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之人的四種感應

佛法是妙法,絕定兌現,兌現是兌現但要符合因果,你不要在因果之外求。不合乎因果、不合乎條件,那什麼都得不到;只要條件具足了,哪有不得的?一切都能得!像大火所燒,不但普通火,就是整山之大火,念觀音菩薩都能使它消滅!

我們種種的病苦,念觀音菩薩並沒有解除苦,這樣有沒有感應呢?感應有所謂「顯感顯應」,「冥感冥應」,「冥感顯應」,「顯感冥應」這四種。佛法在各種講法的時候都有這四句料簡來鑒別,你明白這四句,一切的理都能夠通,這四句的理你不明白,那你看佛法就好像處處有障礙,走不通一樣,這四種感應換句話說,就是近感遠應,遠感近應,近感近應,遠感遠應,這些都有它的道理,為什麼有這些不同呢?這就是眾生各有的根機不同,智愚不等,力有大小,心有誠與不誠,這些地方都是有差異的。

什麼叫冥感冥應?就是你過去所修的善業在過去沒有得到感應,你今生雖然沒有修,卻是過得安樂自在、富貴,沒有苦難,你今生的僥倖不是沒有因的,否則你安樂自在,怎麼別的人就不安樂自在呢?這就是過去種的善因,今生得到果,說來說去這都是三世的循環,這是冥感冥應。

"顯感顯應"今天求觀音菩薩,明天就滿你願。比方你有病苦,做種種的打齋供佛、供眾、懺悔的功德,明天就真的得到感應,這些事情常時都有的,就算你沒有,別的人是有。這是顯感顯應,也叫做即感即應,所謂感應如同桴鼓之相應,什麼叫桴鼓?那個打鼓的槌子就叫做「桴」,鼓槌子一打到鼓上,一觸到鼓上,它就會響,感應就是這樣子。

假如你念佛念到功夫相應,你舉起名號,一稱名號,當下身心就清涼自在,但那是功夫成就了,你要知道,他現在功夫能成就,即刻稱一句佛號即刻就得自在,他也是費了好大的時間精神上去,不是那麼僥倖而得的,你要是下到功夫也是同他一樣,沒什麼不可能,沒有兩個樣子的,因果不會欺負人的。「看到他那麼樣好,我怎麼就做不到?哦,我的因沒有種得好。」那你就發大精神努力地趕上去、追上去,你有一天也是能夠顯感顯應。

「顯感暝應」就是現在你拜佛,做一切善事沒有得到善報,你現在感應沒有,轉世就會得了。還有一種顯感暝應就是你做了善事,在你感覺好像沒有得到感應,其實在暗中不知已經幫你化了多少凶險,只是你不知;如果你不做善事,你此生此刻此時不知道要受多大的惡報呢,這些地方因為我們人的智慧不足,短視,好多事情諸佛菩薩或者你祖上幫你化解了,你還一點都不知道,這就是顯感暝應,道理就這樣子。

大家這些道理明白了,就要安心執持觀音聖號,「但事耕耘,不問收穫」。農夫耕耘就有收穫嘛,不耕耘當然就沒有收穫。所以講「但事耕耘」,我們要求感應,那你就「但事念觀音菩薩」,一心一意地執持聖號。

我們要求什麼感應呢?我們要求生西方的感應,要開正智慧,要有出世之福,千萬不可以有世間之福,不可以有世間之慧。世間之智慧是造惡之因,也是斷惡修善的一個大障礙。所謂「世智辯聰」,這是屬於八難之一,小聰明是用不得的,決定要用大智慧。什麼是大智慧?你能了解到「無我,無人,修一切善法」這就是大智慧,你還是有我,有人,雖然修一切善法,這還是小智小慧,所得的福報還是有限量的,以無我無人修一切善法,這是成佛的因,所以金剛經上說「無我,無人,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有我有人,就得不到了。

這樣我們就好好念觀音菩薩,用至誠心,每一句聖號從至誠心出發,從耳朵歷歷明明地聽回到心裡,就這樣循環地慕直念去就好了,但有的人做了總是不行,至誠心發不起來,怎麼辦?就要生大慚愧,一步一步地來,就要想到「我們本性之體與佛平等的,既然與佛平等,佛陀把他的心性造成了佛,我們也是用心性,卻造成了在六道輪迴裡打轉,佛陀在四聖諦中已經走到了極果的位置,我們與佛同樣有個清淨之心,怎麼他能做到成佛,我們做不到?這樣在六道輪迴裡總是做些害人害己的事情。」在這裡要生大慚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