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菩薩為何有無明?菩薩的無明與眾生的無明有何不同?能否‘覺無情’,如果不能,怎麼會‘有情’及‘無情’同圓種智?
中台禪寺答:《楞嚴經》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不能得成無上菩提……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云何二種?’‘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一切眾生以攀緣心為自性,故雖本具‘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卻‘遺此本明,終日行而不自覺’,此即所謂的‘無明’。在無明的障蔽之下,一切眾生處於‘不覺’的境界,枉入六趣,流轉生死,不得休息。
佛是圓滿體現人人本具的‘菩提涅槃元清淨體’,達到‘圓覺’的境界,故其無明障蔽已徹底淨盡,一絲不存。而菩薩則是傚法佛的修行指導,正走在‘破除無明,返迷歸覺’的道途之中,以‘始覺’照‘本覺’--即以開始覺醒的智慧心光,一分分喚醒、覺悟本具的自性心光。所以菩薩是處於佛經所說‘無明分分斷,法身份分現’的境界。
由此即知,一切眾生所具的無始無明、無始菩提涅槃皆無二致,佛、菩薩、眾生的不同,全看各自體現了多少本具的菩提涅槃妙覺明心,破除了多少無始無明,也就是破除了多少用攀緣心為自性的執著而定。這就是佛、菩薩、眾生的不同之處。
菩薩,乃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意譯為‘覺有情’,亦即‘覺悟的有情眾生’,亦為‘覺悟有情眾生的大道心眾生’。此因菩薩是傚法佛陀自覺覺他的菩薩道,從利他當中完成自利,直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所謂‘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從文字表面的意義來看,‘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同’應該是沒有差別才對,其實卻是有很大差別的。怎麼說呢?‘情’是我們這念心、這念覺性;‘無情’是一切依報世界。有情眾生最後成佛了,一切都要歸因本具的種智。種智就是佛通達一切種種法的智慧,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三智圓明。我們的覺性、佛性是空性,萬法與宇宙一切現象也是空性,空性是相同的,運用佛性去契悟、去觀照宇宙萬物的空性,契悟、觀照之後才知道一切法都是空性,如果沒有佛性、靈知靈覺的這念心,就沒有辦法體達一切萬法都是空性的真理。
《華嚴經》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菩薩就是明白了‘有情眾生’的‘正報’:身之美丑、強弱、智愚……;‘依報’:所處國土、環境、氣候、風俗之美惡……皆是由心所造、自心所生。外在無情土木樹石、山川大地,無一不是有情眾生情識妄動所感得的果報。這些森羅萬象看似真實,卻猶如反映自心的鏡像,歷歷明明,卻皆是鏡花水月,如夢如幻而已。而在迷的有情眾生,卻是惑於所見的內外境界,執著相對二元的世間,愛憎取捨、徒生分別,而昧去本覺。
當菩薩完全破除了以假為真、以識心為真性的無明障蔽,本覺圓滿體現,則‘圓成種智’,即成就佛的清淨圓滿,達到菩提涅槃、無內無外的絕對不二境界。這就是佛經所云‘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