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面,我們看五時的第四時,般若時。
佛陀成道以後,我們看釋迦牟尼佛這一代時教的說法四十九年,主要分成兩大塊:第一個,佛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讓已經善根成熟、業障已經消除的根熟菩薩趕快先走,就是「譬如日出,先照高山」。佛陀直接講《華嚴經》,讓他們直接從初地到二地,乃至於到十地,成就菩薩的功德。因為他們沒什麼障礙,他們要修什麼法門,那叫得心應手。
佛陀把這件事做完以後,就開始務實地面對我們凡夫世界了。佛陀就把他的功德報身收起來,現出了丈六比丘相,陪著我們成長。
那陪著我們成長,當然佛陀要處理的第一件事就是生死業障,因為這個是最務實的。因為這種業障一來,你生命都沒有了,你到哪裡去都不知道了。所以說,你輪迴不解決,那你的人生永遠充滿了變數。你不要跟我講,說你來生要去哪裡,因為你說了不算。欸,我今生佈施,我來生一定到天界去。未必!因為我們的業力有很多了,你今生的業力只是代表今生,你過去還有很多業力,你不知道臨命終是會碰觸哪一個業力的。所以,輪迴不解決,我們的人生就非常被動了。你如果沒有解決生死輪迴,你的人生只有一句話就講完了,就是「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就這句話就講完了。
所以,這麼可怕的業力,當然佛陀要先處理了。就告訴你,放棄主宰,不管好壞,逆來順受,把生命放到來生去。就是放棄今生,活在未來,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我今暫作娑婆客,不久蓮池會上人。」我該還的還,該怎麼樣怎麼樣,我坦然接受,但是我不再有相續的動作了,我不再去主導它了,我放棄人生的主宰權,該怎麼樣就怎麼樣。
那麼,這種情況當然不能把業全部清乾淨,至少會讓它沉澱。因為第八識的業力不能單獨活動,它一定要跟六七識產生輾轉的熏習,叫做種子起現行,還要現行熏種子。就是說,你不攀緣它。業力最大的麻煩就是,它一個碗敲不響,你越理它,它就越當一回事。業力就是這樣,你這個人執著越重,你的業就越重,就這樣子。所以你把業看破了,它自己會沉澱。它自己去沉澱,因為你已經不能跟它產生互動了。就是說,你已經沒有養分去滋潤它了,就是「斷相續心,破和合識」。
業力處理完以後,這問題就好很多了,就剩下思想問題了,就是執著問題了。當然,不僅是阿羅漢,作為我們凡夫也是。你比如說淨土宗,你跟他講成佛之道,他也聽不進去,因為他心裡面只想到往生。我們現在淨土宗的思想,跟二乘思想是一個樣子。你同樣的時間去念一句佛號,你也可以往生,也可以成佛,你何樂而不為?他就不要。
阿羅漢也是一樣。佛陀說,大家修無我觀,就是三界裡面起火了,外面有你們最喜歡騎的小娃娃車。大家:哇!有娃娃車可以騎,多好啊!就趕快修四諦、十二因緣,從三界火宅逃出去,到草坪上休息。就跟他爸爸說:欸,你不是說有娃娃車嗎?佛陀說,沒有娃娃車,是我騙你的,都是大白牛車!反正你娃娃車有的功能,我全部都有,我這個功能比你娃娃車還更好。
那你可以說佛陀妄語嗎?當然不能說佛陀妄語。「先以欲鉤牽,再令入佛智。」就是說,佛陀先假設了一個涅槃,「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的確,進入涅槃是寂滅的,但是這也是一個假相。諸位!生死是一個假相,涅槃也是一個因緣和合的假相,所以說苦集滅道四諦,兩重因果嘛。生死的假相是雜染的因緣創造出來的,涅槃的寂靜假相是清淨的因緣創造出來的。
般若經的時候,從一切法無生的角度來看,就廣會一切法入摩訶衍。你看《般若心經》,是諸法空相,不生也不滅,不垢也不淨,不增也不減,是故空中無色,沒有色受想行識。這個可以理解。在空性裡面,凡夫的苦惱的五蘊身心是不存在的。
「無苦集滅道」,這件事就嚴重了。四聖諦法門,佛陀曾幾何時在阿含經說,太陽可以冷,月亮可以熱,「佛說四諦,不可令異。」到了般若會上說:「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阿羅漢所成就的涅槃,在般若會上說到「生死涅槃等空華」。當然,這個時候佛陀並沒有辜負他。意思就是說,其實我會給你更好的東西,你就只是一個寂靜,我可以給你無量的功德莊嚴。是吧?
所以,在這個般若會上,這個時候佛陀消除了二乘的法執。就是說,剛開始你煩惱很重、業障很深,我講的很高深的東西你不見得會喜歡,反正你要的就是一個寂靜。你當初的心態,只要不受生死業障干擾,你就心滿意足了,所以佛陀丟了一個涅槃給你。
但是,你現在已經不一樣了。你煩惱也調伏了,生死業障也消滅了,你應該有更廣大的心量來接受佛陀的功德莊嚴,而不是追求涅槃寂靜而已。所以到般若會上的時候,就把阿羅漢對涅槃那個深固的執取完全消滅了,把阿羅漢的心態從厭惡生死、欣求涅槃,最後到一切法畢竟空,無我、無我所,進而帶到一種無生的境界。「譬如禺中」,就是快要接近中午,大概九點到十一點。
那麼,在般若會上有兩種情況,「鈍根明共般若,利根明不共般若。」就是說,過去根機比較鈍的人,這種人過去生《楞嚴經》《法華經》《金剛經》聽得比較少,他可能只聽到一切法畢竟空。如果利根人,如果這個人曾經學過楞嚴、法華,到了般若會上,他能夠知道不共的、大乘的一心三觀。他不但是證得空性,他還能夠悟到現前一念心性本自清淨、本自具足,他還能夠悟到不空的這種真理,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的真空妙有的大乘的不二法門。所以這個《般若經》,天台宗給它一個通教的「通前通後」,是對的。
所以,佛陀等於是三階段地來處理眾生的障礙:第一個,處理生死業障;第二個,佛陀用功德來引導阿羅漢,讓他覺得他還有進步空間;第三個,到了般若會上,徹底地講到一切法無生,建立無所得的概念。
乙五、法華時
講了這麼多,當然就是為《法華經》做佈局了。因為人生不能只是消極地破除障礙,你要開顯你內心的功德。佛陀如果只消除障礙,那怎麼叫做一切眾生都能成佛呢?不是了生死而已。所以我們看第五個,佛陀正式開權顯實,會三歸一,講到法華時。
五、法華時
深明如來設教之始終,具發如來本跡之廣遠。譬如正午,大地普照。約化儀名會漸歸頓,約化法名純圓獨妙。出世本懷,究竟極談,皆得作佛。
佛陀可以說是在阿含、方等、般若叫做為實施權,應眾生的需求而開出了三帖藥。到了法華會上,佛陀就把他自己的功德顯出來了。說,諸位弟子!你不要以為我跟你們一樣只是一個大阿羅漢,我是陪著你們成長的。佛陀把他內心的功德講出來,講了兩件事,「深明如來設教之始終,具發如來本跡之廣遠。」
「深明如來設教之始終」,講到佛陀的智慧。就是說,我告訴你無常觀、告訴你空觀,其實我的智慧不止於此,因為空觀只是破障。我們還有即空即假即中,還有即假的,開顯所謂的十法界十如是,開顯功德。佛陀安住一念心性的時候,當下是即空即假即中的。所以,我們在法華會上可以看到什麼叫佛陀的智慧。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什麼是佛陀的功德。「本跡之廣遠。」就是說,諸位弟子!你不要以為我成佛以後就這樣子跟你們過一輩子,然後你入涅槃,我也入涅槃。不是這樣子的。佛陀真實的功德在於法身,那種不生不滅、永恆無盡的法身報身。你看到的丈六比丘相,那是佛陀示現的。佛陀不可能說是修了三大阿僧祇劫,經過那麼長的積功累德,結果一生成佛以後,然後什麼都沒有了。不可能嘛!這麼廣大的因地只換來一生的成佛,不可能嘛!如果每一個人成佛只是三十歲成道,然後八十歲入涅槃,就四十九年,然後沒了。如果是這樣就沒了,那誰走大乘佛法呢?那就修小乘法就好了,大家結果都是入涅槃。當然不可能!那這樣就不公平了。一個人修三大阿僧祇劫,結果死了以後入涅槃;一個人就花六生的時間,成就偏空的涅槃,死了也入涅槃。那當然是不可能。所以,佛陀說,你們死了以後是涅槃,我還有廣大的法身報身的功德,我來今生是示現的。
所以佛陀開始說明他的本門,他的本地風光。本門就是佛陀的法報二身,跡門就是佛陀這一期的、你看到的八相成道。所以,我們從《法華經》可以看到兩件事:第一個,什麼是佛陀的智慧;第二個,什麼是佛陀的功德,而不是丈六比丘相而已。
這種功德跟智能最大的好處在於「大地普照」,它能夠廣泛地把前面的阿含、方等、般若的法門對接起來,叫會漸歸頓,而且它讓這種功德更加圓滿。所以它是「出世本懷,究竟極談,皆得作佛」。第三個是最重要的,「皆得作佛。」
諸位!我們都知道成佛之道。你要成佛,你一定要學兩部經。你學般若經是不會成佛的,阿含、方等、般若叫做解脫,它跟成佛還有一段距離。所以成佛之道只有兩條路:一個是華嚴,一個是法華。
《華嚴經》,對不起,它談的是果地的功德,所以凡夫無分。因為它不是理觀而已,它是要把功德創造出來。那麼凡夫只能夠走《法華經》的成佛之道。就是,我一方面務實地面對今生——阿含、方等、般若;或者我們淨土宗叫持名——我想辦法在心中把佛號創造出來,想辦法讓我對娑婆世界的業力降到最低,叫做外順彌陀,內觀真如。
所以《法華經》是不能單獨存在的。我想你沒有看到蓮子單獨存在,一定有蓮花。所以《法華經》這第五時,應該是要排在阿含、方等、般若的下面,這樣懂嗎?它不是第五時,這個《法華經》應該放在權法的下面。
所以,這個《法華經》的思想叫做常同常別。學過《法華經》的人內心的世界是一樣的,就是你把蓮花——不管這個蓮花是青黃赤白,是大朵小朵——你把蓮花撥開來,蓮子是一樣。
但是它的方便是不一樣。如果你喜歡拜佛,你就多拜一點;你喜歡打坐就打坐;你喜歡持名就持名;你說我喜歡觀想,也可以。方便有多門。就是說,你喜歡什麼樣的蓮花都沒關係,對今生的調伏你可以找到你自己相應的,但是你理觀是一致的,叫做常同常別。所以學過《法華經》以後,我們內心世界是一樣的。
所以說《法華經》是兩種修學:第一個,務實地面對今生;第二個,理想地規劃來生。就是蓮子跟蓮花的雙重運作。也就是說,《華嚴經》我們現在沒有辦法上去,但是我們的成佛之道可以醞釀成佛的功德,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去慢慢地把內在的成佛功德給成就。而這種成佛功德叫做什麼?叫做因果同時。
諸位!我舉一個例子好了。我們淨土宗很強調持名。如果你今天只是單向地向外追求佛力的攝受,當然你說我業障深重,彌陀萬德莊嚴,我一心歸命、通身靠倒,也可以。但是你這個善根很危險,因為你這叫做「空華無果」。就是說,你的功德完全是向外攀緣。你只要經過輪迴幾次以後,你這個善根很容易破壞。對你來說,你今生的念佛(如果你往生那當然最好),你如果沒有往生,又沒有修內觀,你這個佛號在你的人生裡叫做資糧力,還沒有資格叫做善根力。你現在還沒有叫善根,叫資糧力。就是蕅益大師說的「惑業未斷猶坯器,經雨則化棄前功」。說你這個坯做出來了,但是沒有燒。所以,你只要輪迴幾次以後,你今生的佛號只能夠退回阿賴耶識,變成一種善種子,如此而已;你可能下次看到佛號稍微感動,如此而已。但如果你今天念佛,每一句佛號是通內通外,內觀真如,外修佛號,諸位!你即便今生沒有往生,你來生的善根跟一般人還是不一樣,你可以把前生的善根銜接起來。因為你心中有蓮子,蓮子是不會破壞的。
我們看蓮花,它這個本經三個階段,叫做:「為蓮故華」,為了蓮子先有花;然後「華開蓮現」,花打開以後蓮子出現,哦,有功德了。其實早就有了,只是你才看到而已,其實蓮花含苞待放的時候就有蓮子了;結果,「華落蓮成」。
諸位!蓮子一直存在,不管花在不在。也就是說,你今天通過《法華經》的理觀,你修什麼法門,已經不叫做資糧力,那叫善根力。所以這個是成佛的快捷方式。就是說,你不走這條路,你要心外求法,那你的人生就很麻煩,你的進步也慢,又很被動。你修無我觀,你能夠跟心性配合,本來就沒有我,什麼無不無我!所以,你今天能夠把內根跟外修合在一起,那是效果快,又堅固又不容易退轉。要套一句咱們淨土宗說的話,叫「即眾生心,投大覺海」。只是淨土宗那個是靠佛力攝受,我們是靠自性功德力。
所以諸位!當我們修《法華經》以後,我們的生命就有兩種力量加持:外有彌陀本願攝受,內有自性功德的加持。你是兩種力量,內善根,外資糧。這就是為什麼佛陀必須要說《法華經》,因為單向的修學你很難成就。所以《法華經》就是以前面的方便門——阿含、方等、般若的這種空性的破障為花,來形成自己內心的自性功德力為蓮子,形成一種理觀事修的內外的修學,這叫「皆得作佛」。
「皆得作佛」,它好就好在我們做得到。這件事就是說,我沒有辦法創造佛的功德,但是我可以醞釀佛陀的功德,在我心中慢慢醞釀。等到蓮花落了以後,我功德就出來了,好過你什麼都沒有,好過你空花無果。就是說,咱們現在也上不了《華嚴經》,我們先從《法華經》,先通過理觀。
甲三、結示
好,我們看最後的總結。
凡此諸經,皆是逗會他意,令他得益,不談佛意意趣何之。
當知此經,唯論設教大綱,不委微細綱目。譬如算者,初下後除,紀定大數,不存斗斛。祇為深論佛教妙說聖心。近會圓因,遠申本果。
所以疑情不已,若能精知教相,則識如來權實二智也。
好,這段是蕅益大師講完五時的判教以後,他老人家做出三段的總結。
第一個,「凡此諸經,皆是逗會他意,令他得益。」這個「諸經」指的是前面的四個。《華嚴經》當然是為了滿足法身菩薩,阿含、方等、般若為了滿足業障凡夫,所以這個都不是佛陀出世的本懷。就是說,佛陀您老人家對這個人說這樣子,對那個人說這樣子,那到底老人家心底怎麼想?咱們先不談眾生法界,您老人家到底是怎麼回事?如果站在您的角度,您想告訴我們什麼?這就是《法華經》「暢佛本懷」。以前所有的經典都不是佛陀要說的,叫做「逗會他意」,為了滿足眾生的需求。你有這個需求,我就告訴你怎麼樣邁過這個坎。
所以《法華經》的特點,就是把佛陀的智慧、佛陀的功德,本地風光,全部講出來。所以,當知此經,是唯論設教之大綱,就講到佛陀當初為什麼為實施權,最後為什麼開權顯實,已經不再談一些修行的枝末——怎麼樣破障、什麼調伏煩惱,已經不談這個了。就好像一個精算師,先用小小的數目慢慢加起來,等到成就一個大數以後,這個小數目就不需要了。你一開始是五再加十再加二十,加到一萬……我們當然是站在大數的角度、看待大格局的角度來看成佛之道,不可能再回到你以前那種小胸量的格局了。所以,本經就是站在佛的角度來調伏煩惱,站在佛的角度我們應該怎麼往生。
所以「只為深論佛教妙說聖心,近會圓因,遠申本果」。我們深入探討佛陀的核心思想,你說空性是佛陀的核心思想嗎?應該不是吧。如果佛法的核心思想只有空,你那麼辛苦成就萬德莊嚴幹什麼?那妙有就沒有意義了。
按照《法華經》的思想,空是方便,以無所得為方便。凡夫執著生命的現像是不對,這個我們承認,但是你完全否定生命現象也不對。如果生命的目的是把生命消失掉,那麼佛陀的法身報身是幹什麼用的呢?生命的目的是提升,是轉化,而不是把它斷滅。
就是說,我們凡夫出了差錯,要反省的是我們的執著,生命本身是沒有問題的。所以佛陀講空觀是不得已,因為你執著太重了,佛陀先用空觀讓你暫時休息。真正的佛法的目的是妙有,成就萬德莊嚴。
所以,佛陀到了法華會上才真實講到。就是佛陀您講了那麼多,到底是要我們怎麼做?我們的目標在哪裡?使令我們「近會圓因,遠申本果」。就算我們今天學了《法華經》不能馬上成佛,但諸位,我們那個善根力——我們的蓮子已經成就了。所以,今生成就佛種;來生,《法華經》後面會說,你學了《法華經》,只要成就一念的信解,你未來就很容易跟佛陀相遇,你會生長在有佛的國度裡。
你看,有些人他往生以後,他就生長在沒有佛的國度。所以因緣都是我們創造的。你看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多好!本來是外道,遇到佛陀以後,佛陀讓他先證得阿羅漢果,晚年之前再講《法華經》,讓他們回小向大。哪有那麼好的事,都讓舍利弗碰到了,是吧?因為他前生跟佛陀結的緣深啊,諸位!
當然跟佛陀結緣有兩種情況:第一個,憶念他的佛號。但是這個畢竟是外緣,你要找到跟佛陀相同的平台——佛陀是站在什麼角度來看人生,就是開示悟入佛的知見,那你才是真的佛子。大家能夠思想一致,以佛心為己心,以佛志為己志。所以你學《法華經》,就是說,佛陀的功德我一點都做不到,但是我先掌握佛陀的思想,就是佛陀是怎麼想的。這個時候你跟佛陀是同一個鼻孔出氣,你未來的進步、你未來生命的改變是不可思議的。這就是大白牛車的看法。
「所以疑請不已,若能精知教相,則識如來權實二智也。」所以佛陀在舍利弗三請以後講經,當然,佛陀主要是讓那些不適合聽《法華經》的人先離開了。那些五千比丘退席以後,佛陀說,這些人聽了以後可能不但不會讚歎,還譭謗,請他們先離開。離開以後佛陀開始正式講《法華經》。
聽完《法華經》以後,你以前該幹麼還幹麼。我一天念佛三千聲,照樣念,多一個理觀的智慧,把《法華經》的思想放進去。你以前拜八十八佛,照樣拜,把《法華經》的思想放進去。結果就是日劫相倍,你修一天的時間,你的成長叫做一劫。這個就是《法華經》,就是除了你未來的法力不可思議,你多了一個自性功德力。你是兩種力量的修學,多了一個理觀。就是說,你不是只有花,你還有蓮子。
也就是說,《法華經》的修學,它務實地面對我們的煩惱業力,也同時理想化地為未來的成佛做了一個佈局,所以它有理想面。它有務實面,叫做權法、方便法門;它也有理想面,有內心的善根力。它是裡外兼修的,這就是《法華經》的思想。也就是說,我們現在雖然是很多業障、很多煩惱,但是我們其實可以提早為成佛之道佈局,是這個概念。
好,我們看下一個主題。
貳、解釋經題 分三:甲一、總解;甲二、別解;甲三、結示
甲一、總解分二:乙一、妙法;乙二、蓮華
乙一、妙法 分二:丙一、相待論妙;丙二、絕待論妙
說了這個五時以後,我們就知道佛陀是在什麼情況之下講《法華經》的。就是,凡夫忙於破障,但是你只要把《法華經》加上去,你就是成佛之道。所以它的妙法,天台宗解釋有兩塊。
丙一、相待論妙。
我們先看第一個,相待論妙。
一、妙法。
相待論妙:
三藏但半字生滅門,不能通滿理,故粗;滿字是不生不滅門,能通滿理,故妙。又方等、般若帶方便通滿理,故粗;今經直顯滿理,故妙。
智者大師解釋妙法,他分兩塊:
第一個,什麼是妙呢?從對比的角度我們看。
阿含經,就是三藏經。這個「藏經」跟「藏傳」佛教不一樣,「藏傳」佛教是大乘法。它這個「藏經」就是小乘經典,就講到苦空無常。它是半字法門,因為它只有破障。它只有破妄、沒有顯真,所以它是講一半。生滅門,它是對立的,因為它是我空法有。一個人只要有執著就對立了,不管我執法執。
當然,阿羅漢這個執著是法執了。阿羅漢他那個空跟般若的空不同在哪裡?當然對我們凡夫也很好用。他帶有苦諦思考的空,他是從苦諦切入的,因為他從無常去觀。無常,就讓我們知道這個因緣法是痛苦的,因為我們最大的訴求就是穩定。我不管人生怎麼樣,你說我活得很淡泊,但我習慣了也就好了。它不是。它因緣所生法,今天給你弄一下,明天給你弄一下,就是說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這個就是真正的痛苦。你也不知道你來生要去哪裡。所以這樣子阿羅漢就對痛苦極度地厭惡。
但這個也有後遺症。如果你不修《法華經》,那你以後怎麼回入娑婆度有情?就是說,因為你是從這種非常斷滅的角度離開娑婆世界的。所以我提醒很多淨土宗的人,你怎麼離開娑婆世界的,很重要。你不能斷了你的後路,因為你遲早要成佛。沒有一個人不成佛的,不管你願不願意,你一定會成佛。你現在說你不願意,只是你現在打妄想,你以後不是這個想法了。就是說,你遲早要成佛,你現在的過程不能為以後構成障礙。我們現在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除了能夠務實地解決現在的問題,也請你考慮你未來的理想,這兩個是可以同時運作的。所以這個生滅門是有問題的,它那個對立的法門是有問題的,它不能通滿理。
所以,從空性的角度,其實般若的空性,比阿含經的無常的空性好。因為般若的空性它不談無常,它講因緣的開合,「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什麼叫空呢?說你為什麼有這個兒子呢?你跟因緣借來的。因緣借給你,你就有了;你那個能量耗損完了,就沒了。它也沒有談痛苦,也沒有談快樂,就是因緣的開合看出一切法生滅,一切法「無自性空」。所以,從因緣來看空,它沒有個人的情感,這樣比較好。就是,把三界空掉,我沒有任何意見,因為它無自性。我並沒有說它是痛苦,也沒有說它是快樂,反正它是緣起性空。這樣的空是比較理性,不帶有個人情感。
當然,阿含經的空,它這個無常空,往好處來看它會給你動力。因為三界很痛苦,所以逼迫你必須要進步。但是從成佛之道,這種空如果你操作過當,會有後遺症,所以它這個是不圓滿的。「滿字不生滅門,能通滿理,故妙」,意思就是說,從破障的角度,般若的空要比阿含的空來得高明。
那我們再看中道。
「又方等、般若帶方便通滿理,故粗;今經直顯滿理故妙。」其實方等經也講一些中道思想。這中道,它是從外境安立:空有的平衡。但是本經的中道是從一念心性講。就是說,其實你本來就是中道,哪有什麼中不中道的?你那一念心本來就同時是清淨,同時又具足,本來就是這樣子,你只要恢複本來面目就好了。你不是說去追求一個中道的東西,而是你的心本來就即空即假即中,是你自己把它搞壞的。你的心性本來設計就是中道的。所以《法華經》的中道要比一般的大乘佛法的中道——心外求法的中道——更高明。這是從相對的角度。
丙二、絕待論妙。
當然,本經的思想,智者大師講這個妙,還不在相對,它的重點在下一個,「絕待論妙」,站在圓融的角度來談妙。我們看。
絕待論妙:
說無分別法,即邊而中,無非佛法。亡泯清淨,無復有法可相形比,待誰為粗,形誰為妙。無所可待,亦無可絕,不知何名,強言為絕妙。
本經的妙,並不是說我比你高,不是這個意思。那是前面的,那是阿含、方等、般若。佛陀說的是無分別法,他是站在一念心性、無所得的角度。就是說,我人生的目的已經不再去追求什麼苦集滅道了,我是開顯我自性的功德,所有的修行都是借事修心,所以它的中道是「即邊而中」,它是含攝空有兩邊而成就的中道。
所以站在本經的修學——稱性起修、一念心性的角度,一切法順逆皆方便,沒有什麼清不清淨,因為你本來就清淨,你只要不去執著。就是說你只要不多事,不強作主宰,你本來就清淨的。「無復有法,可相形比」,所以這個法是最微妙不可思議的,你自性的功德是最好的。「待誰為粗,形誰為妙」,所以從一念心性的角度,沒有什麼清淨不清淨、粗妙的問題。但是總要給一個名詞,所以「強言為絕妙」。
《法華經》的殊勝在智者大師說的這個「絕待論妙」,它有廣大的包容性。你看圓教,《華嚴經》也是圓教,但是《華嚴經》不攝受我們凡夫眾生。就是說,這個法門好,但你上不去。《法華經》的好在於它叫「一佛乘」,它有整合的概念。
什麼叫整合概念?
就是說,我們修的法門,其實每一個法門都有方向性。比方你佈施,佈施這個法是什麼方向?它會引導你的生命趨向富貴。你不斷地做,不斷地做,它在你的生命中會產生力量,它這個佈施的資糧,會引導你往富貴的方向走。你說我持戒,我喜歡持戒……你看人各式各樣。有些人他喜歡佈施、喜歡放生,有些人他什麼事都不想幹。他喜歡持戒,也沒關係。他不斷地造作持戒,他這個持戒的法會引導他往尊貴身走,來生特別尊貴,受人尊重,但是不見得有福報。那忍辱這個法呢,會引導一個人成就莊嚴身。所以每一個法都有它的方向。
如果你今天沒有修《法華經》,會有什麼問題?你的人生多元化,你沒辦法整合它。你的方向很多,沒辦法整合,你的力量就分散了,因為你生命有限。你今天修佈施,來生修持戒,結果你的生命當中,你不能把這種點點滴滴的能量集中在一起,達到你要的目標。
所以一佛乘它好就好在,它可以把這種多元化的法門加以整合,叫做法法銷歸心性,所有的法門都往心性走,常同常別。大家都在開顯心性的功德,但是方便有多門。所以《法華經》的好就在於「絕待論妙」,它能夠整合你。你修什麼都沒關係,你多了《法華經》,它幫你整合。
乙二、蓮華 分二:丙一、蓮華二義;丙二、四種蓮華
丙一、蓮華二義。
好,我們看最後的蓮華。
二、蓮華。
蓮華二義:
一、出水義,出離污泥濁水故。
二、開敷義,以勝教言開真理故。
四種蓮華:
一、泥裡蓮華,喻凡夫心中妙法。
二、濁水蓮華,喻二乘心中妙法。
三、清水蓮華,喻菩薩心中妙法。
四、出水蓮華,喻佛心中妙法。
好,那麼為什麼這個微妙不可思議的心性功德的妙法門,用蓮花來比喻呢?因為它的特性跟蓮花兩種特性是相同的:
第一個,出水。蓮花雖然在污泥當中,它出污泥而不染,顯現我們本經的自性清淨心,就是一念心性「即空」這一塊,顯它的本體是清淨,即空。
第二個,開敷義。就是蓮花一開以後,「華開蓮現」,顯現心性的功德,顯現蓮花的即假,就是本自具足。
心性有空假兩觀,即空就是本自清淨,即假就是本自具足。
諸位!《楞嚴經》比較偏重在顯清淨這塊,它是偏重在破妄。其實《楞嚴經》也在觀一念心性,它某種程度也是會歸到一念心性,但是《楞嚴經》所會歸的偏重在自性清淨心。《法華經》的會歸,偏重在即假,就是觀十法界十如是,我們後面會說到,偏重在會歸到自性功德力。
所以,反正你一念心性,從破妄的角度,當你要消滅什麼東西,你就告訴自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所以煩惱不可得,業力不可得,老病死不可得。就是,當你想要在生命當中消滅什麼東西的時候,你就觀它的清淨,就是蓮花的出水。
當你想要成就一種功德,你說我佈施,我做不到。不要這樣講。你做得到,因為你內心就具足佈施的善根,你要跟著你的心性走。佈施是很正常的,慳貪是不正常的,是因為輪迴裡面你受到很多環境錯誤的熏習,受到很多的不正確的思想的教育,這個都不是你本來的。你把灰塵撥開來,這個鏡子就顯現了。所以當你想成就什麼功德,你做不到的時候,你就憶念: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它是這兩個「空」、「有」的操作。
丙二、四種蓮華。
那麼這樣子的蓮花就有四種情況:我們凡夫學了《法華經》,叫做「泥裡蓮華」。我們現在還有煩惱、業力,但是我們心中已經成就妙法。我們的蓮花雖然很小,但是已經有蓮子了。
如果是二乘人,阿羅漢學了《法華經》,他的蓮花好一點,從污泥裡面往上跑,已經離開了污泥,變成濁水,碰到了濁水。
大乘的菩薩學《法華經》,他的蓮花再往上長,已經脫離了濁水,變成清水。
佛陀學《法華經》,那是虛空的蓮花,他連水都沒有了,那是「出水蓮華」,真空妙有。
所以,我們現在學《法華經》,叫做污泥裡面的蓮花。我們《禪觀與淨土》有一個課程叫做「功德篇」,師父還沒有講,但是我有在做一些準備。淨土的「功德篇」有兩塊:一個是《無量壽經》的「功德篇」,一個是《觀經》的「功德篇」。但這兩個「功德篇」在利根的上輩、中輩沒有太大差別,最大的差別在下輩。《無量壽經》的下輩它是修淨業三福。淨業三福是上中下輩都要修的,所以《無量壽經》只要往生,這個人一定是標準的好人,壞人不會往生的。
《觀經》不一樣。《觀經》的下輩,它的下品,基本上都是造惡凡夫,什麼五逆、十惡。但是不能譭謗正法,因為謗法是邪見。罪業可以帶業,邪見那就不能往生。它是不能譭謗正法,其他的五逆十惡是可以帶業往生的。
有人就問智者大師,問他《觀經》。《觀經疏》說,為什麼《無量壽經》的三輩往生都是善人,《觀經》能夠攝受五逆十惡的眾生呢?智者大師說,《無量壽經》是專修事修的,這個人他沒辦法內觀真如,所以他對煩惱業力沒有抗拒力。臨命終的時候起煩惱,遇到那個地獄的火現前,轉地獄的火成金蓮花,他沒那本事,所以他必須要乖乖地守規矩了。因為既然那水溝你跳不過去,你就好好地繞過水溝。這個東西你要務實,你是什麼根機,你就要走你自己相應的路,因為《無量壽經》是攝受事修人。
《觀經》是強調「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它是有理觀的智慧,所以他造業只是一時糊塗。理觀的人當然就不一樣了。他遇到煩惱,只要稍微讓他靜下來,稍微迴光返照,他能夠滅業障如翻大地。所以《觀經》能夠容受五逆十惡的罪業,因為他理觀強。就是他本質善根是強的,他只是一時造惡的。
所以,這樣講的話,每一個人真的不一樣。但是如果從你自己栽培的善根,也非常公平。就是,你學了《法華經》,未來遇到惡因緣,你產生的反轉力量會和一般人不一樣。你叫做什麼?你是污泥裡面的蓮花,你不容易受到污泥的干擾,你那個功德的成長也容易相續。
諸位!如果我們今天是污泥的玫瑰花,後果怎麼樣?那就不太妙了,是吧?玫瑰花肯定被污泥污染。因為蓮花的葉子是很特殊的,髒東西潑上去它不會沾的。
如果我們今天願意靜下心來,在我們有限的生命裡把心中的蓮花種下去,我告訴你一句話就好:你生生世世受益!在你的成佛之道,都會因為你今生學《法華經》而受益,不只是今生。蓮花會開會謝,蓮子永遠就在那裡,叫做金剛不壞種子。
好,我們今天先簡單講到這裡,講到妙法跟蓮花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