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百九十三面。我們看癸三,問答顯勝。

這一科是講到<隨喜功德品>。<隨喜功德品>,等於是菩薩們聽完整個《法華經》的本門以後所得到的受益情況。

受益的情況基本上分成三大類,有深位菩薩的受益、中位菩薩的受益跟初心菩薩的受益,三種。我們看前面的<分別功德品>的前半段,主要是講到深位菩薩的受益,就是成就法身跟成就相似位,這是深位菩薩的受益。到了<分別功德品>的後半段,講到「現在四信」「滅後五品」,那講到中位菩薩的受益,就是觀行位。到<隨喜功德品>,是針對於初心菩薩。初心菩薩聽聞《法華經》以後,他的受益是什麼呢?就是一念的隨喜。

這個一念的隨喜,在我們的修學當中代表什麼樣的一種情況?我們作一個簡單的說明。

《大乘起信論》把我們內心的活動狀態解釋成「一心具足二門」。什麼叫一心呢?就是我們凡夫本具的跟諸佛所證的同一個一念心性,就是內心的本體。這個本體有兩個特色:第一個是清淨,第二個是具足。清淨,我們叫做自性清淨心。具足,就是自性功德力。這一念心性是通十法界的,不能改變的,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心性的本體是相同的,但是作用就有差別了。所以這個一心就具足了心真如門跟心生滅門。

真如跟生滅的最大的差別就是,一個是向外攀緣,一個是向內觀照。

當我們的心向外攀緣的時候,我們的內心就出現了顛倒妄想,就是一種生滅的狀態。這個顛倒妄想所產生的生滅狀態,就是生死輪迴的根本了。所以,我們一個人會輪迴,其實主要不是業力。業力只是一個助緣,它影響了一種差別相。你一個人輪迴,你就是妄想打得很重,你的顛倒妄想的勢力非常強大。你今天攀緣的是善法,那你就往生到三善道,你攀緣的是惡法,那就是三惡道,這是從業力來區分。但是總的來說,一個人會輪迴,就是你妄想粗重。這是心生滅門的一種狀態,就是全真成妄。本來是清淨,本來是具足,結果就變現了生死輪迴的果報出來,因為你落入了心生滅門。

心真如門剛好相反。你透過理觀的智慧,正念真如,就出現了諸佛菩薩的功德莊嚴的妙用。也就是說,我們同樣的內心的本體,因為內觀跟外緣而產生了涅槃跟輪迴兩種差別的十法界的果報出來。

所以我們看淨土宗就很清楚了。你看一個人他一生,念佛念了一輩子,那他晚年會不會往生呢?最後五年就決定了,就往生前五年就決定了。如果他那個妄想停不下來,他對娑婆世界那種攀緣心停不下來,那這個就不吉祥了,那你這個佛號就沒有力量了。因為你這個能念的心是根本,當你的心落入生滅門的時候,你那個生死輪迴的業力是非常強大的。

而淨土宗往生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叫做帶業往生,我們必須讓過去所造的所有的善惡業力處在種子位,你不能不斷地去刺激它,不可以的。業力,當它是活動的狀態是不能帶走的,只有在種子位,在調伏的狀態,才可以帶走。所以,一個人到晚年的時候,他心沒有收起來,這個人基本上就不會往生了。因為你娑婆世界的業力都沒辦法處理,你怎麼能夠往生呢?你走不出過去,你就沒有所謂的開創未來這件事情了。

所以,淨土宗,怎麼把這個心生滅門收住,就是關鍵了,非常關鍵!這是每一個人的功課了,就是你怎麼樣處理你的無量的過去。這些過去,它本來是種子位,但是你不能去激發它。

當然,處理心生滅門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事修,一種是理觀。你說,欸,我可以不斷地念佛。沒有用的,沒有用。你用事相的對治,你肯定不是它對手。因為它是熟境界,我們念佛是生境界。所以,你如果用「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的一種因緣對治,去強迫你的妄想停下來,你的勢力太薄弱了。你不可能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裡處理你無量劫留下的妄想,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要消滅生滅門,或者說調伏生滅門,只有一個方法,就是透過理觀啟動真如門,叫做真能破妄。諸位!當你到一個充滿黑暗的房間,解決黑暗的只有一個方法,就是打開燈光,否則你拿黑暗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就是,我們處理妄想唯一的方法,就是把真如啟動。其實理論上,妄想之所以那麼的強大,就是因為你的主人昏睡了。你主人昏睡了,所以你把主人喚醒就好。

那麼這個一念隨喜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去順從你的真如。就是我們無量劫來都心隨境轉,落入顛倒妄想的輪迴當中,而你在內心當中出現的第一道光明,就叫做一念隨喜。隨喜什麼?隨順真如而生歡喜。當然,可能力量很薄弱,但是它是你的第一道光明,你第一個善根的成熟。

也就是說,我們過去做了很多善業,你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種福德力是不可思議的。但是這福德力,它沒有直接的功能去停止你的生滅門所產生的顛倒妄想,不可能。我們說過,調伏生滅門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加強真如門。面對黑暗只有一個方法,就是把燈光打開來,用真來破妄。

所以,為什麼我們今天聽聞《法華經》,初聞《法華經》以後,一念隨喜,內善根能夠超過外福德呢?因為它能夠從根本上去改變我們的生命。就是你的生命本來是順生死流,這時你產生了第一道的逆生死流的力量,因為你啟動了心真如門。而這種善根是來自於內心的才有效果。如果你透過念佛,透過佈施、持戒來暫時調伏妄想,這個都是暫時的,如石壓草。我們說過,如果力量是從外面借來的,當外在的因緣消失以後,你這個功能就消失了。而你自己產生內心的善根,這才是屬於你自己的東西,它永遠不會退失的。

所以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什麼一念隨喜能夠超越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五項的福德?因為它是來自於內心的善根,它是直接啟動了心真如門而調伏我們的心生滅門,讓我們從生死輪迴的力量開始產生逆轉,而慢慢地趨向真如。這個就是生命的根本改變。

癸三、問答顯勝

我們看講義的第二百九十三面,癸三,問答顯勝。

於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寧為多不?彌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無量無邊。若是施主,但施眾生一切樂具,功德無量,何況令得阿羅漢果。

這個時候佛陀就問一句話說,如是大施主,就前面的透過財施、法施,做一個非常圓滿佈施的大施主,他先用種種的資財去使令無量無邊的眾生成就安樂,到這些眾生八十歲以後再為他們說四諦、十二因緣的出離之道,使令他們成就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樣子他具足財施、法施,這種「所得功德」,「寧為多不」?

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而且是,不只是甚多,是「無量無邊」之多。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施主如果只是佈施一切的世間的安樂,能夠去使令一個人到八十歲成就安樂,這個功德就無量了,何況他又在晚年的時候,使令他證得無生的阿羅漢果,成就永恆的解脫。

所以我們在校量之前先把這種大施主的財法二施標出來。這個財法二施,簡單地說,用四個字代表,叫做難能可貴。它的可貴在哪裡呢?就是這樣的佈施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你今天能夠讓一個人成就安樂,他就不可能成就解脫了,因為安樂道跟解脫道從凡夫來講是衝突的。

諸位!你學過唯識,你知道吧?一個人享受快樂的時候,它一定會怎麼樣?它一定會刺激你的感受,也會刺激你的想像,這個受、想。所以福報越大的人,他的特點——感受力特別強,他想像力也特別豐富,因為他被外境,那種豐富的外境,刺激起來。這個就是最難修行了。這種人為什麼叫福報大、生死業障重?就是這樣,因為你安樂以後,你增長了受、想二蘊,你的六根開始鬆散。

解脫道剛好要相反。解脫道第一件事情,都攝六根,沒有例外。你要把所有的心力都集中起來,因為你不可能浪費太多的心力。你今天攀緣吃的,攀緣住的,攀緣睡的,你的心光外泄,你根本沒有能量去專注在所緣境了。所以解脫道必須要集中你所有的心力,把六根都攝起來,而安樂道剛好是放鬆六根。

這個大施主,他竟然能夠讓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放縱自己的感受跟想像,到晚年的時候還可以幫他們收心而成就解脫道,這個是難能可貴。所以他這個人就不是只有佈施而已了,這個人是大悲善巧,非常有智慧的人。他做這種佈施當然是不可思議的,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到的佈施。

那他這個佈施要跟誰比呢?我們看下一段。

癸四、正式格量

佛告彌勒:我今分明語汝。是人以一切樂具,施於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眾生,又令得阿羅漢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德,尚無量無邊阿僧祇,何況最初於會中聞而隨喜者,其福復勝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得比。

我們正式把這兩個做個格量。

「佛告彌勒:我今分明語汝」,「分明」就是我非常明確地告訴你,這個大施主,他一開始用世間安樂的資具來佈施給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的六道眾生,供養他們財物、珍寶,乃至於宮殿、車乘等等,使令他們滿足一切世間的快樂。那麼到對方八十歲以後,為他講四諦、十二因緣,使令他們成就阿羅漢的出世解脫。但這種功德比不上第五十個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的這麼個情況。

這個第五十人是什麼意思啊?就是有第一個人,這個人是去聽現場的,他到了講堂去聽,親自聽法師說《法華經》。這第一個人。他聽了以後,一念地隨喜。當然,這個隨喜包括信解、觀照,這是觀行位的隨喜,不是一般的隨喜。他成就觀行位的隨喜,出去以後把這個道理扼要地告訴第二個人。第二個人也是隨喜,再告訴第三個人,第三人也產生隨喜……那麼一直講講,講到第五十個人。這第五十個人只是隨喜,他沒有再往外說法了,他只有自受用,所以第五十個人相對第一個人來說,法味最薄,功德最弱。

我們就不要用第一個來比了,就用第五十個人來比好了。這個第五十個人,聽到第四十九人告訴他《法華經》的一佛乘思想以後,他也產生一念隨喜。那麼,這個大施主的功德與這第五十人的功德相比,「乃至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就是這個大施主的功德根本就趕不上這個第五十個人。

阿逸多!這個輾轉聽聞的第五十個人,由於輾轉聽聞《法華經》而產生一念的隨喜,尚且功德是無量無邊,就這個人是法味最薄、功德最弱的第五十個人,何況是在法會當中最初聽聞而生一念隨喜。這個人法味最濃、受益最大,那麼這個功德就更加的超越前面的大施主,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得比了。

蕅益大師對這段經文,他講一個開示說,為什麼一念隨喜能夠超越這麼廣大的佈施呢?他說:「充此一念,必當盡虛空界,盡未來時,普度一切皆令成佛,最後功德不離最初一念故也。」他說你不要小看一念隨喜。這個一念就是很短暫,他在內心的黑暗當中,無量的黑暗當中,出現的人生第一道光明,這才知道:哦,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原來打這麼多妄想是白打了!因為這個妄想都是暫時的,因為你本質是清淨的,總有一天這個妄想會消失的,就達妄本空。所以你一念跟真實的心相應的時候,你未來就可能去跟法身相應。因為一念心性,清淨心,你不斷地觀照它,它最後就變成法身了。心性是因,法身是果。成就法身以後,你盡未來際就可以去廣度眾生,使令一切眾生皆能成佛。

那你想想看,你未來可以教化一切眾生、使令一切眾生成佛功德大,還是你前面的那個佈施功德大?那麼你未來成就這個廣大的功德是怎麼來的呢?就是你剛開始聽《法華經》,最初的一念開始成就的。這個就是約著你未來的潛力來說的。所以蕅益大師說,你一念隨喜就包括了念念信解、念念觀照、念念隨喜。這個就是大乘善根的成就。

有關這一點,我們看附表第五十九面,附表第四十二的「真妄兩種熏習」,來解釋這個一念隨喜為什麼產生這麼大的功德。我們從真妄的熏習來說明這個道理。

淨界法師:妙法蓮華經

我們先解釋這個「熏習」的意思。什麼叫內心的熏習呢?舉一個譬喻,說世間的衣服,這個衣服本來是沒有味道,它也沒有香氣,也沒有臭氣。但如果你用香在衣服的旁邊不斷地熏習衣服,欸,這個衣服就有香氣了。也就是說,一種功能會去影響到另外一種功能。

這句話是講什麼意思呢?眾生的內心亦復如是。我們內心,一個人會成善成惡,它不是一天造成的,就是它產生了熏習。這個人如果是「真如淨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則有染相」。他的本質是一心真如,一心真如本來清淨、本來具足,那這個人怎麼會有貪瞋癡煩惱呢?因為他最初就是動了一念的無明妄想,而這個無明妄想勢力強大的緣故,就熏習我們這一念清淨心,不思議熏,不思議變,就產生貪瞋癡的煩惱。

諸位!一個惡人,一個大惡人,他不是一天養成的;一個大善人,他也不是一天養成。就是說,他可能剛開始的時候受到朋友的誤導,或者接受邪見,產生第一念。這個念沒有消除,他去造一個業。造了業以後,就是種子起現行了,然後他沒懺悔,他一直造、一直造、一直造,種子起現行,他越造越變成習慣了,變成他的個性了。就是,欸,這個是我的個性,改不了。其實你的個性就是從最初的一直熏習,熏習而來的,都是虛妄相。但他自己認為改不了,那就真的改不了。所以,這種熏習就是,什麼東西都不是一天造成的。長時間的積累,就造成了有些人貪慾重,有些人瞋恚重,有些人愚癡重。簡單地說就是「無明熏習故」。這些煩惱是怎麼來的?就是從清淨心不斷地熏習,就產生貪瞋癡的雜染相出來了。

那怎麼辦呢?

「無明染法,實無淨業。」當我們變成無明所主導的時候,我們一般人的行為是被性格主導。你是什麼性格,你就容易造什麼業。也沒有人把所有的殺盜淫妄全部做光吧?有些人偏重殺生,有些人偏重偷盜,有些人偏重邪淫,各式各樣。所以這個無明染法基本上是沒有清淨業的。

但是,如果他去學《法華經》呢?他去讀誦《法華經》呢?這個時候,在無明妄想當中,他啟動了真如門而產生一種逆向的熏習。我們前面講過,真能破妄。妄想再怎麼大,是因為你攀緣它,你執著它,它才有力量。因為它本來就是外來的東西,因緣所生法,所以你一旦內觀真如,知道你的本性是清淨、具足的時候,這樣子就產生一種破妄顯真的功能,就逆轉了。

為什麼古人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諸位!六道眾生是怎麼產生的?是在夢中才會出現。就是一個人,因為你顛倒了,攀緣了,你才會出現六道果報。就是說,我們跟諸佛同一個心性,我們怎麼就六道輪迴,佛陀怎麼就受用法身的功德,這怎麼回事呢?因為我們做夢,他是覺醒的。我們因為妄想的熏習,所以就自己產生了六道輪迴。但是你要迴光返照,欸,你的六道輪迴就沒有了。所以,有一天你成佛以後,你會說,欸,那上一輩子的、我無量劫的六道輪迴,跑哪裡去呢?就跟做夢一樣。你醒來的時候,你說,那我昨天做夢的時候,我遇到很多人事,那現在夢境跑哪裡去了?答案只有一個:覓之了不可得!就「覺後空空無大千」。

所以,整個生命就是只有兩種情況:要麼無明勢力強大,無明熏真如,那你就產生六道輪迴;那你一迴光返照,真如開始啟動,真如熏無明,就是大般涅槃。生命只有這兩種情況。

這樣子講,這個一念隨喜的功德就顯現出來了。就是世間上有三種人:

第一種,就是標準的生死凡夫了。他呢,他也不學《法華經》。不學《法華經》,他整天只能夠跟著妄想走,他把妄想當作自我。這種人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了,這個六道輪迴的輪迴就看不到底部了,就這個人輪迴就不知道什麼時候結束了,沒有人知道,他自己也不知道。這第一種,就是標準的生死凡夫。

第二個,靠事修的。他就是不斷地修學法門,念佛、持咒、拜懺。但是這種來自於外力的攝受,只能暫時調伏。暫時調伏就是說,你今生在的時候你受了菩薩戒,所以你不敢造業。你不敢造業並不是因為你自己有防非止惡,不是。你是思惟我造了業以後我墮落三惡道,我造了業以後違背我的誓願,違背我的戒體,所以不敢造惡。而不敢造惡它的力量來自於哪裡?來自於外在的戒體的攝受。那這樣有個問題,我們前面說過,你內心的功德只要是外來的,都是暫時借的。你來生來的時候,你萬一沒有再受菩薩戒呢?你來生來的時候,萬一你沒有遇到佛法呢?你上輩子的正念都是向外面借來的,等到你來生沒有遇到佛法、沒受菩薩戒的時候,你那種調伏的功能全部喪失掉。而你又加上福報大,那很可能就開始放逸了,就很可能落入印光大師說的三世怨。為什麼?因為你自己沒有產生一種內心的調伏,你所有的正念都來自於外力給你的攝受。這個是非常危險。就是這個人一路走事修路線的。

那一念隨喜為什麼殊勝呢?因為它是第一次發自內心的一種觀照跟調伏。而這種功能,記住!它不借外境的,只能內善根。雖然它只是一瞬間,但是有這一瞬間,就有第二瞬間,因為真如是不可破壞的。諸位!光明出現以後,我們沒有聽說黑暗會破壞光明。所以,光明,你只要累積一分,它就有兩分的力量。這就是為什麼菩薩戒說,你一個人成就大乘種性就是成就菩薩戒體。真正的戒體,尤其《梵網經》的戒體,它是透過理觀,「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而產生的一種防非止惡。

而這種防非止惡是怎麼回事呢?「雖造惡業,速疾能悔;若墮惡趣,終不久留。」這才是真正的功力。就是說,這個人他即便生長在沒有佛出世的地方,即便生長在非洲沒有佛法的地方,他內心就有一種莫名的力量,就是有人帶他去造惡,他可能很多朋友,他隨順他們,但是他一旦造惡以後,「雖造惡業,速疾能悔」,他自己會產生慚愧心。你問他為什麼,他說不出來,因為他沒有接受佛法。但是他那種防非止惡的功能,是因為他因地修理觀,這種理觀不是借來的,所以他在因地造業的時候,「速疾能悔」。這個人萬一墮落到惡道,他很快彈出來,他就有這種力量,一種大乘善根成就。而這種善根怎麼成就呢?最初就是從一念隨喜開始的,從信解、觀照,慢慢慢慢地讓光明擴大。

這就是為什麼蕅益大師講,充此一念,最後就是不可思議。因為你所有的功德就是從你聽聞《法華經》迴光返照,從這一念開始,你的人生產生根本上的改變,是這樣來的。

壬二、聽法勸 人功德 分四:癸一、自往聽法;癸二、分座與人;癸三、勸往聽經;癸四、具聽修行

我們看壬二的「聽法勸人功德」。

一念隨喜有深有淺。前面是深位的,就是觀行位的,所謂的「隨喜轉教」;這以下就是屬於淺位的,就是我們這種名字位的。名字位的隨喜當然理觀薄弱,只能產生外隨喜,外在的隨喜,就是對《法華經》的信解、好樂,去聽法或者勸人聽法這樣的一種事修。這樣也不錯,這跟《法華經》結下非常殊勝的善緣。這地方有四段。

癸一、自往聽法

又阿逸多!若人為是經故,往詣僧坊,若坐若立,須臾聽受,緣是功德,轉身所生,得好上妙象、馬、車乘, 珍寶輦輿,及乘天宮。

佛陀又告訴彌勒菩薩說:假設有一個人,他心中好樂學習《法華經》,他是一種好樂心學習去的,那麼就主動地到這個寺廟,或者到講堂中。到了講堂,可能有位置坐,也可能沒有位置坐,就是暫時站立。總而言之,他是「須臾聽受」,就是乃至於短暫的聽聞,他可能聽了一堂課,也可能聽了五堂課,也可能聽了十堂課,也可能聽了全部,用最小的單位就是「須臾聽受」。

那麼這種「須臾聽受」以後,就是因為這樣的聞法信解的功德,他來生就有三品的情況:下品的,「得好上妙象、馬、車乘」,就生長在富貴家了。以前只有富貴家才能夠有這種象馬車乘,一般人都是走路的。中品的,就是有這個「珍寶輦輿」,這個更高貴的馬車,就是生長在王族、王家,這中品的。那上品的就轉生到天宮去了,乘欲界諸天的宮殿,這個宮殿是可以帶人飛走的。

這個自往聽法,它的重點在於「須臾聽受」。須臾聽受,它怎麼就能夠分成三品呢?古德說,有兩個判定標準:

第一個,聽聞妙法之廣略。就是,你怎麼知道他是上品或中品或下品?就他聽《法華經》的時間的長短。你聽了一堂課,他聽了五堂課,這個人聽了全部。就是他是聽了跡門,還是連本門都聽,就他聽聞的《法華經》的廣略的差別。這第一個。

第二個,他領受法義的淺深。你聽了以後,你吸收多少。你對這個跡門的佛陀的智慧,怎麼修一心三觀,對於本門的佛陀的功德,這種法身常住,你體悟有多少。還有因跟果之間,一心三觀跟法身常住之間的相互關係。就你這個領受法義的淺深。

這兩個加起來,就是決定你的品位了。你聽聞妙法的廣略、領受法義的淺深,這個判定標準是通於前面的,後面的一二三都是,都是這個標準。

這個是偏重在自受用,就是你自己去聽經。

癸二、分座與人

第二個是「分座與人」,你還護持人家聽經。

若復有人於講法處 坐,更有人來,勸令坐聽,若分座令坐,是人功德,轉身得帝釋坐處,若梵王坐處,若轉輪聖王所坐之處。

「若復有人」,他先到了《法華經》的講座當中坐了,那麼在中間,欸,有人進來了。進來以後這個人可能猶豫不決,還在觀望。然後你主動地「勸令坐聽」:欸,你要不然聽聽看?請他坐下來。如果沒有位置,你把你的座位讓一半給他坐,「分座令坐」。總而言之,你就是促成他聽經的因緣。這樣子的功德也是三品:中品成就釋提桓因,上品就大梵天,下品就轉輪聖王。

前面的「自往聽法」完全是自受用,你自己去聽經,自己回來。那麼這個人等於是做義工了,他招呼人家有個座位坐,使令大家更願意來聽經。也就是說,他不但是自己好樂聽法,他還護持法會,分座與人。他有這個利他的因緣,所以他就怎麼樣呢?除了福報以外,多了一個權貴。就是生長在貴族家庭,有權勢,因為他有利他的一種慈悲心。分座與人,這第二個。這個品位也是跟前面一樣,聽聞妙法之廣略、領受法義之淺深而分成三品。

癸三、勸往聽經

阿逸多!若復有人,語餘人言:有經名法華,可共往聽。即受其教,乃至須臾間聞。

這個聽法勸人的功德是後後超勝前前,越後面越殊勝。這第三個是比前面兩個還殊勝。這個人是怎麼回事呢?主動地去聽法,而且他還勸很多人去聽法。這是護持整個《法華經》了,他主動地勸人去聽法。這個地方有兩段,先看第一段,標示行法。

阿逸多!假設有人,他不但自己聽經,還主動地勸其他人去聽經。他怎麼說呢?他說,欸,某某人,有一部經叫《法華經》,我們應該一起去聽經。那麼對方就接受他的言教。接受以後,兩個人就一起去聽經了。這是第一個,他的修行的方法。

我們看下一段。

是人功德,轉身得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

這以下別明他的功德。這個勸的人,他來生會有四種功德:

第一個,他「轉身得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陀羅尼菩薩就是法身菩薩。諸位!你是一個生死凡夫,你來生跟法身菩薩在一起,表示什麼?那只有一種可能,你往生淨土,才能夠橫具四土。所以你來生就求生淨土去了,跟法身菩薩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了。這第一個。

我們看第二段。

利根智慧。

你不但往生淨土,你的六根特別的明利。你那個眼、耳、鼻、舌、身、意釋放出來的見、聞、嗅、嘗、覺、知,六根特別明利。當然這個地方特別指的是意根,你的悟性特別好。

我們看第三種功德。

百千萬世,終不瘖啞。

第三種功德就是講你的福德莊嚴。前面的六根明利是智慧,這以下講講你的福報,來生的福報。

福德莊嚴也有四種,先看第一個,身相功德。就是你自己去聽經,你又勸人去聽經,你來生「百千萬世,終不瘖啞」。你的聲音非常的明亮悅耳,你不會變成啞巴不能說話,不會的。你的聲音不但可以說話,而且明亮悅耳。這第一個,身相功德。

第二個,看口相功德。

口氣不臭,舌常無病,口亦無病,齒不垢黑、不黃不疏,亦不缺落,不差不曲;唇不下垂,亦不褰縮、不粗澀、不瘡胗,亦不缺壞,亦不咼斜,不厚不大,亦不黧黑,無諸可惡。

我們來看看他的口相功德。

他口氣清香不臭,而且舌常無病,沒有任何病痛。口腔也不會長一些膿瘡之類的病痛。牙齒也不垢黑、不黃不疏,也不會像有些人牙齒中間有很大的隙縫,也不缺落。不差不曲,就是牙齒非常平整,不會參差不齊。嘴唇也不下垂。嘴唇下垂,這個是影響你的晚運的。亦不褰縮,這個褰就是高舉,縮是萎縮,就是你這個嘴唇非常的端正平穩。也不粗澀,你的嘴唇細緻滑潤,口中也不生膿瘡,嘴巴也不缺壞,也不咼斜,這個咼斜就是歪斜。嘴唇不厚不大,亦不黧黑,也不會暗黑色,無諸可惡之相,這個嘴唇就是非常的端正。嘴唇是看一個人的邪正,一個人的心術看嘴唇,嘴唇平正就這個人心術就比較正。這是口相的功德。

我們看第三個,鼻相的功德。

鼻不匾? ,亦不曲戾。

你的鼻子不會匾?,這個?就是鼻子凹陷了。亦不曲戾,鼻樑不正就曲戾,不會有這種鼻樑不正的情況。這是鼻相功德。

我們看第四個,面相的功德。面相等於是總說,全部的五官都在裡面了。看面相功德。

面色不黑,亦不狹長,亦不窊曲,無有一切不可喜相。唇舌牙齒,悉皆嚴好。鼻修高直,面貌圓滿。眉高而長,額廣平正,人相具足。

這個面相的功德,你這個面色不會暗黑,也不會狹長(就是有些人看起來特別消瘦)。面部也不會有窊曲的情況,就是凹陷、彎曲這種不可喜相,眾生不喜歡見的相狀。嘴唇跟舌頭、牙齒三種,彼此搭配得非常的圓滿,悉皆莊嚴美好。鼻子修長高挺。面貌沒有凹陷、歪斜的情況,五官端正。眉高而長,眉高而長是長壽相,眉長於眼,眉高於耳。眉毛比耳朵還高,眉毛比眼睛還長,這兩個都是長壽相。額廣平正,這是智慧相,這個額頭高廣平正。總而言之,人相具足,一切的福德莊嚴之相通通具足。這個是指的你來生的一個福德莊嚴相。

我們看第四個,見佛聞法。

世世所生,見佛聞法,信受教誨。

你今生勸人家聽《法華經》,你跟十方諸佛結緣。因為十方諸佛都是依止《法華經》的真如本性的開顯而成就的,所以你等同跟十方諸佛結緣,所以你來生就能夠遇到佛陀,乃至於聽法。

這個地方講到四種功德,諸善俱會、智慧——六根明利、福德莊嚴跟見佛聞法。這四個非常圓滿,你本身福慧具足,你又能夠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來生又能夠見佛聞法。

不過,蕅益大師說這四種功德,它的判定「隨其功力,或一或二,或具不等」。功力也是前面說的,你就是聽聞妙法之廣略,領受法義之淺深。

《法華經》是這樣,你不管事修怎麼做,你是勸一百個人、勸一萬個人都沒關係,它的判定還是你的內心的理觀,說到底還是這樣。就是你這一念的隨喜,到底你體驗多少,體驗有多廣有多深,來判定這四種功德你是具足一個,還是具足兩個,還是三個、四個。就是「隨其功力,或一或二,或具不等」,還是看你的理觀的智慧來判定。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