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四念處的重要

念佛法門與四念處

淨土法門,於後漢靈帝年間已來中國!至東晉慧遠大師讚揚於盧山,曇鸞大師(與菩提流支同一時代)宏揚天親菩薩之《往生論》等,自此以後逐漸的普遍流行,直至今日,奉行者還是為數不少。雖與古人所修的內容略有不同,但總而言之,仍是淨土法門。

若讀大本《無量壽經》,觀阿彌陀佛國依正莊嚴,因之生歡喜心,自然會發願往生。修學淨土法門確是殊勝!下手易、成功高。念一句阿彌陀佛應非難事,小本的《阿彌陀經》也不難背。但是,若讀誦《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當知其義大不相同。

現在流行的淨土法門,是持念阿彌陀佛名號求生淨土,所以大家都不問「如何修學四念處?」「云何修八聖道支?」但若能真實誠懇、制心一處地念阿彌陀佛,得一心不亂是有可能的。若念佛時未能專一其心,仍想東想西,則無是處!我看,真實得一心不亂的人不多!法門雖易,我們卻難做到。

念阿彌陀佛名號、求生淨土的法門,最後會如何呢?若是臨命終時,心不散亂、不顛倒,可以往生阿彌陀佛國。若臨命終時,其心散亂、顛倒,則難以蒙佛接引。

而往生阿彌陀佛國之後,又是如何呢?往生之後,仍是要學習《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修四念處,而後得無生法忍。若根性利,就快一些;若根性鈍,就慢一點。

若現於此處修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三十七道品),會如何呢?如果眼耳鼻舌身意完全正常,又真能萬緣放下,則有可能現在得無生法忍。

對比起來,念阿彌陀佛名號的淨土法門,是往生彼土後得無生法忍;而現在修四念處,此時此地得無生法忍,兩者差別在此。

或許有人會想:「何必那麼著急,現在就得無生法忍?到阿彌陀佛國,決定當得聖道較為殊勝!」我也同意!還是隨自己的意吧!願意現在得無生法忍,就萬緣放下、修四念處;若是不能,還是念阿彌陀佛好!

如果不能萬緣放下,仍有塵勞因緣牽纏,還能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因為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裡說,只要誠心發願十念念佛,將可以往生彼國。

所以,仍可以到社會上做事,只要每天抽出一些時間至誠念佛,臨命終時就有可能往生。如果修四念處,然不能萬緣放下、專精修行,將難以現在得無生法忍。

修四念處能莊嚴佛法

觀察今日佛教,即使是已出家的法師,沒有塵勞的牽纏,也很少修四念處,仍是念阿彌陀佛。

這件事對個人而言,念阿彌陀佛名號、求生阿彌陀佛國是對的!成功以後很好!但是,不修四念處,就很難調伏貪瞋癡的煩惱,心隨境轉——色聲香味觸五欲出現時,心隨之而動,不是貪就是瞋,不是瞋就是貪。此從佛教立場看,不莊嚴!

佛法是莊嚴的!但是,佛法須要佛教徒發心住持、弘揚,如果佛教徒不莊嚴,這件事要不要處理?

今日的漢文佛教中,「和合」這件事並不具足,有很多的障礙。不能和合就是佛法的衰相!明白點說:我對你沒有恭敬心,你對我也沒有恭敬心;因為我看你是貪瞋癡,你看我也是貪瞋癡。雖然能講經說法、寫文章,但是煩惱一直活動,你對我會有恭敬心嗎?就算是師父,徒弟也會說:「師父也是貪瞋癡!」互相都沒有恭敬心,彼此不能和合團結,我們佛教現況不是如此嗎?

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大家都是佛教徒、都是同學,為何彼此不能和合?因為有煩惱、有我我所的執著。若是沒有煩惱、我我所見,就能和合。這是很簡單、很明白的道理。

社會上有些人批評我們佛教徒:「你們佛教是消極的,對於社會沒有貢獻。你們是寄生蟲,是迷信!」但是,佛在世時,有那麼多的人隨佛修學聖道,得聖道者甚多,有不可思議神通道力。那些聖人出現於世時,沒有去辦慈善事業,但誰敢說他們是寄生蟲、是迷信?

但是,今日的佛教就不同。沒修四念處、沒得聖道,別人看你老是平平凡凡的;有些法師發心作慈善事業——辦安老院、醫院、學校,各式各樣的社會救濟事業。這樣令社會上不信佛的人,也多少承認佛教對社會有貢獻,或者就不再譏嫌。

但這樣佛教就興盛了嗎?我看不能免於滅亡!我這樣說,你們同不同意?如果都修四念處,就會是完全不同的情況了。

如果我們能深入學習《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通達一切法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的勝義,恆時修習止觀、向道上會;惡言相毀時,會思惟「此音聲因緣有、畢竟空;罵我之人亦因緣有、畢竟空;所毀者亦如是。」就不會生瞋心。美言讚歎時,能觀察「此惟是音聲,剎那剎那生滅,畢竟空寂;所讚者亦如是。」若能如此,就不會想:「此人讚嘆我,我了不起啊!」而生執著心。因此愛見執著就不活動,即有可能得無生法忍,成為聖人!

般若法門說:「一切法畢竟空!」這句話似乎不難懂;學而時習之,可能會明白。而初開始學習唯識,「一切法皆是自心變現,一切法即是心的分別」,這道理容易明白否?若肯努力研讀,時時思惟觀察,逐漸也會懂,純熟之後不可思議!遇見一切色聲香味觸法時,其心向道上會——一切法都以自心分別為體、「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離開這一念心,一切法都不可得!所謂「法歸分別」!都是自己的虛妄分別!貪瞋癡立刻就消失了。

所以,我們若能修四念處,常常靜坐修止觀,煩惱自然會調伏,即使未得無生法忍,也可能有相似境界現前,這是值得讚歎的。而佛教徒彼此之間自然和敬、容易團結,佛教就會逐漸莊嚴興盛。若不如此,表面上佛教徒的數量很多、寺廟蓋得很大、佛教事業也做得很熱鬧,但實際上,很多很多的問題都會衍生出來。

往年《佛法與科學》一書中胡適作序云:「佛教早就不是那麼回事了!」胡適譭謗我們嗎?我們自己反省一下,他說得對不對?我認為他沒說錯!如果我們長時期如此不莊嚴,佛教還能繼續住持下去嗎?慈善事業有極大的力量住持佛法?

四念處能住持正法

就個人的立場而言,專心念阿彌陀佛得一心不亂,臨命終時心不散亂、顛倒,能成功地往生阿彌陀佛國,是極莊嚴的勝事。但是,此世界的佛法是什麼情形呢?我認為現在的漢文佛教,已經開始滅亡了!

舉例而言:近年來我們北傳大乘佛教區域中,有馬哈希的弟子及帕奧禪師等,弘揚南傳佛教的修行方法。當然我承認這也是佛法,可以修行。大乘佛教衰微了,如能誠意的學習小乘佛法也是莊嚴的。但是,為什麼大家如此歡迎他們?

又有一種情形:學習北傳佛法,而修行時用南傳佛教的方法,這表示什麼意思呢?北傳佛教只是口講的,不適宜於修行嗎?

如果我們對於中國佛教的經論有深刻認識,情形不會是這樣。中國佛教本身有非常圓滿的修行法門,但我們沒有學習過,就以為北傳沒有修行法門,所以感覺南傳禪法很好。這是極大的錯誤!

如果感覺南傳佛教好,就如此認真修行,我也讚成,但從這事可以看出來,我們漢文佛教徒對於漢文佛法學習得不夠,認識的很膚淺。

我們應該注意,如此下去有何問題?學習不夠,將無法修行,更不能弘揚。所以,漢文佛法就在藏經樓裡餵蟲子、蒙灰塵了!即使花錢重印,也是堆在書櫥裡,你不能用!如果能一直用心地去學習南傳佛法,也可以得聖道;但是,又怕恆心不夠、毅力不足,困難當前就中途停止了。如此,未能深入學習南傳佛法,又未能深入學習北傳佛法,結果一無所得!

今日的中國佛教,如果你能發心學習,現在尚有參考書流通。再過多少年以後,這些因緣一變,你想學習就困難了。今日漢文佛教中邪知邪見的思想到處氾濫,若吾人對於佛法的學習不及格,毫無鑒別能力,不知是邪是正,而這些邪法流行,好像很契機,真實的佛法將被淹沒,最後也就完全滅亡了。

若在我們學習佛法的這個時代,佛法開始滅亡,我們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都有責任!佛教徒不深入學習佛法,不能鑒別何為佛法真義,豈非佛法衰相乎?

如果沒有條件學習佛法,那也只好念阿彌陀佛。但是,如果我們有因緣學習佛法,發菩提願、修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常常思惟觀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久而久之智慧提高,就能認識何謂佛法、何謂非佛法,有了擇法眼,邪知邪見不能蒙蔽你的眼睛。這些邪知邪見不能橫行無阻,佛教的正法也就容易住持。

修學四念處,一方面能調伏煩惱,又能提高自己的正智,這樣則能住持佛教;而佛教若能住持下去,將會不斷利益眾生。

所以,學習佛法、修學四念處,對自己、對他人,都是功德殊勝的,對於淨土法門並無妨礙。因為,你一樣可以求生阿彌陀佛國。如果常時修四念處,其心將會不顛倒也不散亂,臨命終時,願生阿彌陀佛國,決定往生!願意到彌勒菩薩那裡,決定能去!彌勒菩薩的淨土與阿彌陀佛國的淨土,彼此無障礙。

若進一步得到禪定,十方世界的佛國淨土,對你而言都無有障礙,隨時可以去,故云:「四念處就是淨土法門!」可見修四念處的功德有多大!所以,大家如果有因緣時,要深入學習佛法,併用功修學四念處,北傳佛教將不會滅亡!

學習佛法以得聖道為上首

然而,怎麼叫做學習佛法、修四念處呢?不是到佛學院去,初級班三年、高級班四年,然後研究所畢業,能講能寫,為人師長就可以了。能講經說法、能寫文章,有什麼了不起?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若有心寫佛教文章、或講演佛法,有何難乎?

很可能此人對佛法還未有信心,只是一個學者而已;請他來為我們作老師,有種種不得已的理由。這件事,我們感覺怎麼樣?我認為這也是佛法的衰相之一!以何因緣有此現象?我們出家人未發菩提心,捨本逐末不肯深入經藏之所致也!

我有一個想法,就是「自私一點也是對的!」何謂自私?「我學習佛法是為自己修行、成就聖道,不是要為你講。」目的如此,是名自私。

以前我在佛學院講課時,感覺很多出家人都是載道之器,還有很多在家居士,也都是能得聖道的。但是為什麼沒得呢?無有如是願故:「我來這裡學習佛法,是為了將來為人講解佛法、宏揚佛法的,不想修行得聖道!」沒有得聖道的願,怎麼會得聖道呢?如果有欲得聖道的願,我認為有可能成就聖道。

我們在經論中看出一件事,有的眾生聽佛說法,當下就得聖道;而很多出家人結夏安居三個月(九十天),就得了四禪八定,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當然也有人未得。看出來這應該不是太難之事,問題是你要努力。

若老是想要拿文憑、為人師,老是想要發表一篇文章,那就不能得聖道了。若能發願修習止觀,當有成就之可能。如果得聖道,聖人難道不會寫文章嗎?寫文章是智慧;若有智慧,寫文章不是難事。你看《濟公傳》,濟公的文章如何?他的文章是非常好的!

所以,要以得聖道的願為上首!以這樣強而有力的願為先導,努力地學習佛法、精進地修四念處,你是很有成功的希望的!

修四念處必先學習佛法

剛才有幾位居士說感覺功夫用不上,我順便答覆這個問題。為何功夫用不上呢?這有幾個原因:一、道前方便不具足。二、對於「止觀」的方法並不熟悉,因此你無法「止」,也無法「觀」。若是對於「止觀」方法不清楚、不熟悉,這要經過學習始得。於正法多聞熏習,對修行四念處非常重要!例如「觀心無常」,如果你未學過無常的道理,你就觀不來。

如何開始學習止觀呢?你必須讀天台的《小止觀》、《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摩訶止觀》等,及唯識的《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阿毘達磨雜集論》、《辯中邊論》等。認真地學習這些書,融會貫通以後就知道如何用。

初開始靜坐時,要邁出第一步並不容易!如何用心?如何止?如何觀?第一步很難。但是,智者大師的書能解決這個問題,使你能邁出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所以,智者大師的書非讀不可!但是,彌勒菩薩的《瑜伽師地論》,無著菩薩、天親菩薩教授止觀的書,次第分明而內容詳盡,事先把所有的情況都為你講清楚了,所以你也要讀。

按我們今日漢文佛教的情況,如果你想要修行,必須以這些經論作你的師父,以法為師、以法為友,慢慢地,你才會知道這條路如何走。這一定要經過長時期努力的學習,所以也就不如念佛法門的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