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所有的吃、穿、用及財產要佈施給眾生。雖然前面已經供養過佛菩薩了,在這裡又要佈施給眾生,實際上二者並不衝突,主要你心裡能捨掉,能放下。愛歸誰歸誰,愛誰拿誰拿,要有這種心態。佛菩薩需要,「拿」;眾生需要,「拿」,主要是要有這個心,放下執著,放下貪慾,這是最重要的,不貪慾、不執著了就行。現在很多人都覺得,若是自己親自把這些財物、受用都處理了,心裡才踏實。其實,應該是「愛歸誰歸誰,愛誰拿誰拿。」因為這些和你沒有關係了,你已經供養給佛菩薩了,已經佈施眾生了,一切都是有安排的,不用你操心。
有些人很願意操這個心。有的人覺得,自己現在身體不太好,年紀也大了,應該把積累的財產處理、處理。若是個學佛人,他會想:「給兒子分點,給女兒分點,然後給自己留點,剩下的怎麼辦?是印書好還是放生好?」你看,第一給兒子,第二給女兒,第三給自己,第四才是做功德。
其實用不著這麼操心,愛誰拿誰拿,愛歸誰歸誰,佛菩薩他們自有安排,眾生自有緣分。什麼都是,有福報才能得到,沒有福報不能得到。若是他得到了,也是他的福報,他拿走了也是屬於他自己的,應該歸他。若是一個真正有正知正見的人,就應該這樣。真正的一個修行人、一個大成就者,走的時候,完全是這樣的,只有自己所積累的善根、福德、福報和自己形影不離,無論到哪兒都一樣,都是自己的。
善根迴向、佈施給眾生。願通過我的善根,能令眾生離苦得樂,能種下菩提的種子,最後發芽結果,都成佛。
身體、受用和善根都要佈施給眾生,這也是鍛煉自己的心態,也是在降伏自己內心的貪慾、執著等煩惱,最後才能放下貪慾,去除執著。貪慾、執著不是那麼輕易就能夠去掉、斷掉的,是要練的。修行就是要練心態,最後將心練成橡皮筋那樣,向東、南、西、北哪邊拉扯都可以;罵你,打你,讚歎你,幫助你,利益你,怎樣都行。有讚歎,「好」;有誹謗,「好」;遇到順境,「好」,在順境中積福;有逆境,「好」,在逆境中消業……怎麼都是好的。就像《快樂之歌》中所講的,無病也快樂,健康也好,可以精進修行;有病也快樂,不健康也好,可以轉為道用,替眾生受苦,可以修自他交換的菩提心,也是個好機會。活著也快樂,能利益眾生;死了也快樂,可以去西方極樂世界,到那裡玩玩,看看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和很多大乘比丘。都說那裡挺美的,還有珠寶什麼的,所以到那兒旅遊一下,但是不能說「到那裡就再也不回來了」,應該「乘願再來,度化眾生。」總之,怎麼都是快樂的。
上篇:對自然界心存敬畏 | 下篇:家人抽煙又喝酒,該怎麼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