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空而處的天,如欲界的夜摩、兜率、化樂、他化自在等四天,及色界的諸天是。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常見辭彙 > 正文
阿黎耶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緣五事境修幾念住】 p1305 瑜伽七十二卷十五頁云:問:緣相為境,修幾念住?答:四。問:緣名為境,修幾念住?答...【六出離界】 p0304 集異門論十五卷七頁云:六出離界者:云何為六?答:一、有具壽作如是言:我於慈心定,雖已習、...佛在拘尸那拉城,阿利羅跋提河岸邊的婆羅雙樹間入滅。...(譬喻)譬事之迅速,勢之猛烈。會元七(保福章)曰:此事如擊石火,似閃電光。...業由心造,境隨業轉。心有淨染,故境有自在及不自在。染心為業所拘,則境不能自在。淨心無所罣礙,則境隨心自如。故...梵名 ārāda-kālāma,巴利名 ālāra-kālāma。為釋尊初出王宮時,最先問道之外道仙人,係印度毘舍離城人(一說...違逆道理,罪大惡極之罪,稱為逆罪。逆罪將招致報應而入無間地獄受苦,故為無間業。逆罪,一般係指五逆罪而言。五逆...(雜語)梵名額沙荼。Āsada見西域記二。...父母恩(家庭)、眾生恩(社會)、國土恩(國家)、三寶恩(宗教)。...(369~404)字敬道,又名靈寶。東晉大司馬桓溫之子。以其舉兵入京,篡東晉安帝之位而自立,故晉書卷九十九將其列為...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來諸...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娑婆,穢土也;極樂,淨土也。娑婆之壽有量;彼土...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護法等菩薩約此三十頌造《成唯識》,今略標所以。謂此三十頌中,...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如登萬仞之山,必窮其頂,如上九層之塔...問: 在您的開示中一再提到信願的重要性,然而能發出真信切願卻非易事。學佛者往往有一時會發出真實信願,但一回到...
原文: 若夫妄念滿腔,憧憧往來,朋從爾思。由未真提正念故也。倘正念真切,則朋從於專注一境之正念矣。所謂調御得...問: 人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呢,他還有人間的記憶嗎?如果不能保留人間的記憶,那享受極樂的又是誰?那人去極樂...
抽煙對健康損害多多。一照鏡子您就能看出來!如果您抽煙,一定早就知道戒煙的必要性。抽煙危害您的心臟、肺、大腦甚...從前有雄雌兩隻鴿子,住在一個巢裡。秋天果子熟的時候,它們撿來果子裝滿了一巢。後來果子風乾體積減少了,只剩下了...現代都市人群的生活節奏比較快,有些人平時除了要處理日常的公務外,還必須整天忙於各種場合的應酬,於是,身體常常...
玉琳國師曾經有過這麼一段話:作為大德善知識,為眾生所開顯的修行之道,它一定是光明和坦途的,一定是大眾可行,並...
空居天
【佛學常見辭彙】
上篇:空有二宗 | 下篇:空一顯色 |
(術語)對事火之稱地水火風四大種和合之火雲事火,火大之一種雲性火。性火者,遍於一切之色法也。因明大疏二曰:火...
覺不覺
緣五事境修幾念住
六出離界
娑羅雙樹
電光石火
自在不自在
阿羅邏迦藍
逆罪
四月
四恩
桓玄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大藏經】唯識三十論頌

不生退怯厭倦,如是發心才名之為真
怎樣才能堅固往生淨土的信願

調伏妄想的方法
往生到極樂世界後,還有人間的記憶嗎

抽煙對外貌的十五大危害
二鴿喻
讓肝臟遠離「五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