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
我們上一次講到第二大科,解釋經題。這一科,我們上次簡單地做了說明,現在把它做一個總結。
本經的經題有兩個重點:一個是妙法,一個是蓮花。妙法是一個法說,蓮花是一個譬喻。也就是說,本經所強調的修行方法,是一種蓮花式的修學。什麼叫蓮花式的修學呢?我們簡單地做一個說明。
佛陀出世以後,我們把釋迦牟尼佛所宣說的一代時教,其實可以分成兩大部分:一個叫做破除虛妄,一個叫做開顯真實。所以,整個佛法的內涵只有兩個重點:一個是破妄,一個是顯真。
當然,從修學的次第來說,是應該先破妄。什麼叫虛妄?有沒有人對虛妄做一個定義?凡是因緣所生的都是虛妄,凡是外來的東西都是虛妄。簡單地說,什麼是虛妄?就是我們一念心性墮入輪迴以後,長時間在三界裡面打滾所留下的後遺症。我們每一次的生命都想離苦得樂,有時候成功,有時候失敗。當然,這些恩恩怨怨都過去了。重點是,時至今日,我們因為攀緣心,在追求快樂的過程當中招惹了兩種虛妄的障礙:一個叫做業力,一個叫做妄想。這個完全是輪迴帶來的,不是我們本來有的,所以這個叫做虛妄。
這兩種虛妄,如果你不想了生死,也不想成佛,也不想往生,你想要在三界裡面享受快樂,你不用去處理它。如果你只是追求人生的快樂,你只要斷惡、修善、皈依三寶,這個就不著急。但是,你想往生,你想離開三界,它會從業力變成業障,就變成障礙你了。就是,你只要不離開三界,什麼事都沒有。所以,從淨土宗的角度,我們也是要破妄,只是我們沒有斷,要調伏。
業力跟妄想這兩個東西其實是有關係的,因為業力刺激了妄想,妄想又增長業力。處理業力跟妄想,佛教徒跟外道的方法不一樣。
外道是處理業力。說是,反正「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我們一生所受的痛苦是固定的,那與其這樣子,我倒不如多修苦行,早一點把這個業給消了。所以他修很多苦行。反正業是固定的,你早點受!晚受不如早受。
當然,佛陀出世以後不同意這個看法,哪有說一切法是有自性的呢?佛法的意思就是說,處理業力已經來不及了!你無量劫來修的業力——諸位!你這個灰塵已經沾了無量劫,你想用幾十年時間把它消滅,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直接消除業力,這個是不對的方法,這叫無益苦行。
佛陀的智慧說,業力你不能再造作了,至少你要斷相續,但是重點在於改變你的思想。佛陀認為,放棄主宰,這是消除業力的第一個好方法。就是從今以後,你對於所有的因緣、業力所變現的人、事、地、物,不再主宰了。我今生就是隨緣消舊業,就這樣過了就算了。恭喜你!你的業力開始沉澱了。所以佛陀處理業力,那比外道高明多了。就是,你不能直接跟業力碰撞,你不是它的對手。所以你看,很多人開始就是面對業力,結果越修業障越嚴重。阿賴耶識不是你可以碰的,你怎麼弄得過阿賴耶識呢?它無量劫來熏習所成。
改變第六意識,改變你心中的主宰。就是「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人生是無常變化的,更重要的是你不能主宰。既然你不主宰,你就不要強求。你認為你可以主宰,其實是不能主宰,否則要弄到你自己業力越來越重。
所以,佛法第一個破妄就是「無常故苦,苦即無我」。這個時候我們知道,人生的真相是不能主宰。當業力在釋放的時候,你只能夠認命、放下,只能做這件事情,因為它已經是成熟了。說人生要改變命運。佛教的改變命運可沒有叫你改變今生,它的重點在改變來生。因為你今生出現的時候,表示你這一期的業力已經成熟了。就好像說,你一個女眾,不可能修行變成男眾,不可能!當你出生的時候,你今生的業力大方向已經成熟了,只能微調。既然這樣子,那你就必須要放棄:放棄主宰,修無我觀。
第二個,修法空觀,就是緣起性空。這個空觀——因緣空,跟無常空不一樣。無常空只是把「我」拿掉,這種空雖然比較快,但是它產生的問題,因為有法執,所以它胸量打不開。所以佛陀講我空以後講法空,就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我不管能不能主宰,反正這一切法都是向因緣借來的。
說因緣性空的時候,就說明了人生無所得。諸位!這個觀念很重要!所以你不要以為空觀跟《法華經》沒有關係,它雖然是空觀的升級版,但是它跟空觀有關係。也就是說,緣起性空認為「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生命的開始是向因緣借來的,生命的結束是再回給因緣,所以我們來這一生,在因緣裡面得不到任何東西。
也就是說,如果不修理觀,一個人即便能夠做善事,即便能夠斷惡、修善、皈依三寶,只要是不能夠修理觀,只要是心性的功德沒有增上,那你從這句「因緣生、因緣滅」來看,你這一生是空過了,完全空過了。就是你把因緣借來,再把因緣還回去,就這樣子,所以你人生沒有得到任何東西。
無常空也好,因緣空也好,總而言之就是在消除生死業力,消滅顛倒妄想。這兩個是輪迴的後遺症。
這兩個消完以後,有些人認為我大事已辦了。其實不對。這個時候你得到一種功德,叫做涅槃寂靜樂。諸位!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學佛只是追求一個涅槃寂靜樂嗎?有那麼簡單嗎?那麼佛陀的功德莊嚴是怎麼回事呢?所以,一定有另外一塊的經典講到開顯功德,那就是《法華經》。就是,人不能夠只是把過去的妄想業力消滅而已,你要把你自性的功德開顯出來。
那麼這個時候怎麼開顯功德呢?
我們看蓮花的兩種譬喻:一個出水義,一個開敷義。在天親菩薩的《法華論》中指出,你要開顯自性的功德,第一件事情,你的心中要先種下一朵蓮花,也是啟動自性的一個種子。自性雖然本來具足,但是你要有一個方法去啟動它。就是按照禪宗說的,我們的真如本性睡著了,你要把它喚醒,要把它激活。
有兩個方法:
第一個,出水義。就觀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這個我們後面會說到。觀一念心性本來空的時候,就產生了出水,就是離一切相。蓮花在污泥當中它永遠保持清淨。就是說,我們一念心性雖然經歷了很多人生的經驗,產生很多的妄想,但是它清淨依舊。你要把這個清淨的力量喚醒。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開敷義。蓮花本來就具足蓮子,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它含苞在裡面,所以它有一種具足功德的功能。這是假觀,觀十法界十如是,去啟發它自性的功德。
所以,如果你要說,欸,觀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很複雜。那師父教你兩個方法,很簡單。怎麼樣啟動你心中的蓮花?兩句話就說完了:第一個,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第二個,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你只要把這兩句話念一遍,你就開始在激活你內心的自性功德力了。諸佛的功德莊嚴,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就在你憶念這兩句話的時候開始醞釀,開始慢慢成就了。雖然它現在還沒有表現出來,但是那個蓮子已經蘊藏在裡面了。
也就是說,諸位!破妄跟顯真,你有兩種選擇:第一個,我分兩階段。可以啊!我先破妄,我先從業力跟妄想裡面解脫出來,我先創造一種寂靜的力量;然後我來成就功德莊嚴,就是兩階段的修行。這種修行叫做不妙,不是《法華經》所強調的。
《法華經》的意思就是說,你應該把破除虛妄跟成就功德當做一件事情來完成,叫做「一佛乘」,那個就是妙法了。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破妄跟顯真本來就不是兩碼事,是一碼事,它們會互相幫助。其實,如果你破妄方法對,它會幫助顯真;而顯真,當真如顯現出來的時候,也有助於破妄。
諸位!成佛之道的時間是不一定的,有些人是一下子就成佛。後面《法華經》會講到,為什麼他一下子就成佛,而有些人成佛之道走得很久?你採取的方法很重要。也就是說,你現在要到美國去,可以坐船,也可以坐飛機。同樣的距離,因為你所採取的方法不一樣,花的時間就不一樣。
也就是說,我們從無量劫流轉到現在,每一個人虛妄的力量都差不多,我們真如的功德也都是一張白紙。從現在開始,如果是一個新的起跑點,那麼誰能夠掌握一種妙法,誰能夠掌握一朵蓮花式的修學,就是成敗的關鍵了。
本經所強調的,就是把破妄跟顯真當做一回事,而不是當做兩回事。那怎麼辦呢?我講一個公案,你就知道這兩個要怎麼整合起來。這個公案是禪宗最有名的公案,就是六祖大師是怎麼能夠得到祖師位的。
五祖要退位的時候,說,誰能夠把自己心中的道法秀出來?真正的高手見面,沒有說你一天拜幾拜,這個東西不足以論斷一個人好壞。他是看你心中的道,因為所有的法門是道引導的。你前面的馬車,這個車子大小沒有什麼關係了,那是一種資糧,但是誰去推這個車是關鍵,以道來引導這個法。你修法門沒有太大意義,但是你用什麼道來引導它,這很關鍵!
那麼神秀大師的道是什麼呢?它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他用這個道法來統攝他一切修行的事修。不錯!非常用功,「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六祖大師的道是什麼?「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諸位!我們看這兩個人心中的道,隱隱約約看得出這個人未來的成敗快慢,已經看出他的高下了。
我們以一個鏡子來做修行的譬喻,佛陀很喜歡說「用心如鏡」。說一個鏡子剛買的時候很乾淨,但是你把它放久以後,今天沾一點塵埃,明天沾一點塵埃,時間長了以後,我們看不到鏡子了,只看到塵埃了。那怎麼辦呢?
兩個方法:一個叫做「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就是你把心放在灰塵上面,以灰塵為住。就是你看到一個充滿灰塵的鏡子,你就把心放在灰塵上,然後今天去掉一點灰塵,明天再去一點灰塵。當然這是個方法。但是最好的方法是把心放在鏡子上,站在鏡子的角度來面對灰塵。你鏡子是有光明的嘛!這樣你們聽得懂吧?聽懂了,那非常好,你們很適合學《法華經》。《法華經》就是站在一個成佛的高度。就是說,我是業障深重,但是如果把業障深重撥開來,我跟佛陀是同一個水平。
所以《法華經》它是這樣。就是說,你學完《法華經》,你會有兩種角色。你說你到底怎麼回事?你把自己做一個定位。你《法華經》學完,你把自己做一個定位。
那我要先問你,你要從因緣上來看,還是從本性上來看?你要是問我因緣所生法,那我對你的定位,就是「業障深重,求出無門」。的確是這樣,所以因緣上我們也是業障深重。但是你要從真如的角度,那我告訴你:「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
諸位!這兩句話沒有衝突,完全沒有衝突。你如果把這兩句話都能夠一起放在心中,你就是一個很好的學《法華經》的根性的人。論因緣,我業障深重;論本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直下承當。你要有這樣的自信。
諸位!反正我們一個三界凡夫,這一輩子是離不開污泥了,但是你有選擇。你要種一個牡丹花、玫瑰花的污泥,還是要種一朵蓮花的污泥?這就差很多了。諸位!你面對污泥是什麼態度,這很關鍵了!
我舉個例子好了。比如說你兒子或者你女兒,整天跟你唱反調。你希望他A,他就偏偏往B 走,這個很有可能。當然你就很痛苦,因為你對他付出很多,你把所有精神體力放在他身上。但是你等到有一天年紀大了,你發覺你沒有辦法掌控他的時候,糟了!因為你已經付出太大了。這個時候,「菩薩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你有三種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第一個,思惟業果。反正我欠他的。我欠你的,我今生還。你也可以把自己的心給調下來。這也是一個好方法,深信業果,認命。
第二個,修空觀。反正我本來就沒有這個兒子,因緣和合虛妄有生,我是跟因緣借的,我也遲早要還的。既然遲早要還的,那就還得自在一點,還得瀟灑一點。是吧?修空觀。
前面兩個其實都跟因緣切割了。不管你是深信業果,或者是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都是跟這個因緣切割。就是,我惹不起你,我閃得過你,可以吧?所以,思惟業果跟思惟空性!
但是《法華經》不是這樣子,《法華經》勇敢面對。《法華經》遇到子女不孝,那是:哎呀,我太感激你了!你真是我的千年冰山雪蓮。我一念心性,正好這個六度裡面的忍辱波羅蜜需要的是逆境的刺激,你願意扮演這個角色。那叫一個歷事煉心。
諸位!當蓮花遇到了污泥,污泥對蓮花來說不但不能構成病蟲害,它還能夠吸收污泥的養分。這個就是蓮花的高明。也就是說,諸位!你現在面對污泥,面對業力跟妄想,這是沒有一個人可以避免的。不管你修淨土,修什麼法門,你無量劫來的後遺症一定要處理了。你有三種方法:第一個,從業果上認命;第二個,從空性上切割;第三個,從心性上歷練。你用三種方式,就決定你未來三種不同的人生觀,三種跑道。諸位!我們現在如果是同一個起跑點,你用三種方式去思考人生,三個人會走上三個不同的道路,生命的反轉也完全不一樣。因為車子不一樣,有羊車、鹿車、牛車的不同。
我們改變不了我們所處的環境,這是一個五濁惡世的污泥。但是,你用什麼方法去面對它——你是用牡丹花來面對污泥,你是用玫瑰花來面對污泥,還是用蓮花來面對污泥,這個就看出一個人的成敗得失了。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越早啟動一念心性,對我們是越有利的。你不斷地思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那麼這個時候,那叫一個順逆皆方便。那人生就不是無常無我了,那人生就很有價值了,每一件事情對你都有意義。如果你能夠操作《法華經》,那每一件事情對你都有正面的意義了,無論順境逆境:順境增長我的信心,我感謝三寶的加被;逆境讓我更加的強壯,讓我的心性的力量更加的堅定。
我們改變不了人生的業力跟妄想,但是我們可以用一個很好的方法,把這種負面的力量轉成正面的能量。這個就是本經的修行方法,就是蓮花式的修學。面對因緣所生法留下的所有的問題,我們都先啟動你的真如本性,再來處理。就是先把蓮花啟動起來,再來面對污泥。這個就是本經的修行方法。如果你不去啟動蓮花,那你就是本來無一物,你到處惹塵埃。惹完塵埃以後再來擦,來不及了!那時候來時時勤拂拭,那你一輩子就沒完沒了了。先去惹塵埃,然後再去拜懺,拜完懺以後出來再惹塵埃,那你這個修行就不知道修到什麼時候了。
所以,我們的確是要有方法。也就是說,當我們面對三界的業力跟妄想的時候,我們先把蓮花啟動起來。這個時候,破妄顯真一次完成。站在真實的角度來面對虛妄,這個就是本經的修學。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妙法用蓮花來作譬喻,是這個概念。
好,這是對經題的一個簡單解釋。
乙二、別解 分二:丙一、妙法;丙二、蓮華
我們看它的別明,個別說明。
這個妙法跟蓮花,前面是從觀念上來說明,這以下是從本經的內涵來說。
丙一、妙法。
本經在解釋妙法是怎麼個情況呢?
本經所強調的蓮花式修學,它總共有二十八品。二十八品我們切成兩塊:
第一個,前面十四品,叫做「開顯佛慧」,什麼是佛陀的智慧。
諸位!你現在就要學佛陀的智慧了,不是說你等到成佛才學。你說我以後才學,那你就永遠不會成佛了。先有智慧才有功德,這個是一個因地。就是說,我們現在就必須要站在佛陀的一個水平來修學,所謂開示悟入佛的知見。
當然我們後面會說,強調一心三觀,觀照我們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這個是開顯佛慧。從初品到第十四的安樂行品,是廣泛地講到佛陀的智慧。什麼是佛陀的智慧?佛陀會詳細地說明。
佛陀說,我以前跟你們講的都是滿足你們的需要。你遇到痛苦了,佛陀告訴你:如是因,如是果,深信業果;你再好一點,無常無我。這都不是佛陀的智慧。那叫做逗會他意,那叫應機說法。就是你想幹什麼,你心中有什麼需求,佛陀滿足你,這可不是佛陀的智慧。那麼什麼是佛陀的智慧?本經會詳細地說明。
第二個,佛陀的功德。
我們一般的認知就是,釋迦牟尼佛就是出生在淨飯王家,然後就結婚、就出家,出家以後就開始成道,最後轉法輪、入涅槃。難道就這樣子嗎?那什麼是佛陀真實的功德?
從佛慧來說,天台智者大師先分成跡門跟本門。跡門就是佛陀一期的應化身。從這一期應化身我們看到什麼呢?看到佛陀在本經開權顯實,顯一佛乘之因。「權」就是方便法門,「實」就是真實的功德。方便法門當然主要是空性的智慧了,不管是無常空還是因緣空,都是方便法。從智慧裡面,我們當然就成就我們的因地。
那麼從果地的功德,「約本門,開跡顯本」。從佛陀這種長久的法報二身的功德來看,開跡——打開一期應化身的方便,而彰顯這種常住的法身的功德,顯一佛乘之果。當然,這個本門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普門品>。看看佛陀那種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的功德,你才知道,佛陀不是只有丈六的比丘相而已。
那麼這樣講,這個妙法有兩塊:前面十四品,講佛慧;後面十四品,讚歎佛德。
所以,《法華經》其實已經沒有眾生的味道在裡面了。我們注意看,《法華經》跟《華嚴經》是比較特別的,就是直接契入佛法界了。只是說《華嚴經》契入的是佛陀的果地功德,所以我們上不去;《法華經》它也給你一個台階,它先講成佛的因地,再講成佛的功德。所以它一佛乘的因跟果,給我們一個台階上。
丙二、蓮華。
在本經,在開顯佛慧跟佛德的時候,其實佛陀都是有三個階段,本經的結構有三階段。
天台宗以這個蓮花的成長過程為喻。就是說,佛陀想要在我們的心中成就一個蓮子,這個蓮子就是佛的功德。佛陀看我們這個小孩子一天到晚玩,他想把功德送給我們,但是我們沒辦法接受。因為我們一個苦惱眾生,長時間在外面奔忙,我們對佛的功德不可能生起好樂,我們一開始要的是寂靜。因為業力妄想弄得你非常地「生滅變異,虛偽無主」。所以佛陀必須怎麼樣呢?佛陀必須要分階段。如果佛陀一開始就把所有東西給你,我們沒有一個人能夠接受,很多人可能因此就學外道。
所以佛陀知道,說,如果我一開始就告訴你成佛之道,而沒有告訴你很多選擇:哦,還有人天的因果可以選擇,你可以到極樂世界去走一走,你也可以到二乘的涅槃。也就是說,如果佛陀不開五乘的選擇性,如果佛陀出世以後說,學佛只有一條路,跟著我的腳步走,要不然你就別走,我相信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學外道。佛陀看這樣不行,所以怎麼樣?「為蓮故華。」欸,咱們不著急,不著急要蓮子,先種一朵蓮花,因為蓮花很漂亮,先種蓮花。然後,欸,「華開蓮現。」你一開始重點是在蓮花,沒想到蓮花一出現的時候給你一個非常大的驚喜,竟然裡面有蓮子!最後「華落蓮成」。
其實,蓮花只是個過渡,佛陀說法的真正目的是蓮子。那這樣子,佛陀為什麼一開始不給你蓮子呢?因為要有蓮花的過程。凡夫的成長是要有過程的。這是智者大師的觀念。就是說,佛陀講《法華經》的意思是,如果落實到佛陀的智慧,佛陀其實很想把他所有的智慧送給你——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但是我們的心是二分法,我們有所得心。一般人很難中道,你要麼有,要麼空,你說誰能夠空有無礙呢?不可能。所以佛陀說,那與其這樣,先講空觀吧,反正凡夫無量劫來,在有相的因緣分別太久了。治亂世用重典,所以為實施權。
我相信,所有的學佛人,幾乎百分之八九十,第一個學佛一定是從業果開始學起,深信業果。慢慢覺得說,欸,我老是斷惡修善,然後來生享受快樂果報,這不是辦法。因為快樂會讓你產生放逸,放逸以後你又造業,又開始痛苦;痛苦以後起慚愧心,又開始斷惡修善;斷惡修善福報變大之後又開始放逸……所以,人生追求快樂,這個不是辦法,因為後遺症太大。所以你開始修空觀,那乾脆快樂也放棄吧。所以我們從一開始離苦得樂的概念,提升到——原來人生不能追求快樂,人生要追求寂靜。就是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因為追求快樂會傷害你。你追求快樂,等到快樂出現的時候你一定會放逸,那你就把第三生給毀了。
所以,我們的思想是要次第成長的。我們一開始追求快樂,後來發覺不對,對我們凡夫來說快樂會誘惑我們,所以我們開始明白,哦,原來要追求寂靜。所以我們開始把所有的善業,不是迴向到人天果報,不求人天果報,而是迴向到極樂世界無漏的功德。因為快樂一旦落入因緣所生法,那就糟糕了!那就「譬如美食,夾雜毒藥,初雖美味,終成大患」。
所以,佛陀在帶我們的時候,是把真實的東西先收起來,為實施權。佛陀是step by step(一步一步地),先把這個業果的思想、空性的方法丟出來,讓你踏出第一步。等到法華會上,你對空性的思想裡也繞了一圈了,佛陀告訴你:這個是我的方便法門!佛陀哪是只有空性呢?如果佛法只是修空觀,那佛陀的萬德莊嚴,這些所謂的無量的功德: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一為無量、無量為一,那這個功德莊嚴擺在哪裡呢?佛法空觀只是一個方便,只是破妄。佛法的真實義在妙有。所以佛陀開始開權顯實了,把方便門打開,開顯一念心性的功德。其實佛陀重點是要開顯真實的功德。
到了第三個,廢權立實。當你證得初地以後,那你就不要修《法華經》了。諸位!《法華經》是給凡夫修的。你真正證得初地,你就直攻《華嚴經》了。那就廢權立實。你的人生就沒有「破妄」這兩個字了,你的人生只有不斷地開顯功德了。當你離開三界以後,你的工作完成一半了,破妄這一塊破得差不多了。
也就是說,佛陀的智慧是三階段:先講阿含、方等、般若,破妄。在破妄的時候並沒有告訴我們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一念心性,就是為實施權。一段時間以後,你接觸《法華經》,你發覺破妄跟顯真是互相增上的:我在破妄的時候也可以用一念心性;在一念心性的時候,我現在就可以成就佛陀的功德。所以,我做一件事情同時具足破妄、顯真,何樂而不為?我們開始進入《法華經》的思想。等到你入了初地以後,廢權立實,你不需要方便了,「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所以佛陀的智慧是三階段完成。
佛陀的功德也是這樣子。什麼是佛陀?什麼是佛陀的功德?我們一開始的概念,我們看阿含經、方等經,佛陀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丈六比丘相;從本垂跡,從法身報身的根本而示現一種丈六比丘相。因為佛陀要陪著我們成長,他必須要同事攝,必須要跟我們一樣遵守因緣所生法的規則,他也是要受生,也是要經過結婚的過程,乃至於生兒子的過程,最後才覺悟,出家成道。就是他必須要把我們凡夫的過程走一回。為什麼?「從本垂跡」,讓人家知道,成佛其實是可以從凡夫開始修起的。因為佛陀一開始也跟我們一樣走過來的,他不是注定就是佛陀。
等到因緣成熟的時候,佛陀開始「開跡顯本」。佛陀的功德不是只有今生,然後就入涅槃了;佛陀還有報身、法身,開跡顯本。
到了《華嚴經》的時候,佛陀再也不提所謂的丈六比丘相了,那完全是「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佛陀就直接現法報二身了。
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作為佛陀,他有很多「兒子」。這些「兒子」後來出走以後就變成乞丐了。佛陀不是馬上把他們拉回家裡面,這沒有用的,他們還會離家出走的。佛陀想,這個人乞丐做那麼久,你把他拉回家,他沒準當天晚上又跑掉了。佛陀只能在他的大富長者家的外面先蓋一個小茅棚。這個小茅棚有吃有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珍寶。反正乞丐他也不在乎珍寶,乞丐就是有個地方住、有個地方吃就好了。因為他的心——我們凡夫在三界裡面流轉,已經怎麼樣?心量狹小,自悲敗種。
所以,你看很多人去讀《華嚴經》的佛陀功德,他沒有任何的好樂;你看很多人讀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他也沒有好樂。他覺得這個跟我沒關係,因為我們流轉太久了!佛陀也知道我們有這個問題,因為我們接觸的都是世間的五欲,誰看過功德莊嚴呢?是吧?所以佛陀說,好,你現在不想跟我回家一起住,沒關係。我先弄個草庵,弄個茅棚給你住。然後你慢慢慢慢地安住了以後,你的心量開闊了,這個時候再把你接回家裡面來住。
這個是兩階段的修行:先開方便門,再示真實相。但是你學《法華經》的時候要有個觀念:你是一個乞丐,你千萬不要住茅棚。懂嗎?你要直接回家!你要直接回家!就是說,你直接回家,再去學習各種技術,這個是最快的方法。如果你不學《法華經》,你的人生就是兩個階段:先住茅棚,涅槃寂靜樂;最後在寂靜當中再從空出假、發菩提心、開顯心性的功德。也就是說,佛陀的設計是為實施權,但是你讀了《法華經》以後,你要權實不二,要把權跟實結合起來。
好,我們看蕅益大師對於佛陀的智慧跟佛陀的功德做的一個總結,有三段。
是以蕩化城之執教,廢草庵之滯情,開方便之權門,示真實之妙理。會眾善之小行,歸廣大之一乘,上中下根,皆與記別。又發眾聖之權巧,顯本地之幽微,故增道損生,位鄰大覺。一期化導,事理俱圓,蓮華之譬,意在斯矣。
好,我們來解釋這一段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