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二卷五頁云:云何外分若壞若成?謂由諸有情所作能感成壞業故。若有能感壞業現前;爾時便有外壞緣起。由彼外分,皆悉散壞;非如內分由壽量盡。何以故?由一切外分所有麁色、四大所成,恆相續住;非如內分。又感成器世間業,此業決定能引劫住;不增不減。若有情數、時無決定。所以者何?由彼造作種種業故;或過一劫,或復減少,乃至一歲。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雜語)禪源諸詮三曰:若遠推宿世,則唯漸無頓。今頓見者,已是多生漸薰而發現也。...(術語)真如之異名也。仁王經中曰:諸法實性,清淨平等,非有非無。同良賁疏曰:諸法實性者,諸法性也。...(流派)十種外道之一。六師中刪闍夜毗羅胝子之所計也。謂不必求道,經生死劫數,則苦盡而自得涅槃,如縷丸轉高山,...指修行與誓願。行與願必須合一,若只有願而無行,則永遠不能達到目的。...(術語)或言:棺木裡瞠眼。死中得活之意。謂至道者非識之所識,此道之不現,實由於此識。一旦心識喪盡了,即有大活...(人名)Ānanda,阿難陀之略。譯曰歡喜,慶喜。斛飯王之子,提婆達多之弟,佛之從弟,十大弟子之一。生於佛成道之...【思食能令現身安住】 p0853 俱舍論十卷十四頁云:亦見思食安住現身世傳有言:昔有一父,時遭饑饉,欲造他方。...(故事)西域記十曰:時提婆菩薩自執師子國(即錫蘭)來求論議,謂門者曰:為通謁。門者通於龍猛(即龍樹)龍猛知其...【得對治】 p0994 雑集論七卷十頁云:得對治者:謂未生者、令不生故;已生者、令斷故;得對治道。為令未生已生煩惱...(譬喻)法華七喻之一。佛性譬之衣中之寶珠也。法華經五百授記品曰:譬如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是時親友,官事當...(一)唐代牛頭宗禪僧。杭州人,俗姓章。生卒年不詳。徑山法欽之法嗣,禪密兼修。結庵於浙江千頃山,誦佛頂尊勝陀羅尼...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羅什法師譯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重,動有劫數受諸苦惱,唯佛良...《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易道廣大,潔靜精微。而這一部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將人的...《攝大乘論》是無著菩薩所作的。在本論的修行當中,主要有三個重點:第一個就是甚深見,第二個是廣大行,第三個是究...佛教徒常常發願,一般人則常常發誓,那麼發願與發誓的意思到底相不相同? 誓和願都是一種希望、一種承諾,譬如說青...我們每天修行,必須要有一段時間來禮佛。禮佛一方面降伏我慢,另一方面從世間的身心來看,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身體的...意不並銳,事不兩隆,人的一生中,總有許多事情要自己決定;一旦下了決定,無論後果好、壞,都要自己承擔。每件事情...問: 請問師父,我家里人都不信佛,也很反對我學佛,很多時候想參加師父講座聽課或法會都必須跟家里人撒謊說是單位...有位勤政愛民的國王,有一天出宮巡視人民的生活。一到城中,他放眼望去盡是漂亮的樓房和熱鬧的市集,心想:我的國家...佛教中的觀世音菩薩是在亞洲大乘佛教信仰圈中,最為人所知的菩薩,亦即以慈悲救濟眾生為本願之菩薩。音譯阿縛盧枳低...
外分成壞
【法相辭典】
【外分成壞】 p0492
上篇:外道居處 | 下篇:外道略說法要 |
【善黠慧】 p1139 瑜伽八十四卷五頁云:善黠慧者:全分知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