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說,章安記為十卷;二曰漸次止觀,在瓦官寺說,弟子法慎記,本...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愚人食鹽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頭喻 婦詐語稱死喻 渴見...大佛頂首楞嚴咒...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土法門單刀直入、直指眾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見。信願持名,乘托阿彌...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御製無量壽佛讚 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有; 能滅無始億劫業, 令彼苦惱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西方確指序 丁未夏過雪山和尚方丈。和尚出一書授(餘)曰。此寶筏也。且緣起甚奇。明末時。吳城八友同修[糸-八]門。日...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讚一卷(並序) 南嶽沙門法照於上都章敬寺淨土院述 夫如來設教廣略。隨根終歸乎實相。得真無生者...出自弘化社《日誦經咒簡要科儀》...佛說闢除諸惡陀羅尼經...佛說文殊尸利行經...佛說腹中女聽經...觀自在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大乘玄論卷第一 胡吉藏撰 二諦義有十重。 第一標大意 第二釋名 第三立名 第四有無 第五二諦體 第六中道 第七...佛說意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彼時,有異比丘獨坐房中,意作是念:...佛說作佛形像經 闕譯人名出後漢錄 佛至拘鹽惟國。有諸樹園主,名拘翼。時國王名優填,年十四。聞佛當來,王即勅傍臣...佛說佛名經...八吉祥經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摩訶薩...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 三界熱惱,猶如火宅。其忍淹留,甘受長苦。欲免輪迴,莫若求佛。若欲求佛,佛即是心。心何遠覓...佛說轉有經...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諸漏已盡,神通明達。諸眾聖其名曰:尊者阿難,...賢愚經卷第一 元魏涼州沙門慧覺等在高昌郡譯 (一)梵天請法六事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摩竭國善勝道場。初始得...(佛名)Ratnakhaṇḍa,佛名。譯曰寶品。見道神足無極變化經三。...訓誨童少行者。即禪林於每月之一日、十五日等,召集各局務之行者於寢堂聽受訓示。敕修百丈清規卷二訓童行條載,凡旦...
真心跟妄心,我們凡夫是永遠混在一起的。我們現在修行人的問題在哪裡?有時候我們安住在真心,生起戒、定、慧的功德...善知識是叫人遠離諸惡,奉行諸善的善友,是每個人生活在世間上,不能捨離的引導、不能缺少的老師。 人群之中有善知識...
為什麼說要往生淨土呢? 前面我們只講到念佛能夠破除障礙、消業障,並沒有強調往生淨土的思考。但是大勢至菩薩,他就...
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大士所以捨全身求半偈也。 佛陀,大慈悲的佛陀在臨走之前,把他所覺悟的道法放在音聲當中,放在...佛陀教化眾生的方法,總是應病與藥,觀機逗教。是什麼樣的人,佛陀就說什麼樣的法。佛陀像鐘一樣,小叩則小鳴,大叩...
《華嚴經》云: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若能具足持淨戒,一切如來所讚歎。這裡點明,要證得無上菩提,必須...
一、六不合: 1、不與私慾太重的人合作,因為他們看不見別人的付出,只在意自己的得失與結果。 2、不與沒有使命感的...
2018年8月12日,東林寺每月一次的晝夜經行如期舉行。下午3時,緇白二眾齊聚青蓮念佛堂,法會莊嚴開場。 民間流傳一...
當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糾結於是該成家立業,還是出家修道,未來何去何從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卻總是瞻前顧後,...問: 東林寺為何確立淨土五經一論的聖言量和中國淨土宗祖師的著作為兩大參照系? 大安法師答: 東林寺作為淨土宗的祖...仲春來山,瞬息半載。縱壽百年,彈指即過。一息尚存,當求出路。毋使臨終,悔之無及。每憶經云,人身難得,中國難生...
我們的五根、六塵種種的色法,其實是一念的心所相續變現、相續轉生的,不是離心別有的。我們凡夫的顛倒,開展出來有...
【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隋天台智者大師
上篇:【註音版】一切法功德莊嚴王經 | 下篇:【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峰山頂,於最清淨甚深法界,諸佛之境,如來所居。...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百喻經
【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註音版】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西方確指
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讚
【註音版】二時臨齋儀
【註音版】佛說闢除諸惡陀羅尼經
【註音版】佛說文殊尸利行經
【註音版】佛說腹中女聽經
【註音版】觀自在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
大乘玄論
佛說意經
佛說作佛形像經
【註音版】佛說佛名經
八吉祥經
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
【註音版】佛說轉有經
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賢愚經
【佛教詞典】羅陀那犍頭
【佛教詞典】訓童行

如何判斷真心與妄心
身邊的善知識

【推薦】三界這一關跳出去,後面那一段就很好走了

現在能聽聞佛法,應該珍惜這一因緣
御馬三法

持戒念佛,本是一門,淨戒為因,淨土為果

人際交往的六不合七不交

廬山東林寺晝夜經行︱三界如火宅 念佛歸安養

出家感悟:不念過去不畏將來
東林寺為何確立兩大參照系
不求現世長壽康寧,唯求臨終往生淨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