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和大家談一談有關心靈環保的課題。

環保是當今世界的熱門話題,也是社會的潮流所向。在這個物質文明飛速發展的時代,地球正經受著前所未有的破壞,我們的生活環境正日復一日地遭到污染。生活在城市的人感覺會特別明顯。曾幾何時,純淨的藍天已成為難得一見的風景;新鮮的空氣已成為堪稱奢侈的享受。水是生命之源,但我們能夠喝到的是什麼?清潔的水源似乎只有電視廣告中才得以一見。我們的生活被鋼筋水泥包圍著,被喧鬧嘈雜包圍著,被工業廢氣包圍著。污染造成了整個生態環境的破壞,孕育過中華文明的黃河之水已近於枯竭,而長江沿岸的水土流失則使得特大水災頻頻發生。面對大自然的懲罰,如果我們還不能反省,不能檢點我們的行為,終有一天,這個地球會不再為我們提供安身立命的庇護。

這一切和一味強調經濟發展是分不開的。在今天這個社會,利潤最大化原則幾乎左右了所有人的生活觀念。而從更深層的意義上看,它所造成的不僅是那些有形的污染,所破壞的也不僅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更在不知不覺中逐步侵蝕著我們的心靈。今天,人類的物質條件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要富足,我們有了現代化的生活,有了形形色色的享樂,但我們夢寐以求的幸福並沒有如期而至。事實上,現代人所面臨的煩惱和痛苦絲毫沒有減少。

問題的根源在哪裡?隨著物質文明的進步,我們的思想境界並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相反,在物慾的慫恿下,我們的貪、嗔、癡正在隨之增長,我們所造下的殺、盜、淫、妄諸業也在隨之增長。我們以為自己在追求、在收穫,卻從來沒有想到,這種「危身棄生以殉物」的人生,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如果說生態保護是今天整個社會的當務之急,那麼,心靈環保的提倡也有著同樣迫切的需要。因為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不僅直接影響到我們的人生幸福,更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生態環境的平衡,影響到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

如何才能保護好我們內在的心靈?下面,我想從三個方面展開論述。

心的名稱及分類

首先,要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心的名稱和分類。在佛教裡,關於心的闡述有心、意、識和心王、心所這幾個概念。

1、心、意、識

通常,我們所說的心就是指我們的肉團心,而佛教裡對心所賦予的內涵是「積集義」,也就是能夠積累種種經驗。在有情無盡的生死過程中,我們所有的生命經驗,以及曾經發生過的一切,都儲存在我們的內心,由我們的心來聚集並保存。它像是一個容量無限大的倉庫,正如一位作家所說的那樣:「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心靈。」

第二個概念是意,意為思量義,即能夠思維的特徵。思維有時需要借助外在環境,有時不需要借助外在環境。因為在我們的內心儲存著許多思維素材,那就是無始以來積累的經驗。即使我們閉起眼睛,思維照樣可以進行,照樣能夠陷入遐想之中,這就是意所具有的功能。

第三個概念是識,識為了別義。當我們的六識面對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境界時,我們能夠對所接觸的對像進行分別和判斷,能夠區別高下、善惡、美丑,這就是識所產生的作用。

2、八識

A、五識:心、意、識是佛教賦予心的三個概念。在唯識宗裡,又將心分為八識,其中,我們能夠明顯感覺到的是前五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和身識。但五識的認識能力非常有限,在唯識宗中稱為現量。什麼是現量呢?就相當於哲學裡所說的直覺,它不介入思維,因而所緣的境界必須是當前的。換句話說,前五識必須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發生作用,必須在眼睛看到物體的當下,耳朵聽到聲音的當下,鼻子聞到氣味的當下,舌頭嘗到味道的當下,身體接觸環境的當下。當境界沒有出現在我們的眼前時,眼識不會產生作用;當聲音沒有抵達我們的耳朵時,耳識不會產生作用;當氣味沒有傳到我們的鼻子時,鼻識不會產生作用;當味道沒有經過舌頭時,舌識不會產生作用;當環境沒有和我們發生關係時,身識不會產生作用。

所以說,眼、耳、鼻、舌、身是幫助我們獲得感覺的五個器官,也是幫助我們認識世界的五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儀器。再高明的科學家也要借助儀器才能觀察星空,才能探測石油,同樣的道理,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也要借助於五識的幫助。對盲人而言,絢麗繽紛的色彩世界是不存在的;對聾人而言,豐富多彩的聲音世界也是不存在的。對那些雖有眼根、耳根,但功能比較差的近視眼、老花眼或聽力障礙者,器官的遲鈍也會影響到他們對世界的認識。而對那些通過修行獲得天眼通、天耳通的人來說,他們經過特殊訓練的儀器,又比常人高明許多。

常人的眼睛叫做肉眼,所能認識的範圍極其有限,只能看到光明而看不到黑暗;只能看到近處而看不到遠處。在一部名為《超視覺世界》的影片中,所展現的世界都是我們肉眼無法看到的。我們的眼識如此,耳識、鼻識、舌識和身識也同樣如此。由此我們可以了解到,五識所能認識的世界非常狹窄。所以,我們不應該過分地依賴它們,覺得能夠看到的才存在,而無法看到的就不存在;能夠聽到的才存在,無法聽到的就不存在。這樣的認識本身就是錯誤的,如果我們將其作為衡量是非的唯一標準,無異於一葉蔽目。

B、意識:五識而外,是第六意識。當我們眼睛看到一個茶杯並覺得它是茶杯時,已不單純是眼識在產生作用,而是進入了意識的範疇;當我們覺得一個茶杯好或不好時,也是意識在進行判斷。眼識對境界的認識,在時間上來說,只能認識現在的境界;在空間上來說,只能認識眼前的境界,而且它是不帶名言的。所以,佛教裡稱眼識為現量,為「現量緣境」。

我們現在所能夠感覺到的一切思維活動,基本都屬於意識的作用。意識除現量以外,還有比量和非量,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判斷、推理。當然,我們的判斷有正確和錯誤之分,正確的判斷為比量,錯誤的判斷為非量。

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也是取決於第六意識的作用。而我們學佛修行,就是要對這個世界進行重新的認識和思考。前面說過,我們現有的許多認識都是不完整的,是依我們有限的經驗得來的。那麼,由此產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無疑會有許多偏差乃至根本錯誤。所以,我們要通過聞思經教,以正確的方法對世界進行觀察、認識和分析。在唯識宗的修行裡,有四種如實智,只有經過如理的思維之後,我們對世界才能達成真實的認識,才有可能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因此,佛法的修行應該從分別而不是無分別入手。很多人學佛之初,看了兩個禪宗公案,就要無分別。但如果我們開始就不分別的話,只能永遠生活在錯誤的觀念裡,當我們連是非尚未辨別清楚時,所謂的修行只能是南轅北轍。所以先要分別,在對世界有了正確的認識後,再進一步修止、修觀,方能成就無分別智。當我們修觀感到困難時,還要從觀裡面出來,再作進一步的分別,使我們所認識的境界得到確認。

意識除了具有認識的作用,還能支配我們的行為,無論是造善業或惡業,主要也是在它的指使下進行。所以,整個修行過程都是建立在意識的基礎上。如果說錯誤的分別是貪、嗔、癡產生的根源,那麼,正確的分別就是開發智慧的基礎。

C、末那識:前五識和第六意識,都是我們能夠感覺到的心理活動,是屬於意識的範疇。而第七識和第八識則屬於潛意識的範疇。所謂潛意識,也就是我們感覺不到它的活動。雖然我們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其作用卻不可低估,事實上,它直接影響著意識的活動。

第七識在佛教裡叫做末那識,末那是梵語,為染污義。它的特點是「恆審思量我相隨」,也就是說,它時時刻刻在圍繞著自我運轉。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想到最多的是什麼呢?無非就是自我,正如俗話所說的那樣:「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們做任何事情時,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從自我出發並以自我為中心,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產生,就是末那識的作用。末那識的現行有我癡、我見、我愛、我慢四煩惱與它恆常相應,這四煩惱是致使末那識產生強烈自我的根源所在。在它們的作用下,我們整個身心都被強烈的我執所包圍。無論我們做的是什麼,是好事或壞事,都不會忘記這個自我,都不會忘記去著相,這就使得我們的所作所為或多或少地帶著功利的色彩。

D、阿賴耶識:第八識在佛教裡叫做阿賴耶識,它是我們生命的寶藏,是一切身心活動產生的根源。唯識宗認為,阿賴耶識裡儲藏著我們無始以來的生命經驗。這些經驗也叫種子,我們曾經做過的每件事,曾經說過的每句話,都會在生命中播下相應的種子;甚至我們的起心動念,每一次貪心,每一次嗔恨心,每一次慈悲心的產生,也都會形成不同的種子。正因為阿賴耶識忠實地保存著我們的生命經驗,所以,我們無始以來做過的一切才會功不唐捐。

阿賴耶識既是生命經驗的儲藏室,同時也是命運的主宰。眾生無始以來在六道流轉生死,沉浮不定,從天上到人間、到地獄,雖然每一期的色身在不斷消亡,不斷轉換成新的軀殼、新的生命形式,但阿賴耶識始終貫穿其間。佛教不講靈魂,而以阿賴耶識作為輪迴的主體。有人可能會不解:阿賴耶識和靈魂有什麼區別呢?我們要知道,靈魂是固定不變的實體,而阿賴耶識則剎那生滅,相似相續,它時刻都在隨著我們的所作所為而變化。當我們行善的時候,就是在阿賴耶識裡播下善的種子,生命中善的力量就隨之增長;當我們作惡的時候,就是在阿賴耶識裡播下惡的種子,生命中惡的力量也隨之加強。阿賴耶識雖有相對的穩定性,但又是變化的,具有很強的可塑性。

在佛教中,往往將阿賴耶識比喻為流水,因為它具有流水般相似相續而不常不斷的特徵。這一理論既不同於唯物論者的斷滅說,也不同於一神教的永恆說。唯物論者認為精神是物質的產物,形散則神滅;而基督教等一神教,又將靈魂當作是固定不變的實體,得到救贖的靈魂可以在天堂享有永生,罪惡的靈魂則永遠在地獄承受煎熬。從佛法的觀點來看,生命雖然有不同的存在形式,有六道和四聖的差別,在十法界中,有生命層次最高的佛,有我們這些凡夫眾生,還有地獄、餓鬼、畜生等惡道眾生,即使就人與人來說,生命素質也存在高低的不同。但生命素質不是固定的,而是取決於我們的行為和觀念,取決於我們對它的塑造。所以說,阿賴耶識作為生命的主體,和靈魂又有著本質的區別。當然,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它與靈魂也有一些相似之處,可以幫助我們認識輪迴的問題。如果像中觀宗所講的那樣:「無我無作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沒有我,沒有造業的人,沒有受報的人,但因果業報也不會消失。對於一般人來說就比較深奧,不容易認識清楚,更難以理解透徹。

3、心所

前面所說的八識是心王,也就是心的主體。此外,還有心所,它輔助心王認識境界。任何一種心理活動的產生,必然有心所與之相應,才能完成心的認識作用。在唯識宗裡常以這樣的比喻來說明:心王如師做模型,心所如徒弟在模型上塗抹顏色。由心所的現行,才能完成心王的認識。

心理活動大致可分為幾種類型:首先是普通的心理,如心理學所說的注意、感覺、表象、意志等等。每當我們的精神活動產生時,這五種心理都會隨之升起,在佛教裡稱為五種遍行心所。還有五種心理活動是在特定環境之下產生的,在唯識宗裡稱為別境心所。此外,還有關於止觀的實踐心理,也就是在修習禪定的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心理狀態。

佛教對心理現象進行分析研究,目的是為了指導我們的修行,而修行的根本就是止惡行善,所以佛教又談到了善的心理和煩惱的心理,也就是道德和罪惡的心理。什麼是道德的心理和罪惡的心理呢?概括來講,人類一切的罪惡,無非是由貪、嗔、癡所產生;而它們所對應的無貪、無嗔、無癡,則屬於道德的心理。當我們的心王在活動時,會與不同的心理相應,進而產生不同的行為。當我們的心與貪、嗔、癡煩惱相應時,就會在它們的驅使下做出不道德的行為;當我們的心與善念相應時,我們的所作所為也必然符合道德的規範。

我們談到,經濟發展在造成環境污染的同時也影響到我們的心靈健康。事實上,外在的環境,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法,僅僅是染污我們心靈的增上緣,並不是最根本的原因。不是說錢財就一定會使人變得肮髒,也不是說地位就一定會使人變得污濁。如果一個人面對財富和地位能夠不起絲毫貪心,能夠做到「不以物害己,不以物挫志」,金錢能不能染污他?地位能不能污染他?我們在生活中可以發現這樣的一些例子,在同樣的環境中,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表現。同樣是面對他人的誹謗,有的人會火冒三丈,那一刻,他的心就被逆境染污了;而有的人則能泰然處之,他的心不會隨環境所轉;同樣是事業有成,有的人會傲慢不可一世,那一刻,他的心就被自己的成就染污了;而有的人則謙卑依舊,不會因此而自以為是。由此我們可以認識到,真正能夠對我們產生不良影響的,並不是外在的環境,而是我們內心深處的貪、嗔、癡煩惱。

佛教將貪、嗔、癡、慢、疑稱為根本煩惱,此外,還有隨煩惱二十種。沒有學佛的人,往往會把貪、嗔、癡當作自己生命的主人,心甘情願地受它的驅使。貪心現起的時候,無論所貪的是人還是物,一顆心就粘在上面怎麼也放不下,就迷失在其中怎麼也不得安寧,於是不擇手段地追求再追求,似乎人生唯一的目標就是在佔有的過程中。嗔心現起的時候,也是同樣地執著,同樣地鍥而不捨。我們為了滿足這些貪、嗔、癡煩惱,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換,不惜將自己的主權拱手相讓。

所以,我們必須對自己的心有基本的認識,了解可能出現的種種心理狀態,才能有針對性地棄惡揚善。我們要能夠認清其中擾亂我們內心的力量,從而對它們生起警惕,防範它們的進攻,就像防範我們的冤家仇敵。當然,僅僅是防範還是不夠的,還要進一步對治它們,剷除它們的根源,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使我們的心從煩惱束縛中解脫出來,保有清淨祥和的狀態。

心的特徵

我們的心究竟具備哪些特徵?面對紛擾的世間,我們常常會發出「人心難測」的感慨。其實,不要說我們沒有能力去揣度他人的心,即使是面對自己的心,我們又有幾分真實的了解?又有幾分確切的把握?我們常常在突如其來的情緒面前束手無策,心亂如麻,這正是因為我們對心的特徵缺乏認識。

1、緣起性

佛法認為心是緣起的,也就是說每一種心理活動的產生都是由於因緣的聚合。

我們的眼識需要有光線、距離、感官等九個條件才能產生作用,耳識需要八個條件才能產生作用,鼻識、舌識、身識分別需要七個條件,意識需要五個條件,第七識、第八識則需要四個條件。同樣的道理,任何心理活動的產生,無論是嗔恨心還是慈悲心,無論是道德還是罪惡的心理,也都需要眾多條件的和合。

為什麼會起貪心?一方面是因為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一方面是因為內心貪的種子使然。因為這貪的習慣驅使,我們看到喜歡的東西時立刻就貪了。為什麼會有嗔恨心?因為我們的內心埋藏有嗔恨的種子,所以,只要遇到不喜歡的對像或不順心的環境時,嗔恨心立刻被喚醒了,立刻開始出動了。而道德心理的產生,也是基於同樣的原理,正如孟子所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因為我們具有道德的心理意識,才能將慈悲和關愛施諸他人。

由此我們可以認識到,每一種心理活動的產生都不是無緣無故的,其中既有內因的決定作用,也有外緣的輔助作用。佛菩薩為什麼能夠隨緣不變?是因為他們已經沒有了貪、嗔、癡之心,因此,無論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中都能如如不動。

2、非斷非常性

那麼,緣起又顯示了什麼樣的特點呢?那就是無自性,這是佛教不同於唯物論和其他宗教的重要區別。既然心是緣起的,就不是固定的;既然心不是固定的,所以就有改造的可能,這也是我們能夠通過修行而抵達解脫之道的理論依據。

其他宗教基本持常見論,認為心是永恆不變。如果靈魂是固定不變的,那修行就變得毫無意義,因為善的不用改變,而惡的無法改變,到了天堂的一勞永逸,到了地獄的則永世不得解脫。

唯物主義者則持斷見論,認為心只是物質的產物,會隨著肉體的消失而消失。也正因為這樣,依唯物論而建立的道德觀存在著重大的弊病。有句話叫做「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生命一旦只是屈指可數的幾十年,只是沒有未來的片段,及時行樂的人生觀就會成為人類的首選,從而對生態環保和心靈環保構成極大的威脅。既然我們能夠享有的生命是如此短暫,不如就盡情揮霍,不如就為所欲為。那種「我死後哪管它洪水滔天」的自掘墳墓的做法,無疑會使世界末日提前到來。

3、心內潛藏著無量的種子

佛法告訴我們,在我們的阿賴耶識裡儲藏著無窮無盡的種子,其中有善的種子,也有不善的種子;有無漏的種子,也有有漏的種子。每個人的種子不同,因此也就有著不同的特點:有的人特別淡泊,有的人特別貪婪;有的人特別慈悲,有的人特別殘忍;有的人特別謙和,有的人特別傲慢。

心靈環保就是從改變這些種子開始。在我們的內心,善和惡就像是交戰的雙方,而我們自己就是提供給養的那個人。我們每天所起的貪心、嗔恨心、愚癡心、我慢心和嫉妒心,都在滋養著我們的煩惱心理,都在給那些有漏的種子澆水,使它們不斷增長,使它們的力量不斷壯大,當它們具有壓倒一切的優勢時,我們的人格就會隨之而墮落。反之,如果我們能夠從善如流,積極培養自己的道德心理,人格就能得到純淨和昇華。

學佛就是轉染成淨、轉識成智的過程,這也是佛法不同於哲學的區別所在。雖然哲學也講到本體,但只是停留在分析認識上。而佛法所闡述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佛陀在菩提樹下親證的,我們只要如法修行,開發出自身的無漏智慧,同樣有能力證佛所證。因為佛法的真理是實證的,因而就具有可操作性,如果我們僅僅通過意識去認識,還遠遠不夠。所以在禪宗的修行裡,要我們在「不思善、不思惡,一念不生」時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為什麼要一念不生?因為一念產生之時,就已落入意識的範疇。而我們所要認識的智慧和真理,是超越意識的境界,是要通過無漏的智慧去證得。

開發智慧的過程也是緣起的,在唯識宗裡叫做轉依,也就是轉變阿賴耶識裡的種子,不斷揚棄其中不善的、雜染的成分,吸收並開發善的力量,使無漏種子的清淨識得以顯現,使我們的生命素質得到改善。

4、心有多種頻道

我們的心靈有種種心所,每一種心所都包含著相對的兩個方面。智慧和愚癡相對,精進和懈怠相對,貪婪和淡泊相對,嗔恨和慈悲相對。在生活中,我們時常都面對著這樣的矛盾:佛法要求我們放棄對五欲的貪著,可從感情上來說,我們又的確想去追求;佛法要求我們對眾生慈悲,可遇到違背我們意願的人和事,又實在難以克服自己的嗔恨;佛法要求我們精進,可習氣又使我們常常處於懈怠的狀態中。

我們的種種心所,又像是一個個頻道,使我們往往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某種狀態。當我們進入貪的狀態時,眼前就只看見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其他的一切我們都視而不見了;當我們進入嗔恨的狀態時,心中就只剩下按捺不住的怒火,其他的一切我們都無暇顧及了;當我們進入無慚無愧的狀態時,腦海里就只有自己的利益,為達到目的即使冒天下之大不韙也在所不惜。

通常,我們對自己的心理狀態總是不能很好地了解,更無法駕馭。當煩惱襲來時,我們的整個身心立即就陷入其中。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煩惱就是我們的心病,在很多時候,它遠比身病的危害更大,更難以痊癒。有的人學佛幾十年了,生活習慣還是依然故我,不能將所學的佛法運用在實際生活中。常常聽到那些為煩惱所困的人說:「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做不到。」正因為如此,古德才會發出「知易行難」的感慨。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因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的煩惱習氣是無始以來養成的,它的力量非常強大,只要遇到合適的緣,就會迅速佔領我們的內心。而善的力量、理智的力量卻遠遠不夠,使我們難以抵擋貪、嗔、癡的全面進攻。

5、心靈各種力量的形成

學佛修行就是要使我們認識到:哪些心理會使我們受到傷害,需要逐步克服;哪些心理有益於我們的身心健康,需要努力培養。但我們要知道,良好習慣同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養成的。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注意對心的保養,使心靈中善的力量得到呵護和增長。持戒的意義也正在於此,它能有效制止生命中惡的種子,同時,培養生命中善的種子。它所帶來的也不只是暫時的人天果報,更會將未來生命導向生生增上的良性循環中。

每一種心理力量都來自我們自己的培養,所以說,人性並不是固定的。儒家對人性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既有孟子的性善說,也有荀子的性惡說,事實上,人性並不存在先天的善惡之分。如果說人性是善的,那麼罪惡現象從何而來?如果說人性是惡的,那麼道德又從何建立?因而佛法認為人性是無記的。在我們的心裡,既有善的力量,也有不善的力量,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開發、去培育。

6、從人心到人性

人性從哪裡來?就是由心理的頻繁活動積累而成。當惡的力量在我們心靈中佔有絕對優勢時,為非作歹幾乎成了天經地義的事。但我們要知道,惡人並不是沒有善的種子,只不過善的力量非常微弱,除非在特殊狀態下才會起作用。還有一類人,善的種子幾乎完全喪失,在佛教裡稱為「一闡提人」,即使是對這樣的人,佛陀依然認為他們有轉變的可能。

我們要把自己培養成什麼樣的人,就要朝什麼方向努力。現代人比較注重身體健康,身體健康是整體的概念,任何一個器官的病變都可能摧毀我們的色身。其實,我們的心靈也需要同樣的關懷和保養。每天不斷地起貪心,就會成為貪性人;每天不斷地起嗔心,就會成為嗔性人;每天不斷地起我慢,就會成為我慢人。可見,任何一種煩惱都會像病魔般侵蝕我們心靈的免疫系統,使它發生扭曲,使它變得畸形。所以,我們要保持淡泊的心態,只有超然於五欲塵勞之外,煩惱才沒有可乘之機,沒有立足之地,我們的心靈才能因此獲得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