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想、嗔想、害想。欲想是生起貪慾的思想;嗔想是生起瞋恚的思想;害想是生起害人的思想。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常見辭彙 > 正文
(術語)翻譯名義集三曰:宋僧傳云:譯場經館;設官分職,可得聞乎?曰:此務所司,先宗譯主,即齋葉書之三藏,明練...(雜語)才能之多少。最勝王經一曰:佛世尊無有分別,隨其器量,應其機緣,為彼說法。百論肇公序曰:鳩摩羅什,器量...子題:大小兩乘通明淨法 行事鈔·二衣總別篇:「地持中,菩薩法,亦有淨施法。涅槃亦爾。」資持記釋云:「地持論雲...【具足相及不具足相】 p0825 攝論一卷十八頁云:復有具足相,不具足相。謂諸具縛者,名具足相。世間離欲者,名...(行事)古代每年於先帝崩御之忌日營法會讀經,謂之國忌。...(雜語)阿鼻之獄卒有六十四之眼也。往生要集上本曰:有十八獄卒。頭如羅剎。口如夜叉。有六十四眼。迸散鐵丸。鉤牙...【止】 p0389 瑜伽三十一卷八頁云:云何為止?謂九相心住,能令其心,無相無分別,寂靜極寂靜,等住寂止,純一無雜...(植物)Niṣkāla,樹名。譯曰不黑,不時。見慧琳音義。...【寂靜語】 p1017 瑜伽九十七卷八頁云:云何寂靜語;謂言不高疏,亦不喧動;身無奮發;口不咆勃;而有所說。名寂靜...(修法)受菩薩戒之作法戒經天台疏上出六種:一梵網本,二地持本,三高昌本,四瓔珞本,五新撰本,六制旨本。其中梵...【我我所】 我指自身;我所指身外之事物,執之為我所有,故有此名。《大智度論卷》三十一載:『我是一切諸煩惱根本...最上乘論 第五祖弘忍禪師述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取見。願善知識如有寫者。用心無令...(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蘭(lan)帝(di) 頞(e)藍(lan)謎(mi) 室(shi...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附梁錄 夫修善福臻,為惡禍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鮮。既共生此...
【眾生者。色受想行識五陰。眾法相集而生也】。由色、受、想、行、識五蘊法集合在一起,而出生的這一類有情都稱為眾...
我們身為一個修行者,經常會注意自己內心的狀態,很快你就知道內心當中,有二種重要的功能:一個是妄想的功能,一個...
原文: 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 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為了爭奪一頭母牛和一塊地盤,兩頭公牛發生了爭鬥。一隻青蛙見此光景唉聲嘆氣。它的同胞不解地問:這和你有什麼關係...
他在往生前的一個禮拜,就叫我到他身邊說:拿紙筆來,寫律航遺囑。我嚇了一跳說:師父!聽不清楚,您再說一遍。他肯...眼 我們的眼睛太累了,每天警覺地注視著這個世界,有時即便是在夢中,也要把一切看個真切。這個世界充滿虛幻的色彩...問: 世間很多人都認為安樂死沒有痛苦,只是在倫理上去討論該不該安樂死。安樂死在佛教看來,實際上也屬於殺人與自...
問: 末學一天念一萬聲佛號,但感覺念後比較累。我已經是小聲念佛了,也很輕,但幾個小時念下來,感覺很傷氣。 我想...
三想
【佛學常見辭彙】
上篇:三量 | 下篇:三照 |
資持記釋云:「理懺者,此約觀慧推窮業性,明見真理,罪得伏滅,故云懺也。」(事鈔記卷二八·五·二) 羯磨疏·懺...
翻譯官職
器量
淨施法大小乘同制
具足相及不具足相
國忌
六十四眼
止
尼迦羅
寂靜語
菩薩戒作法
我我所
【大藏經】最上乘論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大藏經】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從第八識而起,又匯聚到第八識裡

修行人有什麼事情,千萬不要輕舉妄動

念佛攝心的方法
公牛的爭鬥

律航法師的往生經過
看看您的六根是如何被欺騙
安樂死並不安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