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論註》,二卷(或作一卷),中國北魏釋曇鸞(476~542)撰。
《往生論》系公元五世紀時,印度世親晚年依《無量壽經》作《願生偈》二十四偈,並造長行引申述釋,具名《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亦稱《無量壽經論》。北魏普泰元年(531)由菩提流支譯成漢文,僧辨筆受(據《歷代三寶紀》和《大唐內典錄》)。隨後曇鸞於梁大通中 (527~529)在洛陽見菩提留支,留支授以《觀無量壽經》,曇鸞遂專宗淨土而註釋此論,並大宏淨土念佛法門。
本書分兩大部分:上卷解釋偈頌,為總說分;下卷解釋長行,為解義分。
總說分釋五念門,即是往生淨土的業因:一、禮拜門,二、讚歎門,三、作願門,四、觀察門,五、迴向門。偈頌第一行四句偈含最初三念門,第三行盡二十三行是觀察門,末後一行是迴向門。全書重點在觀察一門。其中初觀察器世間清淨,有十七種莊嚴功德成就。其次觀眾生世間清淨,其中觀阿彌陀如來有八種莊嚴功德成就,又觀諸菩薩有四種莊嚴功德成就。彌陀淨土具備了上述二十九種莊嚴功德成就。
解義分立十科:一、願偈大意,二、起觀生信,三、觀行體相,四、淨入願心,五、善巧攝化,六、離菩提障,七、順菩提門,八、名義攝對,九、願事成就,十、利行滿足。
本書在淨土教義中提出以下幾點較為特殊的見解:
一、論體用。說明眾生往生的淨土,為報身報土。
二、論實相和真智。本書論觀察佛土、佛、菩薩三種功德成就入於一法句,即清淨句,即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真實智慧即實相智慧,無為法身即法性身。
三、論止觀。在一般涵義外,解奢摩他為止另有三義:(一)一心專念彌陀願生彼土。(二)生安樂土後自然止身口意惡。(三)由彌陀正覺住持自然止息趣求聲聞辟支佛心。解毗婆舍那為觀也有二義:(一)行人觀想三種功德莊嚴,即得如願往生,(二)往生見佛,得證平等法身。
四、重視他力本願,開創稱名法門。作者一開始便據龍樹《十住毗婆沙》求阿毗跋致二種道中的易行道加以發揮,而以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
五、十念即成。說明臨終具足十念相續,便得往生。念有三義:(一)禪定憶念,(二)時間的念,(三)口唱的念。作者但取憶念一義。
六、二種迴向。說明修行人須要有二種迴向:一是往相迴向,一是還相迴向。以自己的功德迴施一切眾生,叫做往相迴向。生淨土之後得到奢摩他和毗婆舍那(止觀),成就方便力,回入生死稠林,弘揚佛法,叫做還相迴向。
曇鸞原是研究北方通行的四論(《大智度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和《涅槃經》的學者。因此在本書中留下了許多舊有思想的痕跡。第一,本書處處運用雙即雙非的中道論點,這顯然是受了四論的影響。第二,本書也繼承了四論的實相觀。此外,本書有的地方也曾運用老莊哲學思想。如說:「若有眾生不成佛,我不作佛,而眾生未盡成佛,菩薩已自成佛,以後其身而身先故,名巧方便。」又說「知進守退曰智,智空無我曰慧」等等。
本書很早就流傳於海外。在日本慶安年間(704~707)就已有了刻本。淨土諸家都重視它,註解很多。(田光烈)
上篇:淨土慈悲集 | 下篇:安樂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