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好像很風行低碳,人們在介紹低碳的時候會說你要少開車,在可以步行的時候盡量不要開車之類。如果你可以這麼做的話,我會非常讚歎。但如果你是佛教徒,如果你不熟稔自我的伎倆,做這些可能會增加你的自我,你做這些不是為了保護地球,不是為了環保,只是為了讓自己感覺時尚——你會因自己很低碳而感到時尚,如果你是佛教徒,你應該阻止自己具有這樣的動機。如果你問我什麼樣的生活最符合低碳?我會告訴你是佛教徒的生活。佛教徒已經過了幾千年的低碳生活了。
理論上,佛教徒理應是最低碳的人。當你的自我被打擊削弱,你就會變得很低碳,因為你的大部分消費都是為了滿足自我。你會為了滿足自我而買很多根本不需要的東西。一個修得很好的佛教徒,不會有太多慾望。這樣,他的生活自然很低碳。佛教徒的低碳生活是修行的自然結果而非刻意所為。
我所謂的成為佛教徒當然不是指你應該去某個寺廟去領取一個皈依證。如果你沒有
對佛陀教言有深刻的領悟,只是一張紙、一個法名不會讓你改變什麼。你應該真正了解佛教。
如果你了解到你的任何一個行為都必然對地球產生影響,而且你不是自私到只會關
心自己的話,你就會開始檢視自己的行為。如果你所學習的是正確的佛陀教法,你會慢慢知道以上這些。我想沒有人喜歡生活在普遍溫度50度以上的地方,至少大部分地球生命不會喜歡。假如我們不約束自己的行為——例如買那麼多其實可能根本穿不到的鞋,在牙刷還可以用很久的時候換牙刷——那麼我們在不遙遠的將來就必須學會在這樣的溫度下生活。你知道生產一個牙刷要對世界造成多大的影響嗎?
為什麼我們結婚要用十幾輛車?那是因為我們都有強烈的自我意識,不希望自我比別人差。如果我們結婚只用一輛車的話,感覺會被人嘲笑、看不起。但若我們體悟無我的實相,就不會在乎結婚的車隊是捷達還是奔馳,是五輛還是五十輛。這實在是沒多大差別,只是我們一些觀念在分別而已,它並不正確,也毫無權威。只是你恰巧生活在一個認為結婚必須有車隊,而且奔馳比捷達更能讓你感覺面上有光的地方而已。
設想一下,若我們的自我感不是那麼強,我們結婚就不需要幾十輛車,我很希望能搞清楚那些車是幹什麼用的,它們只是跟著新郎新娘的車後面跑一圈而已。除了燒掉不少汽油,發出噪音並污染空氣外,我看不出這些車有任何實質性作用。當然,你可以說它滿足了你的自我。我們所有的浪費都是為了滿足自我。你穿一件幾萬塊錢的大衣可能只是為了滿足你的自我,你並不覺得那件衣服有多舒服,但你還是要穿,因為其他和你相同身份的人都在穿,你僅僅是為了不被他們視為異類而穿。
有人誤認為應該感謝自我,若無自我,可能大部分人要失業。比如你沒有自我就不會花很多錢去買一個鑽戒——它是我所知道的沒有任何實際作用的東西之一。那麼南非的工廠就會減產,工人就會失業,連帶著整條產業鏈的人可能都要失業。但這種情況不會發生,修行者永遠是少數,證悟者更少——少到不會對任何產業構成威脅。但如果你是一個佛教徒——我指的是那種真正的秉承佛教理念而生活的佛教徒,你可以把生活過得非常低碳。你掙的錢可能你再活三千年也花不完,但你還在拚命的掙,僅僅為了在銀行的一個賬號後再加一個阿拉伯數字,真是又造業又徒勞,又可憐又可笑。若你了解一點無我,你可能就不會堅持你的護膚品必須是某個牌子,你會了解那只是個標籤。正是由於你的執著才養活了這些牌子。如果我們的自我不是那麼強該多好,我們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而闖進動物世界,任意殺死任何動物,用它們皮毛來滿足我們的自我。如果僅僅為了取暖,我們完全沒必要殺死貂。我們有更好的東西做衣服,但認為貂皮會增長我們的身份,我們才會穿,以這種方式來彰顯自我。可能很難找到比這更愚蠢的舉措,結束另一個生命只是為了彰顯自我,我不相信這可以表示你比別人更文明或更具智慧。
但現實中,你會看到很多人因為成為佛教徒而變得更不低碳。為了你能夠有更好的念珠,可能很多珍貴樹木會被砍伐——它們有的可能比你祖父的年齡還要大——擁有這些東西會令你的自我感覺舒服。因佛教徒的需求而催生的產業對地球的影響已經不比任何其他產業小,這很諷刺,本來我們是要捨棄這些,但學佛之後你變得更貪婪,而且這一切都是在學佛的偽裝之下。你想要日本的香爐,印度小葉紫檀的念珠,或是名貴的沉香,台灣的棕坐墊。好像沒有這些你就無法修行。因為你的需要,很多產業因此誕生,污染也因此產生,我深信這些不是修行的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