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雖苦,但也是積集資糧的好地方

業感緣起的思想,除了建立人生積極斷惡修善的價值之外,另外還建立一種趨向涅槃的價值。當開始趨向涅槃的價值時,已經不是人天乘了,而是二乘了。

二乘人觀察人生時發覺:雖然表面的快樂會讓你一時榮耀,但是付出的代價太大,最後的盤算認為人生得不償失。你努力地積集資糧,創造了快樂,結果在享受快樂時卻不得安穩,又啟動你的慾望,結果造罪,第三生又痛苦。他想一想:人生苦多樂少,不成比例,付出太多,但是享受太少。

所以,二乘人對人生的觀察,認為人生只有一條出路,就是放棄、離開。就是人生要得到究竟的快樂,只有一條路,就是離開三界,這是人生唯一的出路。所以,他必須想辦法把業力所創造的人生開始區隔、遠離。

他必須在心中建立一套思考模式,想辦法讓生死業力在生命當中消失掉。因為業力是因,不想有生命的結果,就不能夠有生命的業力。

那麼怎麼才能夠讓生命當中善惡有漏的業力消失掉呢?佛陀提出兩個方法:一個是漸教,就是次第的;一個是頓教,就是直接的。

我們看次第的。

藏教人整個的觀法,就是觀這四句偈:「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他認為諸行——就是我們的身心世界,不管是快樂、痛苦,都有一個本質,就是無常敗壞。所以,無常就是痛苦,因為你不安穩,所有的快樂都必須要讓你覺得安穩才對。你想想看,假如一個人沒有安全感,今天晚上睡在床上,不知道明天的快樂還在不在,這個能叫快樂嗎?一個房子蓋得很漂亮,結果在地震帶,你整天提心吊膽,不知道明天的快樂還在不在,這能叫快樂嗎?所以,這種帶有憂慮的快樂,在二乘人來看,不是真正的快樂,是生滅法,是有過失的,他認為這種快樂不是我要的。

那怎麼辦呢?「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他必須把生滅的攀緣心調伏,然後寂滅的快樂才會出現。注意這段話!你要了解藏教的思考模式,這句話很關鍵:「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漢賊不兩立。在藏教的觀念裡面,人生只有兩個選擇:選擇人生,你就失去了涅槃;追求涅槃,你就必須放棄人生。在藏教裡面沒有所謂的「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沒有這個概念。他認為人生只有兩種選擇而已。你要麼投入人生的生死因緣,努力地積集資糧;要麼就整個放棄,內心不動,生出離心,追求出世的涅槃,追求那種寂靜安穩的快樂。

我們舉一個例子就可以知道二乘人的心態,什麼叫「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佛陀的大弟子,有一個叫憍梵波提尊者,這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憍梵波提翻成中文叫做牛呞尊者,就是說,這個尊者很有善根,但是他生命的果報有一個小小的缺陷,講話跟吃東西時就像牛在吃草,那個嘴巴會去磨牙齒。因為他過去有口業,譭謗三寶,雖然懺悔,但還是有這個餘報,所以他的嘴巴就長得不莊嚴。

但是在他成就阿羅漢以後,佛陀說:「你長這個樣子,人家看到你會譏嫌你,譭謗你,會讓眾生造口業,你又是阿羅漢,那怎麼辦呢?」佛陀說:「那你乾脆到天上去好了,到欲界天去受供。」因禍得福,他到天上去之後,天人都有神通,一看就知道這是個聖人,所以不敢輕慢他。

等到釋迦牟尼佛滅度以後,迦葉尊者就開始要結集佛陀一代時教了。憍梵波提畢竟在因地時親近過佛陀一段時間,也聽過佛陀的一些開示,他在結集當中也有一些價值。所以迦葉尊者就派一位阿羅漢到天上去請憍梵波提下來,說:「我們現在要做結集了,請您老人家下來幫幫忙。」

憍梵波提講了一個偈頌。他說:「憍梵波提稽首禮,妙眾第一大德僧,如來滅後我隨去,如大象去象子隨。」他說:「你們結集我非常讚歎,但是我現在的心情,不想下去了。」阿羅漢的聖人,成就阿羅漢以後,成就無生以後,他的住世,很多人是看佛陀的面子,因為佛陀還在,所以還有一點住世的價值。因為他們把三界看成是「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認為人生毫無意義。既然佛陀滅度了,那就真的是完全沒有意義了,所以我也不想下去結集了。你回去告訴迦葉尊者,我也要入滅了。

諸位!從大乘的思想來思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人生雖然有痛苦,但也是一個很好的積集資糧的地方。你想,你在百千萬劫中才遇到一個經典的結集,如果以大乘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積集廣大資糧的機會,但是二乘人不這樣想。他認為「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所有的生滅法,包括善法,包括惡法,都沒有價值,都應該放棄,只有那種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寂靜是唯一殊勝的快樂。

所以,從這個例子就可以知道,阿羅漢聖人是怎麼看人生的。當然這個空觀的契入是從「無常故苦,苦即無我,無我即空」調伏對三界的攀緣。所以在攀緣心一調伏時,他的生死業力就脫落。這個是藏教的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