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講)

我們修學佛法的方式,基本上有兩種的不同:

第一種是生長在佛世的修學。生長在佛世,它的基本思想就是以佛為師。「佛為法王,於法自在。」所以我們對於自己的修學不必有太多的操心,我們只要做一件事就好,就是依教奉行。「我今見聞得受持」,我們只要聽聞佛陀的開示,信解奉行就可以了。佛陀會告訴我們先修什麼,再修什麼,最後用什麼法門來收尾。所以,生長在佛世的弟子,修行很單純。

但是,佛陀滅度以後,進入了像法、末法時代,我們修行就相對困難了,因為我們進入了一個有法無人的時代。就像一個醫院,裡面的藥都在,但是醫生都不在了,所以,我們從以佛為師而轉成以法為師了。也就是說,現在已經沒有醫生為我們開藥了,我們必須為自己開藥,我們必須扮演自己的醫生了,因為我們沒有選擇。

所以,在佛陀滅度以後,我們必須要了解這個法門的內容。就是說,我們從一種「我今見聞得受持」,還要加一句「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個法門到底怎麼回事?什麼情況修它、什麼情況不修它?因為已經沒有人替我們安排了。

也就是說,當佛陀滅度以後,我們必須要全方位地掌握佛法的內涵。我們過去所接觸的經典,都是片段地介紹佛法的修學。所謂全方位地開權顯實、會三歸一,「願解如來真實義」,只有本經《法華經》有詳細的說明。佛陀臨滅度之前,知道我們弟子會遇到這個問題,就是已經沒有佛陀來為我們施設修行的次第,凡事得靠自己了,所以佛陀在臨終之前必須要有個交代:在佛滅度之後的弟子應該怎麼去操作這些不同的法門。

基本上,本經當中佛陀從三個角度來談修行:

第一個,為實施權,就是講到因果的修證。佛陀說,我們可以通過佈施成就來生的安樂,通過持戒成就來生的尊貴,乃至於通過修四諦十二因緣來成就涅槃寂靜。這個因果的修證是單一的,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就很簡單。我們剛開始學佛就是這樣子的,各人找到自己相應的法門,去修因證果。佛陀講這些方便法門的目的,就是「安隱眾生故」,讓我們在苦海當中暫時有一個依靠。比方說,有一個佈施做依靠、有一個持戒做依靠、有一個念佛做依靠。

但是,這個地方會有問題,因為單一的因果是狹隘的、片段的。打開《華嚴經》一對比,我們就知道這個地方有問題。因為《華嚴經》中佛的功德、十地菩薩的功德是互含互攝的,「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大法輪。」你要是叫三乘人去看《華嚴經》,他真的是目瞪口呆:這怎麼可能?不要說讓我修三大阿僧祇劫,你給我十大阿僧祇劫我都修不來。

就是說,佛陀講權法的時候,從因緣的修證,它沒有橫向的互含互攝,他沒有說佈施的時候具足持戒的功德。我們一般人佈施就佈施,持戒就持戒。你沒有本事說,我佈施同時又是持戒、又是忍辱。你的因地沒有這種因地,你的果報就不可能有這樣的互含互攝。所以,因果的修證,它的好處就是快速成就;它的缺點就是把佛的功德切成一片一片一片的。這個就是權法了。

所以,到了法華會上佛陀必須要開權顯實。就是說,我們從個人的修學,再對照《華嚴經》諸佛菩薩的功德,我們會得到一個結論。什麼結論?有些功德是可以修來的,有些功德是沒法修來的,沒辦法修的。它只能夠通過真如的感應,就是來自我們內在的自性功德。這一塊佛陀在方便門沒有講到,所以佛陀在法華會上必須說。就是說,其實每一個法門,表面上是「近果說差別」,其實它的背後有一個秘密通道,是通往真如本性的。

這個地方有一個關鍵,就是你要生起觀照。你只要多一道內觀真如,「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觀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真如的門就打開了。也就是說,當我們修佈施的時候,其實這個佈施的法同時有兩個作用:第一個,向外招感快樂的果報;第二個,向內啟動內在佈施的自性功德。這個才重要。也就是說,其實,真正會操作法門的人,既能夠把因果的操作顯現出來,又可以把內在的真如功德感應出來。

諸位!我跟你講一個真實語:你什麼都心外求法,你不會成佛的,因為你都是單向的修學!你佈施、持戒,這種單向的修學跟《華嚴經》的「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的事事無礙根本不相應。所以諸位!有些法是可以修來的,因緣法是可以修來的;有一種自性功德力,它是沒法修的。就是說,你自性本具的,你只要做一件事,把它感應出來就好。

其實,佛陀的每一個法都有權法跟實法。權法就是因緣的修證,實法就是法法消歸心性。還有重點,就是第三個,權實不二。這兩個不是對立的,從凡夫的角度這兩個要同時操作。

舉一個例子。比方說念佛,淨土法門。從方便門來說,我們念佛是求生淨土。為什麼念佛呢?因為「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所以,從因緣的觀察,的確有一個苦惱的娑婆世界,也的確有一個安樂的極樂世界,讓我們去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個就是因緣觀,這個是佛陀恆順眾生所施設的法門。

但是,你別忽略了一點,就是你自性本具的極樂世界功德。尤其在臨終,我們面臨死亡到來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先安住一念心性。從一念心性的角度來看待,哦,原來一念心性本來清淨、本來具足,所以我們就可以化解十萬億佛土、二十萬億佛土的距離,也可以化解我們凡夫跟佛陀這種佛法界跟眾生法界之間的落差。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從一念心性建立自他不二,這樣對我們是一個非常有利的操作,會產生很堅定的信心。

但是,如果你完全執理廢事,說,那我只修理觀就好了。不可以!諸位!僅有理觀,對我們凡夫來說,我們會缺乏一種往生的誘因。對凡夫來說,我們安住一念心性,我們還要權法。就像蕅益大師所說,我們還是要觀:有如夢如幻的娑婆世界可厭離,有如夢如幻的極樂世界可以追求。

有人就問蕅益大師,既然安住一念心性,娑婆跟極樂世界都是如夢如幻,為什麼要取捨?蕅益大師答得好:從因緣的角度,功能不一樣。娑婆世界是惡夢者也,添夢者也;極樂世界是好夢者也,醒夢者也。同樣是夢幻泡影,但是你生長在不同的地方,這兩個夢是不一樣的。娑婆世界的夢讓你痛苦,讓你墮落,它是惡夢,又添夢;極樂世界的夢讓你快樂又能夠增上。

也就是說,我們很清楚,作為一個凡夫,我們必須用因緣來激發自己。我相信,你要是完全站在真如本性,用真如本性來看娑婆世界,也是如夢如幻,看極樂世界也是如夢如幻。禪宗很多人就是只知實法不知權法,這個也不可以。

所以我們看本經,今天會說到為實施權、開權顯實,他最後有一個動作,叫做會權入實,把權法跟實法合起來操作。就像我們今天修淨土宗一樣,我們很清楚地知道,我們跟佛陀是沒有距離的。但是我們也要如夢如幻地觀察:我業障深重,佛陀是萬德莊嚴,我也是要皈依佛陀。雖然從心性上講沒有距離,但從因緣上有距離,而這兩個並不矛盾。

也就是說,我們觀察人生時,有因緣的現實面。從現實的角度,我應該離開娑婆世界。但是從究竟義來看,沒有什麼娑婆世界可厭離。從一念心性,沒有生死可了,沒有煩惱可斷。但是從因緣的角度,有如夢如幻的煩惱要斷,有如夢如幻的生死要了。記住!這兩個並不衝突。理觀不礙事修,事修不礙理觀;真如三昧不妨礙因緣的操作,因緣的操作也不離開真如三昧。

這個就是本經的佛陀的真實義。修行有務實面,也有理想面。

這樣操作有什麼好處呢?日劫相倍!你跟只有事修的人:只知道「時時勤拂拭」、只知道一路念佛、只知道修皈依的,那你一天的進步是他的一劫的時間的倍數。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操作?我的事修的比例要多高?我的理觀的智慧要多高?是三比七還是四比六?我要調到讓我自己既能夠厭離娑婆、有很強烈的皈依的心,又能夠安住一念心性。這個之間的平衡點,諸位!你要自己去拿捏了。大方向,你必須有權、實的法門,要有理觀、事修。有關理觀事修,我們今天的課會講得更清楚,我們看經文就容易了解。

庚二、重頌  分二

辛一、頌上許答

我們看「重頌」,重頌裡面分兩科。先看第一個,「頌上許答」。前面舍利弗三請、佛陀正式想要回答,把這個觀念再重新地重頌一遍。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比丘比丘尼  有懷增上慢

優婆塞我慢  優婆夷不信

如是四眾等  其數有五千

不自見其過  於戒有缺漏

護惜其瑕疵  是小智已出

眾中之糟糠  佛威德故去

斯人尠福德  不堪受是法

此眾無枝葉  唯有諸真實

正當佛陀允許舍利弗要回答,就是從一種事修的因緣修證回歸到理觀的所謂的一心真如、要開顯真實義的時候,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狀況。

在座的比丘、比丘尼,就是出家眾,裡面「有懷增上慢」……這個地方懷增上慢的出家眾,蕅益大師說,因為他們多修道,所以得禪定,就是說這種比丘、比丘尼都是有禪定的。禪定當中,因為他本身沒有學習教理,就「未得言得,未證言證」,把初禪當初果,乃至於四禪為四果。這種錯認消息的情況,如果他沒有對外宣說,只是心裡面有這樣想法,叫增上慢;如果他把它講出來,那就是大妄語戒了。看這裡的意思,這個增上慢就是他沒有對外宣說,但是他的確有這個想法。他高慢的原因就是錯認消息。這第一個,出家眾以禪定而為聖道。

第二個,這個五千里面也有居士。男眾居士的我慢是多福德故,所以高慢。這些男居士有多福德。女眾優婆夷是為什麼呢?是不信,智慧淺故,過去生缺乏真如三昧的善根。

「如是四眾等,其數有五千。」他們犯了一種共同的過失,「不自見其過」。他沒有一種自我反省的功能,因此對於戒(這個戒包括身口二業的律儀以及意業的定共、道共戒)都有缺漏,他不能夠反省。為什麼不能反省呢?有兩個理由:第一個,智慧善根淺薄;第二個就是高慢。也因此他就護惜心中的瑕疵。這個瑕疵就是,在白玉裡面的叫瑕,白玉之外的叫疵。這種小智慧小善根人是大眾的糟糠。這個糟就是古代用米跟麥釀酒的時候,下面那個渣,那個沉澱物叫糟;糠就是白米的谷皮,叫做糠。總之他們都是只會從事相上修學,對於理觀的真如三昧是不能接受的,所以「佛威德故去」。

其實,佛陀只是保持默然。但是你要知道,佛陀那種默然的力量也不可思議,佛陀不說話就是一種威德。佛陀在舍利弗三請的時候,三次保持默然,就逼迫這些缺乏善根福德的人,「不堪受是法」,就離開了。因此,他們離開以後,「此眾無枝葉,唯有諸真實。」就是與會大眾沒有這些小根機、小胸量的,這些人都能夠接受真實無漏的妙法。

也就是說,佛陀將演妙法,只有兩種情況:你要麼留下,要麼離開。當然,這個地方離開也可以理解,因為這的確是一個很大的改變。佛陀過去也如實地宣說因果的修證,現在突然間要把它改造成一種真如的開顯。這從因緣果報的修證變成自性功德的開顯,一個是有所得的向外攀緣,一個是無所得的向內觀照,當然有些人會受不了。這個可以理解,尤其是有高慢心、執著心又重的人。

當然有人就問了(有古德的註解就這麼說了):佛陀您老人家有無量的方便力,您老人家可以用秘密說、不定說嘛。他們在,您就稍微施設一點方便,他們喜歡聽、對他們有幫助的。古德說,不可以這樣!因為《法華經》叫純圓獨妙,如果它出現了一點方便,那糟糕了,那整部經都沒有意義了。這樣的話,到了後世,我們不知道哪一句話是佛陀真實語,哪一句話又是方便,就像我們看阿含、方等一樣。阿含、方等、般若,其實佛陀也有一些真如三昧的思想在裡面,但是你混在一起,誰也看不清楚了。

諸位!《法華經》,你要麼接受,你要麼離開,你只有兩種選擇。佛陀不再委屈求全了。佛陀已經講了四十幾年的方便,現在是要把真話全部吐出來的時候了。所以「唯有一真實」,就是,《法華經》從第一個字到最後一個字,沒有一句話是佛陀方便說。這樣子,到了後世我們才可以有一個標準。就是說,當這句話在這個經典是這麼說,當那句話在這個經典是這麼說,標準何在?就從《法華經》判斷:哦,這個是佛陀不了義說,這個是佛陀了義說。也就是說,佛陀必須要留一部經典當做一種判定的標準。所以,你如果沒辦法接受,也只能讓你離開了。不能為了你,把整個《法華經》的純圓獨妙又降格了。所以他們的離開是必須的,這樣子才能夠成就妙法的開演。

辛二、頌上正說  分二

壬一、頌四佛章  分四

癸一、頌諸佛  分五

子一、頌施權

四佛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過去、現在、未來三尊佛,總共四尊佛。先頌諸佛。「頌諸佛」裡面分五段。五段裡面先看第一個,「頌施權」,佛陀當初是怎麼樣來施設方便的。這個方便,當初的想法是怎麼安立的。

舍利弗善聽  諸佛所得法

無量方便力  而為眾生說

眾生心所念  種種所行道

若干諸欲性  先世善惡業

佛悉知是已  以諸緣譬喻

言辭方便力  令一切歡喜

或說修多羅  伽陀及本事

本生未曾有  亦說於因緣

譬喻並祇夜  優波提舍經

鈍根樂小法  貪著於生死

於諸無量佛  不行深妙道

眾苦所惱亂  為是說涅槃

佛陀到了晚年必須要交代,佛陀當初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安立這些方便門,這些三乘的方便是怎麼安立的。

「舍利弗善聽,諸佛所得法」,就是說,三世諸佛通過無量的修學所成就的「甚深微妙法」,是「難見難可了」,這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講清楚的。所謂的真如三昧、自性本具功德,所謂的即空即假即中的這些妙法,不是三天兩天可以講清楚的。所以我只能先生起善巧方便,於一佛乘而開出因緣果報的修證(三乘的因果修證),而為眾生宣說三乘的法門,從方便裡面安立三乘法門。

那麼這個三乘法門是怎麼想的?佛陀先務實地面對。就是佛陀從真如裡面,先看眾生的過去的因緣,先面對因緣。為什麼要面對因緣呢?諸位!我們每一個人學佛,沒有一個是從零開始的,沒有一個。我們都是在無量三界裡面不斷地打滾,上至人天,下至三惡道,生生世世累積了很多的煩惱業力,這個時候才來學佛的,沒有一個人是從零開始。每一個人進入佛門,就帶了他的過去的因緣,他的無量的煩惱業力,就這樣來的。所以佛陀必須要先務實地面對眾生的因緣所生法。

我們看佛陀是怎麼面對。佛陀首先看「眾生心所念」,這個人心中在想什麼。他的這個妄想——每一個人的妄想都有他的希望。你看有些人,他看到佈施就很高興,他去做義工,他做整天也不累,他就喜歡這樣的一個因緣。有些人喜歡持戒,晚上不吃飯他也無所謂。就是,眾生無量劫來在整個三界當中已經養成一種性格傾向了,他有一種念想。依止這種念想,再經過他過去所修的種種的道法,已經形成「若干諸欲性」,已經形成某種的根性了。聲聞、緣覺、菩薩的根性,這個已經形成了。而且這個不是三天兩天可以改變的,佛陀必須要先滿足他的需求。因為他的念想,再經過他過去生所接觸的道法,形成這種三乘的根性。這第一個。

第二個,他有他的罪業,佛陀必須要先為他破障。「先世善惡業。」

「佛悉知是已」,佛陀先觀察他過去的因緣,知道以後,「以諸緣譬喻,言辭方便力」,重點是「令一切歡喜」。佛陀就是「安隱眾生故」而施設方便。先讓他歡喜,不一定要讓他圓滿。佛陀的意思,先求有,再求好。就這個概念。就是說,這個人有歡喜心,他就有修行的動力,先讓他踏出第一步。

那麼怎麼說呢?「或說修多羅」,這以下就是小乘的九部經了。「修多羅」就是小乘的經典阿含經。「伽陀」就是偈頌。「本事」就是佛弟子過去的一些造作的因緣,作什麼業、受什麼報等等。這個是佛弟子過去的因緣。「本生」就是佛陀自己說自己過去生行菩薩道的種種的因緣。「未曾有」就是佛陀跟弟子之間種種神通變化不可思議的事,叫未曾有。「亦說於因緣」,就是諸法生起的這些種種差別的因緣。有些人是因佈施的因緣而怎麼樣了,因為持戒的因緣怎麼樣了,就講各式各樣的因緣。「譬喻」,用容易了知的事情來比喻難知之事。比方說佛陀講真如,初地的真如跟十地的真如,就是一個是初一、一個是十五,等等。「並祇夜」,這個祇夜就是重頌。「優波提舍經」就是論議,就是去論述諸法的差別義理。

有一類「鈍根樂小法」,喜歡小乘的佛法,「貪著於生死」。雖然他貪著生死,但在過去的佛當中,他也學佛。但是他「不行深妙道」,他對於發菩提心、廣修六度、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不怕辛苦這種大乘法,不生好樂,他不行深妙道。那麼他是怎麼修行呢?「眾苦所惱亂。」這個地方古德解釋說,他為什麼痛苦呢?因為他貪愛生死果報。聲聞人他對痛苦的感受是怎麼來的?它是相對的。因為他對三界的快樂特別執著。三界的快樂本身就有問題,你愛得越深,你的受傷就越重,它本身的這個快樂就是一種毒藥。他因為貪著生死,最後的結果當然是「眾苦所惱亂」。所以佛陀只能夠開出一個「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用涅槃的寂靜的功德來安他的心。

這段經文就是說,佛陀當初是怎麼樣施設方便的?佛陀務實地面對眾生過去的因緣所生法。你從什麼因緣過來,佛陀先滿足你的需求。佛陀先不談高深的真如本性,先談因緣。當然,因緣當中,每一個人在三界裡面打滾,應該說有三種因緣:有一種人是喜歡人天果報的,所以他學佛的思想是增上;有一種人是被痛苦傷害很重的,他是屬於小乘根機的,就是出離心的;有一種人是比較主動積極的,大乘種性的,就是菩提心。

人天我們就不談了,我們談出世法。出世法就是兩種人:二乘跟大乘。二乘種性人的特點,他的整個思想就是三個字:出離心。所以經典上說,二乘人對什麼事情就是「少事、少業、少方便住」,事情越少越好。他也不想多事。你跟他說修六度有多大的功德,他也不生好樂。他只是希望:我趕緊了生死、到涅槃寂靜,這樣子對我來說就大事已辦了。所以他的重點,「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我也不多求,我也不求功德莊嚴,我要的就是寂滅。好,那你既然這樣子,佛陀就「令一切歡喜」,就「為是說涅槃」。

當然,有一種人,他是比較主動積極,菩提心!他的心是安住在多事、多業、多方便住,「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就是,我不怕生死的痛苦,但是我要有功德可以追求;我為了追求功德,死都可以。好,你老人家不簡單,為你講大乘法!

總而言之,佛陀剛開始並沒有談到我們真如本性的自性功德力的開顯,只談因緣所生法,你修什麼因,成什麼果。為什麼呢?先滿足眾生的需求。這第一個概念。

子二、顯真實  分二

丑一、大事因緣

我設是方便  令得入佛慧

未曾說汝等  當得成佛道

所以未曾說  說時未至故

今正是其時  決定說大乘

我此九部法  隨順眾生說

入大乘為本  以故說是經

前面是為實施權,這以下正式開權顯實。就是說,佛陀設立的三乘的方便的道法,講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表面上來說叫做各得其所,表面上是佛陀鼓勵大家趨向涅槃、趨向六度的功德。這個是表面,其實佛陀真正的目的是「令得入佛慧」。

我們在剛開始講過,佛陀每一個法門都是兩種功能:一種是向外招感因果,一種是向內它會熏習真如。就是,你佈施的時候,一開始是有所得;但是你只要不斷地做下去,久了以後,你慢慢就知道,原來這個佈施重點不是得到快樂果報,而是成就一種佈施的善根,是成就那個內心的善根,因為內心的善根比外在的佈施的善業更重要。你時間久了會知道,就「令得入佛慧」,慢慢會從事修而自然地產生內觀。

本來每一個法都是有外在的因緣跟內在的理觀,但是佛陀剛開始,理觀這一塊隱而未說,並沒有說你可以從這個地方開顯自性的功德而成佛道。為什麼沒有講呢?因為「說時未至故」。當時的你們,你回憶一下你當初怎麼學佛的?障礙很重,善根也沒有成熟。就像一個乞丐,只要有一個地方住,有個東西吃,他也無所謂了。所以當時的因緣的確未成熟。

「今正是其時,決定說大乘。」現在因緣成熟了。為什麼講因緣成熟了呢?有兩個理由:

第一個,眾生障除根熟。經過長時間的因緣的拜懺、修福、修慧以後,大家都有目標,佛陀創造一個目標的假相。他說,沒關係,你辛苦一點,拚個今生,永作閑漢!你想想看,前面有一個涅槃寂靜的安穩等著你!所以大家就努力修學了。前面有一個淨土等著你!大家通過這樣的一種因緣果報的引導,就障礙消除,善根也成熟了。這第一個。

第二個,佛陀入滅時至。佛陀即將滅度,再不講,沒有時間了。所以叫「今正是其時」。

眾生善根也成熟,佛陀也即將滅度,所以佛陀決定不再遮遮掩掩,必須把內部的——就是每一個法門有外在的因果、有內在的自性——要把它講清楚了。

「我此九部法」,就是前面的這個九部,「或說修多羅」等等這些小乘的經法,是隨順眾生的因緣而說的,他的目的是「入大乘為本」,所以才為實施權的。當然,這個地方的重點就是開權顯實,「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這個就是佛法妙的地方,就是「日用而不知」。佛陀雖然沒有講,但是你慢慢慢慢這樣子修,很自然的,有所得心就淡薄。

「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我們可以測試一下,你自己檢查你自己就知道了,看你是不是真的在修行。如果你說,我這個人越修,有所得心越來越淡薄。我一開始是設定一個我來生要追求快樂的心來修行,但是我慢慢覺得這種追求快樂的心淡薄了,反而開始對內心的觀照加強了。恭喜你!你的方法對了,你有在用功。

如果說你越修行越執著,那你這樣子跟佛陀的設計不一樣。佛陀說:「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那表示你的修行有問題了。這樣,諸位!你們懂嗎?每一個法門,它的表面上都是會創造一些快樂的東西讓你追求。但是佛法甚深微妙的地方就是,你修久了以後,你自己會改變,它自己會調整。當然,如果你知道,你早一點加理觀,那改變更快。就算你不知道,它也會往內心中引導。

所以,老參跟初學者,最大的差別就是法執。你看這個初學者很精進,但是他沒抓到重點,因為他是用有所得心在精進,所以這個初學者容易出差錯。老參,他慢慢會歸心性以後,他有一個問題,不是精不精進,他就開始懈怠了。

這個地方就是說,佛法的施設,一開始是從三乘的因緣施設,「我設是方便」,但是佛陀留一個沒有說:「令得入佛慧」,其實是入真如三昧了。

丑二、會權歸實

前面的為實施權,以三乘的因果來引導我們,最後以真如三昧做一個收尾。這兩個合起來,我們看丑二的「會權歸實」。

有佛子心淨  柔軟亦利根

無量諸佛所  而行深妙道

為此諸佛子  說是大乘經

我記如是人  來世成佛道

以深心念佛  修持淨戒故

此等聞得佛  大喜充遍身

佛知彼心行  故為說大乘

聲聞若菩薩  聞我所說法

乃至於一偈  皆成佛無疑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除佛方便說

但以假名字  引導於眾生

說佛智慧故  諸佛出於世

唯此一事實  餘二則非真

終不以小乘  濟度於眾生

佛自住大乘  如其所得法

定慧力莊嚴  以此度眾生

自證無上道  大乘平等法

若以小乘化  乃至於一人

我則墮慳貪  此事為不可

我們簡單做一個消釋。前面的為實施權跟後面的開權顯實,如果把真實法跟方便法合在一起,那會是什麼情況?那叫做會權歸實。就是站在真實的真如角度來看這些三乘的因果修證,就產生了三種結果,叫做:人一、教一、行一。

第一個,人一。所有能修行法的這些人就變成統一起來了。

我們看第一種。「有佛子心淨」,這個是指別教菩薩。這種人善根比較強,執著比較輕,他已經入了權教菩薩了。一個法執弱的人(這跟空性有關係,空性強的人法執弱),他的心是調柔的。那種調柔的利根人,在「無量諸佛所」,能夠行大乘的菩薩道。「為此諸佛子」,這樣的佛子,佛陀可以跟他們講《妙法蓮華經》,讓他會事入理,站在真如本性。那麼這種人一講以後,佛陀馬上跟他授記,「來世成佛道」。

第二種人也可以說妙法。第二種人以深心念佛。這個「深心念佛」,祖師的註解是說「由事持達理持」。先從憶佛念佛,本來是從事相的因果上來念佛,最後到理持的正念真如。一方面能夠理觀的事修地念佛,一方面能夠持戒修福。「此等聞得佛,大喜充遍身」,這種人佛陀也可以講一佛乘思想。講完以後授記,他起大歡喜。就是說,我一開始本來只是追求某一個果報,沒想到這個果報比我想像的更大,是成佛!為什麼呢?因為「佛知彼心行,故為說大乘」。佛陀知道他有這樣的能力能夠堪受妙法。

有一種人是沒辦法堪受的,他也不是權教菩薩,他也不是深心念佛持戒的人,那怎麼辦呢?我們看:

「聲聞若菩薩。」有一種鈍根的三乘人,法執很重,他只能夠單一地修學,你跟他講理觀他沒辦法接受的。他說,我是修四諦成就涅槃,十二因緣成就緣覺,我修六度成就六度功德。他就是執著一對一的。「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也沒關係,即便他是相信的三乘法,但是真如的熏習還是存在的。他不知道,那是另一回事。佛陀的法門本來就是雙重效果,它是權法妙、實法妙。所以他遲早有一天也會知道這個道理的,也「皆成佛無疑」,只是遲早問題而已。就是,你越鈍根,你那個成佛拉得越長,如此而已。

這個是講「人一」。就是修行的人到最後都是菩薩,從佛陀的眼光看都是菩薩。

第二個,我們看教法也是一佛乘的(教一)。

「十方佛土中」,只有一佛乘的教法,也沒有二乘三乘的差別。除非是佛陀一時的方便,用一種暫時的假名假相假用來引導眾生。也就是說,其實涅槃,是佛陀知道他在修行的過程中,內心會出現一種涅槃寂靜的假名假相假用,所以安立作涅槃,其實他沒有離開一念心性。從究竟義來看,每一個人都是走上成佛之道,每一個人都是趨向真如,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所以,從佛的眼光,只有成佛之道,只有趨向真如,教法是一個。

第三個,我們看行法(行一),就是他的修行跟結果。

「說佛智慧故,諸佛出於世。」諸佛出世的目的,究竟是宣說一心真如。「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這個才是究竟義,其他都是方便說。為什麼一佛乘是究竟義呢?因為「終不以小乘,濟度於眾生」。這句話很重要!

佛陀,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佛陀,它這個「終」字是關鍵了!他不可能放一個弟子永遠停留在阿羅漢的座位上,不可能!佛陀既然有本事把他從凡夫帶到阿羅漢,一定會提醒他、敲打他,讓他不斷進步。也就是說,佛陀可能會暫時地讓他安住在阿羅漢,但不可能一直讓他常在阿羅漢。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佛自住大乘」,佛陀自己安住在真如三昧的境界,而由真如三昧成就無量的事事無礙的萬德莊嚴,所謂「定慧力莊嚴」。佛陀度眾生,是以這樣的一種萬德莊嚴來度眾生。

也就是說,佛陀「自證無上道」,這種大乘的真如的平等法,沒有對立之法。佛陀自己成就大乘不二的平等法,如果用這種小乘的小果來度化眾生,「我則墮慳貪,此事為不可」,那絕對不是佛陀的本懷。

所有的佛弟子,只要你相信佛陀,你跟著佛陀的腳步走,你只可能暫時地生天、暫時地往生極樂世界、暫時地到涅槃。只要你相信佛陀的話,佛陀總有一天會讓你成佛的,總有一天。他不會把你丟下的。否則佛陀就是慳貪了。

如果有人沒有看到《法華經》怎麼辦呢?那也沒事,佛陀就有本事去啟發他。因為佛陀在設計法門的時候,他當初的設定就是兩種功能:一種功能是成就因果,另外一種功能是啟發你的自性功德。雖然你不知道,它也有這種內熏的作用,叫真如內熏。只要你今天遵從佛陀的教法去做,佛陀一定有本事讓你成佛,只是時間的問題。

我們這段先講到這,待會再來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