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講)
癸四、具聽修行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百九十五面。我們看癸四的「具聽修行」。
這一科是講到《法華經》的一念隨喜的「聽法勸人」這一塊。聽法勸人有四段,這是第四段。前面三段都在說明一件事,就是相由心生。我們聽聞《法華經》以後一念隨喜,其實你這個時候,在蕅益大師強調,「未及事修」。其實你這個時候沒有做佈施,也沒有持戒、禪定,都沒有做種種事修。但是你一念的隨喜,因為它直接地觀照到我們內心的真如本性,而啟動了真如內熏,就是你心態改變了,這就是為什麼你來生會變成轉輪聖王,來生會在人道福德莊嚴。因為你的真如的心開始熏習以後,就是「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我們本來就具足無量的性功德,只是被無明妄想遮蓋。這個時候你一道的光明照進去,你的心開始釋放法身,釋放香氣。雖然這個香氣很薄弱,還是一個名字位的香氣,但是畢竟我們已經跟法身有少分的相應了,叫做名字位法身。所以,他的心態改變以後,相狀就改變了,變成轉輪聖王,變成大梵天王,變成人相具足等等,這麼一個情況。
我們看癸四的「具聽修行」。
阿逸多!汝且觀是勸於一人令往聽法,功德如此,何況一心聽說讀誦,而於大眾為人分別如說修行。
阿逸多!汝且觀前面,只是偶爾地在聽經的時候勸一個人共往聽法,就有前面的功德了,更何況你能夠一心一意地聽說《法華經》以後,再加上讀誦乃至於說法?就是所謂的五種法師了,這就很重要。就是你聽完以後,你回去還做功課,就是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你每天有這五種法門來熏習,那這個功德就不可思議了。
所以蕅益大師在這段經文開示說:「名字功德尚已如此,況觀行耶?況相似分證及究竟耶?」就是說,我們前面看到的都是名字位,這個聽法勸人都還是名字位,名字位就這種功德了,何況是觀行位的,乃至於相似位、分證位、究竟位呢?
這個地方說明一個道理。我們一般人學佛法,都是從因緣觀學起。因緣觀就是說,功德一定要造作,諸法因緣生嘛。你造作佈施,所以來生得到福報;你造作持戒,所以來生成就尊貴;你造作忍辱,所以你來生莊嚴。這個很合理,對不對?你有修才有成就。
但到《法華經》的時候你發覺,你過去的因緣觀,把它套在《法華經》,有些地方不適合了。因為我們過去修因緣觀的時候,我們是向外去追求一個法門,然後這個法門它賜給我安樂,賜給我解脫。就是心外求法,這是因緣觀的特色。因緣觀是把我們自己觀想成我們是生死業障凡夫。但是,到《法華經》不一樣,《法華經》是回到你的真如本性來重新判定因緣果報。它從一念心性、十法界、十如是,它完全從理觀來作正行的,事修變成退到助行去了。《法華經》的角度是這樣,就是說,雖然我們現在是一個在外流浪的乞丐,但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是大富長者的兒子。也就是說,我們的家族是很有錢的,我們現在之所以沒有錢,是因為我們離家出走了。這是《法華經》的核心思想。
就是說,世界上最大的功德就在你的內心當中,這是我們要從因緣觀到真如觀最大的突破點。你不要急著說,好像是世間上一定要什麼東西去修才有。當然,從這個方便法門建立一套因果思想是對的,好過你什麼都不做。但是到《法華經》的時候,它從第一義諦來看,就是說,它強調一念的相應,就是理觀的智慧。就是說,你其實本來就具足無量性功德,所以你要做的一件事情不是馬上去做事修,不對。先把自己的內心調整好,就是用理觀帶動事修。
我們回顧前面的經文,在五品觀行位的時候,你還記得嗎?在讀誦的時候,佛陀說你讀誦的時候,你千萬不要跑去給我蓋大殿、蓋寺廟。你這個時候時機不對。這個五品觀行位,到什麼時候開始可以從空出假?到了說法品、兼行六度到正行六度,到五品裡面的第三品才可以去涉事修。在五品,內觀,理觀沒有堅固之前,佛陀是不讓你去動事修的,這是一個不同的修行方式。就是你必須要讓你的理觀堅固了,然後你才有辦法稱性起修,你才能夠把所有的法門跟你的理觀產生對接。你理觀不得成就,你就永遠回不了家。永遠回不了家,你就永遠變一個乞丐。變成一個乞丐,你整天打工,只能夠換取一時的溫飽,你成不了大事,就是這個問題。
所以,從因緣觀進入到真如觀的時候,我們要換一個思考。就是說,世間上最妙的法就在我們的心中。你要重新定位什麼叫妙法,那你《法華經》才修得起來。否則你還是靠過去的因緣觀,什麼東西都要去求,那你只能永遠變成一個乞丐了。這個道理就在這裡。
也就是說,其實《法華經》是一個果地教。世間上只有兩個法是果地教:一個是淨土法門。它是他力門、果地教,因為名號的功德是阿彌陀佛無量劫修習成就以後,他把它濃縮到一個名號,叫萬德洪名。《法華經》也是果地教,它是自力門、果地教。就是你不斷地內觀真如,真如就可以釋放你無量的功德,它可以賜給你轉輪聖王、釋提桓因,它可以賜你人相莊嚴、見佛聞法。你學《法華經》,你在讀誦的時候,你在佛堂你什麼事也沒做,那憑什麼今天去聽經就有這功德呢?因為功德在你的心中,因為你啟動了真如內熏了。就是因為我們以前長時間對自己沒有信心,總是把內心說成:你這個人業障重,你的思想都是錯的,不能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我們在權法的時候所教育的就是,我們的內心是罪惡的根本,但現在你的思考要改變了。內心之所以變成罪惡,是內心向外攀緣,它才變成罪惡,不是本質是罪惡,不是這個意思。你迴光返照,就是大富長者。
我們開始學《法華經》以後,當然,你理觀成就以後,你這個時候就不妨事修了。那就是理觀、事修變成一種雙向循環,那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了。所以我們看到,在名字位、觀行位這兩個位置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少事少業的,就是向內觀照的。就是你慢慢體會這個《法華經》的本意,它的重點來自於內心的自性功德力的開顯。
辛二、重頌 分二:壬一、頌隨喜轉教功德;壬二、頌聽法勸人功德
我們看辛二的「重頌」。重頌當中把一念隨喜分成兩塊,一個是「頌隨喜轉教功德」,這個是屬於觀行位的隨喜。
壬一、頌隨喜轉教功德
我們分成三段。先看第一段。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人於法會 得聞是經典
乃至於一偈 隨喜為他說
如是展轉教 至於第五十
最後人獲福 今當分別之
這個地方是校量功德。先找出第一個樣本,要校量之前的樣本。說假設有一個人,他在《法華經》的宣講法會當中,他聽聞《法華經》的時間可能短暫。短暫到什麼程度呢?只聽到四句偈,具有完整法義的四句偈。然後你聽完以後,因為你過去的善根,這個人就是善根強,他只聽四句偈就夠了,他產生了信解、觀照、隨喜。然後他告訴第二個人,第二個再告訴第三個人,一直到第五十個人,就拿第五十個人來當作比較的樣本。這第五十個人,當然他趕不上第一個人,法味漸薄,觀行漸弱。那麼我們就用第五十個人所成就的福德來跟後面的財法二施來作比較。
我們來看第二段。
如有大施主 供給無量眾
具滿八十歲 隨意之所欲
見彼衰老相 發白而面皺
齒疏形枯竭 念其死不久
我今應當教 令得於道果
即為方便說 涅槃真實法
世皆不牢固 如水沫泡焰
汝等咸應當 疾生厭離心
諸人聞是法 皆得阿羅漢
具足六神通 三明八解脫
最後第五十 聞一偈隨喜
是人福勝彼 不可為譬喻
我們看財法佈施的功德。假設有一個大施主,他發心供養無量的眾生。發心多久呢?到對方滿八十歲。這過程中,「隨意之所欲」,這個是真正的佈施。諸位!佈施不是說你今天有三件衣服,多了一件,你把多的那件拿給別人。不是這個意思。而是他需要什麼你就給他什麼。因為佈施,它之所以成就度,就是捨己貪愛。就是你最喜歡的東西,對方需要,你就把它給他。就是「隨意之所欲」,你滿足他心中所有的希望。他需要財富,他需要車子,他需要房子,你就給他他心中的願望,你先不要考慮你的需求,這個是真正的財施。
財施了以後,到了對方八十歲的時候,「見彼衰老相」,就年紀大了。大到什麼程度呢?精神也衰弱了,牙齒也疏散,身形也枯竭了。這大施主一看,「念其死不久」,這個人可能即將死亡,這個死亡一到,那資財就沒有用了。所以這個大施主心中一轉想,欸,該開示他出世道果了。所以「即為方便說,涅槃真實法」,善巧地跟他講四諦、十二因緣,從苦集滅道當中知苦、斷集、慕滅、修道。這個苦諦是從無常切入的,世間上再好的東西,用無常觀進去它就沒有價值了,因為再好的東西一定要永恆才有用。你看我們為什麼不讚美天上的彩虹——它那麼漂亮,而寧可讚美一個珠寶?因為彩虹雖然漂亮,它馬上就消失掉。所以無常觀來看人生,那什麼都沒有價值了,所以他「疾生厭離心」。那麼諸人聞是四諦、十二因緣法以後,「皆得阿羅漢」,證得我空,甚至於加修禪定,成就三明六通八解脫這種大阿羅漢。
那麼,這樣的功德,比起我們前面的隨喜聽法、轉教他人的第五十個人聞一偈的心中的隨喜,這第五十人的福德是超越前面的財法二施的,而且這個超越的差距太大了,已經沒有辦法作一個譬喻了。是這麼一個情況。
我們看最後的「結示勸修」。
如是展轉聞 其福尚無量
何況於法會 初聞隨喜者
那麼「如是展轉聞」,就是從法會初聞到第五十個人,這第五十個人的福德尚且無量,何況是於法會最初聽聞的人,這個法味最濃、觀行最深、功德最大的第一個人那一念隨喜呢?
透過這個地方的比較我們就知道了,《法華經》它重視內善根。它認為你內善根成立了,外福德才有意義。否則,你內善根這種不生滅心沒有建立起來,你永遠就在生滅因緣裡面輪迴。就是你一定要先回家,先回家以後再去工作那才有意義。所以它這個地方就是,內善根,乃至於最少最少最少的一個標準,叫做一念隨喜,而且還不是聽聞的,而是第五十個人的一念善根,都超過你這麼大的佈施的福德相,因為你內善根不是外福德能夠取代的。
壬二、頌聽法勸人功德
我們看壬二的「頌聽法勸人功德」。看第一段。
若有勸一人 將引聽法華
言此經深妙 千萬劫難遇
即受教往聽 乃至須臾聞
斯人之福報 今當分別說
世世無口患 齒不疏黃黑
唇不厚褰缺 無有可惡相
舌不幹黑短 鼻高修且直
額廣而平正 面目悉端嚴
為人所喜見 口氣無臭穢
優缽華之香 常從其口出
前面隨喜轉教,是觀行位的隨喜。這以下講隨喜,這個是名字位的隨喜。先講到「勸人聽法」。就假設有一個人,他想聽經,他還不但一個人,他還勸一個人跟他去,「將引聽法華」,又善巧方便地去讚歎《法華經》,去引導一個人跟他一起去。「言此經深妙,千萬劫難遇。」他說,這個《法華經》是講到佛陀的因果,佛陀的因地是智慧,果地是佛德,把這個《法華經》一佛乘的因果簡單地描述一下,而且讚歎它難遭遇。那麼對方接受以後,就跟他一起去了。去了聽多少呢?「乃至須臾聞」,很短暫的時間。
那麼這個勸的人,這個福報就不可思議了。因為你不但是理觀,你還有發心。你發心勸人,所以你這個心量是很大的。從這個相由心生的角度,你來生的福報就有改變了。「世世無口患」,生生世世口氣清香不臭穢,也不長膿瘡。牙齒也不會稀疏黃黑,嘴唇也不會太厚也不會萎縮,也不會缺壞,端正美好,沒有這種可惡之相。舌頭也不乾澀,也不黑不短。鼻子高挺、修長、正直,額頭寬廣平正,而且面目端正莊嚴。這個就是福德莊嚴之相。總而言之,「為人所喜見」,這一種大福德的相狀,人人看到都起歡喜心。口氣不但沒有臭穢,還有這個優曇缽花之香,這種清淨高雅的香味,「常從其口出」,就是這個福德莊嚴之相。
我們看第二段的「自往聽經」。
若故詣僧坊 欲聽法華經
須臾聞歡喜 今當說其福
後生天人中 得妙象馬車
珍寶之輦輿 及乘天宮殿
假設你是自己聽經,你沒有帶人,就自己去聽經。你是怎麼聽經呢?「若故詣僧坊」,這個很重要,就是你自己要先作意要去聽經。那麼聽經的時候聽多長呢?「須臾聞歡喜」,乃至於短暫的時間產生信解,產生隨喜,歡喜。「今當說其福」,你來生這個下品的象馬車乘,富貴家;中品的珍貴的輦輿,這個王族;上品的生在天宮。就前面說的,從你的領受法義的淺深跟聽聞妙法的廣略,分成三品。
我們看第三個,分坐與人。
若於講法處 勸人坐聽經
是福因緣得 釋梵轉輪座
你如果在法會的現場,「勸人坐聽經」,可能有些人突然來,你勸他安坐,很可能位置也不夠,你就把座位分一半給他坐。你這個勸人聽經的人,福德因緣也是分成上中下品,下品轉輪聖王,中品釋提桓因,上品的大梵天王,就是有這個權勢。因為你有利他,你的發心比自己聽經發心更大。
看第四段,具聽修行。
何況一心聽 解說其義趣
如說而修行 其福不可量
何況你聽完經以後,不但是信解隨喜,解說其義理,能夠受持一心,重點就是下面——「如說而修行」。你不但是一個禮拜來聽兩次經,你回去還做功課,還每天讀誦、書寫等等。那麼你未來的功德,那就不是人天福報了,你未來的功德你就要看下一品了,<法師功德品>,六根清淨位。所以你這個就不像人天福報那樣只是一時的快樂,你的六根的功能徹底轉變了。就淨法熏習。
這個<隨喜功德品>很強調一念,一念的信解,一念的隨喜,而且都是未及事修,就是你還來不及事修,然後就成就種種的功德莊嚴。這個地方我們前面說過了,因為你最大的功德就在你內心,所以你不斷地去觀照它,你就是不思議熏,不思議變。你不斷地去把內心的真如,一種沉睡的真如把它喚醒。所以這個地方等於是,我們前面說過,《法華經》是自力門,果地教,就是你等於是「即眾生心,投大覺海」,直接進入到你的自性功德海去了。淨土法門是投入彌陀的本願功德海,這他力。
所以,我們修《法華經》,你要有一個思想準備,你要有一個宏觀的思想,就是你不能在乎一時的安樂,你成就圓頓種性非常重要。圓頓就是說,你因地圓滿了,果地才能夠頓超。就是,你可能前半段,你會花很多時間在建立你的一念隨喜、一念的信解的理觀上,而且在學習中還要包括你不斷地讀誦,但是一旦你的圓頓種性成立以後,那就是你表現的時候了。你開始啟動的時候,那叫做大白牛車,叫頓超了。
頓超你看六根清淨位就知道,他還沒有證得法身,他幾乎就有法身的功德,幾乎就有了。就是所有的果證,藏通別三教沒有一個是在內凡位就出現功德的,沒有。只有《法華經》,內凡相似位他的六根就不可思議了,就跟一個佛陀幾乎一樣,他的眼睛也看到佛法界,他通於十法界了。所以印光大師說:「王子墜地,功超群臣。」這是講圓頓法門。
就是說,你不一定要馬上去做一個什麼朝廷的大官,你要想辦法生長在王家,因為世界上只有王家能夠繼承國王的位置。你今天不是生長在王家,你再怎麼努力,你難不成宰相你還可以繼承國王的位置嗎?不可能。因為你種性不對。就是說,我們要先把佛心為己心,把自己的因地跟佛陀的果地,拉到一個隨順的情況。雖然不一樣,但是至少是隨順,叫做隨順真如,或者講隨喜真如,都可以。那麼這個花的時間就很多,你要不斷去聽聞,去讀誦,但是你絕對值得。因為這《法華經》是頓超的法門,你不走這條路,那你就要走漫長的生滅道路去了,漫長。
所以大家要把這個精神弄清楚。它的精神就是,想辦法讓你自己變成王子。雖然他年紀很小,但是他的功德超過三代的老臣的宰相。因為你是王子,這個地位不可取代,是這個意思。這個圓頓種性的重要,我們從<隨喜功德品>看得更清楚。
我們看下一品,法師功德品。
先看附表第六十頁,附表第四十三,「法師功德品」。先看第一段的解釋品目。
一、解釋品目
「法師」者,即受持、讀、誦、書寫、解說,五種法師也。此五種行,始從「名字」,通於「分證」,皆得為之。前品已明隨喜功德,今品則廣舉五事,隨其一事行成,未來皆得清 淨六根,故名< < 法師功德品> > 。此舉果以勸修因也。
什麼叫<法師功德品>呢?
先看「法師」這兩個字。這個法師,就是你能夠做到這五個法門:第一個,受持。你聽完《法華經》以後,你要把它核心的觀念怎麼樣?一心三觀,正念真如,一念的隨喜,這個核心思想要受持在心中。然後呢?然後回去就做功課,或者讀,或者誦,或者書寫,或者為人解說。你能夠做到這五種法門,就是五種法師了。當然這個五種法師,它不是說五個都要修。它的意思隨修一法都可以,隨修一法。那麼這五種行,它是從名字位,到觀行位,到相似位,到分證位都可以修。
前面的<隨喜功德品>,講到名字位跟觀行位的一念隨喜,「今品則廣舉五事」,就是前面的五種法師,隨其任何一事行成,未來皆得六根清淨位,故名<法師功德品>。它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現在假設是名字位,我們聽聞《法華經》以後一念隨喜,然後呢?然後我們怎麼進步呢?就是我已經聽聞,從聽聞的角度已經到極限了,那我希望從名字位到觀行位,從觀行位到相似位。《法華經》的果地功德出現,是到相似位才是果地功德,名字位、觀行位都是因位。那你從因位要到相似位,六根清淨位,你必須要走這五條路,修這五個法門,就是受持、讀、誦、書寫、解說。你要找一個法門來不斷地淨法熏習,才可以從你的因位而到達果位。透過五種法師的修學,而趨向於未來的相似位的功德,是這麼一個情況。
我們看第二段的「經文要義」。
二、經文要義
(一)前文跡門宏通,所說「法師品」,是讚美一心所起萬行之人法。今本門宏通,所說「法師功德品」,是讚美萬行會歸一心之功德,即是清淨六根,而親證法華三昧之前方便,使令六根之見聞覺知,近似於佛。
在前面的跡門流通當中,我們有個<法師品>,<法師品>講到五種法師,就前面的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它是讚美我們能夠透過理觀的智慧而稱性起修。修什麼?修五種法門,來讚美它的人法,能修的人跟所修的法。就是因地修五種法門。
到了本門流通的時候,講到果地的功德了。<法師功德品>,就是前面你修五種法門,最後成就六根清淨位的法師功德,叫做萬行會歸一心。「親證法華三昧之前方便」,法華三昧當然出現就是分證即佛,要法身成就以後才有法華三昧。那麼這個六根清淨位的法師功德,是在內凡位,所以叫前方便,只是六根的見聞覺知相似於佛,跟佛差一點。差什麼呢?我們到經文再說。
所以跡門的法師是因地,這個本門的<法師功德品>是果地,透過五種法師而成就法師功德。
我們看第二段。
(二)眾生六根之性,即是如來所證之妙真如性,本自週遍圓融。故《楞嚴經》云:元是一精明,分為六和合。但此妙真如性,須借五種妙行,獲得六根清淨,方能顯發,所謂「修德有功,性德方顯」。以此宣說,令見聞者,深信法華有大勢力,凡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決定無疑。
眾生六根的本性,當體就是諸佛所證的如來藏妙真如性,本自週遍,本自圓融。真如本性是無形相的,那麼我們不斷地去觀照它,隨順它,那怎麼知道有效果呢?它有效果的時候會告訴你。它怎麼通知你呢?你的六根會產生變化。因為這個六根就是真如本性的六個窗口,它起作用的時候,它直接反射到六根去。所以,當我們不斷地去觀照真如、去隨喜真如的時候,那你的內心如果自性功德開顯的時候,你的六根就會變成週遍而且圓融。
所以,《楞嚴經》上說:「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就是六根的本性其實就是真如本性,但是我們因為向外攀緣,後果就是六根產生極限。就是,我們眼根是一個見的功能,去攀緣色塵,結果,我們攀緣色塵的時候,我們產生了愛憎取捨。你有你喜歡的顏色,你攀緣很多顏色以後那就糟糕了,你的眼根受限了,你的顏色就產生了一個區隔,把你的眼根跟耳根產生區隔,你的眼睛就再也聽不到聲音了,就你的眼睛只能夠着色塵。耳朵也是一樣,你可能特別喜歡聽某種音聲,聽久了以後,你耳根也是跟其他六根產生區隔,就形成了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塵、六識,就形成你自己的內心世界了。
那怎麼辦呢?你去改變六根沒有用,因為它是個枝末。你改變你的心性。你心性一改變了,把你內心的顛倒妄想消滅了,六根就恢復它本來的功能。它本來是週遍的,眼睛是可以看十法界的,而且是圓融的,你眼睛也可以跟耳根互通的,眼睛也可以聽聲音,眼睛也可以思考,所以你就恢復了六根的本來面目了。因為你內心改變,你內心把那個六根累積的垃圾清掉以後,你六根就恢復了六根清淨位。
那怎麼辦呢?「須借五種妙行,獲得六根清淨。」你還是要靠受持、讀、誦、書寫、解說這五種妙行。「所謂‘修德有功,性德方顯’。以此宣說,令見聞者,深信法華有大勢力,凡有見聞者,無一不成佛,決定無疑」。就是證明《法華經》成佛是決定的,因為你沒有成佛之前,你六根就會給你成佛的消息。所以它《法華經》是這樣,下手是從心性,但是改變看六根。
這個地方,其實跟前面的因位修行不太一樣。諸位!我們在因位的時候是理觀的,直接觀心的,就是名字位、觀行位都是觀心。但是你要進入<法師功德品>的時候,它的意思就是說,你要靠法力了,靠《法華經》的文字來帶動了。就是你不是只有觀心而已了,你要麼讀誦,你要麼書寫,你要麼演說,你要靠這個《法華經》的大勢力,就是這個法力不可思議來不斷熏習了。
就是前面靠理觀,聽聞以後先理觀,長養聖胎。理觀到一個程度的時候,如果你要作最後的突破,你一定要把《法華經》找出來,每天去讀誦。在讀誦當中,就跟智者大師一樣,突然間有一句的相應,那你就進入六根清淨位了。所以你到了這個後半段,還是要透過讀誦的,這是跑不掉的。
丁二、明初品果功德以勸流通 分二:戊一、總標六根清淨;戊二、別釋六根清淨
我們看講義二百九十八面,丁二的「明初品果功德以勸流通」。前面是講初品的因功德,因功德就包括了兩種隨喜,一種是名字位的隨喜,一種是觀行位的隨喜,這兩個都是因功德。當然也包括了四信、五品,都是因功德。因功德就是說,在修行的時候,你看起來好像跟其他人沒有什麼差別;你說你整天聽《法華經》,我看你六根也沒有改變!是的,因地的時候都看不到改變,等到果地的時候改變就出現了。
戊一、總標六根清淨
我們看總標六根清淨的功德。
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
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說,若善男子、善女人,這個善男子、善女人至少是名字位以上。你要讀誦之前,你自己心態的準備是很重要,那個效果才會出現。就是你要麼是名字位,要麼是觀行位,這種所謂的因位,兩種因位。然後呢?然後你就有資格去讀《法華經》了。怎麼讀呢?受持,就是把這個法義受持在心中,要去讀,或者去背誦,或者為人解說,或者書寫,這五種的事修。
你本身就已經有一點名字、觀行的基礎,以後透過這五種法門事修,你這個人未來世中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可以莊嚴六根的妙用,使令六根皆得清淨。就是我們的因位是名字、觀行,這是最基本的要求,讀經的最基本要求。那你說我都沒有學《法華經》去讀,那對不起,就沒有這個六根清淨位的效果。你一定是要有因位,你先成就因位,就是名字位或觀行位,然後再加五種事修,最後會成就六根清淨位。
這個六根的功德我們解釋一下。六根的作用,從理論上來說——先講理論,再講實際——六根是一個因緣所生法,它就是一個見聞嗅嘗覺知的功能。所以,它一旦活動,它一定有時間相,有空間相。時間就是過去、現在、未來,空間就是東西南北。時間是三,空間是四,三四一十二,就有十二個單位了。
舉一個例子,比方說眼根。眼根是一個見的功能,對不對?你可以見到現在,你也可以見到過去,當然是要有神通了。但是,如果你眼根沒有見到過去的功能,你修神通也沒有用。也就是說,你眼根本來就可以見到過去,你只是修神通把它打開而已,把那個管道打開而已。所以眼根的見,可以見過去,可以見現在,可以見未來。那麼現在又有東西南北的見,過去也有東西南北的見,未來也有東西南北的見,所以這個見就三四一十二,這樣來的。就時空交錯,三四一十二。
那麼一十二,每一個見又分成十法界,你是人道的見,還是畜生道的見,還是天人的見……就是有十法界。十二再乘以十,就一百二十。一百二十,每一個法界又具足十如是,就是說,你的見有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所以一百二十再乘以十,就一千二百功德出現了。所以六根,從理論上,從時空跟十法界十如是的安立,它是一千二百的功能。
但是,這是理論上。那實際上我們人道呢?我們人道的功能就有所欠缺了。我們六根,從人道的角度,先看耳根、舌根、意根。這三根是空間四方通達,時間也通於過去、現在、未來,所以耳根、舌根、意根是功能最強大,是具足千二百功德,沒有欠缺,耳、舌、意三根。
那麼有欠缺的是誰呢?眼根、鼻根、身根。先看眼根。眼根的欠缺是明前不明後,四維有虧缺。我們眼睛只能看到前面,看不到後面。從人道是這樣子,看不到後面,所以我們的功德就少了三分之一了,就變成八百功德,就是明前不明後。
鼻根呢?「出息取氣,入息知香,兩交之際,無勝力用。」我們在吸氣的時候知道香味,出氣的時候,鼻孔出息能夠去產生氣,在吸氣跟呼氣的中間會暫時地停頓。兩息中間暫時停頓,所以這個時候的鼻根,在停頓的時候沒有功能,所以也少掉三分之一。所以鼻根也是只有八百功德,因為它出息跟入息的中間會暫時停頓。
那麼身根,「合知違順,離時不知」。身根,觸塵,我們要跟東西接觸才有感覺;離開了所緣境,這個身根的功能就消失了,所以它也不具足圓滿,它也變成八百功德。是這樣安立的。就是這個鼻、眼、身,落實到人世間就變成八百;其他的耳、舌、意,就還是具足一千二百功德。先把這個功德的數目確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