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四講)

辛二、重頌 分二:壬一、頌行法;壬二、嘆經法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百四十五面,我們看辛二的「重頌」。這個地方是意安樂行的重頌。重頌當中有兩段,先看因地的「行法」,再看果地的「行成」。

壬一、頌行法 分二:癸一、頌止行;癸二、頌觀行

因地當中也分兩段,一個是止行,一個是觀行。

癸一、頌止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欲說是經  當捨嫉恚慢

諂誑邪偽心  常修質直行

不輕蔑於人  亦不戲論法

不令他疑悔  雲汝不得佛

這個地方,「止」有兩段。第一段是總標遠離惱害。我們在意業的內心的世界,有兩個是要重點捨離的:

第一個,捨離嫉恚慢。嫉、恚、慢,蕅益大師說,它的核心思想在嫉妒。嫉妒是怎麼產生的呢?是因為瞋心跟高慢引生的。因為我們跟人家對比,發覺別人比我們好,結果我們的高慢心就受到傷害,高慢心受到傷害就產生瞋心,最後就形成嫉妒。這是第一個,由瞋心、慢心產生了嫉妒。從今以後,我們就跟眾生站在對立面了,就傷害你的慈悲心了。這第一個。

第二個,諂誑邪偽心。其實諂跟誑都是虛偽,就是內心不正直。身為一個菩薩,你不能夠務實地面對自己的弱點,而把你的缺點給隱蓋起來,結果心中的腐敗就不斷地擴大,你就失去了反省、增上的機會。你是做一個人,又遇到佛法,你本來是可以把這些垃圾除掉的,但是你因為虛偽而不敢面對自己的缺點,這樣子粉飾太平的後果,就障礙菩薩道。

這兩個障礙,就總標惱害,一個是惱害別人,一個是惱害自己。

第二段,別明對治方法。

那怎麼辦呢?這以下別明對治方法。有四種對治:

第一個,治諂誑。治諂誑就是修正直之行。你沒有必要去高估自己,你應該知道你的優點在哪裡,缺點在哪裡,找到你的定位就可以了,正直。

第二個,治輕罵。對一切的修行者,每一個人都有他該走的因緣,我們不要去輕視他所修的法門。

第三個,不戲論。我們不要在言辭上去追求美好,重點是你能夠用這個法義來觀心而產生調伏受益,不要去落入這種文字上的比較。

第四個,治惱亂。就是不要使令三乘的行人生起疑悔,說你不能成佛。你應該互相包容。

如果你受了菩薩戒,這一段經文一定要好好看。就是說,你受了菩薩戒以後表示什麼?表示你從現在開始要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這個目標太大了吧?目標太大了,這個時候你應該怎麼樣?要有一個重點,就是要知道惡法哪些是重點。

當然,凡位菩薩滅惡是根本,你要先遠離過失。為什麼呢?菩薩道很簡單,第一個,你先不要墮落三惡道。你不要說受了菩薩戒走上成佛之道了,結果七走八走掉到坑裡面,變成三惡道去了,結果來生變成障礙你的善根了。就是說,第一個你要知道,所有的煩惱裡面有一個很嚴重的,它這個叫嫉妒、瞋恚、高慢,特別是瞋恚。

但是問題是,瞋恚它很複雜,因為瞋恚跟很多煩惱是相通的,你看,瞋恚通於嫉妒,高慢久了也會產生瞋恚。所以,你防堵瞋恚,你還得要注意嫉妒跟高慢的問題,這三個是連在一起的。瞋心是整個傷害你菩薩的戒體,就是你的菩提心。你說你這個人受了菩薩戒,你還喜歡享受,喜歡用好東西,喜歡吃美食,其實這個都亂不了,這對菩薩道沒有太大傷害,這個頂多你只是叫懈怠。但是你經常發脾氣,你不要小看這件事情。你今天也發脾氣,明天也發脾氣,你發久了以後,你的戒體就破壞,你沒有戒體的,你整個防非止惡的菩薩戒體都沒了。因為瞋心是直接傷害戒體。

你知道菩薩戒對瞋心制得多嚴格?你去讀讀菩薩戒,《瑜伽》也好,《梵網》也好,瞋心是沒有任何理由的,沒有理由,包括殺父殺母都不可以起瞋心。這是我的業報,我承當下來,認命!你起瞋心就是表示你不認命,你懷疑這個業報對你不公平。

所以第一個,你今天要守住你的戒體的根本,就是把你的瞋心調下來,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因為這個瞋心的火對你的傷害太大了,你沒辦法承受。你稍微貪愛一點東西,貪愛飲食,貪愛睡眠,這個都還可以慢慢進步的。

第二個就是虛偽。虛偽雖然不傷害你菩提心的根本,但是它傷害你菩薩道的行為,這種枝末的行為。因為你不肯面對自己的缺點,你老是掩飾自己,所以你就不會反省,你就不會進步,障礙你的進步。

這兩個,一個是障礙根本,一個是障礙枝末的妙行。

《法華經》的好就好在,對你一個初心菩薩,面對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這個無量的法門,它告訴你兩個重點:第一個,想辦法調伏你的瞋心;第二個,想辦法讓你自己務實地面對自己。這樣你才能夠產生反省跟增上。這個是止行,先調伏這兩個問題。

癸二、頌觀行

「觀行」是積極的,積極面,能夠生起善法。

是佛子說法  常柔和能忍

慈悲於一切  不生懈怠心

十方大菩薩  愍眾故行道

應生恭敬心  是則我大師

於諸佛世尊  生無上父想

破於憍慢心  說法無障礙

這以下修四種想,使令我們成就平等慈悲。

第一個,大悲想。如是佛子說法,就是我們今天發了菩提心的菩薩來說法的時候,能夠「柔和能忍」,對一切眾生差別的根機能夠安忍包容,以慈悲心面對一切的眾生,乃至於不生懈怠心,要主動積極地去教化眾生。主要是大悲。

第二個,大師想。十方菩薩內心因為悲愍眾生故,而行三乘的道法;雖然他只是行三乘道法,但是他也是眾生的善知識,他也在慈悲,他也在教化眾生。所以我們應該怎麼樣?以恭敬心,這些是我等大師,也是一切眾生的大師,生大師想。

第三個,生慈父想。對於一切未來的諸佛世尊(眾生是未來的諸佛世尊)生無上慈父想。他們是未來的佛陀,是未來眾生的慈父。

第四個是平等想。「破於憍慢心。」這個平等就是平等說法。

最後總結,「說法無障礙」,這個人說法內外無障礙。這是以四種的想對治意業的四種過失,來遠離惱害,成就慈悲。

過去有一本書,叫《文殊菩薩感應錄》,這裡面講到一件事。說有一天五台山辦一個無遮的大法會,所有人都可以參加。你不一定是佛弟子,只要你有因緣能夠爬到寺廟上去,你就能夠參加法會。這個法會誦經、拜懺,誦經拜懺結束以後就開始施食,平等地施給一切有緣的眾生。不管你是佛弟子、非佛弟子,你只要經過,你都可以來受用這個飲食。

這當中有一個老太婆,這個老太婆帶了一個小孩,又帶了一隻小狗,就去參加這個法會。她也參加拜懺、誦經,結束以後就到食堂去吃東西了。吃完了,老太婆說我還要一份。說你怎麼還要一份呢?我帶了一隻小狗,它也是眾生。知客師說,好吧,那就再給她準備一份吧,給這小狗吃。小狗吃完以後,老太婆說我還要一份,因為我肚子裡面還有一個胎兒。這個時候知客師就不高興了,知客師說,你這擺明了就是要來貪東西的!就罵一頓,把她趕出去了。

這趕出去不得了。這個老太婆走出山門以後,突然間消失掉,現在空中!文殊菩薩示現。文殊菩薩講一個偈頌,他說:「苦瓜連根苦,甜瓜徹蒂甜。修行三大劫,卻被老僧嫌。」

文殊菩薩講的偈頌是有道理。他用這個苦瓜跟甜瓜作譬喻,他說苦瓜的苦是均等的,它不是頭部苦、尾部不苦,它的苦是徹頭徹尾,每一個地方是平等的苦。甜瓜也是這樣,大自然的甜,它也是中邊皆甜。他比喻說,你既然叫做平等無遮大會,你這個主辦者就不能有不平等心,就不能用自我意識了。所以他就最後講一句話來說,我一個文殊菩薩,「修行三大劫」,我修了這麼多廣大福德智慧資糧,結果被你這個知客師,「卻被老僧嫌」,還被這個老僧給趕出去了。

他當然強調的就是,你要行菩薩道,你就是要平等慈悲。因為你不知道這個人,到底是大師也好,凡夫也好,都是未來佛。你不知道他是不是哪一個菩薩示現的。當然,更重要的就是,你要注意你的因地。所以菩薩道就是說,你的心不能夠看外境;看外境,你的心就不平等了。

不過,這個地方我們看到身口意,我們回想一下,它要注意的一點,就是說這個分寸拿捏。

你看身安樂行,身安樂你是要遠離十種過失,它是不平等的。做官的你不能跟他交往,賣淫的、做殺生的,各種各樣……所以諸位,遠離過失,「誓斷一切惡」是不平等的。你不能說,欸,你的心是平等,你應該跟做官的交往,跟那些大富長者交往。不可以!因為你跟他交往你會受影響,慢慢地你就放逸、懈怠、墮落。他的攀緣心影響到你。

所以諸位!「誓斷一切惡」是沒有什麼平等不平等,染污就是染污,清淨就是清淨,就是要遠離染污,親近善知識,所以身業在遠離過失這一塊是不平等的。但是在修善法的時候,你在佈施的時候,持戒的時候,那是平等的。你佈施,本來說法也是一種佈施,法佈施嘛。

所以我們要知道什麼情況是有差別相,什麼情況是平等,你分寸要拿捏得很好。就是,凡是修善這一塊,盡量平等,但是斷惡的時候你要選擇。有些人你是不能靠近的,你碰不得,這個惡因緣你承受不起的。所以它有時候是強調差別相,有時候強調平等性,你這個分寸要拿捏得好。

壬二、頌行成

第三法如是  智者應守護

一心安樂行  無量眾所敬

這段總結。我們透過前面的遠離惱害,然後平等慈悲,這種第三安樂行,「智者應守護」。一個有智慧的人,你先不要管外境怎麼樣,你好好守護你的意業,能夠遠離惱害、慈悲平等。你能夠如此安住你的意安樂行,你未來的果報,為無量眾生所恭敬。你內心平等地包容一切,你未來的果報,每一個人看到你都起大歡喜,每一個人。因為你內心平等,所以你招感來的別人也是平等地對你恭敬包容。這個是頌行成。

庚四、誓願安樂行 分二:辛一、長行;辛二、重頌

辛一、長行 分二:壬一、明行法;壬二、嘆經法

「長行」當中又分兩段。先看行法,再看行成。

壬一、明行法 分二:癸一、釋行法;壬二、結行成

那麼,因地的行法也分兩段。

癸一、釋行法

我們先看止行。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持是法華經者,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應作是念:如是之人,則為大失。如來方便,隨宜說法,不聞、不知、不覺、不問、不信、不解,其人雖不問、不信、不解是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隨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前面的身口意三業的安樂行,都有止跟觀,有調伏煩惱,有成就善法。但是誓願安樂行沒有止跟觀的差別了,就只有一個法門。這個法門又有兩個次第,什麼叫誓願安樂行呢?第一個發菩提心,第二個立菩提願。

我們解釋這兩個差別。菩提心是個總相,就是說你今天受了菩薩戒以後先有一個心態:我希望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個就是菩提心,這是一個總相。至於你要怎麼去做,你要怎麼去實踐你的理想,那就是菩提願了。這個菩提願是別相,就是你實踐的一個方向。

所以我們先講菩提心。這菩提心怎麼發呢?

「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這個地方有兩個所緣境:

第一個,是在家出家人中。這個地方的在家出家是三乘的修行者,修聲聞、緣覺、菩薩的三乘的行者。對三乘的行者,你希望能夠給他怎麼樣?與樂。你希望能夠方便地引導他,使令他功德增上。這第一個,他已經在修行了,你希望能夠使令他增上。

第二個,非菩薩。這個非菩薩指的是生死凡夫,他也不是聲聞,也不是緣覺,也不是菩薩,他就喜歡追求人天快樂。對這個生死凡夫,你要怎麼辦呢?生大悲想,希望能夠拔除他的痛苦,起碼不要讓他墮入三惡道。你的標準就是起碼不要讓他墮入三惡道。

所以,我們對三乘的行者起與樂之心,對生死凡夫起拔苦之心,這叫做發菩提心。就是希望這一切眾生離苦跟得樂。

那怎麼做呢?他的實踐的方向是什麼呢?就是菩提願了。

你應該作如此的念想:「如是之人(前面的菩薩跟生死凡夫),則為大失。」他們今生失去廣大的利益。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如來善巧方便,隨宜說法,有時候為實施權,有時候開權顯實,這個權實之間的調配是佛陀為根機不同而宣說的,而生死凡夫——先說生死凡夫——生死凡夫對這個權法卻「不聞、不知、不覺」。

生死凡夫他很簡單,他就是修一個善法。然後呢?然後來生他馬上要享受這個善法。他說你不要跟我講出世的法門,你也不要跟我講往生,我這個善法就馬上要兌現在人世間。他沒有出離心,這種人就很可惜了,則為大失。因為你不明白生死的過失,你就不知道這個人天果報「以有煩惱故,有諸罪業故,有老病死故,非實安樂住」。你享受這個人間的快樂,你要想想你的第三生,第三生要墮落的。所以,這個生死凡夫的可惜,可惜在哪裡呢?對於出世間的三乘道法「不聞、不知、不覺」。不聞就是沒有聞慧,不知就是沒有思慧,不覺就是沒有修慧。這第一個,第一種愚癡。

第二種人呢?是「不問、不信、不解」。這個是三乘的道人。三乘的道人可惜的地方在哪裡呢?只知道解脫,不知道無上菩提。就是心外求法,追求涅槃寂靜,追求六度的功德莊嚴。也是一樣,「不問、不信、不解」,沒有聞慧,也沒有思慧,也沒有修慧。

而你,今天修完《法華經》以後,你開始怎麼樣?站在一心真如的角度來看十法界。這些菩薩跟生死凡夫各人追求各人的,簡單來說都是有所得,就是失去了無上菩提,那你應該怎麼辦呢?你應該這樣想,「其人雖不問、不信、不解是經」,雖然他不能了解《法華經》的殊勝跟圓滿,但是我發一個願,我在成就無上菩提的時候,隨在何地,我將以真如三昧所發生的神通力跟智慧力來引導他們,使令他們安住在一佛乘的妙法當中。就發願能夠弘法利生。

這個地方先發菩提心,然後轉成明確的菩提願。因為你菩提心是不能付諸行動的。你說,你希望眾生離苦得樂。然後呢?然後怎麼做?你沒有實踐的方向,這是個理論。但是菩提願,它是有個方向,弘法利生。

當然有人就問,菩薩道很多種,他沒有飯吃,我發願帶他去吃飯;他生病,我發願帶他去看醫生,這也是菩薩道。是的!但這個問題在哪裡呢?治標不治本。他今天有痛苦,但痛苦的根本是愚癡。因為他沒辦法分別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功德、什麼是過失,所以他才造罪。所以,痛苦是由罪業而來,罪業是來自於愚癡。你今天不把他的根本愚癡消滅,不給他智慧的光明,好,你帶他去吃飯,帶他去看病,然後呢?他身體健康以後,他的愚癡卻沒改,他繼續造更大的罪業。

所以,《攝大乘論》上說,菩薩雖然有無量的福德力,他能夠心想事成,他手一伸出來,雨無量珍寶,那有人就問菩薩說,那你為什麼不雨無量珍寶給那些貧困的人,來解決他們的痛苦呢?《攝大乘論》說了,菩薩不這麼做,因為這樣對眾生沒好處。他沒有福報,你給他很多的錢,他更放逸,結果他罪業造得更深。所以,一切痛苦的根本來自於罪業,一切罪業的根本來自於你心中的愚癡。

你要告訴他什麼是功德、什麼是過失,讓他有判斷力,這個比什麼都重要。

所以,菩薩的整個離苦得樂的下手的方向就是,以神通力、以智慧的善巧力來為他引導、說法,使令他慢慢地趨向於一佛乘的佛道。這個是菩提願。

癸二、結行成

我們看,你發了這個菩提願有什麼好處呢?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於如來滅後,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說是法時,無有過失,常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羅門、居士等,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虛空諸天,為聽法故,亦常隨侍。若在聚落、城邑、空閑林中,有人來欲難問者,諸天晝夜,常為法故,而衛護之,能令聽者皆得歡喜。所以者何?此經是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神力所護故。

這段是講到誓願安樂行的行成功德之相,有三段。先看第一段,遠離過失。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於如來滅後」,能夠成就第四安樂行,你能夠先發菩提心,然後立下了弘法利生的菩提願,那麼你這個時候有這種願來說法的時候,「無有過失」,沒有身口意的過失,因為以願導行嘛。你的方向是希望能夠弘揚佛法,開人智慧,透過智慧的開朗,他自然會斷惡修善,他自然會離苦得樂。你不要太多地去做那些外在的改變,你只要改變他的內心,他自然因緣就改變。你這個方向是對的,那你以後的整個引導,你對眾生的引導,你就不會做太多的那些不必要的、錯誤的善巧方便。你以這個弘法利生為根本,你這樣子的方向是基本上身口意沒有太大過失了,因為你的整個弘法的方向是對了。這第一個,遠離過失。

第二個,成就大力。你將成就三種大力:第一個, 四眾供養。常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四眾弟子們「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因為你給眾生真實的利益,你讓他能夠聽聞佛法,從今生,由內心的覺悟而改變。這個是對他最大的利益,所以他會感恩你、恭敬你。這第一個。第二個,諸天護佑。虛空當中的諸天乃至於善神「為聽法故,亦常隨侍」。平常你在說法的時候,他隨侍左右。遇到有人問難的時候,「若在聚落、城邑、空閑林中」,有人問難的時候(這個地方問難指的是有人要來障礙你),那麼諸天也會保護你不受障礙。第三個,聽者歡喜。你今天安立了一個弘法利生的誓願,聽者就真正地受益,他感到歡喜。

看最後的結嘆。

「所以者何?此經是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神力所護故。」你今天發願來弘傳《法華經》,雖然你現在做不到,你先許下這個誓願,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好處呢?因為《法華經》非同小可,那是三世諸佛所秘密加持、秘密護持的法門。

諸位!如果你不學《法華經》會有什麼後果?它的後果就是你只有事修,沒有理觀。就是,我受了菩薩戒,喔,佛陀說這件事不能做,這件事就不要做;那件事不能做,那件事就不要做……那麼你的整個修學,你不會怎麼樣?你不會從改變自我意識修起。你站在自我意識的角度來斷惡修善度眾生,你整個修學變成單向的對治,你不會成就總持的功德,不會的。所以諸位,你今天要在《法華經》裡面受益,你一定要能夠怎麼樣?發願在你未來的時候弘揚《法華經》,先把這個因地種下去。你現在發的願,就是你未來的果報的出現。你現在不發願,你未來就沒有這個因緣了。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身口意最後會歸到菩提願。

這個四安樂行是很重要,因為整個《法華經》的會權入實的理論,到了<安樂行品>就是落實到身口意的修學。它有三個重點,四安樂行我們把它總結成三個重點:

第一個,安住清淨心。要作任何的修行改變,一定要否定自我意識,從根本上否定你的過去所累積的這些錯誤的影像。所以諸位!你學完《法華經》以後,你千萬不要再講說,哦,我的個性就是這樣。你講這句話就是肯定它了,就是迷己為物、認物為己。就是你今天的清淨心被取代了,變成一種自我的影像。所以第一個,安住清淨心。

第二個,修正身口意。這個是事修了。前面是理觀。其實師父的態度是這樣,你學完《法華經》以後,你最好去受個菩薩戒,否則你永遠只知道安住清淨心,然後呢?然後你沒有一個實踐的下手處。其實你看前面的身口意的止行跟觀行,佛陀是全部從菩薩戒裡面抄過來的。當然,他是把那個斷惡修善這兩塊重點抄過來,度眾生的善巧、怎麼樣度化眾生講得少。就是你怎麼樣先端正其心,怎麼樣能夠引導自己趨向於慈悲平等。所以你今天學了《法華經》,有理觀,然後事修怎麼辦?你怎麼事修?你當然要受菩薩戒。菩薩戒講得多,怎麼樣斷惡,怎麼樣修善,怎麼度眾生。所以安住清淨心以後,開始稱性起修,講修德。修德就是怎麼樣修正你的身口意三業。你有很多如夢如幻的過失要斷,你有很多如夢如幻的善法要修,就前面說的止行跟觀行。

最後呢,最後導歸菩提願,用菩提願作收尾。

所以你看大乘法跟小乘不一樣。小乘的空觀下手最後是怎麼樣?空、無相、無願。空觀,這小乘的空,聲聞緣覺的空,它空到最後,然後呢?他人生就沒有什麼願望了。大乘佛法的清淨心你也可以說它是空,但是它那個清淨心是清淨中帶有具足。所以它空掉煩惱的時候,空、無相,它是菩提願,它是有願的。這清淨心修到最後,它是會歸到慈悲的願力去。

所以這個地方等於是安住清淨心、修正身口意、會歸菩提願。所以,整個安樂行,把《法華經》的一佛乘思想跟菩薩戒的身口意的修學結合在一起了。

當然,如果你今天只有學菩薩戒,沒有學《法華經》,你就少掉第一段了,就少掉安住清淨心了。你的修行只有兩個,就是修正身口意,然後會歸菩提願。這個地方有問題,因為你沒有安住清淨心,沒有理觀,你就站在自我意識。所以,一個人不學《法華經》,直接受菩薩戒的不足在哪裡?我去受菩薩戒,然後呢?受完菩薩戒,我得到戒體;然後呢,我去斷惡修善度眾生;最後又是這個我去得果報。就是說,你內心的自我意識沒有動搖,你在自我意識的因地累積了斷惡、修善、度眾生的資糧力,然後你用這個資糧力去得一個來生安樂的果報,你跟無上菩提是沒有交集的,因為你缺乏理觀的這種教育。你在流浪當中,你還是一個流浪漢,你本質沒有變。但是你在流浪當中打工,積集了一點資糧,能夠滿足你衣食所需,你並沒有回家。

所以,《法華經》的安住清淨心跟菩提願,再把修正身口意加起來,那就齊了。理觀依止《法華經》,事修依止菩薩戒,最後呢?最後回歸到你一念的菩提願。你就靠這個菩提願成佛,靠清淨心跟菩提願成佛。

這四安樂行,其實這個安樂可不是人天的安樂,它這個安樂的範圍非常廣。你只要能夠照這個方法做,遠離內心的過失,先不要管外境怎麼樣,先好好地去調伏自己,你今生安樂,你來生也安樂,你未來成就永恆的安樂。這個四安樂行,是整個跡門正宗的一個收尾,落實到身口意的修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