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念佛,本是一門,淨戒為因,淨土為果

《華嚴經》云:「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若能具足持淨戒,一切如來所讚歎。」這裡點明,要證得無上菩提,必須具足持淨戒,可見戒律的重要性。而古往今來有一些念佛行人,對於戒律並不是很重視,甚至將持戒與念佛打成兩截,這就與佛陀的教法相違背了。關於這個問題,蓮宗九祖蕅益大師於《答比丘戒五問》中的一則答問,非常具有啟發意義:

問:「念佛一門,廣大簡易。一心念佛,自然止惡防非。律相浩繁,已非簡易,果極聲聞,又非廣火,不若專弘淨土之妙也。」

有人提出,念佛法門深廣無際,一心念佛即具足六度萬行,自然也具足持戒,如蓮池大師言:「一心念佛,諸惡自止,即持戒波羅蜜。」既然一心念佛,自然就能止惡防非了,何必要在繁冗的戒律事相上一條條去持呢?況且持戒最多感得二乘聲聞之果,難稱廣大,不如專門弘揚淨土法門來得深妙。

這種觀點不只是古代有,直到今天也大量存在。蕅益大師說過:「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有的人根據這句話認為,往生靠的是信願念佛,關持戒什麼事呢?由於念佛法門超勝獨妙,即使是造作了五逆十惡的深重罪業,臨終時也能因為懺悔念佛,感通佛力,往生極樂,所以有的人便對持戒不以為然。也有的人認為,末法時代眾生根機陋劣,不可能通過持戒實現解脫,因此戒律靠不住,念佛才是依怙。念佛是依怙,這個觀點是完全正確的,然而認為念佛不必持戒,這就大錯特錯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針對這個

問題,蕅益大師是怎麼回答的。

答: 「持戒念佛,本是一門,淨戒為因,淨土為果。若以持名為徑,學律為紆,既違顧命誠言,寧成念佛三昧?多纏障垢,淨土豈生?夫如海無涯,豈不廣大?保任解脫,豈不簡易?故一心念佛者,必思止惡防非,而專精律學。專精律學者,方能決定往生而一心念佛,現在紹隆僧寶,臨終上品上生,法門之妙,孰過於此?只一大事,何得乖張,取笑識者?

蕅益大師開門見山,直接點明,持戒和念佛本就是一門,不是兩回事。嚴持淨戒是往生成佛的妙因,往生成佛是嚴持淨戒的妙果,妙因妙果,原本不二。戒律是佛針對眾生的煩惱所製定的,是為了幫助眾生解脫煩惱,成就佛果,所謂「為道制戒」。眾生持一條戒,就對治一種煩惱,開顯一分佛性,獲得一分解脫,這叫「別別解脫」。

比如持不殺生成,就會停止與一切眾生結命債,還會獲得殊勝的善果。《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中說:「慈心不殺生,從不殺得五福。何等五?一者,壽命增長;二者,身安隱;三者,不為兵刃、虎狼、毒蟲所傷害;四者,得生天,天上壽無極;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則長壽。今見有百歲者,皆故世宿命不殺所致。樂死不如苦生,如是分明,慎莫犯。」僅僅持一條不殺生戒,就有如此不可思議的利益,如果具足眾戒,那功德更是無量無邊了。

《觀經》中說,淨業三福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的淨業正因。經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由此可見,持戒是成就淨業的重要基石,不可或缺。

蕅益大師接著說,如果認為持名念佛是捷徑,而學律是迂曲,那就違背了佛的顧命誠言,怎麼能證得念佛三昧呢?

所謂「顧命誠言」,指的是釋迦牟尼佛將入滅之時,對諸弟子的慇勤矚附。佛在將要涅槃時說:「阿難!如汝所問,佛去世後,以何為師者?阿難!尸波羅蜜戒是汝大師,依之修行,能得出世甚深定慧。」(《大殷涅槃經後分》)這就是教內常說的「佛滅度後,以戒為師」。現在佛已入滅,如果沒有戒律,眾生就失去了依怙,怎麼能獲得解脫呢?

而沒有戒律,想要證念佛三味也是不可能的。也許有人會說:「信願具足就能往生,我不想證念佛三昧,是不是就不用持戒了呢?」事實上,只要想得解脫,就必須持戒。佛法修學的一個重要綱領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戒、定、慧三無漏學,皆為對治煩惱之賊,戒如捉賊,定如縛賊,慧如殺賊,因戒生定,因定發意。鉤鎖連環,層層遞進。反過來說,沒有戒,就不能得定,沒有定,就無法開顯自性之般若智慧。如果不持戒,任由自己的妄心四處攀緣,念佛就會泛泛悠悠,難以感通佛力。如果能夠攝持自己的身、口、意三業,如《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念佛則能如香象渡河,截流而過,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蕅益大師接著說,如果眾生被各種煩惱所纏縛,往生淨土哪有那麼容易呢?戒律如大海一樣浩瀚無際,怎麼能說不廣大呢?具足持戒能夠保任眾生獲得解脫,怎麼能說不簡易呢?

閻浮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惡,如果沒有戒律的攝持,往往會感召魔障,使自己難以順利修行。而且念佛的信心願力,與個人福德息息相關,如果福德不足,甚至因造業而天天削減,那麼念佛的信願勢必會受損。所謂「福海慧舟」,福德不足,智慧也會被障蔽,遇到邪知邪見,無法辨別,便會有被牽入邪道的危險。古德早就說過,修行人要多修福,所謂「培福載道」。

所以要想修積福德,必須要努力持戒。持戒功德不可思議,律宗祖師道宣律師因為持戒精嚴,能夠感召天人來供養。蕅益大師曾說:「持戒如地,萬善由此而生成;持戒如城,魔障藉此而遠離。」(《重治毗尼事義集要》)所以要想在菩提道上走得平安順暢,必須要重視持戒,甚至要把戒律提升到生命的高度:寧可守戒而死,不可破戒而生。

戒律是從佛性中自然流現出來的,佛性其大無外,戒也就其大無外。戒律是佛性的無作妙用,能夠保任眾生不遭險難,圓滿菩提。雖然戒條看起來非常繁冗,但其核心精神是一以貫之的。《梵網經菩薩戒》云:「孝名為戒,亦名制止。」「孝」就是菩薩戒的核心精神。在佛的眼裡,三界六道的一切眾生,都是自己的生身父母。對於自己的父母,連盡孝都來不及,怎麼還會去傷害他們呢?有了這樣的慈悲心,自然會發出斷惡修善、饒益有情的心了。「孝名為戒」,雖然說的是菩薩戒,但也含攝其他聲聞戒律的精神。所以,只要抓住了戒律的核心精神,就能把握好戒律的開、遮、持、犯,將原則性與靈活性結合起來,不斷增上念佛修行。所以,戒律雖然看似繁冗,實則也簡易。

蕅益大師接著說,有了上面的這些理由,那麼但凡一心念佛的人,必然會好好持戒;嚴持戒律的人,也必定能夠往生。這裡再次點明,念佛和持戒不是二門。持戒念佛還有另一重意義,就是現世能夠紹隆僧寶,臨終能夠增上往生品位。戒律是佛法的根本,對於一個佛弟子而言,持戒是責任,是使命,所以要難忍能忍,難行能行。

多一個佛弟子持戒,正法的力量就多一分。如果四眾弟子都能嚴持淨戒,正法就能長久住世。佛在《大涅槃經》中講戒律,扶助戒門(戒律),又談佛性常住之理,扶助乘門(教乘),稱為「扶律談常」。這是挽救末法時代罪苦眾生法身慧命的重寶,所以又稱為「未代贖命涅槃」。可以說,戒律就是佛教的生命,所以歷代祖師大德都非常重視戒律。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蓮宗歷代祖師是如何重視戒律的。

東晉時期,慧遠大師在廬山東林寺,率緇白二眾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對於戒律也非常重視。《十誦律》是中土第一部比丘戒律,這部律能夠完整譯出,慧遠大師起到了非常關鍵的推動作用。此外,慧遠大師修行中持戒非常精嚴,對於細節都一絲不苟:大師將要圓寂時示現病苦,眾人皆勸大師飲豉酒以療疾病,大師未同意。大家又請大師飲米汁,大師仍未同意。後又請以蜜和水為漿,因眾人多次勸請,大師即請律師查閱經典,看是否如法。律師還未查到半卷,大師就圓寂了。慧遠大師在廬山三十餘年,「影不出山,跡不入俗」,這也是大師攝心自律的重要體現。

唐朝善導大師專修淨業,每念一聲佛,口中便出一道光陰。善導大師三十餘年未嘗睡眠,護持戒品,纖毫不犯,好食供眾,粗惡自奉,從不抬頭視女人。五代時期的永明延壽大師,非常注重梵網經菩薩戒,指出如果要求上品往生,就一定要受此戒。蓮池大師、蕅益大師生活在明末戒律鬆弛、法運哀落的時代,他們身體力行,嚴特戒律,並有多種關於戒律的著述。比如蓮池大師有《戒疏發隱》《具戒便要》《尼戒錄要》等,藕益大師有《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玄義》《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合註》《優婆塞戒經受戒品箋要》《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箋要》等。清朝省庵大師說自已「行在梵網,志在西方」。近代的印光大師著作中勸人持戒的開示,更是不勝枚舉。

念佛人不能忽視持戒,前面已經敘述了很多,下面再舉一個例子。明朝的袁宏道是位了不起的文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念佛行人。他往生以後,有一天攝引他的弟弟袁中道的神識遊歷西方極樂世界。袁宏道在世時深信淨土,但作為文人學士,持戒不夠精嚴,雖然命終得以往生,但是託生的地方是極樂世界的邊地疑城。由於自己的遭際,他專門提醒弟弟袁中道:「吾不圖樂之至此極也,然使吾生時嚴持戒律,則尚不止此。大都乘戒俱急,則生品最高;其次戒急,則生最穩。若有乘無戒,多為業力所牽,流入八部鬼神眾去,予親見同學諸人矣!」(《珂雪齋外集卷十五·紀夢》)

這個例子非常發人深省。念佛法門固然殊勝,能夠乘佛願力,帶業橫超,但眾生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不可忽視。所以要深信發願,持戒念佛,才能在西行路上走得穩當。切不可一時貪歡,徙倚懈怠,而貽誤大事。

前文《答比丘戒五問》提問中說,既然心念佛自然止惡防非,便不必再持戒了。這是一種偏執的知見。如袁宏道說:「念佛是心法門,心外無諸行故。然亦不廢諸行,若廢諸行,即是廢心故。」(《西方合論》)念

佛固然具足六度萬行,但並不能因念佛而廢六度萬行。所謂「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語),持戒念佛,念佛持戒,一而二,二而一,事理圓融,不可偏廢。如此,則蓮邦不遠,往生可期!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