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彌勒菩薩說,唐玄奘譯。舊傳佛涅槃後九百年,彌勒菩薩下降中印度阿踰陀國講堂,為無著菩薩宣說五部大論(一、《瑜伽師地論》,二、《分別瑜伽論》,三、《大乘莊嚴經論》,四、《辨中邊論》,五、《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瑜伽師地論》即為其中最根本的一部論。

  本論的梵文原本,以前只存在《菩薩地》部分,這已於1930~1936年間由日本荻原雲來校訂印出,1936年印度羅睺羅更於西藏薩迦寺發現本論梵本,錄寫歸印,已有部分刊行。

  本論在唐譯以前,已經有幾種部分譯本:一、《菩薩地持經》十卷,曇無讖於北涼玄始三年到十五年間 (414~426)譯出,相當於唐譯本論第三十五至五十卷前半《本地分菩薩地》。二、《菩薩戒本》,一卷,曇無讖在和前經同時譯出,相當於本論第四十至四十一卷《本地分菩薩地戒品》。三、《菩薩善戒經》,九卷,求那跋摩於宋元嘉八年(431)譯出,相當於《本地分菩薩地》,和《地持經》大同,但另有《序品》。四、《優婆塞五戒威儀經》,一卷,求那跋摩在和前經同時譯出,這是《菩薩戒本》的異譯。五、《十七地論》,五卷(已佚),真諦於梁大寶元年 (550)在富春譯出,相當於本論第一至三卷《本地分五識身相應地》和《意地》。六、《決定藏論》,三卷,真諦於梁代(一作陳永定元年到太建元年間,即 557~569)譯出,相當於本論第五十一至五十四卷《攝抉擇分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以上皆本論的部分異譯。本論另有西藏文譯本,總題《瑜伽行地》,區分前十二地(二十六卷),聲聞地(二十卷),菩薩地(二十二卷),攝抉擇(四十三卷),攝事(二十二卷),攝調伏,攝異門,攝釋(都不分卷),共八部分。題為無著造。同譯,收在西藏大藏經丹珠爾中。

  本論的譯者唐玄奘法師為求取本論全文赴印遊學,從戒賢法師得到了傳授,回國後,即於貞觀二十一年(647)五月,於弘福寺翻經院開始傳譯。當時列席譯場的,有名僧靈會、靈雋、辯機、文備、神泰等二十餘人,到二十二年五月譯完。次年(649)七月,又在大慈恩寺翻經院譯出《菩薩戒羯磨文》一卷(本論第四十、四十一卷的一部分)。同時譯出《王法正理論》一卷(本論第六十一卷別譯)。
  《菩薩戒本》一卷(本論第四十卷末及第四十一卷的別譯,和曇無讖譯《菩薩戒本》及求那跋摩譯《優婆塞五戒威儀經》的前半相同)。在這以後不空於天寶十二年到大歷九年間(753~774),譯出《佛為優填王說王法政論經》一卷,和玄奘譯《王法正理論》大同。

  本論題名《瑜伽師地》,瑜伽譯雲相應,並有一致、和合等義。依《瑜伽師地論釋》,本論說三乘行者(即瑜伽師)所觀的境、所修的行、所證的果位(即瑜伽師地),互有方便善巧、相應的意義,故總以瑜伽師地為名。

  本論內容大別五個部分:第一《本地分》,五十卷(從第一卷到第五十卷);第二《攝抉擇分》,三十卷(從第五十一卷到第八十卷);第三《攝釋分》,二卷(從第八十一卷到第八十二卷);第四《攝異門分》,二卷(從第八十三卷到第八十四卷);第五《攝事分》,十六卷(從第八十五卷到第一百卷)。此中《本地分》是全論的基本部分,把瑜伽師所依、所行的境界區分十七地,以詳說三乘觀行的根本事相,因此本論舊有《十七地論》之稱。後四分是釋論,以抉擇解釋論本兼及經律的要義。

  第一《本地分》,廣分別十七地。一、五識身相應地,就前五識的五方面說:(一)自性,是了別色、聲、香、味、觸五境;(二)所依,是五根與意根及一切種子阿賴耶識;(三)所緣,是五境;(四)助伴,是俱有相應的心所;(五)作業,是了別自境。二、意地,就第六、第七、第八三識說,也有五方面:(一)自性,是心、意、識;(二)所依,是意及一切種子阿賴耶識;(三)所緣,是一切法如其所應;(四)相伴,是具有相應的五十三種心所;(五)作業,有共不共業;和前五識相同的是共業,特殊的是不共業。由此更用色聚、相應平等十門以解釋其義用。這是因為一切諸法依識而起,以識為體,識法最勝,故先建立以上二地。三、有尋有伺地,四、無尋唯伺地,五、無尋無伺地:尋是(思或慧)於所對境粗略推求;伺是(思或慧)於所對境詳細審察。在欲界及色界初靜慮的根本定和它的未至定,都有尋、伺,是為有尋有伺地。靜慮中間即在初靜慮和第二靜慮間的中間定,只有伺而無尋,是為無尋唯伺地。第二靜慮以上七地的根本定及近分定,都無尋伺,是為無尋無伺地。這三地都用界、相、如理作意、不如理作意、雜染等起五門加以說明,並分別闡明這三地的有漏、無漏諸法。六、三摩呬多(等引)地,就定地說,有五方面:(一)總標,有靜慮(四靜慮)、解脫(八解脫)、等持(空、無願、無相三三摩地等)、等至(五現見、八勝處、十遍處、四無色、無想、滅盡定等等至)四種三摩呬多;(二)安立,只此等四種是三摩呬多地,欲界的心一境性不在其內;(三)作意差別,有了相作意等七種根本作意及緣法作意等四十種作意;(四)相差別,有所緣相、因緣相、應遠離相、應修習相四種相,又有自心相、外相、所依相等三十二相;(五)略釋諸經宗要,依經總釋解脫等三種定義。七、非三摩呬多地,即修定中未能如法,一切散亂,自性不定,有十二種相。這兩地總攝一切定非定位所有諸法。八、有心地,九、無心地,都用地施設、心亂不亂、生不生、分位、第一義五門建立。其中五識身相應、意、有尋有伺、無尋唯伺四地是有心地。無尋無伺地中,無想定、無想生及滅盡定是無心地,其餘是有心地。但依第一義建立,只無餘依涅槃界中,阿賴耶識永滅,是無心地。十、聞所成地,是於五明處聽聞解了,包括其中內明處有事施設建立相、想差別施設建立相、攝聖教義相、佛教所應知處相四種相;醫方明處有於病相善巧、病因善巧、已生病斷滅善巧、已斷病後更不生方便善巧四種;因明處有論體性、論處所、論所依、論莊嚴、論墮負、論出離、論多所作法七種;聲明處有法施設建立相、義施設建立相、補特迦羅施設建立相、時施設建立相、數施設建立相、處所根栽施設建立相六種;工業明處有營農工、商估、事王、書算計度數印、佔相、咒術、營造、生成(畜養)、防邪(裁縫等)、和合(調解斗訟等)、成熟(成熟飲食)、音樂十二種類。十一、思所成地,是於自性清淨、思擇所知、思擇諸法三種相相應善巧。其中自性清淨是審諦思惟所聞諸法的道理等,有九種相;思擇所知是思惟抉擇一切所應知的法義,於有法了知有相,於非有法了知無相;思擇諸法是思惟抉擇經文和偈頌的法義。十二、修所成地,是修道中於四處、七支相應善巧。四處是修處所、修因緣、修瑜伽和修果,這四處又可分攝為生圓滿、聞正法圓滿、涅槃為上首、能成熟解脫慧、修習對治(瑜伽)、世間一切種清淨、出世間一切種清淨七支。十三、聲聞地,闡明聲聞的種姓、發心、修行和得果。有四瑜伽處:初種姓瑜伽,第二數取趣(補特迦羅)瑜伽,第三安立瑜伽,第四世出世瑜伽。十四、獨覺地,闡明獨覺的種姓、發心、修行和得果。獨覺原攝於聲聞類,今只略說獨覺種姓、道、習、住、行五種相。十五、菩薩地,闡明菩薩的種姓、發心、修行和得果,分四持瑜伽處:初持十八品,總明菩薩所學之法,叫作初持瑜伽處。第二持四品,是隨初持所學法而起修,叫作隨法瑜伽處。第三持五品,由修習而成滿,叫作究竟瑜伽處。第四持一品,重明以前諸其次第的意義,叫作次第瑜伽處。十六、有餘依地,闡明有餘依涅槃有三種相。十七、無餘依地,闡明無餘依涅槃有三種相。

  依《瑜伽師地論略纂》所說,此十七地可以境、行、果三種相攝。即前辦地是三乘境。其中由於一切法以識為體,故五識及意二地是境體;尋伺三地有上下粗細的不同,是境相;等引、非等引,有心、無心四地有定散隱顯的分別,是境用。次六地是三乘行,通修三慧行,故聞、思、修三地是通行;三乘都隨機修法,成就自乘,故聲聞、獨覺、菩薩三地是別行。後有餘依、無餘依二地是三乘果。

  第二攝抉擇分,對於本地分中的問題加以抉擇,並抉發本地分所沒有祥述的深隱要義。分十二大段:一、抉擇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先以略義十門建立阿賴耶,闡明唯識的道理;後以廣義六門解說六善巧,闡明法相的道理。二、抉擇有尋有伺等三地,初雜抉擇,分辨燄摩因饒益眾生而稱為法王以及大海水鹹等因緣。次正抉擇煩惱雜染、業雜染和生雜染。三、抉擇三摩呬多地,初雜抉擇,次引經解釋,次抉擇修定三種因緣及六順出離界修定法,次抉擇四靜慮及四種修定法等。四、抉擇非摩呬多地,闡明十二種不定地和十二種不定地的對治法。五、抉擇有心地,言諸心差別而轉,略由五相:(一)由世俗道理,(二)由勝義道理,(三)由所依(阿賴耶識)能依(七轉識),(四)由俱有,(五)由染淨建立,並加以解釋。六、抉擇無心地,說由七種因緣,心不得生。七、抉擇聞所成慧地,初釋歸依,次釋沙門、婆羅門的差別,次釋欲、有、梵行三求,次釋內明,次雜抉擇聞所成慧地的義理。八、抉擇思所成慧地,初就四種思議等五門雜抉擇,次就有色無色、有見無見等二十九門分別。九、抉擇修所成慧地,闡明聲聞乘相應的作意和大乘相應的作意等十六種修。十、抉擇聲聞地及獨覺地,只抉擇聲聞地,初就成立無種姓等七門分別,次辨聲聞種類,次辨四聖諦等,次分別律儀,次聲聞行果,後雜抉擇。十一、抉擇菩薩地,先次第抉擇前三持瑜伽,後引《寶積經》解釋十六法門以及一切菩薩行果等。十二、抉擇有餘依、無餘依二地,分別二種涅槃界中離系、壽行、轉依、住等多門差別。

  第三攝釋分,解釋十七地有關諸經特別是《阿含經》的說法和解釋的儀則,初明說法應知的五分,次明解經的六義。第四攝異門分,略釋十七地有關諸經特別是《阿含經》所有諸法的名義差別。第五攝事分,略攝十七地有關的三藏特別是《雜阿含經》等眾多要事義。初闡明契經事,次明調伏事,後明本母事。

  本論抉擇分等四分,引用多種舊籍,如本地分思所成地引《法句經》本母釋,攝抉擇分菩薩地引《小品寶積》及《解深密經》的本母釋,攝事分引《雜阿含經》本母釋等,又釋異門分實即《阿含經》的釋名。

  本論的印度舊注,現存的有:漢藏文譯本《瑜伽師地論釋》,最勝子等造(藏譯本不題作者),漢譯本唐玄奘譯。藏譯本缺譯人名,舊錄或作勝友譯。卷首有歸敬序,次總釋《瑜伽》一論的大綱,分所為、所因、名義、宗要、藏攝、釋文六門,釋文門中更略釋十七地的名義。據玄奘法師說這部釋論大約有五百卷(見《瑜伽論記》卷一上),現只翻譯了一卷。這是《瑜伽》註疏中最古的一種,後來的註疏,大都採用它。此外印度舊注,還有僅存藏文譯本的《菩薩地釋》,《菩薩戒品釋》,都是德光所造。前一種是然燈吉祥智、戒勝同譯,後一種是慧鎧、智軍同譯。又《菩薩戒品廣釋》,勝子造,勝友、慧鎧、智軍譯。又《菩薩地釋》,海雲造,寂賢、戒勝同譯。其次,中國的註疏,現存《瑜伽師地論略纂》,原十六卷,唐窺基撰,這是《瑜伽》從第一卷到六十六卷的註釋,卷首依《釋論》作歸敬序,次依釋論用敘所為、彰所因、明宗緒、顯藏攝,解題目、釋本文六門料簡。又《瑜伽論劫章頌》,一卷,唐窺基撰,全文都是七言頌,共三十六頌半,乃是將《瑜伽》卷二中有關劫的名目、次第、數量及成住壞空四時期和始終名義結成頌文以便記誦的。又《瑜伽論記》,四十八卷,唐遁倫集撰,在第一卷首,也依《釋論》和《略纂》用敘所為等顯六門發端,和《略纂》大同,本文采集玄奘門下景、泰、備、基四大家及餘師十餘家之說。《瑜伽師地論義演》,四十卷,今存二十二卷(後半雜入澄淨科文),唐大安國寺沙門清素於貞元十七年(801)撰述,卷首略釋《瑜伽》的名義,次用敘起論因、彰說論意、明論宗體、藏乘所攝、辨總別題、依文制釋六門料簡。此外敦煌本《瑜伽師地論分門記》(已印出六卷),《瑜伽論手記》(已印出四卷),都是唐法成所講述,聽者筆記,前一種是大科,後一種是略解,並有對照藏文本註出異義。又有《瑜伽師地論敘》,二卷,近代歐陽漸撰,全敘分作總略、五分、十要、十支、十系、緒言六項。以上都是研究本論的參考要籍。本論的註疏已佚的有二、三十種,其中重要的有惠景《疏》二十卷,神泰《疏》十卷,文備《疏》十三卷,元曉《疏》四卷,憬興《疏》十卷,《釋論記》三十六卷,行達《料簡》一卷,智周《疏》四十卷,太賢《纂要》三卷,《古跡記》四卷,極太《羽足鈔》五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