請捕。上曰。朕以不德致蝗。又殺蝗以重朕過。臣民極言朕失。俾得改。赦疑獄捐逋租。周窮乏以修實政。蝗不為災。更有秋 八月祭告天地祖宗告出征也。戒北征諸將士曰。昔蕭繹舉兵入京。而令其下曰。一門之內自極兵威。不仁之極今爾。將士與燕王對壘。務體此意。無使朕負殺叔父名 程濟初。以北方兵起議。為妄言系獄。赦之擢為翰林。充軍師護北征 贈王褘為翰林學士。諡文節。

庚辰建文二年八月。承天門易名皐門。端門為應門。午門為端門。謹身殿為正心殿 詔舉攸通文學。以處士唐愚為學士。

辛巳建文三年。燕兵敗於東昌。初靖難兵起。道衍曰。師行必剋。但費兩日耳。及至此曰。前固已言。兩日乃昌字也。自此全勝矣 二月文皇。令僧修佛會。祭陣亡將士張玉等。自為文祭之 三月。詔逐齊泰黃子澄於外。責以付託不效。藉其家以謝燕人。

壬午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帝縱火焚宮。變服遁去。京師傳言帝崩。燕王按兵入城。臣民皆迎勸進許之。遣人佈告天下 太祖預知帝之不終也。大漸時授一小篋。封鑰甚密。戒以急難乃啟。至是窘迫無計。啟篋視之得楊應能度牒及披剃之具。遂削髮披緇執度牒。自御溝出至郊壇而走。時宮中火起。咸以為建文自焚矣 上出亡時。問計程濟。濟曰云云。立召僧人為上薙發。從出亡遇險輒用術脫去。數十年後。隨上至南京。莫知所終。與同邑高翔起明經。翔勵名節。濟好術數。翔曰。願為忠臣。濟曰。願為智士。其後翔九十死難 帝生而慈慧好詩文古典禮文章。至性孝友。異常人子。方懿文之病癰也。帝年方幼含淚撫摩。晝夜不暫離。親吮吸之。及懿文薨哭踴哀慕至水漿不入口者五日。太祖政尚嚴刻。帝濟以寬大。中外愛戴 初建文中有道士歌於途曰。莫逐燕逐燕日高飛。高飛上帝畿。已而忽不見。人莫能測。至是始驗其言雲 以天子禮為建文發喪。遣官致祭。輟朝三日 方孝孺持斬衰服。晝夜號哭。召至。上曰。我家事耳。先生何自苦。命作詔授以紙筆。孝孺大書數字。擲筆於地曰。死則死耳。詔不可草 先是道衍託以上曰。南有方孝孺。素有學行。武成之日必不降附。請勿殺之。殺之則天下好學者絕矣 十月。以僧道衍為僧錄司左善世 靖難死節之臣。其章章著者。後人褒其姓名曰革除遺事。一首罹禍及陣亡之臣凡十九人。聞變自盡十五人。在朝罹禍二十三人。在外二十人。中外士臣百九十八人。不及難六人。被斥六人。見用二十二人。

太宗文皇帝

高皇帝第四子。初封燕王。後憤齊黃之亂典章。起靖難而入正大統。在位二十二年。以庚子七月十八日崩。壽六十五。上徽號曰。體天宏道高明廣運理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太宗。至嘉靖年改號成祖。葬長陵。

癸未永樂元年二月。詔以北平為北京。改為順天府。太祖高皇帝實錄成。共一百八十三卷。

佛說希有大功德經 正月初八日夜。仁孝皇后夢感佛說。緣起具自序中。仁宗及漢王趙王俱有跋。在五年十一月 九月二十九日。本司官左善世道衍。一同工部侍郎金忠錦衣衛指揮趙羲於武英殿。題奏。天禧寺藏經板有人來印的。合無要他出些施利奉聖旨。問他取些個。欽此。

甲申永樂二年四月。冊立世子御名高熾為皇太子。郡王高煦為漢王。高燧為趙王 擢在善世道衍為太子少師。始複姓姚賜名廣孝。上自是稱為姚少師。而不名亦終不蓄髮娶妻。居止多在僧寺。甞賜二宮人亦不近。上乃召還之。

道餘錄 少師別號逃虛子。著道餘錄。此自序曰。餘曩為僧時。值元季兵亂。近三十從愚菴及和尚於徑山習禪學。暇則披閱內外典籍以資才識。因觀河南二程先生遺書。及新安晦菴朱先生語錄。三先生皆生趙宋。傳聖人千載不傳之學。可謂間世之英桀。為世之真儒也。三先生因輔名教。惟以攘斥佛老為心。太史公雲。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古今共然。奚足怪乎。三先生既為斯文宗主。後學之師範。雖曰攘斥佛老。必當據理。至公無私則人心服焉。三先生因不多探佛書。不知佛之底蘊。一以私意出邪詖之辭。枉抑太過。世之人心亦多不平。況宗其學者哉。二程先生遺書中有二十八條晦菴朱先生語錄中有二十一條。極為謬誕。餘不揣乃為逐條據理一一剖析。豈敢言與三先生辯也。不得已也。亦非佞於佛也。[葶-丁+呆]成藏於巾笥有年。今自公退因簡故紙得此[葶-丁+呆]。即淨寫成帙。目曰道餘錄。置之幾桉。士君子有過餘覽是錄者。知我罪我其在茲乎。逃虛子序。

六月命太子少師姚廣孝。往蘇湖等府賑濟。廣孝初為僧。其姊甞戒之曰。汝既為和尚當發慈悲心。蓋知其好殺也。及預靖難。姊嘆息謂人曰。和尚慈悲當如是耶。廣孝既貴還吳。往見姊。姊拒之曰。貴人何用至貧家。家為不納。廣孝乃易僧服而往。姊堅不肯出。家人勸之。姊不得已出立堂中。廣孝即連下拜。姊曰。我安用爾拜許多耶。曾見做和尚不了底。是甚好人。言畢遽還戶不復再見。

乙酉永樂三年四月。上謂侍臣曰。致治之道莫先於廣言路。蓋天下之大吏治得失生民休戚。人不言朝廷何由悉知。

丙戌永樂四年。徵天下道士至京師。即朝天宮神樂觀洞神宮。修舉金錄齋法薦皇考皇姚。車駕幸齋壇七日而畢 迎西僧尚師哈立麻至京師。先是上在籓邸。聞烏思藏有尚師哈立麻者異僧也。及即位遣中官侯顯齎幣往迎。五歷寒暑乃至車駕躬往視之。無拜禮合掌而已。

丁亥永樂五年。直隷及浙江諸郡。軍民子弟披剃為僧。赴京請度牒者千八百人。禮部以聞 二月命西僧尚師哈立麻。於靈谷寺啟建法壇。薦祀皇考皇妣。尚師率天下僧伽。舉揚普度大齋科。十有四日。卿雲天花。甘雨甘露。舍利祥光。青鸞白鶴連日畢集。一夕檜柏生金色花。遍於都城。金仙羅漢變現雲表。白象青獅莊嚴妙相。天燈導引旛蓋旋遶。亦既來下。又聞。梵唄空樂自天而降。群臣上表稱賀。學士胡廣等獻聖孝瑞應歌頌。自是之後。上潛心釋典作為佛曲。使宮中歌舞之 二月初六日文武等官奉天門早朝奏准。奉聖旨。著落禮部知道。新出榜曉諭。該行腳僧道持齋受戒。恁他結壇說法。有人阻當發口外為民。欽此 三月封西僧尚師哈立麻。為萬行具足十分最勝圓覺妙智慧善普應。佑國演教如來大寶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領天下釋教。賜金百兩銀千兩。彩幣寶鈔。織金珠袈裟。金銀器皿鞍馬。賜儀仗與郡主同。其徒孛羅等。皆封為大國師。並賜印誥金幣等物。宴之於華蓋殿。

太初禪師 諱啟原。號太初。日本國人。九歲禮物外禪師得度。年十九與宗猷等十八眾游參上國。丙午二月進京。見季潭禪師。後見了堂天童無著懶牧等四十五員大善知識。末於傑峯和尚處入室。付頂相大衣拂子法語。後住羅陽三峯寺。及山交龍護禪院。有三會語錄。是年三月一日卓午說偈曰。生也鐵面皮。死也鐵面皮。一椎百雜碎。白日繞鐵圍擲筆坐逝。壽七十五。行化四十餘年。塔院南。

七月乙卯皇后徐氏崩。諡曰仁孝皇后 十一月永樂大典書成。凡二萬二千九百卷。一萬一千一百本。後廢。

戊子永樂六年三月。福建柏生花為瑞。上賜勅責之。既而蘇州揚州二府。奏言。檜花為瑞。

無礙禪師 諱普智。別號一枝叟。浙江臨平褚氏子。出家龍井寺。依東溟日法師。授天台性具之學。優於講說。歷四大道場。門風大振。晚年開演於松江延慶寺。遂為終老。專修淨業寒暑不輟。是年春月二日微疾。會眾端坐面西念佛而逝。甞集註阿彌陀經一卷 旃檀瑞像至此二千四百年矣。

己丑七年 庚寅八年 辛卯九年 壬辰十年 癸巳十一年。

五月五日。上幸東苑觀擊毱射柳。皇太孫擊射連發皆中。上大喜曰。今日華夷畢集。朕有一言。爾當思對之。曰萬方玉帛風雲會。皇太孫即叩頭對曰。一統山河日月明。上喜甚大宴賦詩盡歡而罷 七月十七日。工部尚書吳中。於奉天門早朝。欽奉聖旨。如今京城起蓋大報恩寺。

呆菴禪師 諱莊。台州人。住持徑山。臨終雲。難難難。二八嬌娘上高山。老僧扶不起。言竟遂寂。有呆菴語錄。轟轟然宗門偉人也。

乙未十三年 丙申十四年 丁酉十五年 戊戌十六年。

太子少師姚廣孝卒。追封榮國公諡恭靖。有道餘錄見前 十二月勅修武當山宮觀成。賜名曰太岳太和之山。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澗。峰之最高者曰天柱。境之最勝者曰紫霄。南岩上軼雲氣。下臨絕壑。舊皆有宮為祀神祝釐之所。元季兵燬。至是悉新之。紫霄曰太玄紫霄宮。南岩曰大聖南嶽宮。又有興聖五龍宮。玄天玉虛宮。遇真宮清微宮。淨樂宮。又即天柱峯頂。冶銅為殿。飾以黃金。范真武像於中。選道士三百人供灑掃。給田二百七十七頃。並耕戶以贍之。每宮設提點一人。秩正六品。

己亥永樂十七年。頒為善陰隲。孝順事實二書。於文武群臣天下學挍。甘露降於孝陵松柏三日 二月二十八日。賜僧錄司右善世一如佛像二軸。佛骨五磈。鈔一千貫。諸佛菩薩名稱歌曲大小三本。道成佛一軸。思擴佛一軸。大小歌曲各三本。命編類禪宗語錄 三月初三。命道成一如等八人。校勘藏經。新舊比對。聚僧寫錄。

法華科註 上天竺住持。僧錄司右善世。一如法師。依法華文句句記。編葺成之。

大明法數 一如法師。奉勅探討大藏群經。采輯類編。

雪軒禪師 諱道成。字鷲峯。薊北人。參秋江潔公言下會旨。囑曰。是汝本有之事。善自護持。出世萊州之智藏寺。每演法萬指群聚屠沽為之易業。洪武間詔授青州僧都綱。後太祖聞其賢。召為僧錄司右講經。賜金斕衣。住持天界寺。至永樂中。命師往日本闡揚佛化。及歸陞左善世。御製詩章賜之。三坐覺場四會語錄行世。

秋御製佛曲成。併刊佛經以傳。九月十二日欽頒佛曲。至大報恩寺。當日夜本寺塔見舍利光如寶珠。十三日現五色毫光。卿雲。捧日。千佛觀音菩薩羅漢妙相畢集 續頒佛經佛曲。至淮安給散。又現五色圓光。彩雲滿天。雲中現菩薩羅漢。天花寶塔。龍鳳獅象。又有紅鳥白鶴。盤旋飛遶 續又命尚書呂震。都御史王彰。齎捧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往陝西河南。頒給神明協應屢現卿雲。圓光寶塔之祥。文武群臣上表稱賀。上甚嘉悅。中官因是益重佛僧。建立梵剎以祈福者。遍兩京城內外雲。

心淵法師 諱居敬。字心淵。別號蘭雪。學通內外。善屬文精嚴律部。禮金陵大報恩寺一雨和尚。後參杭州集源法師。永樂初奉詔校大藏經。預修會典。已而住持上海廣福講寺。遷松江普照。大開法席一十三載。建大雄寶殿。海月堂。三解脫門。廊廡重軒。精舍香積。煥然新之。七眾瞻仰。道風大扇。

庚子永樂十八年三月初七日。頒御製經序十三篇。佛菩薩讚跋十二篇。為各經之首 聖朝佛菩薩名稱佛曲作五十卷 佛名經作三十卷 神僧傳作九卷 俱入藏流行。

旨刻大藏經板二副。南京一藏六行十七字。北京一藏五行十五字 又旨石刻一藏。安置大石洞。聖旨。向後木的壞了。有石的在 北京建兩座大寺。選聰慧的僧住持 七月二十七日。宣聞祿天裔二僧。賜七佛偈 八月十九日眾僧慶壽。入內賜坐賜齋 十二月十八。賜禪宗入藏。古尊宿語。聯珠頌古(二十二卷)。續傳燈錄(三十六卷)。講宗佛祖統紀四十五卷。

辛丑永樂十九年。西僧大寶法王來朝。或請駕親勞之。夏原吉沮之。上曰。爾欲效韓愈耶。乃不出勞。他日法王入見。吉不拜 正月二十一日。僧錄司左覺義慧進等。題內謄寫大藏經事。恭惟 聖朝較刊藏典。乃千載之希遇。臣等伏請御製序文。以冠經首。增輝佛日流傳萬古。實為教門至幸。為此謹具題知 正月三十日。上看所寫藏經。著就寺裡刊刻。賜各僧傳心妙訣各一本。八月初十日著寫經。僧人且回去。明年不來後年來。是爾教門的事。若待文書來取時不便。修行的僧人經板刊了。送爾們坐山去。我也結些緣供爾。欽此。

壬寅永樂二十年九月二十四日。賜眾僧官齋。御讚觀音金剛數珠等。賜天下預會僧人輪子 十月初一日。賜眾僧官住持等彌陀佛。西番文殊各一軸 十月初六日。賜僧道官宴。及天下眾僧宴刻絲觀音。水晶數珠等物。

癸卯二十一年。

甲辰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上崩。年六十五 八月十五日。皇太子即位 九月朔上大行皇帝諡曰。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太宗。至嘉靖中。改廟成祖。十二月葬長陵。

岱宗禪師 諱泰。紹興人。住持徑山。晨起盥沐罷。趺坐而逝。

伯蘊禪師 諱琇。蘇州人。住持徑山。一日經行次。倚杖而化。

國初名僧未見傳記者附。前列九人後附二十一。

無礙禪師(鑒)  月菴禪師  素菴禪師(田)

了堂禪師  頑石禪師  無念禪師

天童禪師(素)  卍菴禪師  用剛禪師(軟)

寂照禪師  獨空禪師  頤菴禪師(真)

無禪禪師(悟)  無瑕禪師  一雨禪師

和菴禪師  演福法師  溪澄禪師

悟虛禪師  懶雲禪師  壞空禪師(成)

仁宗昭皇帝

成祖第一子。仁孝太后。徐氏所生也。正位儲宮二十二年。成祖崩。甲辰八月十五即位。在位一年。乙巳五月十一日崩於西宮。壽四十八。上徽號曰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廟號仁宗。葬獻陵。

乙巳洪熙元年正月朔。上御奉天殿朝群臣。設樂不作。大祀天地於南郊。皇祖皇考配享 賜三公及六卿天元玉曆祥異賦。諭曰。天道人事未甞判為二途。有動於此必應於彼。朕少侍太祖。每教以慎修敬天。未甞敢怠 加贈少師榮國公諡忠靖。姚廣孝等四人。並配享文皇帝廟號 詔免稅糧。上曰。救民之窮。當如救焚拯溺。不可遲疑 上曰。恤民寧過厚。為天下主。寧與民寸寸計較耶 賜蹇義一印。曰忠貞。賜楊士奇一印。曰貞一 向賜繩愆糾謬圖書 五月帝不豫。次日大漸遺詔傳位太子。遂崩 六月十二日。皇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天下 八月勅修太宗仁宗兩朝實錄。

國朝名僧未見傳紀者附。

雲溪英禪師  寶月潭禪師

潔空通禪師  雪峯瑞禪師

宣宗章皇帝

昭皇帝長子。張皇后所生也。文皇初有易儲之意。見帝英敏。解縉復讚曰。好皇孫。文皇因立帝為太皇孫。仁宗龍升遂即帝位。在位十年。以乙卯正月初三日崩。壽三十七。上徽號曰。憲天體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廟號宣宗。葬景陵。

丙午宣德元年。諭選官曰。庶官賢否關國家之治亂。諭三法司。審錄囚繫。務存平恕 賜蹇義圖書曰。忠厚寬弘 賜夏原吉圖書曰。含弘貞靖 賜楊榮圖書曰。方直剛正 賜楊士奇圖書曰。忠方貞靖 賜胡濙圖書曰。清和恭靖。

丁未宣德二年。講孟子。講官言。太公以救民為心。伯夷以君臣之義為重。上曰。太公之心在當時。伯夷之心在萬世。

戊申三年二月。冊立皇長子御名祁唐。為皇太子 上曰。古人謂。笛者滌也。所以滌邪穢納之。以正之意也。

己酉四年正月。騶虞見於南京 山西圓果寺是古蹟道場。為國祝聖之所。乞役民為之。

庚戌五年。太宗實錄一百三十卷。寶訓十五卷。仁宗十卷。寶訓六卷。夏原吉德量寬弘曰。君子不以冥冥懈行。卒贈大師 土魯番國。氣候多暖少雨雪。信佛法多僧寺。有靈山最大。人言。十萬羅漢涅槃處。近山有高台。台畔有僧寺。寺下皆石泉林木。此時來貢 以監察御史于謙。為兵郎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

於少保 浙江錢塘人。骨相異常。七歲僧蘭古春見而奇之曰。此他時救時宰相也。登永樂辛丑進士授御史。才貌英偉。聲如洪鐘。遇事敢為。不避權貴。甞扈從征高煦。罪人既得。上命謙數其不軌。詞嚴義正。矢口而成。大稱上旨。自是受知。至是河南山西西省各奏災傷。廷議欲令大臣經理。上親署謙名超授之。時年三十三。

柴車錢塘人。清慎得名。為兵部侍郎 況鐘江西人。為蘇州知府。鋤強扶善。民以青天稱 十二月含譽星。見於九斿。大如彈丸。黃白光耀。群臣表賀。

教乘法數 僧錄司右善世心源法師瀞公集。

辛亥六年。金幼孜簡易沉默。不伐善騖名。卒贈少保。諡文靖。

壬子七年。御製猗蘭操招隱詩。以求山林之賢。

癸丑八年八月。熒惑犯南斗。景星見於天門。

甲寅九年。曹端。字正夫。篤尚理學。著述甚夥。稱月川先生。

乙卯十年正月三日。上崩乾清宮。初十日太子即位。大赦天下 蹇義沉靜和厚。歷事五朝。年七十三卒。贈太師。諡忠定。

敬菴禪師 諱莊。台州人。住持徑山。當六十三代。含笑坐化。

雷菴禪師 諱澤。蘇州人。住持徑山。當六十四代。八月日化。

無際禪師 諱悟。本蜀人。二十出纏。專坐參究念佛。縛竹為菴。研勵無懈。師曰。無念即著空。有念即著執。有無兩相忘。非空亦非執。又曰。寂照無上下。光明處處通。本來無皂白。何處不含容。授法偈曰。我無法可付。汝無心可受。無付無受心。何人不成就。師有心藥方。行於世。又走馬燈偈云。團團游了又來游。無個明人指路頭。滅卻心頭一點火。刀鎗人馬一齊休。

楚山禪師 諱紹琦。姓雷。唐安人。九歲出家。初從玄極和尚。最後謁東普無際禪師得法。普曰。還我無字意來。師曰。這僧問處偏多事。趙老何曾涉所思。信口一言都吐露。翻成特地使人疑。普曰。如何是不疑處。曰青山綠水燕語鶯啼。歷歷分明更疑何事。普因付法。

月江禪師 諱淨。金華人。住持徑山。當六十五代。一日念佛坐逝。

雪崖禪師 諱珂。金陵人。住持徑山。當六十六代。日晝沐浴坐逝。

英宗睿皇帝

章皇帝長子。宣德二年孫皇后所生。宣宗崩。年九歲。時倡國有長君之議。賴三楊英國而定。乙卯正月初十日即位。建元正統。己巳北狩。庚午七月迴鑾。尊為太上皇帝。居南宮。丁丑正月復闢。改元天順。至甲申正月十七崩。在位前後共二十二年。壽四十八。上徽號曰。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廟號英宗。葬裕陵。

丙辰正統元年十月。命僧錄司。復照洪武舊制。造僧人周知冊。優免先聖先賢子孫差役。

丁巳二年 戊午三年 三楊宣德實錄成。楊士奇楊榮。俱進少師。楊溥進少保。

己未四年 庚申五年 王福秉心正大。義利介然憂國忘家。老而彌篤。官至尚書少保。卒贈太保諡忠宣。

釋應能 實建文帝也。自出家後。經湘湖入蜀至雲南。復游閩。後入廣西橫州南門壽佛寺。居十五年。陞座說法。歸者甚眾。復往南寧居一寺中。歸者亦然。是時思恩知州岑瑛出行。忽一僧當道立。從者呵之。師自稱為建文帝遊方至此。今老矣。欲送骸骨歸帝鄉。瑛大駭聞於巡按御史奏之。驛送赴京。號為老[價-貝+天]。途次賦詩云。流落江湖四十秋。歸來不覺雪盈頭。乾坤有限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長樂宮中雲影暗。昭陽殿裡雨聲愁。新蒲細柳年年綠。野老吞聲哭來休。弘治中。追諡恭仁康定景皇帝。

辛酉六年 壬戌七年。太皇太后張氏。諡曰誠孝昭皇后。天下休息。人謂女中堯舜。

癸亥八年。王振作大第於皇城。又作智化等於居東。以祝釐。追封元儒吳澄。為臨川郡公。從祀孔子廟庭。

曉菴禪師 諱善啟。字東白。別號曉菴。長洲人。楊姓。甫能言。即通釋典。如舊熟投入永茂院。薙染受具。屏跡龍山。研窮大藏。百氏諸子無不精究。永樂戊子出世郡之延慶寺。明年應召纂修永樂大典。並校大藏經。賜金僧伽黎。一時名士皆為方外交。或辯儒釋之異。師曰。無論聖人理同。且各為其教。又曰。東魯乘道西竺見性。皆莫先於厚本。故吾儕雖離父母。而養生送死率皆從厚。正統癸亥示寂。

甲子九年。楊士奇。年八十卒。贈文貞。有沙羨稿右台稿。世稱西楊。楊榮庚申七月。卒於杭州。諡文敏。世稱東楊。

乙丑十年。侍郎王英。齎香幣祀南鎮大雨。稱侍郎雨。

丙寅楊溥天台人。官至學士少保。是年卒。年七十五。諡文定。

空谷禪師 諱景隆。字祖庭。號空谷。從辨山懶雲和尚。受學參禪。次謁古拙。後從石菴出家。於昭慶寺受具。有空谷集等行於世。

虛白禪師 諱慧旵。字虛白。湖廣族。家於丹陽。姓王。母黃氏。方娠之夕。夢僧頂包入門。及產多異。警悟不凡。寓目成誦。七歲夢坐稠人中。揮麈玄論。醒以告母。母曰。此高僧說法相也。十四出家。謁湛然松隱果林諸公。於寶藏持公處省徹。偈曰。一拳打破太虛空。百億須彌不露蹤。借問個中誰是主。扶桑湧出一輪紅。住安溪東明二十餘祀。晝夜無睡。坐若鐵幢。稱旵鐵嵴。卒年七十。塔於山之東塢。

西疇禪師 諱頃。會稽人。住持徑山。當六十七代。一旦整衣坐脫。

守中禪師 諱宸。金華人。住持徑山。當六十八代。經行頃刻坐脫。

傑峰禪師 諱英。金華人。住持徑山。當六十九代。持金剛經而逝。

于謙 每入京。未甞持土物送餽。汴人誦曰。手怕蘑菰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商輅 嚴州淳安人。自鄉薦禮闈連中三元。官至內閣。秩一品。事業為時名臣雲。

丁卯十二年 戊辰十三年。

己巳十四年。學士致仕黃淮卒。諡文簡 六月雷電大震風雨驟作。南京宮殿一火而盡。紹興山移。地動白毛遍生。陝西二處山崩。山移有聲叫三日。移數里。黃河改往。東流於海淹沒千餘家。熒惑入於南斗。七月北虜寇邊。王振挾帝親征。有黑雲如繖。罩營雷雨大作 八月既望。駕至土木(地名)與北虜戰。我師敗績。上遂北狩 九月六日郕王即皇帝位。遙尊上為太上皇帝 于謙抗言。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勢盡去。出榜諭眾固守。議始定。韃眾每夜。見帝帳房上。火光隱隱。若黃龍交騰其上。近視不見。

景皇帝

宣宗第二子。吳貴妃所生。初封郕王。英宗北狩。奉孫太后懿旨。皇太子幼沖。未能踐祚。以帝年長監國。既而群臣勸進。遂正大位。在位七年。英宗復闢廢帝為郕王。歸西內。時帝已病。越數日崩。成化十年。命復帝廟號。上尊諡曰。恭仁康定景皇帝。

庚午景泰元年正月朔。帝受朝免賀。上皇在虜庭。寫表祝天。

全寅卜者。與上皇卜。奏曰大吉。復還再辟。

辛未二年 壬申三年。李賢進戰車之議。欲行則行。欲止則止。謂之有腳之城。備邊長策有所取焉。

武剛車 衛青所制。長一丈五尺。高六尺五寸。上開小窓下留銃眼。前後左右橫排鎗頭。每車前後佔地五步。若用一千輛。一面二百五十。約長四里。內藏軍馬糧草輜重。以此禦敵。使馬不得衝陣。箭不得傷人 所謂備有腳之城運無糧之馬雲。

常山蛇陣 鄭林操練團營軍士。言常山之蛇。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中則首尾俱應者也 八陣天地風雲龍虎鳥蛇也。

制龍 徐有貞築一決口。下木石若無。往山中叩一道術之僧問之。僧曰。聖人無慾貞悟。下有龍穴性多欲。鎔鐵沉之龍徙去決口塞。

癸酉四年 甲戌五年四月。新建隆福寺成。車駕臨幸。勅纂宋元史書。通鑒綱目共集。

毒[口*夆]禪師 諱季善。鳳陽人。父吳姓。母程氏。十七歲出家。初遇源明和尚請益。受無字公桉。掩關不設臥床。睡魔沉重百計遣除。一朝聞鐘聲忽說偈云。沉沉寂寂絕施為。觸著無端吼似雷。動地一聲消息盡。髑髏粉碎夢初迴雲。師有語錄行世。

一清禪師 諱天。號潔祖。廬陵人。歐陽氏禮正宗忠公授業。得度於右街雲海法師 侍香於大天界會中。即左街講經。制授弘後普應之號。正統癸亥上勅弘慶禪院。師創立焉。道風遠布朝野知名。後因碩德名公共推住持徑山。諸大檀越欣然施助。恢宏像設雲。

乙亥六年 丙子七年。寰宇通誌成 篡修總裁等官。皆進秩有差。

英宗復闢

丁丑天順元年。李賢儀度端凝得體 薛瑄學行老成 岳正剛正慷慨自許 吳與弼儒者高蹈。

雪光禪師 姓趙氏。斷指發心。禮妙音師出纏。見寂照禪師策發進功。謁潔空和尚。往返問難始得釋然。偈云。廓然洞徹古靈台。萬里無雲絕點埃。未離廣寒宮裡去。銀蟾印破水中胎。臨終雲。鐵笛橫吹在自由。何必曹山不借借。擲筆而逝。住持西雲寺。塔於正法寺。

物外禪師 名圓信。字無念。姓高氏。金台人。物外其別號也。母夢一僧托宿而娠。童時不食五辛。禮大覺為師。轉禮天池春公。謁無際參究。後得脫灑。偈曰。崑崙倒[跳-兆+彎]清風舞澗底泥牛鬪石虎。磕著蒼松眼上眉。蟭幎踏破虛空肚。後月幻付於衣法。出世伏牛山雲。

雪庭禪師 仁和人。族姓桂。母徐氏。十五出家參休休翁於仙林寺。十七剃度寓江陰朝明寺。有詠黃麗頌云。多情自信惜春光。飛入園林錦繡鄉。記得小窓驚我夢。滿應紅杏帶斜暘。有語錄行世。

古可禪師(銀)  寶池禪師(蓮)  南山禪師(壽)

白雲禪師  素虛禪師  湛然禪師

大宗禪師  蔤葊禪師  光澤禪師

大機禪師(用)  月溪禪師  道育禪師

壽堂禪師  天甘禪師(濟)  大覺禪師

戊寅二年。陳真晟為聖賢踐履之學。有功千主敬。謂大學誠意為鐵門關。主一二字乃其玉鑰匙也。

理學 薛文清瑄。陳克菴選為最。吳敬齋仁。羅一峯倫。章楓山懋亞之。陳白沙獻章。莊定山泉黃未軒仲昭。陳剩夫。曹月川端。何林丘喬新。

己卯三年。尚書高穀端亮有守。恪持公論卒贈大保。諡文義。

庚辰四年。陝西隕石如雨。擊人萬數石又能言可駭。

辛巳五年。帝謂李賢曰。朕進膳飲食隨分。未甞揀擇去取。衣服亦隨宜。雖著布衣。人不以為非天子也。

壬午六年 癸未七年二月。會試場屋焚。舉子焚死者數十人。是月晦夜空中有聲。李賢疏傳言。無形有聲謂之妖鼓胡濙廉靜寡慾。居官敬慎。立朝幾六十年。壽八十九。贈大保。諡忠安。

甲申天順八年正月。上不豫。處置勿以嬪御殉葬。為盛德事 十七日上崩 二十二日。皇太子即位。大赦天下 年富剛正敢為。卒諡恭定 薛瑄諡文清。所著讀書錄多名言 李賢請。復于謙等官。以雪冤柱 盛顒為官。有清如水。明如鏡之謠。

古溪禪師 名覺澄。號古溪。蔚州人。從天輝昶公出家。閱三乘教典。參無字公桉。住南陽香岩寺。後楚山老人。付法為臨濟二十四世之燈。遷天界。善於開導慈隆物類。有藥師科儀三卷。行於世。

憲宗純皇帝

英宗長子。周太后所生。初立為皇太子。英宗北狩。帝方二歲。主少國疑。郕王監國輔政。未幾即真。改封帝為沂王。英宗再位復立為太子。英宗崩即位。在位二十三年。壽四十。上徽號曰。繼天凝道誠用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至孝純皇帝。廟號憲宗葬茂陵。

乙酉成化元年正月。于謙之子冕疏訟父冤。上憫之追復故秩祭墓。天雨黑黍地震有聲 彗星見西北。長三丈餘 庶吉士在院寂寞。注假賦詩云。迴廓寂寂鎖齋居。白日都消病曆餘。竊食大官無寸補。綠陰亭上看醫書。

圓鏡法師 汾州人。早歲出家。遊心賢首講肆。得悟諸經密旨。常游平陽府妙樓山石室寺。為眾說法。一日至北門瓦窯坡上。鑿搆一菴。如龕燕默其中。忽囑其徒曰。吾將歸矣。請其期。曰來日耳。晨興沐浴。即更三衣焚香。趺坐說偈而逝。

月江禪師 名覺淨。號月江。姑蘇人。父沉母鈕。出家張墩古拙座下。授以念佛公桉。參峴山大宗。指見東明旵師契悟。返古道山居活理菴。天順間住小鴻村水心院。歷二十年示門人道林曰。吾往矣。一衣一盋。此正法眼藏也。壽七十九。立塔以瘞靈骨院中雲。

無極禪師 諱灝。住持徑山。當七十一代。一日誦心經坐脫。

宗勝 諱胤。住持徑山。當七十二代。常時禮佛。一日臥去。

丙戌二年三月。廷試取羅倫第一。倫嗜學好古。篤志尚行 十二月學士李賢卒。贈太師。諡文達。

丁亥三年 戊子 己丑。

庚寅六年。尚書魏驥。年九十八卒。諡文靖。尚書王翱。年八十四卒。諡忠肅。

辛卯七年 壬辰八年七月。大風雨雹。有如牛者。五州之北。山吼三日而裂。

癸巳九年 甲午十年。

正覺禪師 諱成。住持徑山。當七十三代。持戒精專。無病而終。

用璚 諱琚。住持徑山。當七十四代。禪定不懈。端坐默化。

乙未 丙申十二年七月。京師黑眚見。其狀一片黑氣。其疾如風。或自戶牖入。至則人皆昏迷。金睛修尾。狀類犬狸。

丁酉 戊戌十四年。修撰羅倫卒。諡文毅。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十八年。陳獻章。字公甫。廣東人。築一室名陽春。日杜門端默其中。以明心為務。曰捨彼之繁。求我之約。又曰。為學須靜坐。養出端倪。方有商量處。

癸卯 甲辰 胡居仁。其學以忠信為本。以力行為要。因以敬名齋。聘請主白鹿洞書院。卒年五十一。有敬齋錄居業錄。

乙巳 丙午 學士商輅。抗節致忠。關係千古。卒諡文毅。

丁未八月上崩 九月六日。皇太子即位。大赦天下。

孝宗敬皇帝

憲宗長子。紀妃生於西宮。妃少乳。太監張敏以粉餌餔之。護視惟謹。後悼恭太子薨內官漸傳。西宮有皇子。六歲矣。萬貴妃驚而召入昭德。因立為太子。憲宗崩。即位在位十八年。年三十六歲。乙丑五月初七日。崩於乾清宮。上徽號曰。導天明道誠純中正聖文純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廟號孝宗。葬太陵。

戊申弘治元年。加贈前少保兵部尚書于謙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諡肅愍。建祠墓所。賜額曰旌忠。春秋致祭。

大闡禪師 名惠通。號大闡。政和邵姓。年二十。造寶積玉溪師處出家。參周山主。付念佛公桉。積久透徹。後住樵陽君峰示寂[勞-力+凡]絕禪師 諱瑞。南昌人。禮荊門無說和尚薙發。見寶峯大師反覆辨詰。機緣契合。付以袈裟拂子。住鐘陵名剎。弘法接機甚眾。

己酉二年。鄒智字汝愚。四川人。讀書龍菴。十九發解。鄉人爭看口佔。龍菴山上舊書生。偶掇三巴第一名。天下許多難了事。鄉人何用大相驚。後論事見斥。詩曰。人到白頭終是盡。事垂青史定誰真。夢中不識身猶系。又逐東風入紫宸。又曰。盡披肝膽知何日。望見衣裳只此時。但願大平無一事。孤臣萬死更何悲。

庚戌(至)丁巳十年。纂修大明會典各省天鳴地震。

戊午六月熊入京師。未幾城內在處火災。延燒甚烈。

竺芳禪師 諱蕋。住持徑山。當七十五代。時常說法度人。一日坐逝。

庭禮禪師 諱詶。住持徑山。當七十六代。十年不出戶。安然坐脫。

天才禪師 諱英。住持徑山。當七十七代。每常勸人念佛。自念佛而終。

樵山禪師  性空禪師  靜晃禪師

印宗禪師  默堂禪師  寶月禪師

天暉禪師(昶)  吉菴禪師  休休翁

野翁禪師(曉)  寶芳禪師(進)  月幻禪師

己未十二年。

甲子十七年。陳茂烈。養母疏略雲。慈幃衰邁夕照如飛。母今年七十有七矣。君恩猶可以再酬。母年不可以多得也。又一母一子各天一涯。千思萬思無時不思。疾病獨自呻吟。藥餌孰與調節。臣既思母則報主之心亂。母復思臣則保身之念微。臣心可愍。母心尤可虞也。又庶得以慰倚門之望。少伸寸草之帎。又尚期捐塵埃之報於將來。更效犬馬之勞於未死雲。

乙丑十八年五月。帝不豫。顧命輔臣崩於乾清宮。十八日皇太子即位。大赦天下。

武宗毅皇帝

孝宗長子。張太后所生。時年十五太陵崩。即皇帝位。乙丑正月十八日也。在位十六年。壽三十一。上徽號曰。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宏文思孝毅皇帝。廟號武宗。葬康陵。

丙寅正德元年三月。星隕如月 雷震郊壇太廟奉身殿 七月彗見參井。掃太微垣。大白經天 章懋潛心大業。身體力行。登仕五十年。年七十餘。諡文懿。楓山先生。劉大夏廉退無營。官至一品致仕 學士謝遷劉健致仕 王鏊吳縣人。入閣典機務 李東陽乞致仕 張元禎。稱東白先生。

丁卯二年八月。黃河清。慶雲見翼軫分野。應世廟生。

戊辰 旃檀瑞像。至此二千五百年。

辛未六年。上方好佛。自名大慶法王。有僧奏。田百頃。為大慶法王下院。

壬申 黃河清。清河柳家浦九十里清五日。馬文升年八十七卒。贈太師諡端肅 李東陽卒。贈太師諡文正 石經山寺。朱寧營建。窮極壯麗。上親幸焉 湯峪山王泉亭。

古音禪師 諱法琹。自號玉泉老人。興賢蔡姓。母黃。二十五禮赤石山主出家。問法。叩大闡參性空靜晃印宗諸大士。商確抉擇。又遇寶明壽堂印可。應瑞岩請。為眾說法開示詳悉。後於斗峯創一大剎。弘化一方。示寂之日。群鳥悲鳴池魚躍起。有醍醐集三卷。行世。

無聞禪師 名思聰。字無聞。初晤獨翁。次同雲峯月山。習定多年。後謁臥云不會。二處請益。有扇子頌。舉起分明甚妙哉。清風匝匝透人懷。個中消息無多子。自有通身歡喜來。又頌曰。古雲峯頂人難覷。偶被風來映落霞。百鳥未歸天已晚。夜深依舊宿蘆花。

雲峯禪師  赤石山主  寶明禪師

月山禪師  臥雲禪師  不會禪師(遇)

無能禪師(教) 無用禪師(寬)天池禪師(春)

白牛禪師  慧堂禪師  寶珠禪師

癸酉(至)己卯十四年六月。寧王宸濠反。十六日始。七月王守仁討之 七月二十六日。悉已被擒 八月下詔南征。

王守仁 浙江餘姚人。字伯安。號陽明。自幼聰明才辨擅名。登進士提督軍務。屢平劇盜。倡義討寧。勳業益隆。倡良知道學封新建。

悅山禪師 諱愷。住持徑山。當七十八代。常笑無嗔。臨終亦笑而寂。

石牕禪師 諱瑉。住持徑山。當七十九代。耽文證果。臨終趺坐而逝。

月林禪師 諱鏡。杭州人。少頴異穉齡出家。弱冠剃染專修淨業。參本來人。久之乃省。作偈曰。本來人本來人。無腦無頭作麽尋。驀然揪著個鼻孔。試看元來是白丁。自是聲名遠著。住持徑山。當八十代。進士張公寧讚之。其略曰。瑞芝三秀古柏十圍。得正度於無傳。嗣妙法於東嶼。又云。超龍眠於下界。興象教於中衰。丞相開選佛場。和尚晤出世法。乘流而行遇徑而止。命當年國一亦起於崑山。容首度坡仙。重遊於方丈。凡吾方外之友。盡讚僧中此郎。正德己卯歸寂。

庚辰十五年閏八月。上幸故學士靳責第。時柩在堂上。撫臨嗟悼之。命所從番僧。為誦經薦福。

辛巳十六年。羅欽明。江西人。所著困知記。深明性理之學。官至吏部尚書。諡文莊 二月上不豫。三月十四日崩於豹房 迎興獻王長子至。即皇帝位。大赦天下。

天奇禪師 鐘陵人。父江台。母徐氏。二十聞。無說能和尚乃有道之士。依之出家剃落。教看一歸何處話。後得昱首座苦口提攜晝夜拶逼。用心至其目如覩。其耳如聽。字字明白句句歷歷。晝夜如一。遂得豁然。又見寶峰禪師。乃得印證。有語錄行世。

傑峯禪師 大信大疑。大疑大悟。提起話頭一切不顧。行參坐究口念心思。密密推窮時時覻捕。忽朝拶破疑團。覩面更無迴互。

古心禪師  大因禪師  月印禪師

世宗肅皇帝

興獻王長子。憲宗之孫也。興獻封於湖廣之安陸。正德丁卯八月十五日。上生於與邸。王薨。上嗣理國事。至是年十五矣。武宗無子。臨崩奉詔迎立。在位四十五年。壽六十。上徽號曰。欽天履道英毅聖神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廟號世宗。葬永陵。

壬午嘉靖元年。毀剖玄明宮佛像。金屑一千三十兩。從趙璜之言。毀折京師寺院。屠應塤。一夕發檄行之。

癸未四年八月。晉王奇溯母病渴。王祝天甘泉湧出。病癒建醮酬禱。有雙鶴飛鳴遶壇。母卒。王哀毀。古柏生奇花。異香襲人。

丙戌五年。御書十二言曰。法祖安民。奉天行道。福善禍淫。頒示群臣。上製敬一箴。及注范浚心箴視聽言動四箴。頒賜大學士。更定大禮全書。為明倫大典。

鑒古韻語 含春堂稿

丁亥六年五月。京師雨錢 七月南京雨血 日重暈生珥 白虹彌天。

戊子七年。御製十六字箴曰。卓爾之見。一貫之唯。學聖君子。勗哉勿偽 提督兩廣軍務上守仁。收兩廣諸寨。賊寇悉平。

寶峯禪師  月天禪師  無盡禪師

古春禪師(奇)  海天禪師  楚峯禪師

指南禪師  月溪禪師  照堂禪師

庚寅九年。建圜丘於南郊。其化為皇穹宇。建方澤於北郊。其南為 皇祗室。作朝日壇於東郊。夕月[土*玄]於西郊 王守仁。後諡文成。胡世寧諡肅愍。楊一清諡文襄。桂蕚卒諡文襄。張璁易名孚敬 重刊二十一史成。

辛卯 清馥殿 翠芳亭 九五齋 皇史宬 錦芬亭 寶月亭 精一堂 恭默室。

乙未 上曰。有德行者。方可為人師範。文章是末藝耳 祀天重器成 除禁中佛殿。併燬大善殿金范佛像。

己亥 張孚敬。狥國之純臣。振古之人豪。卒贈太師。祭葬蔭子有加。上親按諡法。以危身奉上。諡曰文忠。蓋特眷雲。

庚子七月。方士叚朝用。以燒煉術。進授紫府宣忠高士。術卒不驗。顧鼎臣崑山人。卒贈大保。諡文康 霍韜南海人。卒諡文敏。

癸卯七月。熒惑入南斗。江南斗米二錢。

甲辰 木土火三星聚於房。六月熒惑犯南斗。

丁未 大同女。年十七化為男 十月夏言。死於西市好。去天上辭宰相。卻來平地作神仙。

辛亥三十年 壬子十一月。楊繼盛遷官。

癸丑 楊繼盛。疏嚴嵩專政誤國十罪。妻勸鬼號。而致囚獄拷掠處決。

乙卯冬。楊繼盛詣朝審。士庶夾道共指曰。此天下義士。繼盛口吟。風吹枷鎖滿城香。簇簇爭看員外郎。豈願同聲稱義士。可憐長板見君王。聖明厚德如天地。廷尉稱卒過漢唐。性僻生來歸視死。此身原自不隨楊 藏予血三年而化碧。即地下必有以報應生。

庚申 寧夏地震。嘉興湖州大震。屋廬嫋嫋如布帆 工部尚書劉麟卒。贈太子少保。諡忠清。

法舟禪師 諱道濟。字法舟。生思賢裡。族張氏。年二十餘。入天寧寺為行者。服勤默堂宣禪師座席。次事吉菴祚公。朝夕參叩。一日聞佛殿磬響。豁然契悟。趨菴方丈。抉擇印可。繼謁古印雲峯諸師。日益深奧。住覺王景德雙髻等剎。嘉靖初出世金陵安隱。僧問如何是安隱境。師曰。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又問。何如是安隱家風。師曰。石虎山前鬪泥牛水底眠。次抵陽羨還攜李雲寄天寧靈光諸剎。買舟南湖信風游誄。後入吳興弁山居之。復歸天寧遂終老焉。師持神咒多驗。咒枯井以重泉。特梵僧而假榻。青蛙就牕聽誦。神人入戶護持。後復嬉笑怒罵。縱橫自調。而人不能測矣。庚申之秋寢疾而逝。年七十四。臘五十二。塔其骨於別室。有法語偈頌。名剩語。

辛酉四十年。訪仙術異人。符籙秘方。

壬戌 嚴嵩致仕。世蕃充軍 癸亥四十二年。

玉芝禪師 諱法聚。號月泉。嘉禾富氏子。母馮氏。幼肄儒業。淹貫經籍。事王陽明先生。得良知之旨。出家後參夢居禪師。呈二偈曰。湖光倚仗三千頃。山色開門五六峯。觸目本來成現事。蒲團今不鍊頑空。(一)滿目風光足起居。有誰平地別親疎。縱令達磨傳心訣。問著依然不識渠。問答切磋。由是了悟。結菴荊山。有芝產於座下。人號玉芝和尚。後居天池山以終老焉。一時道學先生。若一菴唐公龍溪王公.白石蔡公。訪師山中證儒釋大同之旨。師題蔡公廓然堂曰。儒曰大公。釋曰無聖。不二不一。水月空鏡。心非物伍。物不我兢。海印淼羅。寂感斯應妙圓致。止曰。惟正定。嘉靖癸亥歲逝世。有語錄行世。

雲亭禪師 諱正宗。住天池。與玉芝為道義之友。心宗透悟。教理深明。灑落直遂。有古人風。臨終沐浴趺坐佛前。索筆偈曰。六十四年是正宗。今朝特地顯家風。五蘊渣滓俱滌盡。天池月色映晴空。

夢居禪師 住金陵碧峯山。乃玉芝得法之師。其接玉芝之際。即其二偈叱曰。非非。芝曰。云何非非。居曰。子不非非恁人非非。梁皇達磨兩不見機。何勞折葦。又遣人追。古之今之。落人圈繢。芝曰。如何得不落人圈繢。居打一掌曰。是落也是不落也。芝即禮拜。

無瑕禪師  佛鑒禪師  非幻禪師

會原禪師  道智法師  淨戒法師

萬松法師 名慧林。號萬松。姓沉氏。仁和人。出家法輪寺。禮天目平野老人獲聞心要。入京師歷諸講廗。研究玄奧。於空幻叟處陳其所詣。為嗣法雲。遯跡諸暨山中。尋入徑山。接引後學。臨終偈云。七十七年。浮蹤何倚。本無去來。應緣而已。塔於菖蒲田之傳衣菴雲。

甲子五月。上夜坐庭中。御幄忽獲一桃。明日又獲一焉。是月白兔生二子。未幾壽鹿亦生二子。群臣表賀。手詔答之。

乙丑 方士熊顯江西人。進法書六十六冊。詔賜冠帶銀幣而遣還。又趙添壽進獻符法三十六本。特給冠帶。勅遣還鄉。

丙寅四十五年。海瑞廣東人。抗疏上言。下詔獄。中外相顧失色。瑞直聲聞天下 十二月十四日。上崩於乾清宮 裕王即皇帝位。海瑞獄中。聞上晏駕大慟。絕而再蘇。哭終夜不休。

穆宗莊皇帝

世宗第三子。初封裕王。太子薨。帝崩即皇帝位。在位六年。於壬申五月二十六日崩。壽三十六。上徽號曰。契天明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全孝莊皇帝。廟號穆宗。葬昭陵。

丁卯隆慶元年。陳以勤。上謹始十事。曰定志。曰保位。曰畏天。曰法祖。曰愛民。曰崇儉。曰攬權。曰用人。曰接下。曰聽言。詔削真人邵元節.陶仲文官爵。誥命毀其碑坊。藉其田宅 贈楊繼盛。為光祿寺少卿。諡忠愍。子應尾為國子生 十一月金星入南斗 十二月天鼓鳴 流星如盞大。尾光三丈餘。

荊山法師 諱珂。曾會楞伽三譯。以便學人簡閱。隆慶改元。弘法於湖城之飛瑛塔院。傳法弟子有鷲岩天機等。

禺川禪師 諱真慧。號禺川。姓符。雉城人。侍鏡空於鹿山寺。手書法華經十二部。分供諸剎。禮清淨三業。積久應感。智慧超越。往天池參玉芝。授以萬法公桉。一心參究。書無常二字於几上。手持戒拍以擎昏散。久久醒發。芝為印可。後首眾于飛英荊山法席。罹縣令之窘。守戒而終。偈曰。何時種下無明苦。聚會今來受折磨。痛痛未能空色蘊。閒閒猶自覺安和。天花不向空中散。更鼓偏從月裡撾。分受誰能逃定業。此身生死任由他。年四十六。有禺川稿。

雲谷禪師 諱法會。嘉善懷氏子。始於嘉禾大雲寺習瑜伽教。後謁法舟濟公於天寧。教以學道以悟為主。授以誰字公桉。一日食椀墮地有省。住叢桂菴天開岩。有問如何是西來意。曰有水皆含月。無山不帶雲。又示眾曰。古人道終日喫飯。不嚼粒米。終日行路不踏寸地。如是用心方有少分相應。師住棲霞。曾示袁了凡立命玄談。

戊辰二年三月。冊立皇太子 五月陝西民李良兩。變為婦人(同賈伉儷)張居正條上六事。振紀綱固邦本。飾武備等。

己巳三年。高拱兼太師尚書學士。入閣豫機。掌吏部事。海瑞為僉都御史總理漕運。巡撫應天等處。

庚午四年八月。浙江湖州府山崩成河 九月河決。小河口三百里皆淤。坡顧成河。溺人失米甚眾。

辛未五年。浙江杭州栗樹生桃 蔡汝賢曰。微陽初生。宜遏欲養靜 張居正。以少傅加太子太師。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

壬申六年四月。浙江黑眚日見時。杭州黑霧中。一物蜿蜓如車輪。月光掣電氷雹隨之。

五月南直隷龍目井化為酒 五月二十六日。上崩於乾清宮 六月。皇太子即位。

神宗顯皇帝

穆宗長子。李貴妃所生。年十歲穆宗崩。即皇帝位。在位四十八年。庚申七月二十一日崩。壽五十七。上徽號曰。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廟號神宗。葬慶陵。

癸酉萬曆元年。上謂張居正曰。幸悉心見輔。因賜金幣。居正泣謝。張居正進帝鑒圖說。指陳大義。上喜動顏色。

明龍禪師 淮南姚氏。俗諱東陽。甞補邑庠嗜書典。從大光和尚祝發進具。尋居羊山秀峯菴。鶉衣一衲諸陵中貴人多檀助之。木寧汪司馬道昆。聞師名瞻敬甚至。問能作常住乎。曰無常無住。辭歸。除夕集眾告曰。元年元日吾當行矣。夜半命弟子視中星。師曰。日午乃行。元日羊山放五色光。至日中。師辭眾坐化。舉眾望光羅拜曰。佛耶佛耶。願以此光普照下土。汪公為之銘。

甲戌二年。以吳岳為南京吏部。尚書岳清操絕代。茅屋薄田。日惟默坐一室闡禪經數卷。不謁客。遊行惟跨一驢。一事簡便雲。中宮欲建浮圖。為萬壽焚修之地。工科疏止。

丁丑五年十月朔。彗星見鬥牛間。其尾指婺女。長數十丈。光芒竟天。狀若練。氣成白虹 大內火 身服繡豸。心同犬羊(鄒兄標語)。

辨融禪師 初住廬山。證華嚴三昧。得大解脫法門。後入京師大作佛事。化度群品。王公大臣瞻仰敬服。雲棲大師與眾同參。師曰。不要貪名圖利無扳緣貴要之門。惟一心辦道。老實持戒念佛。

笑岩禪師 金台世族也。父吳門。母丁氏。弱冠出家。禮大寂能和尚為師。後遍參知識修進開悟。後隱京師柳巷。罕接見人。雲棲大師詣京師叩謁請法。深相契會密傳心要雲。有笑岩集四卷行世。

素菴法師 諱真節。號素菴。襄陽人。少為郡諸生。忽宿根內萠。辭割親愛。禮明休和尚祝發游燕都。居秀法師座下。深得賢首之旨。學富內外諸方以龍象推之。久之甫還。住持棲霞眾逾三百。教備三觀五乘。居十年一時名公陸五台李石麓等。盟為方外交。甞講法華寶塔品。空忽現寶塔於座前。一如經言。四眾跂觀灑然希覯。中使奏。慈聖皇太后命至。同覩聖瑞。乃出上方金縷僧伽黎衣一襲。宣慈旨賜之。即於講堂之西。建一浮屠以徵神化。汪道溷記其事。

庚辰八年。文華殿西柱礎上。有天下太平四字。拭之不泯。張居正曰。此瑞也。請上臨觀。上見之曰。此偽也。不懌而罷。

無趣老人 諱如空。秀水人。族姓施俗。號靜齋。留心內典志慕祖道。同友濟法舟參訪八年。謁野翁曉禪師。指參一歸何處話。後聞雞鳴有省。往扣抉擇。蒙翁印可。付衣付法偈曰。非法非非法。非性非非性。非心非非心。付汝心法竟。師剃染後居敬畏。於萬曆庚辰八月六日逝世。年九十歲。入滅偈曰。生來死去空華。死去生來一夢。皮囊付與丙丁公。白骨斷橋隨眾。呵呵。明月清風今弄。

丁亥 海瑞剛直清廉。執法持公。卒於官。贈太子少保諡忠介。遣行人護喪歸葬。士大夫醵金為斂。小民白衣冠泣送。百里不絕。

千松法師 諱明得。號月庭。得法於萬松之門。故又號千松。湖州烏程周氏子。十三出家郡之雙林慶善菴。首參百川海公不契。次遇萬松禪師。授以楞嚴大旨。研究朗然。偈曰。楞嚴經內本無經。覿面何須問姓名。六月炎天炎似火。寒冬臘月冷如氷。深得華嚴宗旨。夢遊兜羅綿世界。登座闡經偈。從本已來無。今日何曾有。一毛頭上現。虛空笑開口。咄下座即寤白松。松撫之曰。此聖力之冥被耳。後於徑山凌霄峯。力參說偈曰。千年翠竹萬年松。葉葉枝枝是祖風。雲岳高岑棲隱處。無言杲日普皆同。萬曆丁亥秋告眾曰。吾為汝等。轉首楞嚴法輪。作再後開示。無復為汝更轉也。冬示疾。明年正月十七日。吉祥而逝。壽五十八。臘四十六。荼毘塔於徑山。

麓亭法師 釋祖住。字幻依。號麓亭。丹徒人。族姓楊。母朱氏。夢僧入至覺而誕。十三入龍蟠山。依朝陽和尚。受法華華嚴諸大部經。薙染進具。通曉諸經大義。游少室參大章和尚。至伏牛謁高安。詣都下禮松秀二師。盡得清涼宗旨。往京萬壽寺。演華嚴大鈔。至入法界品。地震天雨寶花。無極妙峯承印俱與會。萬曆丁亥九月二十二日。沐浴趺坐說偈曰。虛空無面目。無位強安排。話頭不話頭。處處是如來。又曰。今年六十六。不知做甚麽。咦諸人著眼。看這個消息。佛祖到來也。用他不著。言訖而逝。年六十六。臘五十四。塔於蓮華峯北。

大智禪師 建志堅強。勵行嚴肅。初住普陀海潮菴。久之恢拓巨剎。納眾千餘。四海至山進香大士者。得一瞻仰為慶幸。檀施殷繁。福緣宏勝。朝廷降弊潞王奉衣。儼然一大士生現其山。有徒天然住千步沙。承繩步武。克振宗猷者雲。

李卓吾。諱贄。官至刺史。掛冠祝發住持龍湖。率眾焚修。為人豪爽英敏。著述頗多。有華嚴合論簡要。及焚書幾卷。多論佛法性理等學。

戊子十六年。溷河水來自西北。即古桑乾河。出廬橋天津。直流入海。黃河發源崑崙。入中國數千里。諸水皆入其中。為害大。

象先禪師 天台慈雲寺。釋真清。號象先。長沙湘潭羅氏子。生而頴異。日課經史數千言。終身不忘一字。年十五補邑庠。十九投南嶽寶珠和尚。薙染受具戒。看無字話久之。因舟觸岸有聲忽有省。珠喜而囑。宜善護持。珠化後師駐覺皇患疾。夢關君授藥而愈。眾扣師室。師從容語曰。圓宗無象。滿教難思。會旨者山嶽易移。乖宗者錙銖難入。眾稽首而退。一夕夢琳宮寶樹彌陀三聖。師方展拜傍有沙彌。授與一牌曰。戒香薰修。寤中品往生之象也。萬曆丁亥八月。蒙慈聖太后賜金紫方袍以寵之。戊子正月二十九日告門人曰。吾淨土緣熟。聖境冥現。此人間世固不久留。至夕別眾而逝。荼毘舍利紅白綠三色。香氣鬱郁。壽五十七。臘三十七。塔於寺西緇文溪之上。

西方合論 中郎袁宏道撰。分敘十門。第一剎土門。二緣起門。三部類門。四教相門。五論理門。六稱性門。七往生門。八見網門。九修持門。十釋異門。中郎著述頗多。此論為往生之本。伊弟小修中道專修淨業。中郎先小修而卒。後小修卒時。見中郎來。謂已生淨土。今迎弟詣彼。小修詰曰。汝何以得生。曰吾以著合論之功。承此得生耳。小修兼問其他。中郎答言甚少。但武林虞淳熙。以著淨土詩而生也。

庚子二十八年。通政沉子木奏言。建文帝御宇。顧不得一盂麥飯。下同齊民。於誼太忍。或祔食高廟懿文之側。以彰大義。

佛法金湯編 諱真居士。赤水屠隆撰。發明聖教淵微之理。品題當世師友之英。金城湯池為外護嚴矣。

淨土資糧 桐鄉居士莊廣還。字復真。禮雲棲採集經論。及古今緇素蓮宗之樞要。力勸修持。為往生淨土之資糧。有六卷雲。

妙峯法師 諱真。為千松之嗣。號百松雲。重興天台三觀十乘之學。申明性具理具之宗。判楞嚴為方等實相。有百問行世。

月川法師 諱鎮澄。住持五台。時赴京師大弘法化。所著有楞嚴正觀疏.永嘉集註。行世。

大休禪師 名實。一號際菴。新鄭人。至伏牛山參古心。又參天奇付法。自偈。法身元無相。真性本來空。識得這消息。內外顯家風。

妙有禪師 名智空。雲南葛姓。住蒼山。謁萬鬆得授記莂。赴天界居超果。徐太師請居餘山。師契悟直指之道。念念以淨土為歸。

易菴法師 名如通。自稱蘆江老叟。初謁萬松抉擇心要。吳越名山賴興復者甚眾。後赴天台國清。說偈而逝。年七十三。

慧廣禪師 諱真緣。錫山人。得悟性宗。兼修念佛三昧。於育王獲覩如來丈六金身。因是感激然身。頂間現化佛。靈化殊甚雲。

紫柏大師 諱僧可。號達觀。吳江人。姓沉氏。少負俠氣。遇虎丘慧輪出家。後往清涼燕京。大竪法幢。後罹誣而終。有紫柏老人集。

雪浪法師 創講經典正文不牽註疏。為一時緇素所尊。有雪浪集雲。

紹覺法師 諱廣承。住蓮居雙弘性相啟迪英賢雲。

無幻禪師 諱性沖。號古湛。得法於無趣老人。有語錄行世。

一心禪師 住宜興龍池山。建立禪宗。接引來學。

儀豐禪師 諱方彖。夔州人。參金菴。依遍融釋疑。頌云。三玄三要沒來由。用盡機思無處求。窓前移步灶前過。白雲青嶂齊點頭。

孤月禪師 名淨澄。燕都人張姓。參月溪老人。指示有省。聞爆竹聲豁然心空。又造雲谷師處。付於衣法。詩云。甘貧林下思悠悠。竹榻橫眠枕石頭。格外生涯隨分足。都緣胸次為無求。有清涼錄行世。

雲棲大師 諱袾宏。字佛慧。號蓮池。杭城世族沉氏。初為諸生。三十後。禮性天理和尚。出家行腳多年。備甞艱苦。歸住杭之雲棲。創建禪林安居海眾。精修淨土玄猷。整飾羯摩勝軌。住世八十一年。著書三十二種。名聞朝野。法布華夷。過現未來善知識之樣子。禪教律部大和尚之標題。於生也福緣隆重。於歿也德澤綿延。乙卯年寂。

納川法師 名真海。一號學亭。寧海人。得法於千松座下。講演於天台太平仙居。及弁山資福等剎。年七十三。說偈告終。

壽昌禪師 名慧經。字無明。因閱金剛經。發心住靜二十四年。參瑞峯和尚。請益相契。居壽昌。壽七十一。大書今日分明指示終。

丁巳四十五年。上於五台山建龍華大會。御賜錫杖衣缽一千二百五十副。盛闡宗猷。古心承芳二師住持。如是三年三次雲。

憨山大師 諱德清。恢弘那羅延屈。興復曹溪道場。註有楞嚴通議.法華通議.楞伽記.圓覺解.金剛決疑道德南華等注。行於世。

戒山法師 諱傳如海鹽顧族。出家昭慶。得法於妙峯師席。所著有楞嚴截流法華抒海行世。外有道德方笑及莊參等雲。

幻居法師 諱真界。號悅堂。為千松之高足。住徑山傳衣菴。著有楞嚴纂註.起信注.金剛直解.因明緣緣等解。說法城山圓證雲。

西方直指 淥田一念居士著

法喜志 氷蓮道人著

法界安立圖 燕山貝琳諱仁潮著

楞嚴正脈 交光法師真鑒著

法華知音 隱璞法師著

法華大窾 一雨法師著

楞嚴直解 仁安法師著

楞嚴合轍 一雨法師著

楞嚴圓通疏 無盡法師諱傳燈著

庚申四十八年七月。上不豫。二十一日上崩於乾清宮 八月初一日。皇太子即位。改元泰昌元年。

光宗貞皇帝

神宗長子。貴妃王氏所生。萬曆壬午年生。辛丑年十月十日。冊立為皇太子。至是神宗崩。以八月朔即皇帝位。在位一月。建元泰昌。壽三十九年。上尊號曰。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廟號光宗。葬慶陵。

庚申泰昌元年八月初一日。上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九月初一日。上崩於乾清宮 九月初六日登位。

熹宗哲皇帝

光宗長子。王才人所生。時年十五歲。光宗崩即皇帝位。在位七年。壽二十二。上尊號曰。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端靜穆莊哲皇帝。廟號熹宗。葬德陵。

辛酉天啟元年二月。日傍有耳如月狀。倏如玉環。其大竟天 十二月。日上恍有一物。如日大。伏壓日上磨盪。

湛然和尚 住雲門。傳曹洞宗。興古剎築海塘。有語錄行世。

鵝湖禪師 諱廣心。號養菴。禮翠峯參辨融。得法雲棲。

丁卯七年 黃檗無念。諱深有。號西影。參大休等。末後偈曰。四十餘年不住功。窮來窮去轉無蹤。而今窮到無依處。始悟從前錯用功。天啟七年七月二十日歿。有書錄行世 共一百五十人。

(始自元世祖甲子。至此熹宗丁卯。計三百六十四年。共僧四百三十餘人。釋聞敘畢謹識)。

釋鑒稽古略續集(三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