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位令親在堂,宜以淨土法門,感應事蹟,常時解說,令其發歡喜心,信受奉行。若不以此為孝,則縱能盡世之所謂孝者,究竟於親有何利益。大禹,大聖人也,不救於鯀之神化為黃能,入於羽淵。觀此,可不惕然驚,憬然悟,以求導親之神,高預海會,親炙彌陀,以證夫即心本具之無量光壽乎。
這一段是印祖對周孟由、周群錚二兄弟開示如何盡孝道。我們知道中國的儒家文化非常重視孝,百行孝為先,孝是做人的根本。君子務本,本立則道生。所以上古時期,我們中國的古聖先王,比如堯、舜,他的聖德無非是孝悌二字。大舜就是由於他對父母的那種誠孝、大孝,使得堯對他非常看重,選拔他為接班人,禪讓天下。
那麼大舜孝到什麼程度呢?他有一個瞽目的瞽父,就是瞎眼的父親。有一個後母,母嚚,就是非常頑劣。還有一個帶來的弟弟。這三個人結成一幫,都要害大舜,常常要害他的生命。就在這種情況下,大舜還是非常孝順他的父親、母親以及友愛他的弟弟。得不到父母的歡心,那是縱然得到天下都不快樂。號泣以告天。
所以大舜是終身孝父母。他在歷山耕田的時候,感得大象為他耕田,青鳥為他拔草。這一念純孝之行,擴而廣之,就能夠治理天下。所以孝悌者,由一個人拓而廣之,把這個孝悌令天下人都這樣去做,他就可以治理國家、天下,垂拱無為而天下治。
所以我們中國的一部《孝經》,相傳是孔子的學生曾子所譔,但也是承繼著孔子的思想。孝者是天之經,地之義。孝到極處可以光於四海,通於神明。孝是一個人人格的基礎,是一個國家治國的根本。那麼世間的孝一般都是小孝。贍養父母,不僅養父母的身體,還要養父母的養志,讓父母得到歡心,承順父母,所以孝一定跟順聯繫在一起,孝順,順應親心。他還要完善自己的人格,在社會上要建功立業,能夠光宗耀祖,這就是大孝。
那麼在我們佛門來看,佛教也是注重孝道,但佛教的孝的內涵深度和廣度更為深廣。不僅要承擔世間的孝順父母、立身揚名、光宗耀祖這個職責,更重要的在生命的出世間上,要令父母得到究竟的解脫。無論是世間還是出世間的利益,但一念的孝心卻是共同的。
《地藏菩薩本願經》就是佛門的一部孝經。地藏菩薩發的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樣弘誓大願的源頭就是來自孝。在他做光目女,做婆羅門女的時候,為了救度她的母親,到地獄裡面,把母親從地獄超拔出來。同時通過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的名號,救度他的母親之後,心量擴大,才發現地獄的眾生卻是自己多生多劫的父母。
所以由對今世的父母的超度,就擴展到對無量劫父母的超度,一切眾生生生世世,曾經為我們父母,所以要度盡一切眾生。這就是給父母究竟的利益。但在世間的孝道方面,不能由於出世間的孝,世間的孝也不盡,也同樣要盡,兩者都要兼顧。
比如佛陀在世的時候,都是在以身作則,教四眾弟子要孝順父母。有很多的經典都談到父母的恩德:十月懷胎,三年的哺養,推幹就濕,小孩尿床了,把小孩放在幹的地方,自己睡在濕的地方;糧食有限,首先給小孩吃;小孩(子女)生病了,那就恨不得把病移到自己身上來,一生都在牽掛子女,無私的奉獻。理解了父母的心,才會稍微能理解一下佛心。
佛視一切眾生等同一子,就是父母那樣慈愛的心。由此在這個世間上,對每一個人來說,最有恩德的是父母。如果不能知父母的恩,不能報父母的恩,那這種人,人都很難做成,更何況去學佛了。那麼釋迦牟尼佛也就基於這一點,來施以教化。
有一年,饑荒之年,原始佛教的比丘都是托缽的。饑荒之年,每個人家自己都吃不飽,所以比丘托缽也就常常是空缽而回,托不到飲食。佛陀也不例外。佛陀托缽也常常空缽而回,到了第三天還沒有托到一點糧食。當時有個比丘,路上看到佛陀,又拿著空缽回來,好像身體很虛弱的樣子,他就想到佛陀是世間無上福田,他都托不到糧食,那怎麼辦呢?他就想供養。
他拿什麼供養呢?他唯一的財產,就是三衣一缽,他就把這個給變賣了,換了點錢,再購買糧食。然後盛了一缽滿滿的飯供養給佛陀。佛陀是五眼圓明,知道他這個飯的來歷,但還是明知故問,就問,「這個饑荒年代飲食難得,你怎麼能得這麼好的一缽飯呢?」這位比丘說:「我看到佛陀三天沒有托到缽,我發心把我的三衣賣掉了,換了這一碗飯,來供養佛陀。」
佛陀說:「三衣,袈裟是三世諸佛解脫的幢相,最勝最上的。你發起這麼大的心把三衣賣掉,換來這缽飯,這個份量太重,我吃不消,我不能接受你這缽飯。」這個比丘說,「佛都不能夠接受這缽飯,那世界上還有人能夠吃得消這缽飯嗎?」佛陀說,「有。你有沒有父母?」 比丘說:「我有父母。」
佛說:「你父母能吃得消這缽飯,你去供養你的父母。」緊接著佛就問,「你父母信敬三寶否?」這比丘說,「我父母還不信敬三寶。」佛陀說,「你把這缽飯供養你父母後,你父母就會信敬三寶。」這就是佛陀在以身作則,讓他去供養他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