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陰世間、眾生世間、國土世間。五陰世間就是吾人五陰合成的色身;眾生世間是吾人身體以外有生命的一切眾生;國土世間就是吾人身體依之而住的山河大地。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常見辭彙 > 正文
(1319~1391)元代臨濟宗松源派禪僧。豫章豐城(位於江西)人,俗姓王。字見心,號蒲庵,世稱豫章來復。嗣法徑山之...(一)蒙受教化,渡越生死之海,而達於涅槃之彼岸。引申為剃髮出家;以出家入道為到達彼岸最初階梯之故。印度原有不滿...【外分成壞】 p0492 瑜伽二卷五頁云:云何外分若壞若成?謂由諸有情所作能感成壞業故。若有能感壞業現前;爾時便有...【無想事】 p1048 品類足論一卷七頁云:無想事云何?謂生無想有情天中,心心所滅。...(術語)二諦之一。真謂真實無妄。諦猶義也。對俗諦言,如謂世間法為俗諦。出世間法為真諦是也。【又】(人名)真諦...【三相建立緣起差別】 p0219 瑜伽九十三卷一頁云:略由三相,應知建立緣起差別。一、從前際,中際得生。二、從中際,...亦名:三方便、方便罪相 子題:部有二義、初二篇立三方便、初二篇以下諸篇聚立二方便、遠方便、次方便、初二兩篇不...【不斷常】 p0321 佛地經論七卷十五頁云:二、不斷常。謂受用身。恆受法樂,無間斷故。...(名數)千手觀音造次第法儀軌曰:其尊之正面天冠上有三重。(中略)第三重有二十八部眾,有各各本形。一、密跡金剛...【領納相】 p1297 瑜伽十一卷二十一頁云:云何領納相?謂隨憶念過去曾經諸行之相。...含注戒本·九十單提法:「佛在拘睒毗,比丘如法諫闡陀時,作是言,我今不學此戒,當問餘智慧持律者。比丘舉過,佛訶...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佛說當來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比丘五百及諸菩薩。 ...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
福建省永春縣,山川秀麗,民風淳樸,自古被稱為世外桃源。永春縣東十里,有個地方叫東關,與泉州市南安縣相鄰,這裡...丙戌年末,老衲百歲。領導看望,弟子湊泊。同門合掌,居士頂禮。香火燃旺,好生熱鬧! 世紀為期,人生幾何。生壽跨...問: 眾生不信佛法,阿彌陀佛為什麼不大放光明,顯示出來讓眾生都看見?眾生如果看到這樣殊勝的景象還會不相信嗎?...
佛在法句經裡面說,不與俗人混,不與僧相雜。出家無慾者,實為修行人。如果約發心來講,真正的出家,出家無家,處處...
香板下面出祖師,哪個調皮就一香板。不聽啊?以為我喜歡講開示?我也跟你們講了,我沒這麼多精神,講一句算一句,這...小村落裡有一戶人家,每天早晚都傳出清朗的誦經聲。主人廣德是一位在年輕時就受了三皈、五戒的佛弟子,現在雖然已經...
問: 應當念地藏王菩薩摩訶薩,或者念地藏王菩薩還是念地藏菩薩摩訶薩? 夢參老和尚答: 念地藏王菩薩摩訶薩,或者...
佛教的思想是因緣觀,先知命而後認命。很多人一學佛就要改變命運,這是錯誤的。佛教的第一個思想是先看到外在的結果...
三種世間
【佛學常見辭彙】
上篇:三種見惑 | 下篇:三種布施 |
(術語)二種遠離之一。對於外界而斷絕惡友之交遊也。...
來復
得度
外分成壞
無想事
真諦
三相建立緣起差別
諸篇今家三方便
不斷常
千手觀音二十八部眾
領納相
拒勸學戒緣起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大藏經】慈悲道場懺法

重修東關橋觀音靈感記
本煥老和尚的百歲感言
佛為什麼不現身讓眾生看見

修行人不與俗人混

久參有禪,久住有緣
祭祀

地藏菩薩的聖號應該如何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