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講)
我們前面講到《法華經》的跡門,開權顯實,會三歸一,講到佛陀圓滿的權法、實法的智慧。這以下,從<從地湧出品>到<常不輕菩薩品>,就講到本門,開近顯遠,我們開始了解佛陀的功德。
在講這個<從地湧出品>之前,我們先解釋這一品的標題。我們看補充講表,附表第三十四。三十四里面我們看第一個,解釋品目。
一、解釋品目
本經從此品以下至< < 常不輕菩薩品> > 屬於「本門」,是為「宏讚佛德」。謂依止「跡門」中的「妙法」修學,所成就的勝人勝事,以巧顯「本跡」之圓妙。
心如大地,能生萬物;天長地久,喻其久遠。故有本師久遠所化之無量菩薩「從地湧出」。又則如來三世化物,惠利無疆;一月萬影,孰能思量;召過以示現,宏經以益當,故言「從地湧出品」。
我們解釋。本經從此品,就是<從地湧出品>,一直到<常不輕菩薩品>,總共有六品,就是<從地湧出品><如來壽量品><分別功德品><隨喜功德品><法師功德品>到<常不輕菩薩品>,六品。這六品屬於本門,本門的序、正、流通。是為「宏讚佛德」,就讚歎佛陀的功德。
也就是說,我們前面的跡門是依止心中的妙法,這個妙法就包括理觀、事修了,我們前面說過,實法的內觀跟權法的外修。最後所成就的勝人勝事,這個人指的是我們修行的品位,從名字位到觀行位到五品位,乃至於到六根清淨位。勝事就是他所成就的功德,這個人所成就的功德。來「巧顯本跡之圓妙」。
《法華經》它的好就好在哪裡?它因地妙,它果地也妙。這個妙就是殊勝的意思,你今天根據前面的權實不二的理觀事修下去修,你就是站在一個最圓滿的因地。就是別人撒下的種子可能是一個其他的水果,你撒下的是一個菩提的種子。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同一個大地、同一個雨水,你會生長得比別人快。因為你這個種子是最圓滿的種子、最好的種子,就是妙因妙果,因為妙因成就妙果。
講一個譬喻,「心如大地,能生萬物;天長地久,喻其久遠」。這個「從地湧出」,這個「地」是什麼意思?指的是心。心有能生萬物跟天長地久,長久的意思。因為有這個大地,所以有本師釋迦牟尼佛過去久遠劫來所教化的菩薩從地湧出。我們在因地的時候這個地,對我們來說叫內觀。還在觀,對不對?我們這個大地叫做一念心性,因地叫一念心性。所以它是怎麼樣?一念心性當中怎麼觀呢?觀它清淨跟具足。我們的功德是沒有顯現,叫具足,但是等到你觀成以後,到了見道位以後,那就不是具足了,那叫做功德成就,就功德叫做法身了。所以,我們因地叫做一念心性,果地叫做法身的功德。就是從心性轉成法身,都不離開一念心,所以叫妙因妙果不離一心,只是名稱功能不同。因地叫做一念心性,果地叫做法身功德。這個大地就是法身的功德,從法身變現出一個應化身出來,從地湧出。這個是譬喻。
那麼合法呢?「如來三世化物,惠利無疆。」佛陀就從這個大地當中,法身功德不斷地一次一次地變現他的應化身。有時候變現佛身,有時候現菩薩身,乃至於各種身。就像一個月亮,它能夠同時在有水的地方現出無量的影子。這是不可思議的,從本垂跡,不可思議。所以,佛陀號召過去的弟子來作證這個法身的功德無量,作為法華會上當下的作證,也作為未來眾生的作證,故言<從地湧出品>。
我們解釋一下,佛陀為什麼要從地湧出,把過去的弟子從法身裡面召出來?
我們一開始學習佛法,一定要依止應化身。你說,欸,我跟法身學習。不可能!法身不會說話。當然禪宗說,欸,法身跟我說話,什麼「山色無非清淨身,溪聲盡是廣長舌」,那這個是各自解讀。這個法身怎麼會說話呢?那你說有就有。但是正常情況,要說法一定要怎麼樣?一定要現身。應化身他能夠現出一個色身,而且是怎麼樣?陪我們成長。應化身的好處就是怎麼樣?他跟我們生長在同一個時代。兩千五百多年也不久,至少他是一個人類,是跟我們有同樣的思想、同樣的色身。所以你要學習智慧,你一定要跟應化身學習,因為佛陀的法身我們沒辦法接觸。你看《華嚴經》,佛陀現法報二身,你不要說凡夫,阿羅漢都是「有眼不見盧舍身,有耳不聞圓頓教」,所以法身對我們來說境界太高。所以,學習智慧,那就是跟跡門的佛,就是跟應化身佛來學習。
但是,你要了解佛陀的功德,你就不能看跡門了,因為你看跡門的佛陀跟我們差不多。佛陀也是出生,也娶妻生子,出家,成道,最後結束。甚至於你看在僧團當中,戒律裡面,應化身的佛陀丈六比丘相,兩個比丘僧團吵架,佛陀去勸架,這兩個僧團不聽佛陀的勸誡,佛陀默然離開。所以,你要從應化身了解佛陀的功德,那就太淺了。所以我們要對佛陀修皈依,那不能修應化身。比方說,你對阿彌陀佛的了解,只了解跡門,哦,阿彌陀佛在十萬億佛土以外,那你怎麼感應道交呢?但是,你如果相信「深信諸佛皆充滿」,阿彌陀佛的功德是無所不在的,你了解本門的阿彌陀佛,那就不一樣了。你往生的時候不一定臉部要朝西方,法身是無所不在的,哪有什麼方向?
所以諸位!學習智慧跟跡門的佛學,跟八相成道、曾經在我們的時空出現、陪著我們成長、他講的話我們聽得懂的應化身學習。修皈依那就不一樣了,要感應道交,你要了解佛陀的功德是無所不在的,你才能夠看到佛陀的全貌。那個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示現的八相成道,只是佛陀功德的一小小小小部分而已,那是無量的虛空一個小灰塵而已,佛陀功德沒那麼簡單的。
好,我們現在開始深入了解佛陀的功德,有助於我們修皈依。
看第二段,看「經文要義」。經文要義裡面分兩段,先看第一段。
二、經文要義
本經「跡門」已說開權顯實之教法,以為一佛乘之因;今當說「本門」開近顯遠之妙用,以成一佛乘之果。此中本品略有二義:
(一)上品佛示「四安樂行」,一一行中皆依「一念心性」中,觀空不著空,涉有不滯有。今品特舉法身菩薩「從地湧出」故不著空,「住在空中」故不滯有。普令見聞者,傚法修學,順從中道實相。
我們看經文要義。本經前面的十四品的跡門,主要是開權顯實,講到佛陀中道的智慧。這個是我們成佛的正因,這個理觀是正因。那麼這個地方講到本門,就是佛陀在久遠劫來,佛陀最初成就的法身,最初的第一個法身,見道位出現的時候,就是本門。
所以,「開近顯遠」。這個近就是我們所了解的,跟我們最接近的,就是兩千五百年前在印度出生的八相成道的應身佛。從近的應身佛,我們開始去了解久遠的佛陀的法報二身。
這個地方有兩層意思:
第一個, <安樂行品>講到這個「一一行中」,都是以理觀帶動事修,帶動身口意跟誓願的事修。所以它是怎麼樣?「觀空不著空,涉有不滯有」,就是即空即假即中的中道。它因地是中道,所以你成就果地的時候當然也是真空妙有的中道。所以為什麼從地湧出?那表示他是妙有。從地湧出以後他住在哪裡?住在空中,他又是不著有。所以他是妙有又真空,他從地湧出是妙有,湧出以後在真空住,那就是真空。所以它這個因果能夠表示因果相隨順,因地是真空妙有,果地也是真空妙有,它有這個因果的呼應。這第一個意思。
我們看第二個意思。
(二)佛藉諸大菩薩,「從地湧出」之因緣,以為「本門」開近顯遠之發起。以彰顯「跡」現伽耶成道,「本」已久垂應化。令聞法弟子,圓悟萬行不離一心,如來度眾「時空無礙,跡本不二」之事事無礙法界。
這個從地湧出真正的意義,應該是在第二段。第一段的真空妙有,因果相隨順,是兼帶的。看第二段,佛陀要把過去的弟子召請出來的真正用意在第二段。佛陀要假借這些過去所教育的法身菩薩。把他們召出來,是要作為佛陀開顯自身功德的一個發起序。
為什麼呢?因為諸大弟子長期跟佛陀在一起,當然,法身菩薩如彌勒菩薩、文殊菩薩沒問題,但諸阿羅漢會想:哦,佛陀就是一個大阿羅漢而已,比我們好一點。你看,我們也是從生死凡夫修成阿羅漢,佛陀一開始您不也是娶妻生子嗎?您也是有慾望,您最後也是死亡!所以大家會認為佛陀就是這樣子而已。所以佛陀必須把他過去所教化的法身菩薩叫出來,來開顯自己——其實佛陀有兩種身的:一個是應身,就是彰顯跡門,示現在菩提伽耶成道,就八相成道;但是本門的佛,那就是你看不見的,叫久垂應化。佛陀成就法報二身以後,其實是在無量的時空裡面應化,不是在娑婆世界而已,也不是在兩千五百多年那一個應化身而已,那只是一小部分。
「令聞法弟子,圓悟萬行不離一心」,如來度眾生是「時空無礙」的,是「跡本不二」的一種境界。佛陀要開顯自己的功德,他不能每一次都把自己的功德講出來。所以怎麼辦呢?把本門的弟子找出來,來證明本門的功德。就是你看,我過去教化的弟子都這樣子了,那我就更不可思議了。是這個意思。我再講一次,假借本門的弟子來開顯釋迦牟尼佛本門佛的功德,借弟子來彰顯師父,是這個意思。這個是<從地湧出品>的一個最關鍵的意義。
乙二、約本門開近顯遠 分三:丙一、敘說段;丙二、正說段;丙三、流通段
我們看課本。前面是「約跡門開權顯實」,這是乙二「約本門開近顯遠」。所以這個跡門,我們再講一次,跡門就是釋迦牟尼佛在兩千五百多年前那一期的應身,包括八相成道,他示現的生老病死的丈六比丘相,這叫跡門,跡門佛。本門佛就是釋迦牟尼佛久遠劫來,他最初見道位證得的,最初的法身現前以後,法身跟報身現前以後,從那個地方以後的無量的功德,都叫做本門。就最初的法身叫做本門。就是法身的功德是本門,應化身是跡門。
丙一、敘說段 分二:丁一、從地湧出;丁二、彌勒疑問
我們看丙一的「敘說段」,就是本門的序分。序分當中分兩科。先看第一科,「從地湧出」。
丁一、從地湧出 分三:戊一、他方菩薩請命;戊二、如來不許召此;戊三、他方菩薩湧出
戊一、他方菩薩請命
「從地湧出」當中,先看戊一的「他方菩薩請命」。
爾時,他方國土諸來菩薩摩訶薩,過八恆河沙 數,於大眾中起,合掌作禮,而白佛言:世尊!若聽我等,於佛滅後,在此娑婆世界,勤加精進,護持讀誦、書寫、供養是經典者,當於此土而廣說之。
「爾時」,就是佛陀講完了跡門以後。這個時候「他方國土」,這個他方國土的菩薩,就是這些菩薩本來不是住在娑婆世界,他是怎麼回事呢?是十方釋迦牟尼佛的應身佛為了開塔緣故,從十方來到娑婆世界,十方諸佛的應身佛就帶了侍者,那些侍者加起來就有八恆河沙數。這個就是「他方國土」,是從他方國土帶過來的。他們聽完跡門以後,就在法華會上站起來,合掌作禮而白告釋迦牟尼佛說:世尊!假若您老人家聽許我等,在釋迦牟尼佛您老人家滅度之後,在此娑婆世界,我們在這個地方依止《法華經》,一方面勤加精進,一方面我們來護持這些讀誦、書寫、供養《法華經》的這些菩薩們,如果您同意的話,希望您老人家當場宣示認可。
蕅益大師說,這些他方菩薩其實來自於淨土,不是穢土,都是淨土。你看十方來的應化身都是淨土。他們在跡門當中聽到了弘經的勝福,說,弘揚《法華經》,你就是如來的使者,你就是做如來之事,你就是成就佛種,令三寶久住。聽到這個功德很殊勝,他們就發願:我不回去了,我們這些人就在娑婆世界裡面,直到末法時代,來護持《法華經》。是作這樣的一個宣誓,希望佛陀認可。
戊二、如來不許召此
我們看佛陀怎麼回答。看戊二的「如來不許召此」。
爾時,佛告諸菩薩摩訶薩眾:止!善男子!不須汝等護持此經。所以者何?我娑婆世界,自有六萬恆河沙等菩薩摩訶薩,一一菩薩,各有六萬恆河沙眷屬,是諸人等,能於我滅後,護持讀誦廣說此經。
就在他方菩薩請命要護持《法華經》的時候,這個時候「佛告諸菩薩摩訶薩」,就告訴他方國土的菩薩說:止!就這件事情應該停止。善男子!不需要汝等來護持《法華經》。所以者何?在我們娑婆世界,自有六萬恆河沙等菩薩摩訶薩,這一一菩薩,也各有六萬個恆河沙的眷屬,這些人就能夠在我滅度以後,護持讀誦,來廣說《法華經》。
釋迦牟尼佛對於他方菩薩請命來弘傳《法華經》是禁止的。蕅益大師說這有三層意思:
第一個,各有己任。這些菩薩在自己的國土,自有自己的弘法因緣。如果他撇下他在自己國土的因緣,來到娑婆世界,就耽誤了他在自己的國土當中所教化的眾生了。這第一個,各有因緣。
第二個,此土緣淺。這些菩薩都是在淨土中成長,他跟娑婆世界沒有結緣,跟娑婆世界的眾生沒有結緣。他沒有結緣,在度化眾生時就造成了事倍功半。這個因緣就很重要。他此土緣淺,你把你自己本行的因緣放棄了,結果來娑婆世界度化,你又不能夠產生最大的效果。這第二個,此土緣淺。
第三個是最主要的,不得召下。你今天發願在這個地方弘傳,我答應你了,那我就不能夠去召請從地湧出的這些娑婆世界的菩薩。不能召請,我就不能開顯本門的功德。不能開顯本門的功德,大家對佛陀的功德的了解就很狹隘,就以為所謂的佛陀就是出生、納妻、出家、成道、轉法輪,然後入涅槃,就這麼回事而已。所以這樣子就不能作為一個發起序。
當然,蕅益大師在解釋這一段的時候,他說主要是因緣的關係。因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就是這些菩薩他們的成長過程不在娑婆世界,他們是從他方而來,所以他就跟在娑婆世界成長的人沒有一種同樣的思考模式、同樣的成長環境,所以這樣子教化相對困難,因為你度化眾生是靠因緣法。你內觀是真如,但是你一旦利他,就是所謂的「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真正的佛法是不能離開真如,也不能離開因緣的。所以佛陀不允許,就是三層意思。
戊三、他方菩薩湧出 分二:己一、經家敘相;己二、讚歎問訊
那不允許以後那怎麼辦呢?佛陀自有辦法。看戊三,「他方菩薩湧出」。這是從娑婆世界(這個「他方」是娑婆世界的下方)湧出。分成兩段。
己一、經家敘相
看己一的「經家敘相」。我們看經文的第一段。
佛說是時,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國土,地皆震裂,而於其中有無量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同時湧出。
就當佛陀拒絕了他方菩薩來娑婆世界弘法以後,這個時候在娑婆世界的三千大千國土的下方,大地震動破裂,而在下方有無量的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同時從地湧出,然後住在空中。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出現了,這第一個。
我們看第二段。
是諸菩薩,身皆金色,三十二相,無量光明。
這些菩薩外表看起來怎麼樣呢?身皆紫金色,而且具足三十二相,身體放無量光明。般若道看的是智慧,方便道看的就是福德的資糧了。從這個地方看這些菩薩都是資深的。能夠修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起碼是八地以上的菩薩,至少是八地的。所以,我們簡單地從外表看,這些菩薩不是一般的菩薩,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
我們看第三段。
先儘在此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
那麼他們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在娑婆世界的下方,下方的虛空。下方它有實的,有虛的,在虛的這一塊,虛空。它表示的虛空,蕅益大師說表示常寂光淨土的法身,他是從法身變現出來的,叫從本垂跡。是從下面的虛空來到娑婆世界的。
那麼他們為什麼而來呢?聞命而來。看第四段。
是諸菩薩,聞釋迦牟尼佛所說音聲,從下發來。
這些菩薩是怎麼來的呢?是釋迦牟尼佛用音聲把他過去所教化的這些弟子給召喚過來。是釋迦牟尼佛主動召喚,來作為本門的發起序。
第五個,看他相應的眷屬。
一一菩薩,皆是大眾唱導之首,各將六萬恆河沙眷屬,況將五萬、四萬、三萬、二萬、一萬恆河沙等眷屬者;況復乃至一恆河沙、半恆河沙、四分之一,乃至千萬億那由他分之一;況復千萬億那由他眷屬;況復億萬眷屬;況復千萬、百萬、乃至一萬;況復一千、一百、乃至一十;況復將五、四、三、二、一弟子者;況復單己,樂遠離行。如是等比,無量無邊,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這些從地湧出的菩薩,也不是說只有一個人來,他帶有眷屬。這些菩薩都是大眾唱導之首,都是屬於導師級的。這個眷屬第一個是用恆河沙來計算。有的帶的是六萬恆河沙眷屬,有的帶五萬、 四萬、三萬、二萬、一萬恆河沙眷屬;或者是一恆河沙,或者半恆河沙,乃至於四分之一或者千萬億那由他分之一,就是以恆河沙數的有這麼多。第二個,用那由他來作一個單位計數的。那由他就是千億。有千萬億那由他;或者是千萬、百萬、一萬那由他。或者是一般數的,一般數就是一千個眷屬,一百,或者十、五、四、三、二、一弟子等。或者有些人是單行的,他沒有弟子,好樂獨行。
總結,「如是等比,無量無邊;算數譬喻所不能知」。就無量無邊的菩薩,帶了無量無邊的眷屬,從地湧出,這麼一個情況。
這個「從地湧出」,有兩個重點我們要知道:第一個,他從何處而來;第二個,他往何處而去。這兩個重點。第一個,他從大地下方的虛空而來;第二個,他往大地以上的虛空而去。從地湧出,住在空中。所以他從大地以下的虛空,來到大地上面的虛空,那他表示什麼?表示從本垂跡,因為虛空表示清淨、自在,他從一個清淨的法身佛變成一個清淨的應化身。因為來到娑婆世界要跟人群接觸,他不能用法身跟人家接觸。我們說過,法身是自受用,他不能跟因緣接觸的。
那麼這個「從地湧出」,蕅益大師解釋得很多了。他說這個大地表示我們的心,而同一個心,各有各的湧出。
比方說凡夫。凡夫,你說,欸,我的生命,我也是從地湧出。我從阿賴耶識湧出來,我也是從我一念心變現出來,我也是從地湧出。對,你湧出什麼?湧出一片的雜草。為什麼呢?第一個,我們這個地沒有整理,是一個乾枯的地,沒有去耕耘;第二個,我們這個地,上面沒有吸收雨水。凡夫不學佛法又不內觀,上沒有雨水,下不耕耘土地,這個土地是乾的,所以我們從地湧出雜草。
三乘人呢,三乘人是從地湧出藥草。藥草可以治病,雜草是沒有功能的。三乘人,他雖然大地沒有整理,他沒有理觀,但是他吸收法水,有法水的滋潤,他長出來的是藥草。但是他沒有修理觀,他不得自在,沒有自在力,還有法執。所以他這個三草二木,只能依大地而住。他不能夠說脫離大地,從地湧出,住在虛空,他不可以。三乘的修學,這個事修,他沒有理觀,他得不到自在力。所以他從地湧出以後,是住在地上的三草二木。
這個法身菩薩是從地湧出以後脫離大地,到了大地的虛空,就真空妙有,這法身的功德不可思議。這個就是表法了。
己二、讚歎問訊 分五:庚一、三業供養;庚二、上首問訊;庚三、佛答安樂;庚四、偈頌隨喜;庚五、如來述嘆
我們看己二的,從地湧出以後讚歎問訊,跟佛陀讚歎問訊。這個地方有五段。
庚一、三業供養
先看第一段的「三業供養」。
是諸菩薩從地出已,各詣虛空七寶妙塔多寶如來、釋迦牟尼佛所。到已,向二世尊頭面禮足。及至諸寶樹下師子座上佛所,亦皆作禮, 右繞三匝,合掌恭敬,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以讚歎,住在一面,欣樂瞻仰於二世尊。是諸菩薩摩訶薩,從初湧出,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讚於佛,如是時間,經五十小劫。是時,釋迦牟尼佛默然而坐,及諸四眾,亦皆默然,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諸大眾謂如半日。爾時,四眾亦以佛神力故,見諸菩薩遍滿無量百千萬億國土虛空。
我們看他們從地湧出以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對佛陀的三業供養。那麼這些從地湧出的菩薩出來以後,他是先到虛空,因為住在虛空。這個時候虛空其實有多寶佛塔,多寶佛塔是坐著多寶佛跟釋迦牟尼佛,兩個分坐多寶佛塔。就跟兩尊佛陀禮拜。禮拜以後,「右繞三匝,恭敬合掌」,就身業的禮拜。那麼口業,用種種菩薩的讚法去讚歎,讚歎完以後站在兩尊佛陀的兩邊,就口業的讚歎跟意業的皈依,欣樂瞻仰,皈依。
這些菩薩從地湧出後就以種種的菩薩的法門來讚歎佛陀。讚歎多久呢?五十小劫的時間。用各式各樣的功德,來讚歎佛陀的身口意。釋迦牟尼佛這個時候是默然而坐,五十小劫的時間,以釋迦牟尼佛的神力加持故,使令大眾在感覺上就像是半天的時間。而且同時法華會上的四眾弟子,以佛陀加持力故,見到這個從地湧出的菩薩,遍滿無量百千萬億國土的虛空,遍滿虛空。
從地湧出是表示,釋迦牟尼佛的本門的弟子,他從法身而來,住在虛空。所以這一段經文是在詮顯法身的功德。法身的功德有兩個重點:
第一個,強調感應道交。蕅益大師說,從地湧出的菩薩三業的供養,而招感佛陀的神力加持。就是三業供養是能感,佛陀神力加持是能應,所以感應道交,這第一個。
第二個,他詮顯的這個法身功德,時空無礙。法身跟應身不一樣,應身是有一定的時空:他一定有當時的兩千五百年的時間,出生;釋迦牟尼佛有他一定的範圍,他在中印度迦毘羅衛國活動。法身沒有時空,沒有時空限制的。怎麼說呢?我們看。他的時間無礙表現在哪裡?他五十劫的時間能夠縮短成半天,時間可以互含互攝。空間無礙,他能夠見到這些從地湧出菩薩遍滿無量的虛空,所以這個空間無礙。
所以這個地方表示了法身的兩個特點:第一個,感應道交;第二個,時空無礙。這麼一個情況,表法。
庚二、上首問訊
我們看第二段的「上首問訊」。就是這些無量無邊的從地湧出的菩薩,有四個代表的導師,他代表來問候跡門的佛陀。
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一名上行,二名無邊行,三名淨行,四名安立行。是四菩薩,於其眾中,最為上首、唱導之師。在大眾前, 各共合掌,觀釋迦牟尼佛,而問訊言:世尊!少病少惱,安樂行不?所應度者,受教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
爾時,四大菩薩而說偈言:
世尊安樂 少病少惱 教化眾生 得無疲倦
又諸眾生 受化易不 不令世尊 生疲勞耶
前面是讚歎,這以下就問候,向佛陀問候。這些從地湧出的菩薩,有四個上首的導師:第一個是上行,上行就是表達圓教十住,開佛知見。二名無邊行,就是示佛知見。第三個是淨行,就是十迴向。前面上行是十住,無邊行是十行,淨行是十迴向,四就是十地。就是開、示、悟、入這四個,表法。
這四位菩薩在眾中「最為上首」,最為代表的,是「唱導之師」,是領導的導師,就在大眾中各共合掌,面對釋迦牟尼佛而問訊言:「世尊!少病少惱,安樂行不?所應度者,受教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這個時候他怎麼問候呢?用四安樂行來問候。就是您身口意安樂不?眾生易度不?我們看他的偈頌說,「世尊安樂,少病少惱?教化眾生,得無疲倦?又諸眾生,受化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所以他等於是問了兩個重點:第一個,世尊安樂不;第二個,眾生易度不。
這段我們說明一下。<從地湧出品>的菩薩叫做本門的弟子,是從法身而來。釋迦牟尼佛是應身佛,是摩耶夫人肉身生出來的一個應身佛。法身的菩薩去問候應身佛的時候竟然用安樂行,那表示什麼意思呢?
蕅益大師說,表示這個圓教的安樂是始終如一。他就是說,你不要以為安樂行是針對凡夫來說,你看本門弟子是法身菩薩,他也是用安樂。蕅益大師說這個安樂有層次的,我們一開始就叫做名字即安樂,到最後是觀行即安樂、相似即安樂,乃至於佛陀是究竟安樂。也就是說,成佛的過程都是安樂,只是這個安樂的層次有不同。所有的快樂都建立在安穩,所以他用安樂,就是本門的弟子問候跡門的佛,用安樂來互相問候,是這個意思。
庚三、佛答安樂
我們看庚三的「佛答安樂」。佛陀怎麼回答?
爾時,世尊於菩薩大眾中,而作是言:如是!如是!諸善男子,如來安樂,少病少惱。諸眾生等,易可化度,無有疲勞。所以者何?是諸眾生,世世已來,常受我化,亦於過去諸佛恭敬尊重,種諸善根。此諸眾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
佛陀回答說:「如是!如是!諸善男子,如來安樂,少病少惱。諸眾生等,易可化度,無有疲勞。」蕅益大師說,其實,世尊安樂不、眾生易度不,這兩個是相輔相成的。就是說,釋迦牟尼佛因為修安樂故,所以眾生易度;因為眾生易度故,所以他又安樂。所以這個安樂跟易度是相輔相成的。
「所以者何?」為什麼容易度,使令釋迦牟尼佛安樂呢?因為這個眾生,釋迦牟尼佛這一期教化的弟子,是生生世世「常受我化」。我們前面在「因緣說」有說過,舍利弗、目犍連這些弟子,就是大通智勝佛的時候結下的法緣,生生世世跟釋迦牟尼佛緣深,所以容易度化。
「於過去諸佛恭敬尊重,種諸善根」,他不但是跟我種下善根,也跟其他諸佛種下善根。這些眾生分成兩類:
第一類就是利根人。這一類人「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利根人在《華嚴經》的時候,或者方等、般若的時候聽到大乘經典,就能夠開示悟入佛的知見,就知道要雙向修學,知道理觀,知道事修,入一心三觀的中道。這種人是利根的。
第二種人是鈍根的。有一種人,他一定要先修小乘,然後到法華會上再會權入實。就是有些人怎麼回事呢?他的出離心很重,這個可能跟他過去生有關係,他過去生一直修苦諦嘛。修苦諦沒有錯,諸位!但是你咬住苦諦不放!本來苦諦是調伏貪愛,適可而止,你貪愛調伏以後,你苦諦的法就要放下。但是你不斷地去執著苦諦,你認為這個苦諦是真實義。好了,以苦諦觀察人生的因緣法,那就會產生極度的出離,就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人生什麼都沒有價值。那什麼有價值呢?就是偏空涅槃。人生什麼都沒有意義,只有涅槃寂靜是最好。那這種人你要他去修真空妙有,中道實相,是不可能的。因為,他法執這麼重,你告訴他說涅槃是如夢如幻的,他一定誹謗你。所以你先讓他進去,先恆順眾生,你喜歡涅槃你就進去吧。等他進去涅槃以後,佛陀自然有辦法去為他開示,把他請出來。所以他一定要怎麼樣?一定要兩階段。
也就是說,釋迦牟尼佛度化眾生是怎麼樣?安住慈悲善巧。佛陀並不說一定要讓你怎麼樣。有辦法接觸大乘佛法的,佛陀一次性讓你開示悟入佛的知見,理觀事修。要不行的話,那先事修,然後慢慢地再導入到理觀的佛慧當中。佛陀是這麼一個情況,他看眾生來度化的。
庚四、偈頌隨喜
爾時,諸大菩薩而說偈言:
善哉善哉 大雄世尊 諸眾生等 易可化度
能問諸佛 甚深智慧 聞已信行 我等隨喜
這些本門弟子開始怎麼樣?隨喜跡門的弟子。我們看他怎麼隨喜。
這個時候,從地湧出的諸大菩薩就先讚歎跡門佛,說釋迦牟尼佛您老人家不簡單,您能夠來到娑婆世界五濁惡世,陪著眾生成長,是「善哉善哉」。第一個善哉讚歎應身佛的大智慧,第二個讚歎大慈悲,第三個讚歎大忍力。您能夠來到這個五濁惡世,來度化這些剛強眾生,所以您老人家安住在智慧、慈悲、忍力,成就四安樂行,所以眾生容易度化。這一段是讚歎跡門佛。
這以下讚歎跡門的弟子。這弟子也不簡單,「能問諸佛,甚深智慧,聞已信行,我等隨喜」。
佛陀說法很少無問自說的,很少,《阿彌陀經》例外了。一定要有人請問,要有人示現。比方說跡門是誰問的?舍利弗尊者請問。
他能夠以善根來請問佛陀甚深的中道智慧,而且聽聞以後能夠信解奉行,我對於這些人隨喜。就跡門弟子當中有一些利根的,什麼叫利根呢?沒有聽聞之前是歡喜好樂,聽聞以後叫做信解奉行。所以這個本門弟子就隨喜釋迦牟尼佛的跡門弟子,能夠請問甚深的智慧,問了以後能夠信解奉行。
庚五、如來述嘆
本門弟子去隨喜跡門弟子,跡門的佛去讚歎本門弟子。
於時,世尊讚歎上首諸大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能於如來發隨喜心。
這個時候,本門弟子去讚歎跡門弟子以後,跡門佛就讚歎說:你能夠對於他們這些跡門弟子發隨喜心,也是值得讚歎。
這個地方我們稍微作一個說明。比方說有一個老師,這個老師年輕的時候在大都會教了很多學生。等晚年以後他就到鄉下去,鄉下資訊不發達,所以就跟外面與世隔絕了。他在鄉下的時候,欸,也教了一大堆很有成就的弟子。這些鄉下的弟子以為這個老師只有他們這一批學生,而不知道這個老師是不可思議的。直到有一天,這個老師過去教的第一屆的學生來拜訪這個老師,從都會來到這個鄉下。這弟子一看,哎呀,不得了!這是誰啊?老師說,這都是我過去教的——從這些從地湧出的菩薩當中,來彰顯這個老師的功德不可思議。
如果這些第一批的弟子不來拜訪老師,這些鄉下的弟子就以為說,您老人家就教我們這一屆而已,就會很狹隘地活在跡門的應化這一期當中了,就以為釋迦牟尼佛就這樣子而已。所以怎麼樣呢?佛陀必須把過去的弟子召過來,趁這個機會來發起,來開顯如來廣大無邊的壽量。是這麼一個情況。這是一個發起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