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會上這五千人為什麼離席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比丘比丘尼,有懷增上慢,

優婆塞我慢,優婆夷不信,

如是四眾等,其數有五千,

不自見其過,於戒有缺漏,

護惜其瑕疵,是小智已出,

眾中之糟糠,佛威德故去,

斯人尠福德,不堪受是法,

此眾無枝葉,唯有諸真實。

正當佛陀允許舍利弗要回答,就是從一種事修的因緣修證回歸到理觀的所謂的一心真如、要開顯真實義的時候,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狀況。

在座的比丘、比丘尼,就是出家眾,裡面「有懷增上慢」……這個地方懷增上慢的出家眾,蕅益大師說,因為他們多修道,所以得禪定,就是說這種比丘、比丘尼都是有禪定的。

禪定當中,因為他本身沒有學習教理,就「未得言得,未證言證」,把初禪當初果,乃至於四禪為四果。這種錯認消息的情況,如果他沒有對外宣說,只是心裡面有這樣想法,叫增上慢;如果他把它講出來,那就是大妄語戒了。

看這裡的意思,這個增上慢就是他沒有對外宣說,但是他的確有這個想法。他高慢的原因就是錯認消息。這第一個,出家眾以禪定而為聖道。

第二個,這個五千里面也有居士。男眾居士的我慢是多福德故,所以高慢。這些男居士有多福德。女眾優婆夷是為什麼呢?是不信,智慧淺故,過去生缺乏真如三昧的善根。

「如是四眾等,其數有五千。」他們犯了一種共同的過失,「不自見其過」。他沒有一種自我反省的功能,因此對於戒(這個戒包括身口二業的律儀以及意業的定共、道共戒)都有缺漏,他不能夠反省。

為什麼不能反省呢?有兩個理由:第一個,智慧善根淺薄;第二個就是高慢。也因此他就護惜心中的瑕疵。這個瑕疵就是,在白玉裡面的叫瑕,白玉之外的叫疵。這種小智慧小善根人是大眾的糟糠。這個糟就是古代用米跟麥釀酒的時候,下面那個渣,那個沉澱物叫糟;糠就是白米的谷皮,叫做糠。總之他們都是只會從事相上修學,對於理觀的真如三昧是不能接受的,所以「佛威德故去」。

其實,佛陀只是保持默然。但是你要知道,佛陀那種默然的力量也不可思議,佛陀不說話就是一種威德。佛陀在舍利弗三請的時候,三次保持默然,就逼迫這些缺乏善根福德的人,「不堪受是法」,就離開了。

因此,他們離開以後,「此眾無枝葉,唯有諸真實。」就是與會大眾沒有這些小根機、小胸量的,這些人都能夠接受真實無漏的妙法。

也就是說,佛陀將演妙法,只有兩種情況:你要麼留下,要麼離開。當然,這個地方離開也可以理解,因為這的確是一個很大的改變。佛陀過去也如實地宣說因果的修證,現在突然間要把它改造成一種真如的開顯。這從因緣果報的修證變成自性功德的開顯,一個是有所得的向外攀緣,一個是無所得的向內觀照,當然有些人會受不了。這個可以理解,尤其是有高慢心、執著心又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