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薩成佛之弘軌也。軌不弘,則不足以寮群異指其歸;性不盡,則物...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來諸眾生故。說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羅尼法。即說咒曰。 南謨颯...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 奉詔譯 護法等菩薩約此三十頌造《成唯識》,今略標所以。謂此三十頌中,...佛說八陽神咒經...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ye) 南(nan)無(mo)達(da)摩(mo)耶(ye) 南(nan)無(mo)僧(seng)伽...增慧陀羅尼經...觀音靈感真言...佛說闢除賊害咒經...增慧陀羅尼經...觀音靈感真言...晚課蒙山施食儀...佛說闢除賊害咒經...佛說勝義空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沙門臣施護等奉 詔譯 佛世尊一時在俱盧數國,與苾芻眾俱。...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佛說莊嚴菩提心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人俱,菩薩萬人其...佛說遍照般若波羅蜜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得一切如來金剛三...佛為黃竹園老婆羅門說學經 失譯人名今附宋錄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鞞蘭若黃竹園。彼時,鞞蘭若婆羅門,年老耆宿命...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佛說伏淫經...僧伽吒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山中,共摩訶比丘僧二萬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陳如、慧命...薩曇分陀利經一卷 失譯人名今附西晉錄 聞如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四萬二千人俱。三慢陀颰陀、文殊師...佛說普賢菩薩陀羅尼經...【所轉得】 p0738 成唯識論十卷五頁云:四、所轉得。此復有二。一、所顯得。謂大涅槃。此雖本來自性清淨;而由客...(雜語)草率之語也。又漫浪貌。容易語也。寒山詩曰:平側不解厭,凡言取次出。...
當我談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少數年輕氣盛、富足高貴的人也許會罵我癡人說夢,在他們的眼裡這個輪迴世界非常美好,說它...
這個「吾」和「身」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我們要認知到,這個「吾」是可以轉生為身體的,但是這個身體是不可能跟這個...
人幾乎都有自負、自滿的心,佛教稱之為慢心,也就是自認為自己很了不起的意思。這樣的人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不是把...
大師又講到自己發懺悔心、改往修來的想法。他思維:以前造了無量罪業,不信淨土,謗法他人修淨業。果報決定會來。於...問: 我半生辛苦奮鬥,為家人謀得一棲身之處,本該高興才對,可是心裡總有疑問,哪裡是我們真正的家呢?請師父指點迷...前面我們看了日記《都攝六根打禪七》知道了拜經在打七過程中的作用;知道了拜經能實現懺悔、舒展我們的筋骨、幫助克...
天樂迎空 在宋代有一位唐世良居士,他以誦《阿彌陀經》為主課,非常有信心,而且堅持不斷。當他誦過十萬遍時,有一天...有一次,佛陀在恆河中游北岸的末羅國游化,來到一個叫做「優樓頻螺」的村落,住在附近的樹林裡。 當地的驢姓村長,聽...
有一天,佛陀行經一個村莊,一些前去找他的人對他說話很不客氣,甚至口出穢言。 佛陀站在那裡仔細地、 靜靜地聽著,...自古以來道家修煉人都把發火,氣恨視為修煉者之大忌。從常人的角度看,人行善事做好事稱為積德;而站在修煉者的基點...
光陰過的很快,今天是第二個七的第二天了。光陰無情,我們功夫應當稍有進步了,心底上也應有所變化,有點進步,還要...
世間一切事皆可眾志成城,自然所作皆辦。眾志者,即大家同心耳;成城者,即得護持也。譬如我們大家修行,即成佛法之...
【註音版】佛說寶生陀羅尼經
宋北印度三藏沙門施護
0:00 / 0:00
釋大力-佛說寶生陀羅尼經
上篇:【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 下篇:【註音版】佛說大愛陀羅尼經 |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孤獨,為子取婦,得豪貴長者家女,端正無雙,憍豪慠慢,不以婦...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唯識三十論頌
【註音版】佛說八陽神咒經
十小咒註音版
【註音版】增慧陀羅尼經
【註音版】觀音靈感真言
【註音版】佛說闢除賊害咒經
【註音版】增慧陀羅尼經
【註音版】觀音靈感真言
【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註音版】佛說闢除賊害咒經
佛說勝義空經
【註音版】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佛說莊嚴菩提心經
佛說遍照般若波羅蜜經
佛為黃竹園老婆羅門說學經
佛說盂蘭盆經
【註音版】佛說伏淫經
僧伽吒經
薩曇分陀利經
【註音版】佛說普賢菩薩陀羅尼經
【佛教詞典】所轉得
【佛教詞典】取次語

輪迴的世界真的美好嗎

改形易道,這個是生命的真相

勿讓「慢心」成為彼此的負擔

【佛學漫畫】是什麼讓輕視念佛的律宗祖師改修淨業
哪裡是我們真正的家呢
拜經拜懺能使身體健康

古大德持誦《阿彌陀經》的感應
【推薦】苦從哪裡來?

不做別人嘴巴的奴隸
冷灰灰不冷

為什麼今天開悟的人少,古人一碰就開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