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講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好,請放掌。
在我們大乘佛法的修學當中啊,佛陀的慈悲開了很多很多的法門,我們一般說是八萬四千法門。那麼在這麼多的法門當中,其實我們是可以把他歸納成兩個修學重點,所有的修行人主要是兩個重點:一個是屬於業力的修學,一個是屬於心念的修學。
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仰仗一份的信仰,信心,我們是先偏重在業力的修學,所謂的事修,比方說你會去拜懺,拜八十八佛,大悲懺;比方說,我們會去持咒,乃至於做慈善事業。我們剛開始,總是希望我們身口意的罪業慢慢的減少,我們的善業慢慢的增長,所以我們剛開始先調整我們生命中的業力,剛開始是這樣子的。
那麼,業力調整以後,我們的生命也會從痛苦慢慢轉向安樂,這是一個事修的基礎。但是,我們不能停留在這個階段,因為我們要處理我們無始劫來的根本問題,就是思想的問題。思想問題就必須靠經典的學習,聞思來提高我們的思想水平。所以《金剛經》說菩薩他一生的修學只有兩個重點:第一個是云何應住?第二個云何降伏其心?一個是安住,安住就是根本法門,你以什麼為住,你的思想是以什麼為標準;第二個就是云何降伏其心,你用什麼方法來做一些身口惡業的調伏。那麼當然這個調伏和安住是有關係了,但是,我們這次的主題在我們應該以什麼為住才是最好的方式。
智者大師把人、有情眾生,他分成四種的安住方式,他說人有四種:
第一個呢,他以增上惡念為住。就是說他的心發動出來,他根本的安住的標準是邪惡的念頭。有些人他習慣性起惡念,習慣性貪慾,習慣性跟人家對立,習慣性。那麼智者大師說,這個人在他生命當中,不管過去,不管未來,絕大部份都在三惡道,即便得到人身也不會持久,就是說這叫三塗種性,你已經養成這個種性,你開出來的結果自然是三惡道的結果,這是一個最低層次的人。
第二種人,是以增上的善念為住。就是這個人,當然他偶而也起煩惱,但是,他一天當中呢大部分的時間都會很自然的起善念,沒有人去教導他,他習慣性起善念,以善念為住。這種人,他的生命當中,絕大部分不是做人,就是在天上, 偶爾墮落三惡道,但是雖墮惡趣,終不久留,因為他心地善良。所以你看有些人他墮到狗道的時侯,他很快的跳出來,因為他的種性不是三塗種性;但是,有些人墮三惡道就很難出來了,因為他的種性和果報相隨順,他三塗種性嘛,那麼這個是講到第二種人,他是人天種性的眾生。
第三種人是以出離心為住,這個人平常身口意很清淨,個性也特別清高,不太喜歡跟人家往來,他的身心世界安住在少事、少業、少方便住。就是說,他也不去干擾別人,但他對幫助別人興趣也不大,這種人多分會離開都市走入山林,不喜歡跟人家往來,這種人在成佛之道他一定會先證阿羅漢果,然後再回小向大,他不可能直趨大乘,他的習慣性動作一定先證小果,然後遇到佛陀,再回小向大,這種人聲聞種性。
第四種人是最好的,安住菩提心,以菩提心為住。他很容易生起自我要求,上求佛道,他很容易生起悲憫眾生的心,所以,他偶爾失去正念,但是你稍微點破他一下,他就醒過來,因為他的種性如此。
所以當我們的目標是成佛的時候,我們要考慮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種性,就是說你現在的目標想要種一個蘋果,當然你要找很多肥料,但這都是枝末,這個加行的對治都是枝末,重點是你要得到蘋果,你要先找到蘋果的種子,葡萄的種子是種不出蘋果。
就是說,你要訓練你的思考模式跟佛陀的思考模式是一致的,我們先不談行為,就好像印光大師說,發了菩提心有什麼好處呢?王子墜地,功超群臣。你要做國王,你第一件事情你要投生在國王的家族嘛,你投生在宰相的家庭,你一輩子不可能做國王,你再怎麼努力都沒有用,因為你不是王種嘛。那麼這個意思就是說當你要成佛的時侯,你要先走在成佛的跑道上,不管你跑得快或者走得慢,起碼這個跑道是上路了嘛。
那麼我們今天就是說到底成佛,他的思考模式是什麼?他的種性、他的根本思想是什麼?我們先不談六波羅蜜的這些加行,先談種性,就是你必須具足什麼樣的思考模式,你才有可能成佛,先談這件事情,先談根本,這個就是我們今天的重點,這叫做菩提心修學述要,就是我現在是一個凡夫的心,我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把我的心靈層次的水平提升而變成菩提心,有沒有這種方法?
我們這個地方總共有六大科,將述此義,大科分六。
首先,第一個我們先看生命的主導者。為什麼有些人會墮三惡道,為什麼有些人可以生天,為什麼有些人到極樂世界去,事出必有因,我們生命到底是誰在主導我們?是我們的業力嗎?還是我們的思想呢?這個值得先探討一下,因為你要改變你的生命,你要先知道到底從哪一個地方下手,到底我們生命的背後是不是有一個主導者,如果有的話我們要先把他認清楚,就好像說那麼多的電燈,它是不是有一個開關,如果你要把電燈關掉,是不是先找到開關。我們的這個生命亦復如是,我們的生命是不是有一個開關,它主導著我們到三惡道,它也主導著我們生天,它也主導我們成佛。那麼,那個主導我們生命的是誰?這是第一個思想,這是第一個主題。
第二個,發心的差別相。那麼當我們找到我們生命的主導者以後,我們來看看,這個主導者,他主導我們的生命有哪些差別的相貌?我們是屬於哪一個相貌?
第三個,當我們確定我們相貌以後,我們怎麼來調整?我們是不是透過什麼樣的修學,把我們這些比較不好的相貌、級別比較低的相貌把它提升到比較高級別的相貌,怎麼來真實的發起菩提心?
第四個,菩提心的退失。當我們的菩提心生起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哪些東西?哪些東西的過失不會傷菩提心,哪些東西的過失是你一次都不能犯,你犯到以後障礙你菩提心,你菩提心的願望會失掉的,就是我們要如何避免菩提心的退失?
第五個,有沒有什麼樣的加行讓我的菩提心生起以後增長廣大?
第六個,當我們生起菩提心以後,我們會在生命當中有什麼殊勝的功德跟大家勸勉?
我們這次的課總共六個主題,先看第一個主題,生命的主導者。到底是誰在主導著我們的生命,看第一個主題。這個地方分兩段,第一個,心為業主;第二個,五蘊主人。
我們在這個地方,心為業主先做一個總說,那麼第二段就細說,詳細的說明到底是誰。第一段是一個綱要的說明,第二段是微細的說明。好,我們先看第一段,心為業主,請大家先合掌,我們把蕅祖的這段開示念一遍:
成佛作祖、墮坑落塹所爭只一念間。故儒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所以一般受戒學律、聽教看經、參宗坐禪,但夾帶利名心,便是三塗種子;但執著取相,便是人天魔外種子;但一味出離生死,便是二乘種子;但具真實自覺覺他心,便是菩薩種子;但從自覺聖趣,光明發輝徹其源底,共迴向淨土,普與眾生,同登極樂,便是無上菩提種子。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在我們的生命當中,一生,有些人他修學成功了,他是成佛或者做一代的祖師,也就是說他這一生並沒有白來一趟,他積集了廣大功德,他今生是滿載而歸啊!那麼有一種人,他也在修學,但是他是墮坑落塹,他帶著滿身的罪業離開了娑婆世界。那麼同樣一期生命,怎麼有些人是滿載而歸,有些人是造了這麼多罪業呢?這怎麼回事呢?
所爭只一念間!
就是你的心念,它的安住問題,你用什麼心念來安住,來當作你一個生命的一個標準。
這個心念的安住,在《楞嚴經》它分成兩塊:第一個,善惡的問題。以善念為住,以惡念為住,這個是影響到生命的快樂的問題;第二個是真妄的問題。這個水平就更高了,你以真心為住,還是以妄心為住?真心是向內安住的,妄心是向外攀緣的。以《楞嚴經》來說,善念惡念都是虛妄的,都是向外攀緣,但是起碼呢,善念起碼是安樂道,但是如果你要走上解脫道的時候,那就不是善念了,那你要提升到正念,真實的心念——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這種大乘的善根。
那麼也就是說,從佛法的角度,一個人生命的結果,是看臨終心念的最後的關鍵,就是你一生做了很多很多的事,另外,你隔壁的人他也做了很多很多的事,兩個人死亡的時候,到底這兩個人要去哪裡?就是你最後你造了很多事情留下那個心念的痕跡,最後那個功能。這個念頭從你出生以後開始給你,你熏習的是什麼善念,你熏習的善念多,熏習的惡念多,也就是說你這輩子到底給你的內心世界塞進去什麼東西?
如果我們假設我們每個人來到人世間,假設以孔夫子的標準——人之初,性本善,假設我們每一個人來的話,大家都是歸零,假設今生開始歸零的話,你今生造了很多事情,每件事情都熏習你的內心,你給你的內心是一個正念的力量、還是邪惡的力量,到臨終的時候算總帳。所以臨終的時候,古人說沒辦法做假的,你平常可以虛偽,你平常可以掩飾你的念頭,但是臨終的時候,你一點辦法都沒有,你的念頭是善是惡你要完全的釋放出來了。
所以《楞嚴經》上說,一個造惡業的人,他的心念是沉重的,往下墜的;一個造善業的人,他的心念是輕飄的。所以你看,如果你的生命你感到好像經常心很沉重,這就不太好了,真的不太好,你要懺悔,真的!你懺悔以後你會覺得很輕鬆。你那心裡面那個業哦,因為罪業你看,你造的罪業,你覺得好像很奇怪,整天悶悶不樂,因為業力進入到你心中的時候,業力本身是沉重的;但是你試試看,你造了善業以後,你整個人很輕鬆,也沒人知道,也沒人讚美你,你就覺得很輕鬆,因為它善業進入你心中的時候是輕飄的。
那你平常可以掩飾,到臨終的時候你沒辦法的,你如果是造了罪業,到臨終的時候,你覺得心很沉重很沉重,它自然就——啪,墮下去了;造善業的人,他心很輕飄,他就浮上去了,這個一點都騙不了人的。當然,臨命終的念頭是你平常的造作留下的總痕跡了。所以,我們生命很公平,當你出生的時候,我們都給你一個嬰兒的心念,但是你用了一輩子以後,臨終結果就不一樣了,是吧?你怎麼去操作?你經常用這個心去造惡業,這個念頭就留下很多罪業下來;你用這個心念去造善業,這個念頭就留下很多善業下來,到臨命終的時候再來算帳,就是這樣子的,這叫成佛作祖、墜坑落塹所爭只一念間,剛開始是公平的一個心念,最後回收的時候,這個念頭就是千差萬別。
那麼這個是佛教的說法,其實,中國文化的儒家思想也有類似的說法,只是它講得不圓滿而已。我們這個第一段是引用佛法,第二段是引用中國文化的儒家思想,他說故儒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那麼蕅益大師引用儒家思想,他說這個聖賢之道其實有些思想是相通的,只是淺深不同而已。
儒家他也提出兩個看法,第一個看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這個人心是指的是私慾,個人有些慾望,人是有慾望的;第二個,人有道心,人也有一些所謂的道念,正念,人還是有點慚愧心。那麼人心惟危,第一個危是比較危殆難安,它的勢力是強大的,第一個危是危險的危,是勢力強大;第二個道心惟微,微弱的微就是微弱難明。
那麼從儒家思想來看,他是說明什麼事?他認為人的心有善惡兩面,但是呢,邪惡的力量是超過善的力量。所以我們必須透過學習,透過禮教來作調整,人不能順其自然,因為你順其自然就造惡了啊!順其自然,順其自然就造惡業了,那為什麼呢?因為你惡念的勢力強過善念的勢力。所以你一旦不受教育,一個人不接受聖賢的教育,你就很可能造惡業。你說,我沒有接受善法的教育,我可也沒接受惡法的教育。你不用受惡法的教育你就很自然地造惡了,因為惡的力量本來就比較強,這個是第一個思想。
這個地方是講我們先天,第二個是講後天。
所以,一個聖賢他如果是放縱自己的心念,他就變成一個狂妄的惡人;一個狂妄的惡人他能克制心念,他就變成聖人。所以,人都有善念跟惡念,那麼什麼是好人呢?從儒家的標準說,好人不是沒有惡念,這個好人他都沒有惡念,不是!他會克制惡念,所以他變成好人。那什麼是壞人呢?壞人也不是說他都沒有善念,他放縱自己的惡念,所以善念的力量減低了,就變成壞人了,是這樣子的。好人他知道去調伏他的惡念,不管他用什麼方法,儒家他就唱詩歌了,禮教了,他想辦法把惡念降低了,把善念增長了,這個就是善人了。
所以,我們知道舜跟跖,蕅益大師作一個引證說,舜這個是世間的好皇帝,勤政愛民,造福很多老百姓;這個跖,也不簡單了,他是一個邪惡的霸王,他在山上聚集了九千多人,一個盜賊王,到處的去殺人放火。那麼這兩個人能力都很強,為什麼舜表現出來的是一種善的功能,跖表現出來的是一種邪惡的功能呢?因為他們內心所安住的那種力量,一個是為了個人,他把私慾,因為這個跖啊,他把他生命邪惡的部份表現出來;這個舜呢,他把善的一部分表現出來。換句話說舜他也不是沒有惡念,他之所以行善,是善於調治他的惡念;那麼這個跖,他也不是沒有善念,他只是不會把他的善念表現出來,他變成惡人,如此而已。
所以,這是什麼意思呢?人要有一個內功,既然我們都有善惡念,你怎麼去控制它而已。修行就是你要有一個控制的方法,想辦法把你的善念的勢力增長,想辦法把你的惡念勢力減低,這就是修行,不管你用什麼方法。你看書能得到這個效果也可以,拜懺得到這個效果也可以。
那麼這段是一個總說,總而言之,人要能夠善調心念,這個是一個關鍵。
好,我們看下一段。前面講的是理論,這一段就把它會歸到實際的修學。
在佛門當中,蕅益大師提出了三個修學法門,你是持戒,受戒學律,你喜歡持戒,你就往持戒下手;你喜歡研究教理,聽教看經,修止觀也非常好;或者你喜歡參禪,參祖師禪,看話頭也可以。也就是說,佛法提供很多法門,但是,法門沒有高下,成敗就看你的發心。
看下一段:但夾帶利名心,便是三塗種子。只要你持戒,你聽經或者講經或者參禪,你是為了追求名聞利養,那麼你造的業就是三塗的業力;那麼執著取相,你對於善業很執著,人天魔外種子。這個講堂是誰建的呢?是我建的?我要把我的名字寫到上面去,你對你自己善業特別執著,人天種性;但一味出離生死,便是二乘種子。這種人比較偏空,二乘人是好樂空性,忘失大悲;但具真實自覺覺他之心,便是菩薩種子。他本身有智慧的觀照,善調其心來自我提升,他也有很多的慈悲心想要幫助別人,覺他,這種人自利利他,菩薩種子;那麼最後第五個是最圓滿的,自覺聖趣光明發輝。自覺聖趣簡單的講就是迴光返照,他能夠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然後,從一念的清淨心裡面升起菩提心,從空入假,光明發輝。自覺聖趣是從假入空攝用歸體,光明發輝是依體啟用生起大悲心,那麼徹其源底,通達心性的根本,所謂的真如,然後以真如來發起菩提心,那麼來念佛乃至修波羅蜜,把功德迴向淨土普與眾生,同登極樂,便是無上菩提種子,最圓滿,圓教的菩薩,從真如出發的。
我們看最後的總結,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你現在修了很多法門,法門不能保證你是不是成功,因為它是工具,關鍵在於你那個心的調整。你看我們以拜佛來說,印光大師說一個人不能只強調事修。你看有些人拜佛,越拜對立心越重,你拜五百拜我拜一千拜,你拜佛是跟人家比較,阿修羅,阿修羅法界。就是說你又變成一個大福報的阿修羅,因為你的事修,事相是枝末嘛,你這個心念要變成什麼是完全看你的善惡、看你的真妄嘛,你所造的業力,它只是你這個果報出現旁邊的那個枝葉而已,你那個樹根是你心念的調整。所以你如果不善調心念,你拜佛拜一輩子,那頂多就是有善業,但是不表示說你生命的水平會改變,不表示!
所以當你的心念是正的時候,一切法正;當你心念是邪的時候,這一切法就加持到你邪惡的力量去了。
比方說魔王,印光大師最喜歡舉魔王跟佛陀作比喻,印光大師說為什麼心念調整這麼重要呢?他說你看魔王,魔王也不簡單,他為什麼做魔王?看佛陀怎麼說:他受持八關齋戒,受持八關齋戒不簡單,然後他行無遮大會供養三寶出家人任何人都可以來,那麼他以持戒修福,他為什麼墮魔王呢?因為他貪求名利,他的根本是邪惡,所以他所加行都是邪惡。那麼佛陀因地的時候衪也持八關齋戒啊,佛陀因地的時候也有做無遮大會啊,那怎麼這些業力進入衪的心中變成佛陀?因為衪的心發菩提心了,所以業力本身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成敗,心念、心理素質是關鍵。
印光大師還講一個譬喻,他說這個水它沒有好也沒有壞,對不對?它沒有太多營養,但是這個水你給毒蛇吃,它變成毒液,因為它瞋心重;你把這個水給牛吃,它變成牛奶滋養色身。那怎麼一杯水你給牛吃以後它轉成牛奶,因為牛有善心,所以它把水轉化成牛奶,滋養我們的色身,對不對?你把水給毒蛇吃,它喝了以後變成毒液傷害我們,這個水有沒有好壞?沒有好壞!這個意思是什麼意思?就是說你做多少功課不是重點,你經常起什麼念頭要注意了,尤其是我們下堂課要講到數數現行都無慚愧,就是你一天當中起了很多念頭,但是有些念頭是偶爾人家刺激你一下,你才起的,這個不算,偶一為之不算。經常性的起念頭,你起這個念頭的比率很高,這是第一個,數數現行。
第二個見是功德,深深好樂。你起這個念頭的時候你非常的得意,這就是我,什麼是我呢?這就是我,你把它當做你的功德相,不管這個念頭是善念是惡念,第一個你經常性的起,第二個你根本不想改變它,這個念頭你就要小心了,它已經在主導你生命的來生了。其實你不要等到你臨命終,就是說你看你一天當中起的念頭次數最多,而且你充滿了好樂,你起這個念頭的時候你根本不想對治,你也沒有慚愧心,你特喜歡這個念頭,兩個條件具足,這個念頭已經在主導你了,你已經被它主導了。
你一個人我認為你到五十歲你來生差不多決定了,當然還可以改變,我的意思是說還是可以改變的,你趕快讀經典,調整心態,但是不容易了,因為你這個心已經被人用了五十年了,已經快要定形了,所以你到了五十歲,你好好地反省你一天大部份都起什麼念頭,起這個念頭的時候特歡喜,你差不多了差不多了。你要經常起淨土的念頭,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起了以後特別高興,差不多了,淨土種性已成就。所以,當然如果你覺得你現在起的念頭不太好,在你死亡之前你都還有機會調整,如果你肯用功的話,趕緊思維這個念頭的過失,訶責它,然後轉一個目標,發願創造一個新的念頭,勉強自己把它轉過去,要勉強,轉不過去就完了!
所以我們的生命其實已經有一個念頭在帶動我們,這個念頭不是偶一為之的,你這個人偶爾剛好聞到咖啡很香,去喝一杯沒關係了,偶一為之是沒關係了,偶爾發發脾氣,偶一為之也沒關係,但是要懺悔。但是你經常性的念頭就要注意了,經常性的念頭,就是很自然就會升起來的這個就要注意了,它已經在主導你的生命趨向某一個跑道,可能我們不知道,但是它已經在主導我們了。
好,我們基於這個理由我們來看第二段就更清楚了,到底是誰在主導我們?不是我們的行為,是我們的行為所留下的心念。
我們看第二個五蘊主人。在我們生命的五蘊當中真的有一個主導者。佛陀把我們的生命分成五個部分,第一個是色蘊,就是我們的外境,一切的物質世界;第二個是受想行識,它是一個精神層次的內心世界,我們先從外到內,從外層先看起。
第一個色蘊,一個人的色身跟你造的業沒有太多關係,絕大部分都是過去的業變現出來的,當然你去整型例外,你的業絕大部分是過去生你造了什麼業變現出來的,所以色身不怪你了,不怪今生的你,要怪怪前生的你,它是業力變現出來的,所以色身、物質世界是業力變現出來的,你修行很難改變很難改變。你說你是一個女眾,你有本事修到轉成男眾,不可能嘛,這個色身是業報身。
受,這個感受也受業力的影響,就是我們的心跟外界接觸的第一剎那是苦受樂受,快樂的人,當然福報大的人快樂的時間多了,罪業重的人痛苦的感受多。
第三個是最厲害的,想!當你產生感受的時候,你起什麼樣的想像。所以現在很強調做正面的思考,因為我們改變不了過去的業力嘛,你遇到痛苦,你也可以說這個是人生的歷練,你就產生激發;你遇到痛苦你也可以自暴自棄,你說上天對我這麼不公平啊,你也可以自暴自棄,所以這個痛苦到底它是一個什麼樣的相狀?因為感受沒有相狀,相狀是你安立的,你可以安立它一個相狀,這個相狀可能會傷害我們,這個相狀也可能幫助我們。所以這個想像,所以我們為什麼要讀書,諸位知道嗎?提升我們的想像力,真的是這樣,想蘊是很厲害的。
你看我們為什麼願意佈施,因為我們知道佈施有功德,我們產生功德想像,所以想蘊於境取相安立名言,你要能夠去學習聖人是怎麼想像的。所以學佛陀的經典就是學佛陀遇到事情的時候,當外道罵祂的時候,當外道刺激佛陀的時候,佛陀祂是怎麼想的,祂怎麼想這件事情的,所以我們講佛陀住世就是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佛陀的思考模式是什麼?祂為什麼成為佛陀?祂有正確的思考嘛。
但想蘊有一個問題,它是生滅的,它想完就沒了,最可怕的告訴大家:行蘊,這個是我們最嚴重的。行蘊是想像想久成性,就是講習性,就是你的行蘊,想蘊是一種造作,但是它想久以後這個想蘊結束以後它轉成行蘊,行蘊是很多很多想像的累積,就是你的習性,等流習慣,你習慣性的思考就是行蘊,也正是它在主導我們的生命,但是它是怎麼來的,它是想蘊而來的,行蘊本身沒有調整自我的力量。所以當這個行蘊錯的時候你也要靠想像來修正它,但是行蘊是想蘊的數數造作留下的一種功能,強大的功能。
那麼識蘊就是把前面的功能全部保存下來,識它沒有造業功能,它只負責保存。
所以我們現在有兩個問題要注意,第一個先檢查自己的行蘊,你活了這麼多年,到底你的等流性在十法界裡面你是屬於哪一個?稍微對一下,先把行蘊找出來。第二個用想蘊來調整行蘊,就做兩件事情,先了解自己,你大部分的思考模式,你習慣性的思考模式,你的心跟外界接觸的時候,假設都沒有對治,你第一個念頭習慣性會起什麼念頭,第一個念頭。行蘊,當然你可以調整,用你的《楞嚴經》的想,用《法華經》的想來調整這個行蘊,慢慢地調。
我們一般人都很難像六祖大師一下子頓悟,這個車子轉一百八十度,我們先慢慢調。一個人只要了解自己,然後有正確的方法,你就有救,即便每天調整一度,都沒關係,至少你在進步當中,只要你知道用功的方法,知道你的修行的關鍵在哪裡。人最怕就是什麼都不知道,一天過一天,這最可怕,你只要知道了,你只要開始努力了,你就有希望。因為你今天比昨天好,你充滿了潛力嘛。你現在不夠好,但是你的未來有無量的可能性。
修行最怕就是說你到現在還沒有上路,你根本不知道你的問題出在哪裡,你也不知道用什麼方法來調整它,就糟了!你昨天跟今天差不多,不是差不多,可能更糟糕,因為你不調整,它會相續,它會等流性,你習慣性起什麼,你如果不調整,種子起現行,你這個滾雪球越來越大。如果你不調整它,你往那個道路越走越厲害。
所以我們再重複一次,生命的主導者是我們習慣性的思考模式,習慣性的,你習慣性起善念,你已經走上人天果報,如果你突然間死亡,你一定到人天去;如果你習慣性起惡念,你已經走上了三惡道的果報,你要小心。如果你習慣性是出離心的,你已經走上了二乘的涅槃的偏空的跑道;如果你習慣性升起淨土的思考,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你不管什麼時候死亡,你一定往生。
當然在死亡到來之前你都有調整的空間。所以你要先知道,修行先找到自己的生命的傾向,你現在那個足球已經往哪個方向跑了?當然你中間你還可以補一腳,但是你先找到你一生當中你的等流習性是往哪一道跑,先第一知道,然後找佛法裡面相關的法來對治調整它。
從佛法的角度,當然我們往下看色蘊是苦樂參雜,這部分安樂解脫,色蘊是由業力來主導的,如果你剛開始覺得病痛很多,障礙很大,佛法是有道前基礎,在調整心念之前,你可以拜懺消業障,你可以放蒙山超度冤親債主,你可以做慈善事業,你可以把你的生命先調整在安樂解脫這一點,可以身安道隆,所以你剛開始偏重業力的修學,可以理解。
我修行要靠這個身體的工具,我把車子先功能調整一下,對不對?它變成一個法器。所以剛開始先調整色蘊,可以理解,但是你上路以後開始要注意智慧的觀照,當然智慧觀照很多了,你是屬於那種邪惡的,你就用善念來對治;有些人他是屬於比較偏空的,有些人真的偏空,尤其出家眾很多,他就是習慣性,他也不起善念也不起惡念,什麼都沒有,無念這個也不好,你要無住,但要生心,但這種人要出來不容易,要大善知識,因為一個人一旦偏空以後,你要改變他很困難的,因為他著有的時候他們會自己知道痛苦,但偏空要轉成菩提心這一塊比較困難,比較困難。那也就是說佛法有很多很多的方法你不可能把所有的方法都拿去試一試吧,人生有限,所以你要知道說你可以分階段,我現階段需要什麼養分、我需要什麼法來進來調整我,所以智慧的觀照就是調整你的心、你的習慣性的思考最後目標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