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妙法蓮華經

第一講第二講第三講第四講第五講第六講第七講第八講第九講第十講第十一講第十二講第十三講第十四講第十五講第十六講第十七講第十八講第十九講第二十講第二十一講第二十二講第二十三講第二十四講第二十五講第二十六講第二十七講第二十八講第二十九講第三十講第三十一講第三十二講第三十三講第三十四講第三十五講第三十六講第三十七講第三十八講第三十九講第四十講第四十一講第四十二講第四十三講第四十四講第四十五講第四十六講第四十七講第四十八講第四十九講第五十講第五十一講第五十二講第五十三講第五十四講第五十五講第五十六講第五十七講第五十八講第五十九講第六十講第六十一講第六十二講第六十三講第六十四講第六十五講第六十六講第六十七講第六十八講第六十九講第七十講第七十一講第七十二講第七十三講第七十四講第七十五講第七十六講第七十七講第七十八講第七十九講第八十講第八十一講第八十二講第八十三講第八十四講第八十五講第八十六講第八十七講第八十八講第八十九講第九十講第九十一講第九十二講第九十三講第九十四講第九十五講第九十六講第九十七講第九十八講第九十九講第一百講第一零一講第一零二講第一零三講第一零四講第一零五講第一零六講第一零七講第一零八講第一零九講第一百一講第一一一講第一一二講第一一三講第一一四講第一一五講第一一六講第一一七講第一一八講第一一九講第一二零講第一二一講第一二二講第一二三講第一二四講第一二五講第一二六講第一二七講第一二八講第一二九講第一三零講第一三一講第一三二講第一三三講第一三四講第一三五講第一三六講第一三七講第一三八講第一三九講第一四零講第一四一講第一四二講第一四三講第一四四講第一四五講第一四六講第一四七講第一四八講第一四九講第一五零講第一五一講第一五二講
 

(第一講)

我們淨土教觀學苑這次有殊勝的因緣,在三寶的加被之下,跟大家共同地學習《妙法蓮華經》。因為是第一堂課,所以我們按照慣例,要把本經的修學特色做一個簡要的說明。

我們整部經典的修行內涵,只有兩個字,就是妙法。我們怎麼樣能夠通過正確的方法來修學這個妙法,這樣一個微妙不可思議的法門。

那麼什麼是妙法呢?天台智者大師他老人家講得很詳細,九旬談妙。我們把他的整個核心思想做一個簡單的說明。智者大師的「妙法」思想,講三個重點:一個是眾生法,一個是佛法,一個是心法,以及這三個法的關係。你把這三個法的關係弄清楚了,你就知道什麼是妙法。

這個眾生法界、佛法界跟心法界,我們現在的定位就是眾生法界。我們的身口意有很多的煩惱障、業障、老病死的報障,三種障礙。現在,如果我們選擇從眾生法界直接修六度法門,通過佈施、持戒等等來趨向佛法界,就是從眾生法界直接超越佛法界,這樣的法門叫做不妙!不是好,不好!因為你直接從眾生法界修學法力,通過法力的攝受趨向佛法界,障礙重重,而且容易退轉,這可不妙。

天台宗的意思就是說,你要從眾生法界趨向佛法界,要先結合心法。就是說,凡是用外來的東西來對治我們的煩惱,一定會產生抗拒,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你說,欸,你慳貪,是吧?我就用佈施對治你。它會反彈的,因為你這個對立嘛!所以智者大師說這個法不妙。

但是,諸位想一想,如果這個力量是來自於你自己,你用你自己的力量來對治你自己的煩惱,你不會反彈。沒有人會跟自己反彈,對不對?所以,如果我們的修行只是一昧地靠著外在的法的力量來改變自己,這個是一個不好的法門。

所以,天台宗的意思就是說,我們應該要雙向修學,內觀真如,外修六度。就是一方面啟動我們內在的善根,我們告訴自己,我們內心本來就具足佈施的善根,佈施是正常的。我們把東西施捨給別人,我們啟動內心的無貪的善根,這是再正常也不過的,沒有什麼對不對治的問題。所以,智者大師的妙法是:啟動內心心靈的力量來帶動外在法門的力量,用自己佈施的善根來帶動這個佈施的法。

所以它這個妙法的思想是,從眾生法界,你不能直接趨佛法界,因為你在因緣所生法裡面活動,有很多問題。你要把所有的修行拉到你一念心性上。就是,生命的改變,你在什麼平台上修學是很關鍵的,這影響到你未來的成就。就是要把所有的修學往內心中走。這樣講的話,妙法的思想就是內觀真如、外修六度,那麼就形成一種蓮花式的修學。

什麼叫蓮花式的修學?我們看一朵蓮花,它跟一般的花最大的不同:一般的花,比如說玫瑰花、牡丹花,它長的時候,這個花很漂亮,對不對?它凋落以後什麼都沒有留下,空花無果。所以說,一般的花的漂亮,叫做暫時的生滅因緣。蓮花可不是。蓮花在外表漂亮的同時,裡面醞釀了蓮子,所以它能夠花落蓮成。當花凋落的時候,它心中可是有踏踏實實的蓮子可以受用。

所以諸位,蓮花是兩種力量的攝受:外有蓮花,內有蓮子,從它含苞待放開始就是這樣子。所以本經強調的就是蓮花式的修學。就是當我們在修習一個法門的時候,我們不是只要求外在的資糧力廣大。比方說你念佛,你今天念了三千聲佛號。如果說你內心沒有啟動你的善根,你不認為說彌陀的功德是你本具的;你一昧地心外求法,你死了以後,這三千聲佛號對你來說只是一種資糧力,就是一種善種子,如此而已,對你內心善根功德的啟發一點都沒有幫助,因為你本身沒有通過一種正確的觀照。所以,你內在的本性是昏睡的,你在昏睡當中產生的三千佛號的資糧力。這個就不妙了!你用了那麼多的功夫,其效果對你生命的改造有限。

如果我們今天在念佛的時候,同時告訴自己:「托彼依正,顯我自性。」我本身就具足彌陀的功德,我只是假借阿彌陀佛的聖號來啟動。那麼這個時候你的修行,叫做雙向的修學。理觀帶動事修,事修加強理觀,就形成了蓮花式的修學。

那麼,你這樣子的情況,往生以後,跟一般事修又不一樣了,你未來的成長會不一樣。就是,你如果在今天花了四年、五年的時間把本經掌握好,諸位,你叫做生生世世受用。就是你未來的成長過程、你的進步,就像是大白牛車。說,欸,你去年的煩惱跟我一樣多,你的業障跟我一樣重,怎麼你今年進步這麼多?因為你採取的是一種雙向修學,你採取的是一種蓮花式的修學。

所以諸位,作為一個凡夫,我們無量劫來在生死裡面打滾到現在,時至今日,其實每一個人的煩惱業障都差不了太多,關鍵是你用什麼方法修學。就是,我們今天在生死的此岸,要到達涅槃的彼岸,距離都差不了多少。你說你今生表現好一點,但是,雖然你今生好,無量劫來加起來大家都差不多。那麼這個時候,你用什麼工具來渡過生死大海——就是你用什麼樣的乘、什麼樣的法門,就是成敗關鍵了。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花很多時間來掌握什麼是妙法,因為這個影響到你的未來。就是,你花同樣的時間,你可以達到更大的生命反轉的效果,這個就是妙法。

好,我們先簡單這樣講,詳細的我們來看經文。

將述本經,大分為六。

為了要講述本經的經文,我們將它分成六大科:

淨界法師:妙法蓮華經

第一個,我們先談談本經的生起因緣。天台宗講經之前一定要先判教,就是我們先了解整部《妙法蓮華經》在佛陀一代時教的定位,這部經在成佛之道扮演什麼角色。這個地方我們先了解,這個教起因緣,佛陀在什麼因緣之下講這部經的。

第二個,解釋經題。一部經的經題,當然是總持一部經的要義。那麼整部經的經題主要就是兩個字:妙法。用蓮花來譬喻。

第三個,經文綱要。就是本經的妙法,落實到本經有哪些主要的內容,佛陀在經典裡面是怎麼去詮釋妙法的。有兩個重點,按照天台的判教就是:初品到十四品叫做開權顯實;從十五品<從地湧出品>到<普賢菩薩勸發品>,叫做開近顯遠。

第四個,修學方法。我們的宗旨,怎麼樣修學妙法。如何通過一種正確的觀照來啟動自性的功德。

第五個,隨文釋義。正式進入經文,來消文釋義。

第六個,結示勸修。我們把整部《法華經》二十八品的經文講完以後,做一個回顧跟總結。

我們這次的課程,大概就分這六大科。

壹、教起因緣  分三:甲一、總標;甲二、別明;甲三、結示

淨界法師:妙法蓮華經

我們先看第一大科,教起因緣。

要學習本經之前,先看看佛陀講這部經是在什麼情況之下講出來的,也能夠掌握這部經在整個佛教的修學的定位。

好,我們看第一個,總標。

甲一、總標。良由眾生根機不一,致使如來巧說不同。且約一代,略判五時。

我想,我們學佛久一點,經典看多一點,會產生一個問題。就是說,佛教是很多元化的、很豐富的。你看基督教,它就一部《聖經》,你所有的問題都從一部《聖經》裡面找答案。但是佛教,佛滅度以後,佛陀留下的經典叫做一百部的大藏經。所以,我們的教法幾乎是基督教的一百倍。作為一個佛弟子,我們就想了:這怎麼回事?佛陀為什麼要講這麼多呢?佛陀為什麼不一次性地把修行的方法簡單扼要地講出來呢?

蕅益大師做了一個答案:「良由眾生根機不一,致使如來巧說不同。」佛陀說的法,百分之九十九都不是他想要說的。就是,弟子們修行出了問題了,佛陀就出手相救。你頭痛,佛陀就開頭痛的藥;修行當中你是腳痛,佛陀就開腳痛的藥。所以,佛陀的說法絕大部分都是應病與藥,佛陀很少主動地說我想幹麼,很少。也就是說,佛陀說法,絕大部分是站在恆順眾生的角度來說法。那這樣子就複雜,因為眾生無邊嘛。每一個人問題各式各樣,也就造成了佛陀說法的不同。

那麼這個根機就有兩個重點了。什麼叫根機呢?我怎麼知道我根機好呢?當然,你根機好就表示你進步快。根機好,從天台的判教有兩個指標:

第一,看你的障礙。你看有些人,他善根很深,卻障礙很多。他要不修行就沒事,一修行自己身體的病痛、家庭的因素、人事關係……各式各樣的障礙接踵而來。這種人是有障礙的,必須要破障。

你看,你隔壁的跟你同樣去受菩薩戒,為什麼你修行的時候那叫個一帆風順,隔壁的人整天拜八十八佛、持大悲咒,他還是障礙很多?沒辦法,這個先天帶來的。所以,第一個,你成敗的關鍵,你怎麼知道你會往生呢?為什麼他需要念一千聲佛號,不表示你也需要念一千聲佛號?因為各人障礙不一樣。這第一個。

第二個,就是善根的問題了,你的悟性。有些方法,你操作起來,你可以!你在進步的時候操作什麼樣的方法,這第二個,善根問題。

所以,佛陀出世以後他要解決兩種問題:第一個,為眾生破障,所謂的破妄;第二個,是顯真。破除障礙,開顯功德。

甲二、別明  分五:乙一、華嚴時;乙二、阿含時;乙三、方等時;乙四、般若時;乙五、法華時

好,我們知道佛陀說法是兩個重點,我們就來看這個五時的判教。它這個是完全從破障跟顯真來開顯的。

乙一、華嚴時

我們看第一個,華嚴時。

一、華嚴時。坐菩提場,直說大法。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攝受界外根熟菩薩。小機絕分,不見不聞。

佛陀出世以後,他老人家在菩提樹下,說是見到月亮,然後就朗然開悟。開悟以後,佛陀並沒有出定。佛陀是在三昧當中宣講《華嚴經》,說「華嚴最初三七日」。

那麼《華嚴經》的時候是怎麼個情況呢?是「坐菩提場,直說大法」,佛陀在成佛之場直接說大乘法門。那麼這個時候佛陀現的是什麼身呢?叫做千丈的盧舍那身。佛陀是把他的真身——真實的身,真實的相貌——經過長時間的無量劫的六波羅蜜的修學,把無量功德莊嚴的報身現出來。

這種情況「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我們看太陽沒有出來之前,山頂有一種光明,太陽是從下面往上照,先照高山。那麼他攝受的根機是誰呢?攝受已經超越三界以外的大乘根熟菩薩。

這個時候,凡夫、二乘可以說是「不見不聞」。你看《華嚴經》,阿羅漢也在座,凡夫也在座,但是結果是什麼?結果就是「有眼不見廬舍身,有耳不聞圓頓教」,完全沒有得到受益。因為佛陀這個法宴是為那些已經準備好的人來宣說的,就是這個人已經沒有障礙。

諸位!所以《攝大乘論》把六度分成兩塊:一個叫聖人的六度,一個叫做凡夫的六度。因為我們修六度很痛苦的,我們有內在的煩惱業力來抗拒。就好像佛陀在《華嚴經》上說,凡夫修學,就像船要離開陸地,剛開始很辛苦,你要用力地劃,因為地心引力會把你吸回來;等到你離開三界以後,你修行就沒那麼辛苦了,你拜佛也很輕鬆,修六度也是很自在。就是這個船已經怎麼樣?離開地心引力的範圍。你只要做一件事:把風帆拉起來。這個船自然前進。所以,界外的菩薩修學六度那叫一帆風順,他要修佈施也很自在,修持戒也很自在。

所以《華嚴經》什麼意思啊?這個「華」就是大乘的因地,以六度的妙花成就莊嚴無上的佛果;這個「嚴」就是果地的功德。所以古人說,不讀《華嚴》不知佛之富貴。講到十地菩薩的修學,他修佈施那叫一個「一即一切」,他修佈施具足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功德。它的十地菩薩,初地什麼功德,二地什麼功德……所以說讀《華嚴經》是大開眼界。但是,跟我們一點都沒有關係,我們只能夠隨喜讚歎。你讀《華嚴經》,從頭到尾只有四個字,那叫「隨喜讚歎」,因為你都做不到。

但是,佛陀他也知道,他老人家來到人世間,時間很匆促,也只有四十九年,要做的事很多。所以,就像一個農夫,他有那麼多田地,他肯定是把肥沃的田先種下去,因為這個肥沃的田他用力少、效果多。要是你是佛陀,你也一定是。這麼多弟子,先把上根人給度了,肯定是這樣子。佛陀度化眾生,第一件事情,把那些已經初地以上的菩薩先攝受了,教他們怎麼樣增上,怎麼從初地到二地、從二地到十地等等。那我們凡夫就在旁邊隨喜讚歎。

好,那跟我們凡夫有關的,就從後面的第二個開始了,就是漸教,就是漸初、漸中、漸後,也就是阿含、方等、般若。嚴格來說,阿含、方等、般若跟成就功德沒有太大關係,只是破除障礙,這三個法門是破障。你要想成就功德,要麼就修《華嚴》,要麼就修《法華》。你要是聖人,就從《華嚴》進去直接修功德;而《法華經》,它必須要帶有權法的修學,它要先破障,它把破障跟成就功德一起修。

乙二、阿含時

那麼當然先修破障。我們看第一個破障,阿含時。

二、阿含時。示游鹿野,說四諦法。次照幽谷。但被界內鈍根,令其轉凡成聖。

好,我們解釋「阿含」這兩個字。阿含就是無比殊勝,超越一切世間有漏之法。

那麼佛陀說阿含是什麼情況呢?叫做「示游鹿野,說四諦法」。這個「示」是因為佛陀度完初地的法身菩薩以後,他必須要把他的報身收起來,現出丈六的比丘相,就是應化身。因為攝受凡夫,用那麼大的報身他也沒辦法受用。說四諦、十二因緣,知苦、斷集、慕滅、修道,這就好像「次照幽谷」。太陽出來之前先照高山,照完以後,照到最低的幽谷,就是山下。他加被界內的鈍根菩薩,就是我們這些煩惱又重、善根又淺薄的。幹什麼呢?做一件事——轉凡成聖,了生脫死。所以,整部阿含經就講兩件事情:第一個,什麼是我們的障礙;第二個,怎麼解決這個障礙。就講兩件事。

佛陀把《華嚴經》這種理想化的、佛陀的功德報身收起來以後,開始面對我們凡夫的身口意。我們凡夫最大的問題叫做生死業障,這個業力太麻煩,弄得我們非常被動:一修行,欸,有病痛;修得很好,結果死掉了;死掉以後,業力就把你帶到其他地方去了。這個業力不處理,你修行就永遠沒辦法上路。所以,解決生死業障是第一個課題。咱們先不談什麼功德莊嚴,這個都太遙遠了。所以,佛陀在阿含經強調業力的不可思議。

比方說,目犍連尊者,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他怎麼死的?被外道亂棒打死。為什麼?因為神通難抵業力!比方說,釋迦牟尼佛的家族是怎麼滅的?被琉璃王滅掉的。佛陀三次用神通阻礙,沒用!為什麼?業力不可思議。乃至於佛陀本身,貴為佛陀,都有金槍馬麥的餘報。

當然,佛陀的報身那是不得了,「佛為法王,於法自在。」但是佛陀如果現出了因緣所生、感同眾生法界的這個應化身,他也是有老病死的問題。一定說,過去生因為怎麼樣了,所以今天怎麼樣,也還是有這個餘報。所以整個阿含經強調一個觀念:「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你業力不處理,你就是障礙重重。先強調這個觀念,先把敵人找出來。

那怎麼辦呢?阿含經講三個法門,叫做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佛陀講三帖藥:

第一個,觀察因緣是無常的。說你現在福報很大,對不起,不決定!就像你做夢,你今生這個是好夢,你可能下一個就是一個不好的夢。所以生命是動態的,它不是一條直線的,人生是拋物線的。你有得意的時候,你也會有失意的時候,這是生命的常態。你今生得意,你來生可能福報享盡了,可能就不好了,所以人生是變化的。

更可怕是下面那句話,「諸法無我」。這個變化的情況你沒法掌控,就「無常故苦,苦即無我」。這個地方怎麼辦呢?那只能夠追求不生不滅的涅槃,厭惡生死,欣求涅槃。所以,阿含經對治生死業障,三個重點:無常、無我、涅槃。當然它的核心思想在無我。

這個地方,對我們淨土宗關係密切。諸位!你淨土宗也要帶業往生,是吧?沒有一個人往生是不處理業障的。如果說,你把業障放著,你往生不了的。就是說,你必須在臨終的時候讓願力強過業力,那你這個業力就可以帶業往生了。

所以,處理業力在阿含經裡面講得很清楚,就叫諸法無我。就是,我們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強做主宰,然後就自討苦吃。其實,業力的可怕來自於我們自己給它火上加油,讓它輾轉相續。

比如說,本來這個人做你的兒子,這個地方因緣就很複雜。人跟人之間的因緣沒有永遠善、沒有永遠惡的,所以有時候你很滿意,有時候你不滿意,因為因緣是無常變化,這個是人生的常態。問題在哪裡呢?為什麼你作為一個老師,你管別人的子女管得很好,你面對自己的子女卻沒辦法了?因為你想要強做主宰,問題在這。業力,一旦你要主宰它的時候,那糟糕了,後果叫做輾轉相續,你們兩個來生還有戲可以看。

所以,帶業往生強調的就是說,臨終的時候,怎麼知道沒有業力把我牽走?你把今生、來生的因緣完全放棄:我不主宰了,帶業往生!

諸位!業力不是靠拜懺、持咒、念佛消掉的。業力你沒辦法消掉,你怎麼消得掉呢?蕅益大師說的,你無量劫來修持的業力,就靠你今生幾十年想要把業力消掉?你第八識的阿賴耶識不是今生才創造成的,那叫一個大倉庫,「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認作本來人。」處理業力最好的方式就是:你不要主宰它。叫做斷相續,不是完全消滅。你如果要完全消滅業力,你這個觀念就錯了,也沒辦法消滅。

所以,佛陀對治業力,他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巧妙的方式,就是「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到此為止了,所有業到今生為止。你只要做一件事情,業力對你的傷害就降到最低了,叫做「放棄主宰」,四個字而已。

所以,一個人到晚年會不會往生,有兩個指標:

第一個,你跟阿彌陀佛的因緣深不深。不管你是觀想,你是念佛,你是拜佛,不管你用什麼方式,你要跟阿彌陀佛的本願建立強大的感應的力量。這是第一個指標。

第二個,你對娑婆世界的業力是不是善加調伏。你好歹要把業帶走吧?就是說,你現在對你的人事的因緣、你的子女,各方面,你還在主宰嗎?你還在主宰,那你就不容易往生了。因為你的生命就兩條線,你有往生的因緣,也有流轉的因緣。那對不起,流轉的因緣叫熟境界,是吧?而這個往生的因緣是生疏的境界。那當然就強者先牽了。如果到晚年你對人生還在主宰,那對一個淨土宗行人是非常不吉祥的。

所以,阿含經的思想就是修我空觀,不要什麼事情都把「我」放在裡面。你看我們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說,你看別人家小孩發生什麼事,一點感覺都沒有;只要你的兒子發生什麼事,你就很痛苦。因為你把你這個自我意識放在你兒子的因緣,就你自己把「我」丟進去的。諸位!是我們自己多管閑事。

那就什麼事都不幹?不是!凡事盡心盡力,成敗交給業力。佛法的意思,我們只能重視因地,不能決定結果。所以整個阿含經,它就是消除生死業障,就做這件事情——修無我觀,慢慢把生死業力給調伏了,趨向涅槃。

這是第一件事情。

乙三、方等時

我們看第二個。佛陀開的第二帖藥,對凡夫,方等時。

三、方等時。彈偏斥小,嘆大褒圓。譬如食時。恥小慕大,自悲敗種。

阿含經,佛陀對於聲聞人、對凡夫修無我觀、趨向涅槃,那叫一個讚歎有加。佛陀是處處讚美,說你這個是修無比法,非常殊勝。

到方等時就不一樣了。因為這些凡夫也好,二乘也好,已經把生死業障調伏到一個程度了,涅槃的寂靜的功德在心中已經慢慢生起了,所以這個時候,佛陀把大乘的功德跟小乘的涅槃放在一起,就產生對比。對比就產生兩個結果:「彈偏斥小,嘆大褒圓。」佛陀在方等經是明顯地訶責小乘的不足,讚歎大乘功德的殊勝,就好像太陽到了早餐的時間,七點到九點。

在這個方等時,二乘人的心態叫做「恥小慕大,自悲敗種」。我們看阿含經,阿羅漢對自己的表現,有一句話可以看出他的心態。阿羅漢說是「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皆作,不受後有」。就是阿羅漢他成就阿羅漢,他一定要講出這句話出來,說我的生死到此結束了,所以阿羅漢叫無生。他不敢講無死,因為他還要死一次。他永遠沒有受生這件事情了,他還有一次死亡,所以他無生。「我生已盡」,我的生命不可能再投胎了,在我的生命裡面沒有受生這件事情了。我是「所作皆作,不受後有」。在他的認為是說,我所有的法門都修完了。也的確,阿含經的「無我觀」這個功課他的確修完了。

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二乘的聖人對自己是充滿自信,甚至於目犍連、舍利弗尊者也是。他們認為佛陀跟我也差不多,佛陀你也不過就是一個大阿羅漢而已。他認為佛陀也是一個解脫的功德。所以,到了方等會上,他們可以說是大開眼界,知道什麼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方等經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維摩詰經》。《維摩詰經》是什麼樣?維摩詰託病弘道。它說是維摩詰居士生病了,躺在床上就憶念:「世尊大慈,寧不垂愍」——佛陀那麼慈悲,為什麼沒有人慰問我呢?

佛陀知道以後,就派舍利弗:舍利弗尊者!你帶著僧團去慰問維摩詰居士。舍利弗說:我不敢去啊。說你怎麼不敢去呢?你是聲聞人智慧第一。他說:世尊啊!你不知道,有一天我在樹下打坐,長者維摩詰居士走過來說:尊者!你是身體在打坐,還是內心在打坐?我回答不出來。

因為阿羅漢認為,身就是心,心就是身,沒有什麼大乘佛法說的「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大乘往往就是不思議境。

舍利弗尊者繼續說:那你老人家說我是身在打坐,還是心在打坐?維摩詰居士說,不起滅定而現威儀,是名靜坐。他說,你應該身體在打坐,但是你要同時能夠現出各式各樣的應化身,這才是真正的打坐啊!當然,這個超越阿羅漢的範圍,這是千百億化身的境界。所以舍利弗尊者覺得:哦,這個人很高啊!所以他不敢去。

佛陀說,那目犍連你去。目犍連也不敢去。後來問須菩提、迦葉尊者,沒有一個弟子敢去。所以佛陀只好命令文殊菩薩,帶所有的大小乘的弟子,說是菩薩八千,阿羅漢五百,浩浩蕩蕩地去跟維摩詰居士問候。

維摩詰居士當然是不可思議。他知道這些弟子們來,就用神通力把這個房子的東西全部清空,剩下他的床座,他就躺在床上。然後到東方的須彌燈王佛的地方,借了三萬兩千個床座。每個床座有多高呢?八萬四千由旬。借過來,放在他的丈室。

來了以後,就請這些仁者陞座。當然,這些大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一下子就飛上去了,阿羅漢聖者爬不上去。維摩詰居士說,你別爬了,你爬不上去的,這八萬四千由旬。你們向須彌燈王佛頂禮,求佛菩薩加被。這樣頂禮以後,就開始陞座了。陞座以後,當然大談不二法門。大談不二法門,舍利弗尊者就只有聽的份了。

聽完以後,天女高興,就散花。天女散花以後落到菩薩的身上,因為菩薩有法空的思想——我空法空,他心無所住,所以自然脫落;但是這個花沾在阿羅漢身上就沾住了,因為阿羅漢是清淨。他們到處就這樣撥,撥那個花朵。

所以我們看,整個方等時,二乘人是非常被動,也可以說是深受打擊。因為在阿含時的時候,他認為他的功德是無比殊勝,即便佛陀也不過如此。當然,這個時候佛陀沒有親自出手,叫維摩詰居士現出大乘的功德。

所以我們從《維摩詰經》看到兩件事情,就是你可以看得出什麼叫做解脫、什麼叫做自在,這兩個不一樣。解脫是,我今天到一個廁所去,阿羅漢也到了廁所,他可以用一種三昧力,讓自己聞不到那些臭味。他從臭味解脫了。如果一個初地菩薩到廁所去,他能夠轉這個臭味,他能夠轉煩惱成菩提,他能夠把這個臭味經過他的三昧力,讓每一個人都聞到香氣,這叫自在力。在方等會上,大乘的自在功德跟小乘的解脫功德,一對比的結果,變成八個字,叫做「恥小慕大,自悲敗種」。

當然,這樣的刺激是很重要的。因為阿羅漢其實他是有足夠的能力往前走的,但是他有個問題,他得少為足。他覺得「我什麼事都不想學」。你看阿羅漢聖者,看很多的大乘經典的功德,他也在座啊。所以人家問他說:欸,舍利弗尊者,這個大乘佛法,你看了這麼多,你有什麼想法?他說:你想問我的心情?我對這些功德不生好樂,因為我覺得我夠了,我一個涅槃,只要「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我只要不受生死輪迴的干擾,就心滿意足了。什麼大乘的功德,跟我沒關係。

但是,到了方等會上,阿羅漢的心動搖了,「恥小慕大」。就是,對這種自在功德他生起好樂,但是這個時候他覺得他還是做不到。就像後面說的,這個乞丐被帶回了家中,看到長者很多珍寶,心情好樂;但是他想,這個跟我沒關係。這個珍寶是長者的,這跟我沒關係,我也做不到,我不可能擁有這些珍寶,我就是一個掃廁所的。但是,至少在心態上他已經知道自己還有進步空間。這個方等時達到目的了。

乙四、般若時

好,我們看第四個,般若時。

四、般若時。廣會一切法入摩訶衍道。譬如禺中。鈍根明共般若,利根悟不共般若。

佛陀在教眾生,他是先破障,再開顯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