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近善、轉短命為長壽之法

僧不二將投師受戒。菩薩曰:「惜哉惜哉!堂堂相貌,表表儀形,不知自反,計其所作與俗人無異。吾見汝身在此處,而神遊地獄矣。急宜痛加修省,斷惡遵善,上求佛果,下化群生;不可昏昏昧昧,失此有限光陰,自貽萬劫之累。至受戒一事,不受則已,若一受,更不得分毫毀犯。當守護清淨,如白璧明珠了無瑕玷,斯成戒品。蓋戒為三世諸佛入道根本,勿同兒戲。又若住靜參方,更宜親近善友,遠諸庸劣。親善則道業易成,近惡則戒行易失。此二語,終身學道之要,慎之記之。」(西方確指)

請看這一段,這是「持戒近善」。有一位比丘叫不二,他想找和尚師、戒師去受戒,來請問這樁事情。這段開示就能看到菩薩對機說法。菩薩是六通具足,知道他心裡的念頭,知道他的根機,有時候針砭起來毫不留情,但是能夠對症發藥。這個僧人一來,菩薩就說「惜哉惜哉!」哎呀,太可惜了!太可惜了!「看你的樣子長得相貌堂堂,儀容形態都很莊嚴,但是你徒有其表,心地上沒有下功夫,不能有深刻的內省功夫。所以你對你的行為根本就把控不了。把控不了自己的念頭,你的行為跟世間人沒有兩樣。」表面上有出家人的樣子,心裡的舉心動念都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菩薩看到他這一點,所以就棒喝他,說:「現在你的身體在這個地方,我看你的神識已經到地獄裡面去了。」

這個你想想,如果我們聽到這話——「神遊地獄」,那馬上毛骨悚然了:你現在徒有一個人形,當下你的神識到地獄裡去了,實際上你已經是地獄眾生了。菩薩不是罵他,就是事實情況。我們聽到這話,設身處地想想:我們有時候身體好像是一個人的身體,實際上我們的心已經到地獄裡去了。為什麼佛說得人身者如手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多少人當生就失去了人身——他的心已經是三惡道的心了。所以菩薩就說:「你現在趕緊要痛加修行了,要反省自己,要斷一切惡,來修其善。作為一個出家人,真正發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這個真誠的菩提心、斷惡修善的心,才能摧毀一切惡業,才能展示我們自性的善根光明。如果只是身體出家了,心沒有出家,也照樣跟在家人一樣要到地獄裡面去。這種心性上的因果——這種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的因果,不分在家出家的。為什麼我們要求出家人身心俱出家?身體出家,心也必須出家。心出家就是斷惡修善,上求佛果,下化眾生,有這個心就出家了;這個心發起不來,還是一個在家人而已,只不過是一個剃了光頭的在家人。

所以菩薩告訴他:「你不可昏昏昧昧。」就是昏頭昏腦,昧卻了自己的念頭。「失去這一生有限的光陰。好不容易出家,在心地上沒有用功夫,還是跟俗人一樣要下三惡道,這可不是今生就留下了百千萬劫的惡果嗎?至於去受戒一事,一定要有正確的知見,你不受倒罷了,如果你一旦受了戒,就得要有極強的護戒意識,不得有分毫的毀犯。不得去犯戒,要戒如冰雪。守護自己所受的戒體不讓它玷污,就好像白玉不讓它玷污,就好像一個明亮的摩尼寶珠不讓它有殘缺,這樣才能夠成就你的戒體。戒是非常重要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修因證果的根本前提就是持戒。離開持戒,一切禪定、一切智慧、一切證果都是了不可得。」佛法修行特別強調戒,戒律在這個世間能否住得長久,能否建立幢相,這個度化眾生的功能作用能否發揮,完全取決於戒律。正法的時候,大家持戒極為清淨;末法的一個特點就是戒律鬆弛;等到戒律完全蕩然無存的時候,佛教也在這個世間打上句號了。戒律是佛教壽命,就這樣建立的。「所以不能去開玩笑。」

如果你修行或者住靜——「住靜」就是住在寂靜處——阿蘭若,潛心修戒、定、慧的功夫,或者去行腳參訪善知識。住靜也得要有道友,參訪善知識更要有擇善知識的眼。這裡提出一個原則,就是「要親近善知識,遠離那些平庸、惡劣之徒」。這裡大家也會覺得:「我希望親近善知識。」那善知識的標準是什麼?也許佛陀在世的時候,善知識好辨別——他得到了初果、二果,阿羅漢、菩薩、佛,這些顯然就是善知識——沒有問題。到了末法的時候——證果都了不可得的時候,大家都是凡夫身,那怎麼去尋找善知識?末法時候的善知識標準它是下降的。雖然下降,它有本質的一點:善知識首先一定要具足正知見。這個正知見也許不是他親證,但是至少要述而不作,他說出的話跟佛經聖言量,跟祖師沒有兩樣。這第一——正知正見。第二,行為上他至少要有持戒意識,能持戒,他不能根本斷絕——但至少是淡化名聞利養心。這些是衡量善知識的起碼標準。然後他一定會引導大家出離輪迴——是一個出世間的佛法,不是讓大家去追求人天福報的。

我們要親近這樣的善知識,遠離那些平庸、惡劣的人。你親近善知識,你的道業才容易成就。近朱者赤嘛!「如染香人,身有香氣」。自己沒有香氣,你放在香木旁邊,放久了就有香氣。所以親近善知識很有必要,一切修行的果實都來自於善知識的提攜、開導和幫助。如果你親近惡知識,那戒行就容易失去。這惡知識有個特點:邪知邪見,不是執空就是執有。更重要的他有貪瞋癡,不守戒。表面上可能冠冕堂皇,他私底下肯定是名利之心擺脫不了,慾望之心擺脫不了。他就會潛行淫慾,貪、瞋、癡三毒煩惱就容易讓他失去持戒的心——不去持戒。甚至他不去持戒還講得很冠冕堂皇:「我們是一切法都空,無佛無眾生。我自心就是佛,還要去持戒幹什麼?持戒是著相,是執著。」他還掃蕩。這些,你以為他講得很高妙,跟他一樣不持戒,那可不是成了魔子魔孫嗎?可不是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嗎?所以對這個惡知識一定要遠。覺明妙行菩薩說:「這兩句話你要終身作為自己修學佛道的精要。一定要謹慎,一定要牢記,一定要依教奉行。」

持戒近善、轉短命為長壽之法

馬永錫兄弟夙世為獵戶,一日入山,共殺一鹿,當獲短命報。又嘗見塔中佛像仆地,扶起安座,禮拜而出,以善因故,再得人身。

菩薩先為永錫開示已。永錫懼求永年之道。菩薩曰:「昔北方妙覺寺,有童子沙彌。年十六時,有一相師,說人生死,不爽毫髮,謂沙彌言:‘汝年十八季秋當死。’沙彌恐甚,夜禱於佛:‘願於藏中賜經一卷,終身受持,以祈長壽。’言已,悲泣不勝。再拜而起,於《大藏》中,隨手取得《金剛般若經》。遂書寫受持,曉夜無懈,兼持戒精嚴,了悟玄理。年未四十,道風流播,四眾歸仰,後至八十坐化。

即洛陽微行禪師也,為唐玄宗開元六年事,我所親見。汝今既怖短命,欲求永命。當依此沙彌,求《金剛》善本,發心書寫,勤行讀誦,復求解義趣,此內功德也。從今日始,不得更殺物命,當愛如己身,又多積陰德,此外功德也。內外俱修,功德甚大。自能與天合體,而夭壽不二之理立矣,何慮年壽之不永乎?然須慎終如始,如彼沙彌,八十而不怠,方為合道。切莫有頭無尾,或行十日半月,一年兩歲,便丟手了也。若果盡形遵奉,先後無間,不遂所求,諸佛及我,俱墮妄語。」(西方確指)

請大家看第四段:轉短命為長壽之法。這一段主要是針對有一個命中短壽的人求怎麼改變自己短命——轉為長壽,覺明妙行菩薩介紹的一個的方法。在乩壇有兩個兄弟叫馬永錫,他們在前世曾經做過獵戶。有一天這兩兄弟到山裡去打獵,共同捕殺了一隻鹿。那這樣殺害動物的行為,就一定要獲得短命之報。這是他宿世的一個惡因。但是他宿世也有一個善因:看到佛塔中佛像倒在地下,他們兩個把佛像扶起來了,又安在了蓮華座上,安上來之後還向佛像頂禮。那麼這是一個善因,由這個善因就這一輩子又得到了人身;但由於他有殺生的惡業,就會得短命之報。覺明妙行菩薩是菩薩,就有宿命通,一看這兩個人就知道他宿命的因緣果報。覺明妙行菩薩為馬永錫兄弟把這樁宿世的事情說出來之後,這馬永錫就很害怕,求菩薩能不能得到長壽的一個方法。一切眾生都是愛命的、貪生怕死的。五福裡面把長壽擺在第一,誰都希望長壽。

菩薩也順應眾生這種需求、這種祈禱,就跟他講述長壽之法。那麼菩薩在這裡講述,先不談大道理,他用個案教學的方式先舉出一個例子。說當時在北方有個寺院叫妙覺寺,妙覺寺有一位沙彌,只有十六歲。這十六歲的沙彌有一次碰到一個看相的人,這個相師判斷人的生死非常精確,不差毫髮。這相師一看他的相——古人真的無論是算卦,還是看相、摸骨這些,都是很神妙,算的很準——這個相師就對沙彌說:「你十八歲的秋天,就是你生命的終結,就要死了。」也就說,只有二年的壽命。這個沙彌就很害怕,當夜就在佛像面前祈禱:願佛慈悲,在大藏經裡面賜一卷經。他願終身受持,以祈長壽之道。

我們要知道,佛門裡面有求必應,佛有同體的大慈悲心。這個沙彌祈求長壽是非常真誠、非常的悲痛——痛哭。為什麼得到短命之報?就是往昔的惡業。他生起了大慚愧心、大悲痛心,希望:今生好不容易出家,一短命就沒有時間修行,請佛賜給他壽命。再三地拜佛。起來,以至誠心在大藏經裡面隨手取了一部經,一看:《金剛經》——《金剛般若經》。他取到這部經也是佛力加持了。這位沙彌就書寫,受持,白天、黑夜非常精進,毫無懈怠。讀誦這部經典——《金剛經》,然後再在行為上嚴持戒律。他以持戒、持經的功德,很快對《金剛經》微妙甚深的般若道理就瞭然於胸——了悟。他十八歲那一年並沒有死亡,還三十幾歲——不到四十歲的時候,他的道風、德業就流播在海內外,很有知名度:一個高僧大德的風範就出來了。四眾弟子都像仰望泰斗一樣來向他求學。後來這個沙彌活到了八十歲坐化,這就是洛陽的微行禪師。這個公案發生在「唐玄宗開元六年」,也就是公元718年。

這樁事情是覺明妙行菩薩親眼看到的一樁事情。那為什麼菩薩說「我所親見」?是不是說他在西方極樂世界親見啊?不是這個樣子。後面我們會談到,覺明妙行菩薩曾經在東晉明帝年間——那一世他做為一個很貧窮的人,發起了大的精進勇猛心來念佛,證得念佛三昧,然後他在那一世以七十五歲的壽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以後,由於他悲願甚深,就不斷地再來到我們中國示現種種的身份——或者國王的身份、大臣的身份、比丘的身份、居士的身份,乃至於乞丐的身份、屠夫的身份,來隨緣度化眾生。所以這時候——覺明妙行菩薩說親眼見到,是說他示現到這個世間以某個比丘的身份或者居士的身份,親眼看到這個事情。菩薩就告訴馬永錫:「現在你很害怕短命,向我求長命之法,那麼你就應當以這個沙彌做為榜樣,求一部《金剛經》的善本,發心來書寫這部經典,經常地去讀誦,經常地去依佛奉行。」而且要「求解義趣」,就是要了解金剛般若的意思。

《金剛般若經》的意思在什麼地方?金剛是一個比喻的說法,比喻般若智慧,像能斷金剛:能斷一切,不為一切所斷。《金剛經》屬佛一代時教說了二十二年的般若性經典,就是要破除我們眾生對現實的種種執著。這種執著:一個是我執,一個是法執。要了解我空、法空——諸法的空相,但是在空相裡面,又不墮在空裡面,要生起菩提心,修其善法。所以體現的就是「無住生心」,金剛般若的奧妙——無住生心。無住就是空性,不住一切法,就住在般若上。而我們凡夫眾生只要見到一法就執著,一執著就住在那裡,一住在那裡我們本有的智慧不能現前——隱沒了。無住,就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但是你又不能住在空裡面,還要「生心」,生什麼心?生菩提心,生修持一切善法的心。這就是無四相之後,還要修一切善法,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了解金剛般若這樣的義趣,了解之後這個菩提心就會發起來,這個觀照諸法如夢、如幻、如影、如泡的智慧就能生起來。在這個空性裡面就能夠有同體的慈悲心,有同體的慈悲心就會修菩薩的大行——修其善法,這樣就符合《金剛經》的義趣。

「這就是內心自證的功德。然而在事相上還要斷除殺生的行為。」不得再殺生了,前世就由於殺生的惡因導致今生短命的惡果,現在要在因上給它斷除。「不僅不殺生,而且要放生,要把一切眾生的生命就看成是自己的生命。」菩薩觀照六道一切眾生,包括蜎飛蠕動之物,生生世世跟我們互為父母、兄長、眷屬,他們也有佛性,都是未來佛。我們對他們恭敬、孝順都來不及,何敢去殺他們的生命來滋養自己虛幻的身體呢?所以慈心不殺。「而且多積陰德」,就是你行善積德。陰德就是你做了不要讓別人知道。這就是心外所做的功德。

光是放生,有時候就有轉短命為長命的直接果報。講一個公案,也是一個沙彌,他七歲出家。他的師父是一個阿羅漢,發現他這個徒弟只有七天的壽命——七天以後就要死亡。為了讓他死在家裡,就給他說:「你回家看看你的父母,第八天回來吧。」實際上就是讓他死在家裡。這沙彌也不知道,歡蹦亂跳地就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正好碰上大雨,大雨導致山洪暴發,這個洪水下來沖了一個螞蟻窩,這些螞蟻就漂在了水上。這個沙彌一看,就慈悲心大發:「呀!這麼多螞蟻即將要淹死!」趕緊把身上的衣服脫下來,就把這些螞蟻引到他的衣服上來,再把這些螞蟻放到岸上去。這樣就救了很多的螞蟻。等到回家第七天也很健康,師父說讓他第八天回來,他第八天就回來了。他師父:「誒!他怎麼回來了?!」再入定一觀察,噢,原來他救了幾十萬個生命,此沙彌的短命成了長壽。這位沙彌最後也證阿羅漢果了。所以放生功德——放眾生的生命,實際上就是延長自己的生命,轉變自己的命運。這就是外功德。

你內心能發菩提心修其善法,有金剛般若的智慧——空慧,外面又能夠不因善小而不為,一切善你都去做,這樣「內外具修功德甚大」。你這種發心和行為就跟天道「合體」——天道以好生為德。有般若的空慧就對於短命還是長壽——本質上它(們)也是平等平等的,這個理也能建立起來——超越長壽、短壽的對待。所以能這樣,你這個心和你的行為就能轉變惡業。這裡面反映佛教轉變命運的一種根本原理。命運是什麼導致的?是我們的業力。善業就有好的命,惡業就有不好的命。但這個業由什麼造的?由心造。那心是靈明不昧的,你這個心怎麼發出來,就直接決定你的業和你的命運。所以佛教講心能造業。但心也能轉業,那怎麼轉?就要通過金剛般若的智慧,發大菩提心——這個心就跟凡夫的心不一樣,然後修其善法,你心情的力量就能把宿世殺生的那個業力給抵消,給消除。這就消業障了。你的心力超過業力,命運就改變了。所以每個人的命運都操在自己的手上,都跟我們的念頭和行為息息相關。

菩薩開示,這樣讀誦《金剛經》,了解金剛的義趣,修其善法,戒殺放生,而且要善始善終,不能虎頭蛇尾。不能剛做幾個月、一年二年就歇手,一定要盡形壽這樣去做。就好像那個微行禪師,從一個沙彌開始來做,八十歲都不懈怠。這樣才符合道——無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