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講)
我們看第三科,發心,發起菩提願。
本經的修學重點,主要就是訓練一種內觀的智慧。內觀的智慧有三個重點:安住清淨心,觀照十如是,最後的收尾就是發起菩提願。
這一點我們簡單地說明一下。我們學佛以後,有三個重點可以修學:第一個是因緣,第二個是空性,第三個就是真如,這三個重點。我們初學佛法,每一個人都是從因緣上去修證的,基本上沒什麼例外。我們剛開始修學,就是面對這些的因緣所生法,修學的重點只有一個,叫做「深信業果,斷惡修善」。所以,剛開始在因緣裡面修的時候,我們的思考就是業力的思考,「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我們不喜歡痛苦,我們喜歡快樂,所以我們就怎麼樣?想辦法減少我們生命的罪業,想辦法增加我們的善業。這樣的一個修學過程,沒有什麼問題,過程沒什麼問題。
但是,深信業果,斷惡修善,等到結果出現的時候,問題就出現了。你看一個人在斷惡修善的時候,他的心是慚愧的、謙卑的,但是等他來生快樂出現的時候,他就忘了他自己是誰了。人一快樂的時候就開始放逸了,他的慚愧心就消失了,他已經忘失他前生那種謙卑、慚愧的心態。這個時候,一個人慚愧心消失以後,取而代之的就是,他想要去主宰這個快樂。因為人生的快樂沒有一個人會滿足,它是一個無底洞。他不是追求快樂而已,他要主宰這個快樂,讓它永恆存在,讓它能夠滿足他的心願。不幸的是,這剛好跟因緣法是違背的。因為因緣所生法,它不是你說了算。
首先你要知道這個快樂是怎麼來的。如果這個快樂是你創造出來的,那當然它就聽你的。但是,這個快樂是由業力創造出來的,所以這個快樂存不存在、往哪裡走,是業力說了算,可不是你說了算。但是,我們一個人有快樂的時候,你看一個人福報現前的時候,他覺得他可以主宰:我要去買一個電視,我就可以買電視;我要買一個房子,就可以買房子。他在某種因緣是得到自在力了,所以他會產生錯覺,以為他能夠主宰人生。其實,那是因為你福報還在。福報享盡的時候,你試試看!你善業力花完的時候,連一杯水你都喝不下去。
當然,一般人在福報現前的時候,他哪知道那麼多呢?我們就在這種因緣所生法裡面一次又一次地謙卑地、慚愧地造善,然後放逸地享受快樂。所以人生就是活在這種輪迴:你福報享盡的時候,你又回到你過去的謙卑了;你開始造善的時候、得到快樂的時候,你又忘了你是誰。所以,這就是我們輪迴為什麼在天上、三惡道裡面不斷地變化。享受快樂的思想是沒錯,但關鍵是我們想要去主宰快樂,這個地方出了問題。
佛陀看我們這樣子不是辦法,老是講這個人天乘法也不是辦法——他要麼享受快樂,要麼受用刀山油鍋。佛陀說,那這樣子好了,我告訴你一個更好的法門:「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乾脆,你把快樂放棄好了!看這個意思,你沒有資格享受快樂,因為享受快樂的時候你會放逸。聖人受用快樂的時候他是自在,凡夫追求快樂是有問題的。快樂本身沒有錯,因為它本來是善業所招感的,它哪有錯呢?它就是一個因緣所生法,哪有錯呢?但是我們承受不起,我們會想要去主宰它。
所以佛陀說,好了!你既然有這種攀緣心,那你先把快樂放棄吧。先怎麼樣呢?先修無常觀,這個快樂的本質是會變化的。這件事情對我們打擊就很大了。我們對所有快樂的基本要求就是它必須要穩定。我想沒有一個人得到快樂願意失去的。你要麼就不要給我,給我以後你就不要搶走,不要破壞它。
但是,不幸的是,所有的快樂都是可破壞的。對這種得失的衝擊,既然我們的心態沒有準備好,那乾脆,佛陀要我們:那你先放棄快樂、追求寂靜!佛陀說,那我告訴你一個更好的法門,觀察它無常無我而趨向於涅槃寂靜。哦,這個就更美妙了!我們從一種離苦得樂的心態而提升到追求寂靜。恭喜你!你已經超越三界的輪迴了。「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當我們不再追求三界的快樂,那你就可以跟三界說再見了,因為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牽動你了。
也就是說,我們會從一種安樂的概念而提升到一種追求寂靜的概念,就是從有相的因緣修學而提升到無相的空性的安住。所以我們凡夫修學,沒有遇到《法華經》之前,大概只有兩種修學重點:要麼在因緣上追求快樂,要麼在空性上追求寂靜。這兩個都不是佛陀的本意。
佛陀的功德哪是追求快樂、哪是追求寂靜這種小境界而已?那佛陀你為什麼告訴我這些呢?因為佛陀是「逗會他意」。你就喜歡這種,你就好這一口,所以佛陀就先滿足你的需求。
其實,追求快樂、追求寂靜,都不是佛陀內心的世界。佛陀是恆順眾生說的法。等到你從追求快樂到追求寂靜,到一個程度,佛陀開始講他內心的世界。
那麼佛陀您老人家到底是怎麼想的?您對這個人生是怎麼想的?我們開始進入佛陀的法界了,就是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了,就是進入法華的思想。
按照佛陀的意思,外來的東西都不圓滿,只能當一種過渡。就是說,你去追求一種快樂,是你求來的,有問題;你去追求一種寂靜,這個寂靜也是你求來的,不圓滿。因為你追求寂靜,時間長了就是「不樂修善,忘失大悲」,因為你這個空性跟有相的因緣是對立的。所以佛陀要我們內觀真如。就是說,如果你要知道佛陀是什麼世界,那請你把心調整一百八十度,從一種外緣的修學而提升到內觀的修學,開始內觀你的真如,啟動你內心的自性功德力。
啟動自性功德力,第一個,當然就是觀一念心性當體即空。我們一個人開始內觀以後,你就知道什麼叫做怕:哎喲,我的心中有這麼多垃圾、這麼多妄想!一個不靜坐觀照內心的人,他老是向外攀緣,他不知道他心中有多少垃圾。無量劫來每一次的受生,我們因為追求這種快樂的影像,由原來的「本來無一物」,卻去「到處惹塵埃」,每一生都惹很多塵埃。時至今日,已經塵埃滿滿,看不到鏡子了。
這個時候怎麼辦呢?佛陀說,你不要處理它,你也沒辦法處理;你先把灰塵放掉,你不要去管灰塵,你只要做到不隨妄轉就好,就是做到無住就好,把心先拉到你的生命的原始點。就是說,你現在這個鏡子,已經看不到鏡子了,也沒關係,但是你要憶念那個鏡子。就是,你不要管灰塵,觀察這個當初是怎麼來的:你從什麼地方來?開始找到生命的原始點。
所以結論:「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你如果觀到這個時候,你會心生大歡喜,原來無量劫的生死輪迴並沒有真正地改變你。當然,你一定要跟著它走,那是你自己願意被改變。就是說,原來無量劫來「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雖然我們經歷了無量劫的生死輪迴,我們的生命經驗累積很多的妄想,這些都沒有真實地染污我們的本體。這是值得我們慶幸的地方。
所以這第一個,空觀,就是把心拉到生命的原始點,觀到心性的本體:「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請注意,這個「清淨」的前面為什麼加一個「本自」?就是這個清淨不是你修來的。如果這個清淨是修來的,那對不起,凡夫沒有分,那就是《華嚴經》的清淨了。為什麼這個清淨我們有分呢?這句話很重要,因為這種清淨叫做「在凡不減,在聖不增」。這個法門就是一大優勢了。這個清淨不是誰給我們的,是每一個眾生都有的,只是我們忘失了,現在把它找回來。就是說,我現在沒有本事達到《華嚴經》的清淨心,那是修來的清淨心;但是我可以找到我本具的清淨心,總可以吧?你說我是一個乞丐,我沒有本事去創造一個新的家庭,但是我可以回我自己的家,總可以吧?我原來可不是一個乞丐!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開始從向外攀緣而轉向內觀。攀緣快樂追求寂靜,這個都是方便門。你真正要進入佛的法界,你應該去啟動你內在的東西:第一個,啟動你的空性的清淨心;第二個,假觀。假觀在本經是很特別的,觀十法界十如是。當然,我們的目標是鎖定佛法界的十如是。我們不斷地告訴自己:我只要有美好的佛陀的相狀,就可以啟動佛陀的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我們不斷地通過誦經、通過思惟、通過憶念佛的功德,告訴我自己:我是佛陀的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這個時候,通過你觀照十如是,它的結果就變成只有一個:你一定會發起菩提願,你一定會有一種成佛的衝動。
所以第三個,發起菩提願,是前面的觀照十如是來的,而觀照十如是又是以安住清淨心做基礎。你沒有安住,你帶妄修真,你帶著妄想去修十如是,你也修不來。它這三個是息息相關的。
就是說,諸位!當你想要學《法華經》的時候,你就要有心理準備了,表示你很認真地開始要進入你內心世界了。如果你還想要去追求外在的世界,那你還沒有資格學《法華經》。對不起!你可能去找前面的阿含、方等、般若,修修人天乘,修修二乘的涅槃寂靜。你一旦學《法華經》,那就是說,你的生命跟外境已經暫時(至少你是暫時)先離相。每一個人都是要先離相。離一切相,才有辦法即一切法。所以,當你學《法華經》以後,你一開始就進入了所謂的「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你要跟因緣法暫時地說再見了。那等到你《法華經》修好以後,你再重新面對因緣,那就不一樣了,那你叫做一朵蓮花。你用你內在的功德去帶動外在的因緣,那你的人生叫做歷事煉心,順逆皆方便。那個沒什麼快不快樂可言,快樂痛苦對你來說根本不算個事。
我們凡夫太注重一時的感受。其實,你把目標放遠一點,人生只是短短幾十年。你是假借人生的順境逆境來啟發你內心的功德,或者說啟發你往生的功德。所以,你現在暫時先放棄外在的因緣,等到你《法華經》學完以後,你再來觀世間,就像佛陀說的,猶如夢中事,人生如夢如幻。那個時候你就是主動式的人生了。你沒有學《法華經》,你的人生是被動的,你的人生一句話就講完了,叫做「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業力要讓你快樂,你一定會快樂;業力要你痛苦,你也只好痛苦。你完全被動了。因為你去追求它,那你就只好被它帶走了。
諸位!當你放棄人生的時候,你開始在掌控人生了,就是人生你說了算:我要把今生往哪一個方向引導。你只要通過即空即假即中,那你今生就是趨向你目標的一個很重要的過程,而今生就很有意義了。不管它給你痛苦、給你快樂,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的整個順逆的因緣會激發你趨向你來生的目標了。所以《法華經》的思想就是,通過內觀而發起願力。
乙三、發心——發起菩提願 丁一、如何發起;丁二、發起功德
我們看,通過本經的內觀以後,他發的願是怎麼發的。這有兩個重點。
丁一、如何發起。
我們先看第一個。
一、坐法空座,著忍辱衣,入慈悲室。
本經的修學,當然觀照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這個內觀有三個階段,第一個當然是即空,安住我空法空的真如理。注意!這個空性我再講一次,這個空性有兩種:一種是向外追求而來的,比方說二乘的涅槃。二乘人他這個空不是心性的空,他是思惟無常無我,所以把三界的快樂放棄以後,出現一種涅槃寂靜的假相。所以《楞嚴經》把阿羅漢判作五陰魔境,就是這樣子。他這個是一個魔境。從真如本性來看,心外求法皆是魔境。不管你是什麼二乘的功德不功德,只要你不是從心性安立的,都是魔境。所以這個空性它是從內觀所啟動的。這第一個。
第二個,「著忍辱衣」。
你可能內觀以後開始修假觀了,就開始歷事煉心,安忍順逆的境界。一個人開始內觀以後,開始向外歷練的時候,順逆都要安忍。所以,一個人內觀以後,在向外歷練的時候,很重要,對這種快樂痛苦的感受都要收起來。這個感受是最壞事的。如果你太重視快樂痛苦的感受,它會刺激你的想像,它會誤導你。因為這個感受是前生業力牽動的,你太在乎感受,你就被過去的業力牽著走了。所以這個「著忍辱衣」就是說,你把這個六根感受要收起來。
最後「入慈悲室」,發起大悲心。
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這個大悲心是自然而發的。我們前面說過安樂道、解脫道、菩提道,這個解脫道很關鍵。凡夫的差別,是從有相的安樂的角度。你是修佈施、你是修持戒、修忍辱得到了快樂,那有差別。你看佈施成就富貴,持戒是尊貴身,忍辱是莊嚴。有為的差別我們不談,我們談聖人的差別。《金剛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個地方要注意了!就是說,你當初從三界的快樂你是怎麼解脫出來的?也就是說,你這個空性的智慧是怎麼修的,會影響到你後面的走向。這個空性是怎麼修的,很關鍵。如果你這個空,比如說阿羅漢的空,他等於是心外求法,他離開了一念心性修無常無我,然後創造了一個涅槃寂靜的假相,他自己的心就住在那個假相。這種空,他就很難發起菩提心了。如果你這個空是內觀而來的,你觀照你一念心性很多妄想,但是這個妄想只是個表層;你再往內觀進去,回到生命的原始點的時候,發覺一念心性本來清淨。這種空,你自然會發菩提心。
所以諸位!你這個空性有沒有修錯,你可以很簡單地判斷。你現在遇到煩惱、遇到障礙,開始修空觀。修空觀很快就會把你從緣起法帶走,就回到一種無相的境界,你至少會跟有為法切割,這個是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你這個空觀越修越久,你發覺出現兩種情況:第一個,不樂修善,你對有為善法不感興趣了;第二個,忘失大悲,你看到眾生在痛苦當中,你沒感覺了。我要提醒你:你要注意,你這個空觀有問題了。就是說,你這個解脫道跟菩提道未來很難銜接了,你走上了解脫道的一個分岔的道路去了。所以,這個是很重要的指標。
三乘共坐解脫床。空觀的智慧是每一個人要修的,但是你是怎麼進入空性的,它的方法很重要。如果你是操作無常無我進去的,你以後要出來就很難,而且你未來要銜接也有困難。如果你的空觀是內觀而成就的,你的空觀是從內心啟動的,你這個空觀修進去,你一定會發菩提心。一定會,自然地!恭喜你!你走上了一佛乘。
所以諸位!安樂道到解脫道,問題不大,障礙也不多。但是從解脫道到菩提道,請大家注意,這一塊是非常關鍵,因為影響到你未來成佛的速度了。這個地方的歧路最多。就是說,你在有為諸法得到痛苦的時候,你是怎麼把空性現出來的?如果你今天是心外求法創造一個空性,這個空性現在會給你安樂,未來會變成障礙。
為什麼《法華經》要事先學?你說,欸,《法華經》,成佛的法華!沒事,我先把安樂道、解脫道——有相的因果、無相的空性修完了,再來學《法華經》。晚了!太晚了!你沾了滿身的法執,你聽《法華經》你也聽不進去了。要不然怎麼佛陀說法的時候五千比丘、比丘尼退席呢?法執太重啊!來不急了!
諸位!你從現在開始,先把空觀修好。什麼是空觀?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內在的清淨心,而不是虛空,不是一種空性的相狀。你這個空觀未來要跟假觀、跟菩提心要能夠銜接得上。這個關鍵在這!所以,學《法華經》為什麼不容易走上偏差的道路?它一開始從解脫道的時候,就讓你走上一種正途了。所以你修空觀,然後產生忍辱,自然生起大悲心。
這個還是前半段的跡門,「約跡門開權顯實」。
丁二、發起功德。
一心三觀,後面它這個修三觀,再憶念佛陀的功德,那就不是大悲心了,那叫菩提願。我們看下一段。
二、諸佛護念,植眾德本,入正定聚,發救一切眾生之心。
前面的「坐法空座,著忍辱衣,入慈悲室」,是跡門的<法師品>。這個地方是本門的<普賢菩薩勸發品>,最後一品。
就是說,你如法地修學內觀的智慧,安住清淨心,觀照十如是,最後發起菩提願,有四種功德:
第一個,得到諸佛護念。諸佛為什麼護念你呢?蕅益大師解釋,因為你跟佛陀走到了同一個家裡面,就是得到同體法性的加持。諸位!你學《法華經》以後會有什麼差別,你知道嗎?當然你可能往生,那更好;即便你不修淨土,即便你不往生,你未來會生長在佛陀的世界(後面會講),因為你提早進入佛陀的知見。
也就是說,你作為一個乞丐,不是趕快去賺錢,而是先回家。你等於是直接進入佛陀的家,「真是佛子」。本經說了,就是說你修《法華經》,乃至一念的信解,佛陀讚歎你:「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你是佛陀的真實的兒子。我們是佛陀的兒子,但是現在是怎麼?在外面流浪的兒子,沒有回家的兒子。你學完《法華經》以後,是一個回家的兒子。所以能夠得到諸佛護念,你生生世世生長在佛陀的這種攝受的因緣。
第二個,植眾德本。你能夠歷事煉心,通過假觀能夠積集廣大的資糧。
第三個,入正定聚。你能夠觀照一念心性「本自清淨,本自具足」,有這種智慧的善根。前面的植眾德本偏重福德力,這個入正定聚表示是我們的善根力。
最關鍵的是下面這句話:「發救一切眾生之心。」你很自然地發起菩提心,很自然。
我說實在,諸位!你現在聽《法華經》,如果你把《法華經》聽完以後,經過四年或者五年聽完以後,我建議你做一件事情,你再去受一次菩薩戒。再受一次菩薩戒,你會發覺,你發的願跟你之前什麼都不知道所發的願是完全不一樣,你得到菩薩的戒體也不一樣。你以前只是叫做善念,「眾生無邊誓願度」,反正師父叫我發我就發。但你再受戒的時候所發的願,是從內心的觀照而發動出來,那是堅定而圓滿的力量。
《六祖壇經》有一個公案,說是南嶽懷讓禪師去參訪六祖大師。懷讓禪師其實那個時候學過唯識、中觀的大乘的思想,但他覺得有點不究竟,就去參訪六祖大師。六祖大師,那個高手見面,廢話不多,直接導入核心思想。他只問他一句話:你從什麼地方來?你一個人有沒有在修法華內觀的思想,這句話一問就知道了。他答不出來。答不出來表示他沒有在內觀,他的心還是在修法。你今天修個念佛、楞嚴咒,明天修個什麼佈施、持戒。你的心都是向外追求一個法的力量來攝受你。所以你一聽到說,你從什麼地方來?就答不出來。
當然,懷讓禪師是很謙卑的,就留在六祖大師的座下跟他學了三年。學了三年以後他就開悟了。開悟以後六祖大師又問:你從什麼地方來?他回答說:「說似一物即不中!」一念心性是離言說相的,它沒辦法形容。你說它是空,也不對,因為它離相。你說它是空,它還有個空的相狀。它叫做清淨!清淨,嚴格來說,它不是染污,也不是清淨,它是離相。你說虛空是什麼相狀?虛空沒有相狀。你不能說,哦,虛空是清淨相。如果是清淨相,它就是染污相的對立面了,就落入對立了。虛空,只能說它離一切相。離一切相,這個時候已經悟到了本體。
這個時候,六祖大師這高手繼續問:還有修證否?這個關鍵了。就說你那個清淨心是可以修證的嗎?跟因緣所生法是有互動的嗎?懷讓禪師說:「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雖然是清淨,離一切相,但是它怎麼樣?即一切法。這個關鍵了。
諸位!我們剛開始內觀的時候,是莫向外求。對不對?內觀真如,啟動我們內心的即空即假即中,清淨心,菩提願。但是這個菩提願到最後是怎麼樣?它可以跟外境互動,它一定能夠把你從「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拉到最後「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還有修證否?修證即不無!就是有修證。所以《法華經》的空觀的特色,它可以跟因緣互動,這是它的高明。
也就是說,你修《法華經》,等於是把解脫道跟菩提道一次修了;你不修《法華經》,你肯定在解脫道修行很久——從假入空,然後再從空出假,再發菩提心。所以,你本來是要三階段修學,但是你修了《法華經》以後,你那個空性的智慧,它的好就好在哪裡呢?它能夠跟外境產生互動。它那個空,不會在面對人事的時候得到破壞。這個就是《法華經》的思想。因為它是本來的東西,它不是你通過修行去捏造一個相狀,然後你住在這個相狀。那這是個方便門。
所以,《法華經》認為應該是從內觀而到外轉,「以觀心故」,一切的「惡覺不起」,「心數塵勞,若同若異,皆被化而轉」。就是說,當我們開始先內觀、隨後啟動清淨心菩提願以後,開始去轉化外在的因緣。整個《法華經》就是說,你修空觀的時候不怕,你不會偏空。因為它最後的空觀一定會發起菩提願,因為它是向內安住的。
我們整個《法華經》的修學,三個階段:安住、觀照、發願。這個三個是一體的,同時的。
甲二、淨土門。乙一、堅固信願;乙二、圓滿佛號。
我們看第二個,淨土門。
前面的三階段的修學,是講到聖道,一種成佛之道。我們現在講淨土門。就是說,我學了《法華經》以後,對我念佛往生到底有什麼幫助?我們來看看《法華經》跟持名念佛互相結合的好處在哪裡。
乙一、堅固信願 丙一、心性本具;丙二、隨緣顯現
先看第一個,堅固信願。對我們往生的信心跟願力堅固不可破壞。這地方有三段,我們先看第一段。
丙一、心性本具 分三:丁一、總明;丁二、別明;丁三、結勸
丁一、總明。
總明,當知光壽名號,皆本眾生建立。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都光明、壽命同佛無異也。
這一段很重要,這個地方你要注意聽。為什麼?念佛跟《法華經》有關係,這個地方第一句話很重要。就是說,首先我們應該知道,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為什麼對我們有加持力呢?你如果念一個阿羅漢,比如目犍連尊者,你念這個名號對你沒什麼加持力。我們為什麼念其他的名號沒有加持力,而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有加持力呢?
那當然,諸法因緣生,跟因地,就是這個名號是怎麼來的有關係。你看到它是怎麼來的,你就知道它最後的結果是怎麼去的。因為這個阿彌陀佛的功德名號,無量光、無量壽,他一開始「皆本眾生建立」。佛陀發的四十八願,每一個願可不是為自己而發的,他是為眾生而發的;發了願以後,把四十八種功德力放到一句佛號上。所以諸位!佛陀的功德為什麼能夠跟眾生分享?你說阿羅漢,為什麼阿羅漢的涅槃不能分享?說某某阿羅漢,要不我到你的涅槃裡面跟你一起擠一擠,我進去你那個涅槃寂靜跟你一起受用。不可以!阿羅漢可沒有這種他受用的功德。他這個房子,他一個人剛好而已。
為什麼佛陀的大般涅槃能夠跟眾生分享?為什麼?因為他因地發的願,他在修的時候就是為眾生而修的。這個緣起就不一樣。就是說,阿彌陀佛的名號為什麼對我們有加持力?因為他的發願就是「皆本眾生建立」。這個因地很重要。他一開始就不是說:我五劫思惟、經過無量劫的修學,我可是為了自受用。佛陀可不是這個意思。每一個願,每一個名號,佛陀的名號都是為眾生而發的。這第一個,它是怎麼來的?他為我們眾生而發。
第二個,我們眾生憑什麼能夠受用?他是佛法界,我是眾生法界,即便佛陀把手伸下來,我們憑什麼跟他感應?下面這句話很重要了。
「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壽命同佛無異也。」眾生法界跟佛法界,從因緣的角度是不一樣的。因緣的角度,當然我們一天到晚起煩惱、造業,我們叫做惑、業、苦;佛陀是法身、般若、解脫。那是從因緣的角度。如果我們把因緣撥開來,把這些因緣都攝用歸體。就是:佛陀,請您歸零,您回到您的生命原始點,我們也回到生命的原始點。就是把眾生法界跟佛法界從因緣所生法拉到原始點的時候,太好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是站在同一個平等的一念清淨心的法界裡面。這個就是為什麼佛陀的功德可以讓我們受用,因為我們跟佛陀有一個互通的渠道。這樣聽懂了嗎?
聽懂了以後我們就知道,這個佛號為什麼操作起來每一個人的受用不一樣。為什麼說你念一句佛號,他也念一句佛號,阿彌陀佛的加持不一樣呢?因為加持力是要有渠道的。佛陀要把功德送給你,你把渠道切掉了,你可不要說佛陀不加持你。就是說,諸位!誰離一念心性越親近,誰就得到更多的功德。就是說,你不要怪你爸爸沒有給你錢,你一天到晚離家出走,你就分不到財產。這樣懂嗎?你爸爸很有錢,但是你要待在家裡面,關鍵啊!就是說,阿彌陀佛的功德的確是可以他受用,但是你要轉他成自的時候,你要有渠道。就是,為什麼佛陀功德能夠輸送給你呢?其實佛陀是很想把它輸送給你,但是請你把輸送的渠道的門打開來。你老是把這個門關起來,你可別怪佛陀不把無量光、無量壽的功德送給你。因為心佛平等,才有辦法使令我們持名的人把佛陀的光明跟壽量轉成我們受用。這句話是很重要的。
丙二、別明。
我們再往下看。
當我們得到彌陀的攝受以後,有兩個好處。就是,當我們安住一念心性,然後帶動一句佛號,這個時候我們有兩個好處:
因為阿彌陀佛的這個名號是無量光義,他顯現出來是一種空間的無量,所以,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時候,我們可以用神足通供養他方十萬億佛。見阿彌陀佛,又同時能夠見十方諸佛;能夠自度,又能夠到他方世界普度一切。為什麼?為什麼當我們打開一念心性的時候,我們憶念佛號的時候,得到名號功德的加持?為什麼我們往生極樂世界能夠空間無障礙呢?因為阿彌陀佛的名號本來就有無量光義。阿彌陀佛把這個空間的無障礙的功德已經修了很久了,他放在這個佛號,我們是得到他的加持的。
第二個加持力來自於壽命的無量。前面是空間,這個講時間的無障礙。所以極樂世界的人民能夠當下就是一生補處,因為他壽命太久了。你不管怎麼懈怠,你在這一期生命足夠你修到等覺菩薩,你決定到此生即得成佛,至少到等覺菩薩,而沒有經過死亡的階段。
所以,當我們打開一念心性接受無量光、無量壽的時候,我們未來有兩種功德:一個叫做無量光,一個叫無量壽。
丁三、結勸
這句話很重要,這是蕅益大師《彌陀要解》的核心思想。請看結勸。
這一話,為什麼《彌陀要解》讓印光大師讚歎「古佛再來,重注此經,亦不高出此矣」?因為蕅益大師強調這個概念,說:離開一念心性,你很難去開顯阿彌陀佛的功德;而離開阿彌陀佛的功德,我們也很難徹證本具的一念心性。「願深思之,願深思之!」就是你要好好想一想,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這到底存在什麼微妙的關係!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到底什麼關係?它們是一種互動的關係。
我們淨土宗有一個很大的盲點,我們沒有一個人重視能念的心。你去問淨土宗的人,你問十個,九個會回答說,我不管我心怎麼樣,反正阿彌陀佛你一定要救拔我,不管我起顛倒,不管我怎麼回事。所以我們淨土宗把佛陀定位作什麼?他是有主宰性的!那就跟上帝思想一樣了。就是上帝他不管你怎麼回事,他一定可以救拔你。那你這種淨土宗的思想,是違背佛教的諸法因緣生的。
諸位!諸法因緣生是通十法界的。凡夫法界,諸法因緣生;佛菩薩法界,諸法因緣生。沒有例外!這是佛教的基本概念。所以你這種淨土思想是有問題的。如果這樣子,佛陀是無條件可以救拔你,佛陀不需要條件。如果佛陀不需要因緣就可以救拔你,那你怎麼解釋,那麼多人念佛,為什麼臨終有人沒有往生呢?說佛陀他有本事,即便你起顛倒了也沒事,佛陀進入你的心中,把你的顛倒化解掉,照樣把你帶走。有這回事嗎?
我們以前在讀佛學院的時候,我們老法師很喜歡講一個公案。諸位可能也聽過,不過再複習一次也無所謂。說是上海有一個林居士,這林居士以前做買賣的。他後來年紀大了就不做了,就用這個錢蓋了一個念佛堂,叫做怡園,就帶大家一起共修,他自己也參加共修。後來晚年他就生病了。生病以後他知道他的時間不多了,他就說,我不要治了,請大家來幫我助念吧。大家因為他提供念佛堂,結了善緣,很多人來幫他助念。你看眾生的心力不可思議,眾生創造佛號,因為他本身也有念佛,就帶動他心中的佛號。所以他的心跟佛號就產生一定的互動,心力帶動佛力,佛力加持心力,他已經進入一種良善的心力佛力的循環。所以他臉色是安靜的,是安詳的,感覺到他心跟佛號是相應了。
但是,發生了一件事。就是他娶了兩個老婆,他對那個小老婆是有一點感情的。那小老婆一來就開始哭啊鬧啊。她說你不能死啊,你一死我以後日子可怎麼過?這句話一講就觸動他的感情了。觸動他感情以後,太多我們就不說,後來反正他就變成一隻小狗,就跑到香港去。後來他託夢給他兒子,他兒子就依止夢境,把他這隻狗找回來,送到倓虛老和尚的道場去放生了。
諸位!我們看這個林居士,他臨終的時候有兩個階段。他前半段佛號念得不錯的,說實在。如果他的小老婆不出來攪局的話,合理地推論,他是可以往生的。但是按照印光大師的說法,你不能怪別人,你只怪你功夫不夠。誰叫你只有事修沒有理觀呢?就是說,誰叫你的正念如此脆弱呢?你不能夠假設臨命終的時候是沒有人干擾你,這樣子不可以的。因緣所生法錯綜複雜,你不知道你過去跟誰結了多少善緣、惡緣。
我覺得林居士他犯了一個毛病。我覺得他對阿彌陀佛是有皈依的心,但是他沒有理觀的智慧,也就是說他的正念是向外追求而來的。
諸位!你不管什麼東西,你的功德、你的正念,只要是向外追求而來的,你就沒有主動權了。就像經典說的,你是借來的。你每一次的修行,都是在沒有人干擾你的情況之下建立正念,你都是到了佛堂,把冷氣打開,把電話關掉,然後建立你的佛號,可以理解。但是你沒有理觀的智慧,你這個正念是非常脆弱,稍微一點風吹草動你就被破壞了。如果你多了《法華經》的思想,你一開始就不要從因緣上建立,是內觀,啟動你一念心性,安住清淨心,發起菩提願,最後皈依阿彌陀佛。你如果是從內觀建立起的正念,它是不容易破壞。因為它跟因緣是沒關係的。
所以,為什麼蕅益大師說佛號跟心性有關係?如果你對心性是完全陌生,也就是說,你從來沒有啟動你自心的功德力,你只是靠一種皈依的念頭來帶動佛號,那你最好保佑你自己臨終不要有障礙。如果你完全沒有理觀,完全事修,那你就好好地懺悔業障,廣修福德,然後求阿彌陀佛說,臨終千萬不要有障礙出現,因為我經不起考驗。你經不起考驗,你只能這樣子。那怎麼辦?你完全事修嘛。
所以我們要建立一種堅固不可破壞的正念。就是說,離開了一念心性,你很難去感受到彌陀的功德;而離開了阿彌陀佛的功德,你也很難去成就自性的功德,而這兩個是互動的。如果你現在提起佛號還是向外攀緣的:我去追求一個佛號的功德來救拔我,你的佛號是非常脆弱的;你這個佛號如果是通過內觀以後,發自內心,把佛號拉到你一念心性,站在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而提起佛號,你這個佛號是堅固的,誰來跟你都沒關係。
所以,你今天學《法華經》跟沒有學《法華經》,有兩個差別:第一個,堅固非堅固;當然還有後面圓滿非圓滿。我們下面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