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講)
丑二、頌將導喻 分二:寅一、頌中路權立化城;寅二、頌滅化引至寶所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百七十四面,我們看丑二的「頌將導喻」。
這一段是一個譬喻,以譬喻的方式來述說成佛的因緣。在前半段了生死這一塊,聲聞弟子的時間是比菩薩弟子縮短很多很多。因為一般來說,菩薩走難行道,要修一萬劫的時間才能夠了分段生死。就是菩薩因為要廣學六度,所以前半段是走得很辛苦的。而對聲聞乘來說,因為他的目標很簡單,他就是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所以他快者四生,晚者六十小劫了分段生死。就算他最晚六十小劫,相對一萬劫來說,他也時間很短。
那麼,為什麼聲聞人在處理生死這一塊所用的時間這麼短呢?它的重點在於他堅固的法執。所以聲聞人一句話就講完了,是成也法執,敗也法執。從了分段生死來說,他的快速成功來自於對涅槃的執著。他為什麼能夠狠下心來斷除他心中種種的親情跟貪愛?他就是好樂涅槃,厭惡生死。所以,他這種堅固的對涅槃的執著,幫助他離開了三界,可以說是快速地離開三界。反正菩薩不溫不火,因為菩薩沒有法執,所以他沒有說一定要堅持什麼。既然你不堅持,某種程度上就拖得比較久。
但是,等到聲聞人要回小向大的時候,這個問題就來了,法執變成障礙。就是當你要走上成佛之道,對不起,所有因緣所生法都要退掉。你剛開始解決生死問題的時候,來自於權法,但是你今天要成佛來自於實法,所以,你要從權法回到實法的時候,法執變成致命傷了。
所以,菩薩乘前半段很難走,但是後半段走得輕鬆,因為他法執弱。他觀一切法空,畢竟空、無我無我所。他我空法空,他要會歸心性相對容易,他只要迴光返照,馬上就進去了。但聲聞人,被涅槃抓住以後,他就死活放不下涅槃,因為這個是他在凡夫位日日夜夜能夠陪他成長,給他信心,給他整個修行的動機。所以佛陀必須要很辛苦地說法說、講譬喻,再把他過去的成長過程全部講出來,他們才肯死心塌地地把涅槃放下,回歸到一念心性。所以二乘人是不容易的。我們必須要了解他的立場,才知道佛陀為什麼要苦心積慮地三週說法。
佛陀講法說以後,講了一個譬喻。譬喻當中先講人,再講法。這個人是誰呢?導師。他要引導這麼多眾生,遠離又有毒蟲又無水草的這種生死的險惡道,所以他必須具足權實二智。這個是講到導師這個人。這以下看這個法,這個導師用什麼方法。「將導」就是他的方法是什麼。
這以下有兩段。看寅一的「頌中路權立化城」。
寅一、頌中路權立化城
眾人皆疲倦 而白導師言
我等今頓乏 於此欲退還
導師作是念 此輩甚可愍
如何欲退還 而失大珍寶
尋時思方便 當設神通力
化作大城郭 莊嚴諸舍宅
周匝有園林 渠流及浴池
重門高樓閣 男女皆充滿
即作是化已 慰眾言勿懼
汝等入此城 各可隨所樂
諸人既入城 心皆大歡喜
皆生安隱想 自謂已得度
這個地方講到導師是怎麼引導眾生的。
說是「眾人皆疲倦」。成佛之道,勇猛心易發,恆常心難持。剛開始大家都是充滿了勇猛,但是你生生世世這樣輪迴以後,時間久了以後就疲倦了,因為畢竟這個時間拉得太長,而且這個中間也不好受。所以大家就跟導師報告說,「我等今頓乏,於此欲退還」。說我們真的是沒法走下去了,為什麼呢?第一個,身心非常疲倦;第二個,心中充滿憂懼。下面無量無邊的三惡道,稍微一步走錯,就直接下去了。所以怎麼辦呢?我們準備要退還,我們不再成佛了,可能就做一般的凡夫了,或者修禪定了,跟外道學習了等等。
面對這種情況,導師就作此念想:這個眾生太可憐了,你這不是前功盡棄嗎?你走了這麼一大段,你現在說不走了,實在太可憐了!為什麼要放棄你前面這麼多的努力,而失去未來廣大的珍寶呢?
當然學佛是不能強迫的,只能引導,只能夠善巧引導。所以這個時候導師用他的智慧,馬上想到一個解決之道。他說,既然大家非常疲憊,那就怎麼樣?先休息吧。休息好過退轉,所以「當設神通力,化作大城郭」。佛陀用神通力,在整個曠野的沙漠當中,化成一個很大很大的城堡,叫做涅槃。
那麼,涅槃當中有什麼東西呢?
「莊嚴諸舍宅。」涅槃當中有各種各樣的房子,有我空的寂靜。你進去以後能夠得到寂靜安穩,遠離毒蟲猛獸、風吹雨打。至少有一個房子來讓你暫作休息,避免生死業力的干擾。
第二個,「周匝有園林。」這個城堡不但是有房子,房子四週還配套了很多很多的樹林,讓你用這種種的三昧神通來遠離身心的熱惱。就是,在寂靜當中你也可以入三昧,有各種各樣的三昧。
「渠流及浴池。」這個房子為什麼沒有毒蟲靠近呢?因為它有很多的護城河,你能夠入種種的九次第定,在禪定當中享受寂靜安穩的快樂;還有種種的浴池可以洗澡,就是種種的解脫,這種八解脫。
「重門高樓閣。」這個古代的房子,要是比較大的房子,它不是一次馬上能夠看到中間,它是有一道一道的門。它有三道門,就表示這個涅槃當中有三三昧——空、無相、無願,能夠讓你受用三三昧。還有高樓閣,這個高樓閣就是它遠離地面,表示這個我空的智慧超越三界的危險,它不受野獸的傷害。
而且在這當中,「男女皆充滿」。這個男指的是智慧,女指的是禪定。在整個房子當中,各種男女來當作僕役,來侍奉這個舍宅。
這個導師把化城化完以後,就安慰大家說,你們不要感到疲憊,也不要感到憂懼,你們可以在這個化城當中暫作休息,而且這當中你可以享受各式各樣的快樂、享受寂靜、享受禪定的三昧樂。涅槃寂靜樂,禪定的三昧樂,通通可以。
那這些疲憊的眾生進入城池以後,「心皆大歡喜」。為什麼呢?因為「皆生安隱想,自謂已得度」。認為說,哎呀,辛苦了這麼久的時間,終於得到暫時的休息,而且相對未來也可以究竟地解脫。
這個成佛之道,智者大師分成兩段。一個叫般若道。般若道是從有相而入無相,所以般若道是無相三昧。從一個生死凡夫到初地,要走一大阿僧祇劫,他的修行強調離一切相。你要拋棄人天的快樂相,你要拋棄涅槃的寂靜相,你要拋棄菩薩的功德相。所以,從凡夫到成佛這一大阿僧祇劫,中間是不能有任何相狀的。
那麼,什麼時候相狀才可以受用呢?要從初地以後開始入法身,然後開始發願,然後開始入方便道,開始從空出假,廣修六度,積功累德,成熟眾生,莊嚴淨土,那個時候出現的相狀你才可以受用。因為那個相狀是什麼呀?是稱性而起,是從真如顯現出來。所以你在初地之前的因緣果報都不能受用,因為這些因果都帶業。
那現在問題來了,誰能夠忍受一大阿僧祇劫離一切相?這當中有毒蛇、有野獸,這道路也不好走,也沒有水草,一片沙漠。你說,欸,辛苦一點,你走完一大阿僧祇劫,你以後就是法身、般若、解脫了,你這些相狀都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你這一段一大阿僧祇劫的相狀是煩惱障、業障、報障,你碰都不能碰。但是問題來了,理論上大家都知道一大阿僧祇劫當中的因緣果報都不能碰,但是實在是太疲累。如果佛陀在從凡夫到般若道這一塊完全不施設方便,那你說有多少人能夠堅持下去?
我做義工,我辛辛苦苦地護持大眾,別人在睡覺,我去掃廁所,結果呢?結果我不能貪求果報!你努力地拜懺、修學、持戒、修福,結果呢?結果你來生的果報你也不能貪求!對凡夫來說,這一大阿僧祇劫實在太難了,很多人堅持不下去了。它不是一劫,是一大阿僧祇劫!
所以佛陀的意思就是說,既然這樣子,與其你不學佛法,不如暫時在化城休息。本來是不應該有這個相狀的,就是說,按照正常情況,你一大阿僧祇的相狀都不能受用的,否則你要麼起我執,要麼起法執。但是佛陀想一想,受用化城,好過你退轉。
所以這個地方,諸位你要記住一件事情:這個世間上只有一個人可以施設方便,叫做佛陀。你比方說,欸,要不我也來施設一個方便?既然成佛之道一大阿僧祇劫,那麼難走,我也給自己施設一個方便。不可以!因為你這個方便不見得能夠跟真如對接。佛陀敢施設方便,他能有保證把你拉回來的。就是說,這個導師敢讓你進去休息,他就有把握把你帶出來。本來這個地方是不能有任何城池的,你只能夠快步地走過去,但是時間真的太久了,所以佛陀施設了一個涅槃讓大家休息。
佛陀施設涅槃的目的本來只有一個,就是讓你產生安穩,但聲聞人自作多情,他把這個涅槃當作兩種功德,生安穩想,生已度想。這個已度想不是佛陀的本意,佛陀可沒有讓你永久進去安住,佛陀本來是讓你暫時安穩。
所以,佛陀施設方便以後,本來是為了安穩故,讓你繼續往前走,但是二乘人自作多情,又想出了一個說,喔,這個涅槃就是我永久的休息處了。就是彼此之間的認知有一點誤差了。那也沒關係,有誤差也沒關係,好過退轉。
寅二、頌滅化引至寶所
導師知息已 集眾而告言
汝等當前進 此是化城耳
我見汝疲極 中路欲退還
故以方便力 權化作此城
汝等勤精進 當共至寶所
大家在疲憊當中進入涅槃城,休息一段時間以後,佛陀就集合大眾說:「汝等當前進,此是化城耳。」說你們不能夠再繼續住下去了,因為這個只是中間的休息站,它可不是永久的休息站。因為我見大家身心疲憊,要退轉了,所以用神通力把這個化城在沙漠當中變現出來,只是讓你暫作休息。所以你們應該再一次地提起精神,再往前走,前面已經不遠了,「當共至寶所」。
這有一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了:為實施權,所以權不離實。就是說,佛陀他有本事施設方便,他就有本事讓你這個權法跟實法能夠對接,這才是方便。你說,欸,我也來施設一個方便,我來跟我的弟子說,我們來搞搞神通感應,反正這個成佛之道太遠了。但是你搞神通感應,你讓眾生產生邪見顛倒,向外攀緣,等到他進入神通感應的時候,他出不來了,所以這個不是方便。能夠會歸真實的才叫方便,因為他到最後就是「當共至寶所」,他是可以直接地從那個地方再繼續出發的。
子二、頌合法
我亦復如是 為一切導師
見諸求道者 中路而懈廢
不能度生死 煩惱諸險道
故以方便力 為息說涅槃
言汝等苦滅 所作皆已辦
這一段是說,當初佛陀為什麼施設方便呢?因為為實施權。這個很重要,為實!這個動機很重要!是為了讓你能夠繼續地成就寶所,所以施設這個方便。說,我釋迦牟尼佛跟前面導師所說的是一個道理。我作為一切眾生在生死輪迴當中引導大家成佛的導師,「見諸求道者,中路而懈廢」。在成佛之道當中,一大阿僧祇劫離一切相,這個對一個有所得的眾生來說太難了。生生世世離一切相的結果,就是產生了疲憊,不但不能成佛,還不能了生死,而且很容易陷入煩惱的反彈、種種業力的險道之中,所以佛陀只好階段性地完成。
所以,這個方便力,是為了讓大家暫時休息而說了空性的涅槃。就是說,你一定要執著有個東西,你倒不如執著涅槃。與其讓你執著五欲的快樂,倒不如讓你追求涅槃,好過你追求五欲。所以就善巧方便地說,汝等已經把痛苦完全消滅了,你們已經所作皆辦了。這個是方便說,因為讓你能夠暫時休息的緣故,就為實施權。
看最後的開權顯實。
既知到涅槃 皆得阿羅漢
爾乃集大眾 為說真實法
諸佛方便力 分別說三乘
唯有一佛乘 息處故說二
今為汝說實 汝所得非滅
為佛一切智 當發大精進
汝證一切智 十力等佛法
具三十二相 乃是真實滅
諸佛之導師 為息說涅槃
既知是息已 引入於佛慧
那麼施設方便,大家進入方便暫時地安住以後,「既知到涅槃,皆得阿羅漢」,大家都成就阿羅漢,開始了脫生死了。佛陀這個時候集合大眾說,我前面跟你講的是方便,佛法的真實目的還是要無所得的,你們要再一次地把涅槃捨掉。說真實法。前面只是諸佛的方便力,於一佛乘而說三乘法。其實十方佛土中,只有一乘法。在凡夫來說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回歸清淨心。你一開始的時候所有的相狀都要捨離,快樂的相狀、涅槃的相狀、菩薩功德相狀,其實都要捨離的。因為,成佛之道一開始是離一切相,只有到初地以後,你的相狀才可以受用。
但是,這個地方就必須要有方便,所以佛陀講出三乘的法門,「唯有一佛乘,息處故說二」,才說二乘。「今為汝說實,汝所得非滅。」你們今天在偏空涅槃當中,不是真正的滅度,是暫時休息的。你要能夠為一心三觀的智慧,再繼續發起大精進、大勇猛,直到什麼時候的相狀是可以讓你依靠的呢?汝等證一切智,一切智當然就是般若德;「十力等佛法」,解脫德,你有各種自在的解脫;具足三十二相,法身德——乃是真實滅度。
說我現在所有的相狀都不能碰,那什麼時候相狀可以受用呢?初地以後。初地之前的相狀,叫做煩惱障、業障、報障。你初地以後,從真如所顯現的任何的相狀,那你的這個相狀都是般若、解脫、法身。同樣的相狀,一個從業力而生,一個從真如而起。
這才是真實的滅度。
「諸佛之導師,為息說涅槃。既知是息已,引入於佛慧。」三世諸佛作為一切眾生的導師,引導大家成佛,為了讓大家暫時休息,而說是空性的涅槃。等到大家休息以後,才慢慢地趨向於中道的佛慧。
到這裡,佛陀整個「三週說法」——說法這一塊就圓滿了。
這個成佛之道的確非同小可。你如果要追求快樂,希望做個大國王,你就不需要學那麼多東西了,因為那個時間很短。你來生要變成大國王、大富長者,你今生就可以完成,不需要太多方便。
但是成佛之道既遙遠又危險,所以你這個方法就很重要。學佛絕對不是說,喔,你今天發了心,然後就是我們常說的話,老實念佛,老實修行。我們把老實這兩個字有點錯解了,好像是你什麼都不學無知。佛法是要把整個道路弄清楚了才能夠往前走的。
所以我們學《法華經》最大好處就是,你知道什麼叫做權實二法的操作。沒有學《法華經》之前,你可能只知道權法的操作,不知道實法。或者你看禪宗的公案,知道,哦,法法消歸心性,只知實法不知權法。所以你學過《法華經》以後你知道,哦,這個修行,你要有長遠的佈局,究竟目標;也要有短線的佈局,權法,讓你暫時安穩。
淨土宗就是這樣來的。就是說,我權法修淨土,先離開生死輪迴;然後實法呢,我內觀真如,安住真如本性,啟動我的自性功德力——內觀真如,外修三乘。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你學完《法華經》以後,就算佛陀沒有出世,對你來說就等同於佛陀出世,因為佛陀出世跟你講的道理,也是這個道理。就是你修行有短期目標,有長期目標。短期目標針對的是生死問題,長期目標是無上菩提的問題,就兩個問題。
當然,這個地方就牽涉到比例。說那我到底權法的比例是多少?那就看你的根機了。有些人理觀強,事修弱,他可能就喜歡實法多一點,權法少一點;有些人喜歡行門功課,那麼你就權法多一點,理觀少一點。但是權實二法缺一不可,缺少一個,就不是一個完整的成佛之道了。這就是權實二法的操作。
我們看附表,我們把三週說法做一個總結。附表第二十三,就是補充講表第四十頁。蕅益大師在佛陀講完三週說法以後,他做了一個表,把前面的三週說法,講到權實的關係,做一個匯整。說本經跡門有五處「開三顯一」,開三乘會歸到一佛乘的真如。
先看第一段,方便品。
一、方便品,約教開三顯一。文雲「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也。
<方便品>是直接用教法。對利根人,你不用講太多譬喻,也不要講因緣,你只要告訴我,「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也」。就是,其實只有一佛乘是真實的,所有的修行只有一件事情,就是把你的自性功德開顯出來。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這些二乘、三乘都只是一個過程。利根人,你把道理講清楚了,他就知道,原來這個法門是讓你借用的,借假修真用的。所以他借而不住,他修法但是不會落入法執。這個利根人,你把教法講清楚就可以了。這個<方便品>就是度利根人。
我們看第二個,譬喻品。
二、譬喻品,約行開三顯一。車是運義,運則譬行。文雲「各乘大車,游於四方,嬉戲快樂」也。
那麼中根人說,您講這個十方世界中只有成佛之道,沒有所謂的安樂道、解脫道、菩提道,這個都是暫時的休息站。您講這個太玄了,您能不能用一個譬喻呢?用生活的譬喻。佛陀說,譬如說這個三界起火了,大家要出離火宅,那各有各的選擇。有些人喜歡坐羊車,有些人就喜歡鹿車,有些人喜歡牛車。那沒關係,佛陀於一佛乘說三,各取所需,你喜歡什麼車你就上什麼車,重點是你能夠離開三界。離開三界以後,自然佛陀給你大白牛車。就是三界內是一套修行,三界以外又是另外一套修行。
所以等到你出離三界以後,「各乘大車,游於四方,嬉戲快樂也」。你出了三界,你要怎麼做都對。你初地以後順逆皆方便,你示現殺盜淫妄都是法身、般若、解脫。因為你所有的相狀都是跟真如相應,所以你是既般若又解脫又法身,你根本就沒有業力的問題了。
所以這個涅槃就是說,你在三界火宅之內,跟離開火宅之外修行當然不同,因為你在火宅之內叫做三車,離開火宅以外叫做大白牛車,當然不同。因為你的環境不同,你出來外面那是一片草坪,在裡面是充滿了大火。那當然,環境不同,修行就不同。你用譬喻,中根人就了解了。
我們看三,信解品。
三、信解品,約人開三顯一。結會作人即長者子。文雲「我等昔來真是佛子」也。
<信解品>是聲聞弟子在聽完<譬喻品>理解以後講出自己的體驗。這是以他自己這個人來作體驗。他的結論是說:作人即是長者子。這個打工的掃廁所的窮子,其實本來就是大富長者的兒子。因為這些人早期在大通智勝佛講《法華經》的時候,就已經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了,他的知見跟佛是沒有異同,他是生在佛家,作為長子。佛陀雖然在聲聞法權法裡面沒有明說,但其實他們已經體驗到,哦,原來這個打工的窮子就是長者子,所以他們說「我等昔來真是佛子」。
諸位!你想想看,如果你是大富長者,你會把一個跟你完全沒有親屬關係的人拉到你家打工嗎?不可能。你頂多就是讓他到你的工廠去打工。所以,這個大富長者把他引到家裡面來,這個意思很清楚了,就是準備要把家業交給他了。佛陀很早就知道,這個人是以前我在大通智勝佛座下為十六沙彌的時候所度化的弟子,後來流浪生死,現在被我找到了,所以,作人即是長者子。這個是<信解品>聲聞弟子的理解,佛陀也同意。
看第四,藥草喻品。
四、藥草喻品,約「差別無差別」明權實。若知三草二木之機各異,即知權,知同依實際理地所生,即知實。差而無差,無差而差,令知此義耳。
佛陀最後在譬喻說的時候講到<藥草喻品>。<藥草喻品>是講什麼呢?講到五乘法門之間的差別跟無差別,來說明權實的相互關係。說三草二木的根機是不同的。你看,同樣的雨水,同樣的學佛,你也學佛,他也學佛,為什麼有些人後來變成菩薩、有些人變成人天、有些人變成二乘人呢?這跟佛陀沒有關係。雨水是平等的,但是你過去的根機不同。你是樹,你吸收的水就多,你看道理就看得比較深;你是草,你自然吸收的水就少。所以,從因緣果報來說,那就是各生各的。但是,如果從真如本性來看,大家都依止真如本性,那所依的真如本性是一。所以,你要是說會歸一心,那就是差即無差;如果講落入因緣,那無差成差。從這個地方你可以看出,一心跟五乘法門是權實的關係。講到差別跟無差別的情況。
我們看第五個,這次講的<化城喻品>。
五、化城喻品,約「理」開三顯一。寶所化城,是大小兩理。破除二乘權理,顯如來真實一理也。
<化城喻品>是約所證的真理來開三顯一。寶所跟化城分別是是大乘和小乘的真理。理論上,成佛是要修一心三觀的,要即空即假即中的,但是我問你一個問題,凡夫誰能夠直接入一心三觀?凡夫有所得,你要麼離相,你要麼就是即一切法,你不可能把這兩個放在一起。又要離相又要即一切法,全世界的凡夫沒有人做得到。那怎麼辦呢?你寧可先修空。
所以蕅益大師很清楚地說:一心三觀,必以空觀為初門。因為很簡單,你只要修假觀,相狀很容易觸動你的攀緣心,我們無量劫來就是在相狀當中打滾,對相狀我們太熟了。所以你不要去碰這個熟境界。就是說,你倒不如把涅槃當作第一個階段,就是先以空性來引導你,這是對的。你先不要說成佛,你先解決生死問題,這是現實問題。
解決生死問題,我們前面說過,整個火宅只有一道門,就是我空。所以,你菩薩如果修太多假觀的後果,好處是,你修假觀你就廣結善緣,你很多的方便,你修很大的福報力。但是你什麼時候了生死?你就把這個了生死的時間拉太長,這個風險太高了。
所以化城是空性,這是對的。就是說,你第一個目標先達到涅槃寂靜,第二個才是進入中道的實相。就是說,即空即假即中,以空性(就是我們說的清淨心)為下手,這是對的。破除二乘的權理,顯如來真實之理。等到你了生死以後,再把空性的涅槃這種法執假相滅掉,回歸到一心真如。這是兩階段的修行,先從假入空,最後再從空出假。
這段是把前面整個三週說法的權實關係做一個總結。
所以,《法華經》很清楚地說明了一種蓮花式的修學。我們看蓮花的成長,它必須要有外在的蓮花——權法;它必須要有裡面的蓮子當實法。就是說,你要有事修來讓你不斷地進步,滅惡生善;你要有理觀,讓你安住真如,就是你同時要跟佛陀站在同一個真如本性。你一方面要安住佛家,一方面要面對現實。你入理觀的時候叫做離一切相,「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但是你從真如出來的時候,請你面對生死,面對現實:你是一個生死業障凡夫,該拜懺拜懺,該持戒持戒。
所以這個地方不衝突的。你入理觀的時候,你跟諸佛是同一個平等的真如,你是如,佛也是如,一如無二如。但是從理觀出來的時候,事修該怎麼做就怎麼做。這個地方就是蓮花要照顧,蓮子也要照顧,這就是所謂的權實不二。
這整個權實的關係,我們到此就作了一個說明。下一堂課我們再講授記。其實整個《法華經》中「佛陀的智慧」——理論部分都講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