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講)
己二、嘆所持經法 分二:庚一、嘆法體;庚二、嘆法用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百三十四面,我們看己二的「嘆所持經法」。
前面的《法華經》是講到藥王菩薩的前身,修學苦行、燃身供佛,最後快速地成就自利利他的功德。而這樣的成就來自於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為他成就了真實精進;第二個,他成就真實的法供養。就是一個智慧、一個精進的結合,整個修行就兩種的法門成就。
真法供養當然是理觀的智慧了。你整個事修沒有理觀的引導,那就「空成有漏因」。如果苦行沒有智慧引導,那就是無益苦行。所以,由於這兩個因素,佛陀必須要作一個總結,就是約著藥王菩薩他修學苦行成就的功德作一個總結。
這總結當然有兩個:第一個理觀;第二個事修。就是,藥王菩薩的前身能夠快速成就,跟他學《法華經》,成就一心三觀是有關係的。第二個,他事修,在苦行當中他快速地突破色身的障礙,這也有關係。因為你所有的障礙都來自於六根,那六根是依靠誰呢?你的六根的見聞嗅嘗覺知依色身而住,所以你突破了對色身的障礙,你就放下六根的攀緣了。它這一招是高明的地方。
所以,這以下佛陀要讚歎兩個法門:第一個,讚歎《法華經》的理觀的智慧高明;第二個,讚歎<藥王菩薩本事品>。這一品的高明來自於他透過苦行,調伏身見。
這兩個功德,這個理觀的功德跟事修的功德,後面會次第地說明。就是前面先講出一個事相,這以下開始說道理了。說為什麼他能夠這麼快成就呢?第一個,我們看,「嘆所持經法」,因為他受持《法華經》。
受持《法華經》,先看第一段「嘆法體」,第二個是「嘆法用」。
庚一、嘆法體
先看「嘆法體」,這有十段,我們次第地說明。
看第一段。
宿王華!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諸水之中,海為第一。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諸如來所說經中,最為深大。
《法華經》的法體,很簡單,就是以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一念心性為體。所以,你依止一念心性來修習空假中三觀,這個自體跟一般的事修的自體的差別,就第一個,深廣,它能夠包括一切的功德。譬如在一切的山川流水江河當中,大海是最為深廣,它容納百川。此《法華經》亦復如是,在諸如來所說經中,它的功德是最為深廣的,這第一個。
看第二個,殊勝。
又如土山、黑山、小鐵圍山、大鐵圍山,及十寶山,眾山之中,須彌山為第一。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諸經中最為其上。
《法華經》的一心三觀的思想,這種自體,它是內容最為豐富,也最為殊勝。比方說土山、黑山、小鐵圍山、大鐵圍山,乃至於《華嚴經》所謂的十寶山,這個寶山含藏了十種的寶物。在眾山當中,只有須彌山是最為殊勝,因為它含藏了一切的寶物。其他的山可能涵蓋一個兩個或者十個,只有須彌山裡面的寶物是涵蓋一切寶物,而且最為高大。它高大、殊勝,這第二個。
我們看第三。
又如眾星之中,月天子最為第一。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千萬億種諸經法中,最為照明。
第三個講到照明,就是它的觀照的智慧,能夠照了一切。比方說,晚上的時候眾多的星星當中,月亮是最為殊勝的。此《法華經》亦復如是,在千萬億種諸經當中,最為照明。就是說,星星某種程度是一閃一閃的,它是生滅的。只有月亮是恆常的相續相,它不生滅心。它「最為照明」的,力量最大,就是因為它不生滅。
我們看第四,除惑。
又如日天子,能除諸闇。此經亦復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闇。
這個地方講斷惑。比方說,太陽能夠破除一切的黑暗,「此經亦復如是」,能夠破除一切心中的煩惱黑暗。因為斷除煩惱,你只要告訴你自己本來就沒有煩惱,這是從根本上的否定煩惱,這煩惱勢力就薄弱了。這個是除惑。
看第五,威德。
又如諸小王中,轉輪聖王最為 第一。此經亦復如是,於眾經中,最為其尊。
比方說在諸小王中,轉輪聖王是最殊勝的,因為轉輪聖王統領四天下。《法華經》亦復如是,在諸經中,最為其尊。因為《法華經》能夠統攝一切的經典,所以它有大威德力,就像轉輪聖王一樣。
看第六,自在。
又如帝釋,於三十三天中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
比方說帝釋,他統領了整個忉利天,作為三十三天之王。《法華經》亦復如是,在諸經中,它能夠消滅一切的我法二執,得大自在。這個是《法華經》的自在。
我們看第七,出生。
又如大梵天王,一切眾生之父。此經亦復如是,一切賢聖、學無學及發菩薩 心者之父。
比方說大梵天王。大梵天王自己認為是一切眾生的父親。此經亦復如是,它是一切賢聖、學無學乃至發菩提心者的根本。就是你要能夠知道,你的打妄想的心跟佛陀的心在根本上是有交集的,就從根本上是不二的,那麼對你來說就是很大的加持力,這一切的善根的根本就是信根。這個就是出生。
看第八,人法勝。
又如一切凡夫人中,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一切如來所說,若菩薩所說,若聲聞所說,諸經法中,最為第一。有能受持是經典者,亦復如是,於一切眾生中,亦為第一。
這一段講到人、法殊勝。就是在一切凡夫當中,比方說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些聲聞的果位當中,其實辟支佛最殊勝。因為辟支佛有三個功德,第一個他智慧高,第二個福德大,第三個禪定深,所以辟支佛是利根的聲聞人。
那麼他譬喻什麼呢?此經亦復如是,從法勝來說,一切如來所說的法,或者菩薩所說的法,或者聲聞所說的法,在諸經法中,《法華經》最為殊勝,因為它直截了當,直接契入真如佛性。如果是有受持的人,就講到人勝,亦復如是,在一切眾生當中他也最殊勝。你受持《法華經》,你是最快成就的,最殊勝。
看第九,因地勝。
一切聲聞、辟支佛中,菩薩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 於一切諸經法中,最為第一。
在一切聲聞、辟支佛、菩薩當中,菩薩是最為第一的。此經亦復如是,在一切諸經當中,它成就了一個最殊勝的因地,因為它直接成就成佛的種子。
第十,果地勝
如佛為諸法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
果地殊勝。你不學《法華經》,你不管修什麼法門,你中間一定要有所停頓。比方說你先修人天乘。好,你在天上要待一段時間,那掉下來以後,可能你福報享盡了,還得到三惡道去一趟。你說,欸,我修二乘法,我修空觀。那你到了涅槃,你就無學位了。就是說,你坐什麼車子,都必須要達到一個階段以後就停下來,因為這個人天乘只能帶你到人天,這個空性的車乘帶你到涅槃,因為他到了涅槃這個車乘就沒有力量了。
只有《法華經》,你坐上這部車子,它直接地超越人天、阿羅漢,直接把你帶到佛道去。這個車子是直奔法身而去,所以這個果地殊勝,它不必經過太多的停頓。
這十種殊勝,我們把它會歸成兩種來說明:
第一個,圓頓。
你依《法華經》的一心三觀來修學,你成就了圓頓。就是你修學的時間,會比別人快速成就。
我們一般的三乘的修學,它的修行是這樣子,它是由外而內。比方說修佈施,修佈施沒什麼道理,就是去佈施。那麼他透過這個法門的佈施——我現在有兩個蘋果,我把一個給你;我有兩件衣服,我把一件衣服給你。透過這些事修,欸,慢慢地從法力影響到心力,你慢慢地累積一個佈施的心出來。
所以,你說阿羅漢他為什麼成為阿羅漢呢?他一開始是凡夫,他就修無常觀,無常故苦,苦即無我。他在一個空性的法慢慢地熏修,欸,這個空性的法也影響到他的內心。
所以,整個三乘的修學,它是由法力影響你的心力,這樣子就很慢。你依一個外在的力量,就是你靠打工去賺錢;你沒有錢,你要去造作一個法,這個法才能夠加持你。
《法華經》它不是,它是逆向操作。它不是由法力來影響心力,它是直接啟動你的心力去帶動法力,它是由內而外。這個是不一樣的地方。
就是說,你的心靈有兩種力量,就是透過內觀啟動了第一個,即空——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你自己有清淨力。那你說,欸,我為什麼被煩惱干擾呢?因為你清淨力睡著了。你要把它喚醒。就是說,你的身體本來就有免疫功能,但是你的免疫功能睡著了,你整天吃藥,靠外在的東西來加持你,有限的。某種程度你要先啟動你的免疫功能,然後再配合外面的藥物。所以《法華經》是先觀一心即空,啟動自性本來清淨;那麼修假觀,一心即假,啟動你的內心的自性功德力。
好了,這兩種功德力。斷惡,用你的清淨心來面對惡法,本來沒有惡法。那麼你要往生淨土,你就觀想:極樂世界的功德不離我一念心性之外,我本來具足極樂世界的功德,我只是靠了憶佛念佛,把我自己的極樂功德表現出來。
這樣子,你的起跑點就超越別人了。別人還在那個地方打工賺錢,你直接拿出你的摩尼寶珠。別人是用法力去影響心力,你是心力跟法力的結合,你當然比別人快,別人沒有摩尼寶珠。
所以第一個,圓頓。因為他直接從心性啟動真如的力量,然後再稱性起修,再配合外在的六度的法門。所以這個理觀事修,它圓頓。
第二個,總持。
《法華經》的好,好在哪裡?它幾乎可以跟所有的法門對接。你花一次的時間把《法華經》一心三觀學會,你修什麼法門就輕鬆。
比方說你也可以拜懺。你說我要拜懺,可以。你拜懺的時候,你本來是「往昔所造諸惡業」,現在你知道「罪從心起將心懺」。你會歸到一心的時候,這個罪業是唯心所現的一個如夢如幻。你隨順它,它就相續;你迴光返照它本來清淨,它就斷相續,它就消失了,「心若滅時罪亦亡」。
所以,用心性操作,你學會以後,你可以跟佈施對接,跟持戒對接,跟拜懺對接,你也可以跟念佛對接。所以它總持一切法,它的範圍特別廣。
第一個,圓頓;第二個,總持。這是這兩個法門的法體的殊勝。
庚二、嘆法用
法的作用當然是滅惡生善。那麼《法華經》的滅惡生善,跟其他法門有什麼差別呢?我們分成三段說明。先看第一段,總標。
宿王華!此經能救一切眾生者,此經能令一切眾生離諸苦惱,此經能大饒益一切眾生,充滿其願。
做一個總標。就是《法華經》能夠救拔一切眾生。為什麼呢?因為它能夠使令一切眾生遠離痛苦。就是,你能夠把你的自性清淨心啟動起來,來觀察煩惱、業障、報障,它本來就是無生的,本來清淨的,那都是因緣所生的。而且,此經能夠大饒益一切眾生,能夠生起種種的善根,能夠滿足你的菩提願。它能夠從根本上斷惡修善。
我們看第二個,別明。別明當中有十二個譬喻。
如清涼池,能滿一切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醫,如闇得燈,如貧得寶,如民得王,如賈客得海,如炬除闇。
《法華經》,第一個,它就像清涼池,能夠滿足一切口渴飢餓者。就是說,不管你是修淨土的,你是修人天乘的,你是修菩薩乘的,整個三草二木,《法華經》的法水都能夠滿足你,因為它能夠對接一切的事修,滿足你的需求。
第二個,如寒者得火。佛陀的智慧火,能夠滅除一切的愚癡的寒冰。
如裸者得衣。《法華經》能夠快速地成就福德忍辱之衣。
如商人得主。商人最重要的就是背後要有大財主來支持。《法華經》你在修學當中,你是由自性清淨心跟自性功德力來支持你,所以你後面有兩個大財主。
如子得母。這個兒子需要母親的保護,《法華經》有真如來保護你,來攝受你。
如渡得船。它能夠引導你快速地超越生死海。
如病得醫。它能夠消滅見思的病,也能夠消滅有所得的無明的病。
如闇得燈。這個地方是照了我執的顛倒。
如貧得寶。它能夠引導你成就法身的功德寶。
如民得王。它能夠統攝一切的萬行。
如賈客得海。在外面流浪的這個賈客,他終於找到了家。
如炬除闇。它破除一切有所得的無明的法執。
我們看總結。
此法華經亦復如是,能令眾生離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縛。
「此《法華經》亦復如是」,它能夠使令一切眾生遠離一切的煩惱障,一切的病痛的業障,也能夠遠離一切的生死輪迴的報障,就是滅惡生善。當然你說,什麼法門都可以滅惡修善,人天乘也滅惡修善,二乘也滅惡修善,菩薩乘也滅惡生善,那有什麼不同呢?
一般的滅惡生善就是從枝末下手,《法華經》的滅惡生善是從根本下手。
比方說你修三乘法門。欸,多貪眾生怎麼辦呢?不淨觀。一個法門對治一個病。多癡眾生因緣觀。就像說你一個人生病了,你肚子痛,我給你一個肚子痛的藥;你眼睛又不好,我再加一個眼睛的藥;你這個肝也不好,我再加一顆藥。一切法門都是,你生病了我再給你開一個藥,從外面去一一地對治。
《法華經》是從根本解決你心中的問題,就是迷悟的問題。這個很關鍵!就是說,所有的問題都跟你的心有關係。所以,按照《法華經》的思想,當你心進入迷惑的時候,那你「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那你這個病是永遠對治不了了。就是說,你認為你是生死業障凡夫,你這樣子認為,那麼你去拜懺,你去佈施,再持戒,效果非常有限。因為你根本的顛倒沒有改變。就是,你是在無量的業障當中去時時勤拂拭,你要修到什麼時候?就是當你根本是迷的時候,你那些枝末的造作效果非常有限,因為你根本在迷。就是你電燈沒有打開,你照什麼東西效果都有限。
你說,欸,我有很多問題。那是啊,每一個人無量劫來都很多問題,誰沒問題?那怎麼辦呢?
第一個,你先把心擺端正,先把心中從迷轉成覺悟。就是說,我所有的煩惱障、業障、報障都在,但是我先知道一個道理,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至少知道我原來是怎麼回事。
那麼,你這樣的覺悟,對你後面的修行就完全不一樣了。一個人在迷中修行,跟一個人在悟中修行,那怎麼能一樣呢?一個人把燈光打開來了,他事情看得清清楚楚:這個煩惱是怎麼來的、是怎麼活動的,生死業力是怎麼回事,果報是怎麼輾轉相續的。他當然是進步比你快。你從枝末上去一一地對治,人家從根本上先把電燈打開,你怎麼跟他比呢?
所以《法華經》的好就好在哪裡呢?它先處理你的心的問題,就是迷悟的問題。迷悟的問題處理以後,你就可以回到人天乘處理業力的問題、業果的問題,你也可以透過空性處理生死的問題。但是業果,善惡的問題,跟空有的問題,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在於迷悟。你的心中的迷惑顛倒,不把它喚醒,你的修行就非常緩慢,那就是時時勤拂拭。那表示什麼?你不學《法華經》就表示什麼?你經歷過這麼多的生死,你要用短暫的時間去面對它!如果你不用理觀,你不直接喚醒你的真如,你直接面對因緣法,那你這個修行就沒法修下去了。怎麼修呢?你這個廚房的煙熏習了這麼多劫,你要我把它擦乾淨,怎麼擦呢?但是你自己覺悟說,本來就沒有這個油煙。哦,那就不一樣了。所以這個地方是從根本上的滅惡生善。
己三、明持經福德 分二:庚一、明持全經福;庚二、明持此品福
我們看己三的「明持經福德」。分成兩段。
庚一、明持全經福
先看「明持全經福」,受持整部經的福德。
若人得聞此法華經,若自書、若使人書,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籌量多少,不得其邊。若書是經卷,華香、瓔珞、燒香、末香、塗香、幡蓋、衣服,種種之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薝卜油燈、須曼那油燈、波羅羅油燈、婆利師迦油燈、那婆摩利油燈供養。所得功德,亦復無量。
這個地方講到受持《法華經》兩種功德:
第一個,你能夠聽聞佛法以後去書寫、讀誦乃至於為人演說,那你這樣子從根本上建立你的大乘善根。所以,這個功德是不可思議的。
然後呢?然後你誦持《法華經》的時候,你多少點個香,多少供個花。你能夠以花香、瓔珞、燒香、末香、塗香、幡蓋、衣服(這個衣服就是你要有一個蓋經布,就把這個法蓋住,不要有灰塵);乃至於點種種的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薝卜油燈(就小黃花)、須曼那油燈(就是善攝意花)、波羅羅油燈(就是重生花)、婆利師迦油燈(就是夏生花)、那婆摩利油燈(就是雜生花),你這樣子的供養,福德也不可思議。
所以,你受持《法華經》,一方面增長你的理觀的智斷的善根,你一方面又供養《法華經》,那就是福慧雙修了,就多善根、多福德了。這是讚歎受持《法華經》的功德。
庚二、明持此品福 分二:辛一、格量;辛二、付囑
我們看庚二,明持此品的福德。這地方有兩段。
辛一、格量
宿王華!若有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者,亦得無量無邊功德。若有女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能受持者,盡是女身,後不復受。
這個地方特別講到藥王菩薩,就講到事修了。前面講到整部的經,講到一心三觀的理觀。《法華經》的事修當然就是修學苦行,對治身見。
這個地方特別提到說,假設有女人聞持藥王菩薩品,每天不斷地讀誦藥王菩薩品,那麼對於這個女人有什麼好處呢?「盡是女身,後不復受。」
蕅益大師說:「女人身見尤重,今苦行捨身功德,能拔之也。」就是,貪愛色身沒有其他的方法,就是用痛苦去刺激它,讓你知道身是苦本。這個後面的經文會說到。
色身是這樣子了,你越貪愛它,它對你的障礙就越大;你越不把它當一回事,它對你的障礙就越小,就這麼一個情況。
那我怎麼樣能夠破除我對它的執著呢?你就是多讀藥王菩薩這些前輩的事蹟——他透過苦行怎麼樣破除身見,他怎麼樣破除別人的身見。就是這麼一個情況。
所以,你這個身見一破壞,你就不招感女身了,這是轉變女身。
第二個,轉變業報。
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不復為貪慾所惱,亦復不為瞋恚愚癡所惱,亦復不為憍慢嫉妒諸垢所惱,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得是忍已,眼根清淨,以是清淨眼根,見七百萬二千億那由他恆河沙等諸佛如來。
如果在如來滅後,第五個五百歲,就是真正進入末法時代了,末法時代當中當然就是煩惱邪見特別重了。那麼在這個混亂的時代,假設有一個女人……女人當然業報身障礙多了,那麼就是女人尚且如此,何況男人?就是用女人作一個比況。她能夠「聞是經典,如說修行」。那這個地方指的是整部《法華經》。那麼她有什麼好處呢?當然,她還要配合憶佛、念佛,內觀真如、外順彌陀,在這個地方命終以後,就往生極樂世界。
到了極樂世界以後,阿彌陀佛、諸大菩薩,圍繞住處,諸善俱會,在蓮花受生,在這個寶座之上。這個時候成就三不退,所以內心當中,因為外面的勝妙五塵的攝受,沒有貪煩惱,沒有瞋煩惱,沒有愚癡煩惱,也沒有憍慢嫉妒的煩惱,而且成就大神通,這個果報體有大神通,最終成就無生法忍。成就無生法忍以後,就六根清淨,以是清淨的眼根又能夠親見十方諸佛。
蕅益大師解釋這段說,你修學《法華經》,「為淨土因,與《十六觀經》、大小《阿彌陀經》等無二無別也」。
我們前面說過了,你今天修《法華經》,當然成就大乘善根,而這個大乘善根也正是往生的善根。因為你要往生,很簡單,什麼叫往生?你能夠往生嗎?你當然沒有力量往生。十萬億佛土,印光大師說的,連阿羅漢都去不了,你一個生死凡夫你怎麼去?你就是用神通,你都飛不到十萬億佛土去。當然是佛力攝受。
好了,現在關鍵是,你臨命終的時候,你怎麼轉他成自。阿彌陀佛的功德力,你怎麼能夠透過感應道交,把彌陀的功德力加持到你身上?它的關鍵在於自他不二。
如果你不相信自他不二,你不相信你打妄想的心跟佛陀清淨莊嚴的心,它的本質是一樣的,你不相信這件事情。你老是想說我的妄想,我的心就是打妄想,我什麼事都做不了;佛陀的心永遠是清淨的。你今天看佛陀是用二元對立:我是業障深重,佛陀萬德莊嚴。那這樣子你有辦法去往生嗎?那佛陀的力量跟你有什麼關係呢?佛陀的心怎麼進入到你的心中呢?你們倆是一個平行線,你業障深重,佛陀是萬德莊嚴。
你當然是要迴光返照了。所以,往生的人,千萬不能心外求法。不怕風動,不怕幡動,就怕臨終的時候仁者心動。你一旦向外攀緣,你跟阿彌陀佛的距離就太遠了,那就越走越遠了。但你要迴光返照,觀想,你把你《法華經》的功德現出來——我雖業障深重,從因緣法是這樣,但是是彌陀心內的眾生;彌陀雖萬德莊嚴,是我心內之佛。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應道交。
諸位記住!臨終,我不跟你談因緣法了。到了臨終,因緣法放下了,不要再回憶過去了。就是把你的心帶回家,佛陀的心也帶回家,兩個是一家人。所以臨終往生只有一種情況,就是把因緣所生法放下。你要落入因緣的思考,你就跟阿彌陀佛沒辦法感應道交了。因緣所生法,你是業障深重,彌陀是萬德莊嚴,這兩個沒有交集。
所以往生的根本在於自他不二,自他不二來自於內觀真如,你才有辦法跟佛陀無縫接軌。這是一個重要關鍵。
我們看下一段。
是時諸佛遙共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於釋迦牟尼佛法中,受持讀誦,思惟是經,為他人說,所得福德,無量無邊。火不能焚,水不能漂,汝之功德,千佛共說,不能令盡。汝今已能破諸魔賊,壞生死軍,諸餘怨敵,皆悉摧滅。
善男子!百千諸佛,以神通力,共守護汝,於一切世間天人之中,無如汝者,唯除如來,其諸聲聞、辟支佛、乃至菩薩,智慧禪定,無有與汝等者。
宿王華!此菩薩成就如是功德智慧之力。若有人聞是藥 王菩薩本事品,能隨喜讚善者,是人現世口中,常出青蓮華香;身毛孔中,常出牛頭栴檀之香。所得功德,如上所說。
我們看這一段的諸佛讚歎。諸佛讚歎有兩段,第一個看十方諸佛讚歎,第二段是本土釋迦佛讚歎。先看十方諸佛讚歎。
這個時候十方諸佛就共同地讚歎,說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夠在釋迦牟尼佛法當中,來受持、讀誦、思惟《法華經》,乃至於為他人說,成就五種法師,你成就的福德是無量無邊的。而這樣以下的常樂我淨的法身功德,是你在凡夫名字位就有得到少分的相應。
第一個,火不能焚,水不能漂。因為你跟法身相應,你跟不生滅心相應,這成就常德。而「汝之功德,千佛共說,不能令盡」,因為你安住不生滅心,所以這些外在的逆境它不能干擾你。
第二個,淨德。你有一種清淨無漏的力量。汝今已能破除煩惱魔,破壞生死輪迴的果報,乃至一切有漏的善業。因為你安住這個不生滅心,它有一種自性的清淨的力量來攝受你。
第三個,樂德,成就廣大的安樂。「善男子!百千諸佛以神通力共守護汝。」你能夠有這種功德的加持,樂德。
第四個是我德,得大自在。在一切世間天人當中,「無如汝者,唯除如來」,其他的諸聲聞眾、辟支佛,乃至菩薩,智慧禪定,無有與汝等者。
三乘的聖賢如果沒有學《法華經》,那麼他們都在心外打轉,雖然成就安樂,成就涅槃。而你雖然是生死凡夫,你內觀真如成就佛種。那是什麼意思?那叫做王子墜地,功超群臣。你說,欸,我是佛陀的兒子,我跟佛陀生長在一個家庭,但是我什麼都不會。但起碼你是王子。所以,從佛種的角度,你是超越這些三乘的。
這是諸佛的讚歎,你能夠成就常樂我淨的法身四德。
我們看釋迦牟佛的讚歎:宿王華!受持《法華經》的人,你就成就前面所說的常樂我淨的功德。就把它作一個總結。
這以下強調受持本品的功德。
若有人能夠聞是藥王菩薩為法滅身的精神,能夠產生一念的隨喜,那麼這個人今生當中的口中常出青蓮花香,身毛孔中常出牛頭栴檀之香,所得到的果報亦如前面所說,常樂我淨四德。
這以下就慢慢講到本品的事修了。
前面重點在於《法華經》的理觀,成就大乘善根,往生善根。《法華經》的事修,它最大的一個精神,就是「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就是當你成就理觀以後,其實你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色身的問題了,因為你整個六根的依止處就是色身。所以你不斷地受持<藥王菩薩本事品>,隨喜它的功德,冥冥當中你就能夠慢慢把色身的執著給放下。
執著放下有什麼好處呢?你年輕可能還感覺不到,你年紀大就知道了,就是這個老病死的問題。當然我們平常保養它,你說,欸,我應該借假修真。那沒有錯,要保養它。但是冥冥當中,你那個心跟色身就慢慢地越咬越緊、越咬越緊。當然,它會給你快樂,因為你所有的快樂,善業都是透過色身傳遞。但老的時候,它會創造很多的障礙:第一個病痛,第二個死亡。在後面會說明。
所以,你要達到臨終的正念,色身的障礙這一關的突破是關鍵。就是你要離開身體的時候,你是不是能夠很灑脫地脫離色身,還是在那個地方非常糾結?這個關鍵就在於<藥王菩薩本事品>,他這個為法滅身的精神的建立。
辛二、付囑
我們看辛二的「付囑」。付囑當中有三段。先看第一段。
是故宿王華!以此藥王菩薩本事品,囑累於汝。我滅度後,後五百歲中,廣宣流佈於閻浮提,無令斷絕,惡魔、魔民、諸天、龍、夜叉、鳩槃荼等,得其便也。
「是故宿王華!以此藥王菩薩本事品,囑累於汝。」這地方特別講到藥王菩薩品,因為在我滅度之後,後五百歲,就進入末法時代的時候,你應該在這種五濁惡世煩惱邪見熾盛的時候,把<藥王菩薩本事品>流通後世,無令斷絕。
那這樣子有什麼好處呢?
一切的外在的干擾,魔王、魔民、諸天、龍類、夜叉(夜叉就是飛行的鬼神)、鳩槃荼(鳩槃荼就是魘魅鬼),不得其便也。
這個地方是約平時。在《楞嚴經》上說,外面的魔王鬼神要干擾你,必須你內心是躁動不安的。那就是你一定有所執著,有所畏懼,他會找你最畏懼的地方去下手。那你能夠不斷讀<藥王菩薩本事品>,為法滅身,「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那麼這個時候,第一個你不怕痛苦,第二你不怕死亡。你這個身體的病痛死亡都不怕了,你內心安穩,所以這個魔王跟鬼神他不得其便。因為他下手最好就是往你的色身下手,但是你慢慢把色身捨棄了以後,他根本就不得其門而入了,所以這個魔王不得其便。
看下一段。
宿王華!汝當以神通之力,守護是經。所以者何?此經則為閻浮提人病之良藥。若人有病,得聞是經,病即消滅,不老不死。
這個地方說,宿王華!汝當以神通之力,守護此經。所以者何?此經則閻浮提一切病痛的良藥。「若人有病,得聞是經」,這個地方「得聞是經」特別指的是<藥王菩薩本事品>,「病即消滅,不老不死」。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解釋,不是說你誦了《法華經》你就不生病了,不是這個意思。他意思就是說,蕅益大師說,「聞經得常樂解,坦然無畏,三惑病消滅也」。就是你看藥王菩薩這種為法滅身的精神,你內心會產生常樂的理解。
什麼叫常樂呢?你慢慢地對色身的死亡就不執著了,你不執著死亡就是常。第二個,你對色身的病痛、快樂也不執著了,那就是快樂。所以,有病痛、有死亡,對你來說,你不住在上面,起碼你做到不隨妄轉,叫做坦然無畏。
所以它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你不是沒有病痛,也不是沒有死亡,關鍵是你無所畏懼,所以它對你的干擾降到最低了。這個地方就是生死無懼。
宿王華!汝若見有受持是經者,應以青蓮華盛滿末香,供散其上,散已,作是念言:此人不久必當取草坐於道場,破諸魔軍;當吹法螺,擊大法鼓,度脫一切眾生老病死海。是故求佛道者,見有受持是經典人,應當如是生恭敬心。
這段是結勸。
宿王華!假設你能夠在末法當中,看到有人受持整部《法華經》的,你應該怎麼辦呢?用青蓮花來盛種種的沉香、末香,來供散其上。一方面心念口言,這個修行者不久當取草坐於菩提道場,能夠破除一切的內外的魔軍。而且從利他的角度,能夠吹法螺,使令眾生生善,擊法鼓,使令眾生破惡,而廣度一切眾生的生老病死。是故求佛道者,見有受持是經典者,應當生起如是的恭敬供養。就有恭敬供養。
丁三、聞法利益
說是藥王菩薩本事品時,八萬四千菩薩,得解 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
最後說明聽聞本品的利益。
佛陀說<藥王菩薩本事品>的時候,與會大眾「八萬四千菩薩,得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這成就法身了。所以聽聞本品的利益,最重要的重點就是破除身見、成就法身。
丁四、多寶稱讚
我們看丁四的多寶佛陀的稱讚。
多寶如來於寶塔中,讚宿王華菩薩言:
善哉!善哉!宿王華!汝成就不可思議功德,乃能問釋迦牟尼佛如此之事,利益無量一切眾生。
這個時候多寶如來在寶塔當中就讚歎宿王華菩薩說,善哉!善哉!宿王華!你能夠成就不可思議的功德,而來請問釋迦牟尼佛有關藥王菩薩燒身燒臂供佛的這些種種的事蹟,來廣利一切的末法眾生。作一個總結。
這個<藥王菩薩本事品>,從這以後都是借菩薩的事修來詮釋中道的道理。就是前面的道理講完以後,我們從事修去體會中道的實相。
<藥王菩薩本事品>,我們從兩點來說明:
第一個,它修學的重點。從事修來說,它的事修就是佛陀說的「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它強調的是智慧的觀照跟精進的修學。那麼重點在哪裡呢?重點在他面對的是身見,這最根本了,就是破除身見而欣求法身,這是它的修學重點。
那麼它的核心思想是什麼呢?這個道理要給我們什麼啟示呢?就是一個人的安住問題。你了解一心三觀,你的內心要怎麼安住。
我們一般人會習慣地安住在我們的業報身,因為一般人都是想受用,受用快樂,尤其是福報大的人更明顯。就是,你過去有善業,那善業怎麼轉成快樂呢?善業變成快樂,它中間很重要的橋樑就是色身,你要保持色身的健康。所以我們過去是透過色身來吸收很多我們前生的善業給我的快樂,那這個時候我們會產生錯覺:你看,我因為身體健康,所以我享受了各種美食,享受了這種快樂。會產生錯覺。
其實,你的快樂跟色身沒有關係。你的色身怎麼給你快樂呢?你的快樂是從善業來的,色身只是一個傳遞的工具。就是因為你有善業,第二個,你有色身這個助緣,所以你的心裡感受到快樂。然而我們不會感謝我們的善業,我們會感謝我們的色身。
這有什麼問題呢?慢慢地,我們的心感謝我的色身給我各種享受的快樂,久了以後,我們的心跟色身兩個就結在一起了,直到你年紀大的時候,你就知道糟糕了。這個色身它有個什麼問題?諸法無我,你沒辦法控制它。色身衰老我們可以理解,所以無常的問題不嚴重,最怕是你沒辦法控制它。
你說,欸,這個人他吃的很健康,他作息很正常,他怎麼就得癌症了呢?你找不到病因。就是說,你怎麼弄都不對,到晚年的時候,你發覺你怎麼弄都不對。我遵循所有醫學家的、健康專家的所有建議,還是得癌症!為什麼這樣子?你為什麼感到遺憾呢?因為你把色身當真。因為長久以來我們都靠色身來成就快樂,所以我們以為色身給我快樂。你忽略的是善業給你快樂。等到色身要修理你的時候,你就知道怕了,來不及了,你們咬太緊了。
所以,這個<藥王菩薩本事品>就是告訴你,身是苦本。諸位!你的快樂不是色身給你的,你要永遠記住,是你的善業給你的,色身只是一個傳遞的工具。所以你不能以色身為住,你把色身放下,你還是有快樂。你不要去執著色身,你有善業,它照樣給你快樂。
所以你安住一念心性,你得到更大的快樂。你不但是外在的善業,你還有自性功德力的加持,你那個快樂還安穩清淨,常樂我淨。
所以蕅益大師講一段很重要,這句話你要永遠記住:不得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世間上沒有說我依止色身來享受快樂,我又要成就聖道、要往生的。這不可能!世間的快樂跟出世的聖道永遠是相違背的。當你腰纏十萬貫,你這個白鶴就飛不上去了。
所以諸位!我們不要說女眾了,不管男眾、女眾,如果你發覺你對你色身特別執著,你要趁早注意。到晚年的時候、到臨命終的時候你就知道怕了,但那個時候才知道就來不及了。
因為色身,我再講一次,它不可掌控。善業會透過色身給你快樂,但是你別忘了,罪業也會透過色身來傷害你,所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最好的方式是把蕭何給關掉,就是我不要執著色身。當然,你拒絕了外在的快樂,你也會拒絕外在老病死對你的干擾,這道理很簡單。
那我對色身怎麼辦呢?我也不能否定它。該睡覺睡覺,該吃飯吃飯,你也在調和。最好的方法就是古德說的,借假修真,這個方法最中道。就是把色身當作一個旅館,當作一個酒店,就是我假借這個色身來往生的。你千萬不要把色身當作受用,你一旦跟色身建立一種彼此互相受用的關係,那就糟糕了。
我再講一次,色身給你快樂,色身也會傷害你。所以你要把這個管道給關掉,就是把色身當暫借想,這跟你的臨終有關係。所以整個藥王菩薩的為法滅身,就是告訴你,你怎麼面對色身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