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密宗寺院。位於陝西西安城南郊樂游原上。唐時為長安城延興門內新昌坊。該寺前身是靈感寺,建於隋開皇二年(582),唐武德四年(621)寺廢。據傳,龍朔二年(662)城陽公主患病,蘇州和尚法朗誦《觀音經》祈佛保祐得愈,公主奏請復立為觀音寺。景雲二年(711)改名青龍寺。唐會昌五年(845)禁佛時寺廢。次年又改為護國寺。大中九年(855)長安左右兩街添置寺院八所,該寺又恢複本名。北宋元祐元年(1086)以後寺院廢毀,地面建築蕩然無存,殿宇遺址被埋沒地下。

  青龍寺是唐代密宗大師惠果長期駐錫之地。日本真言宗的祖師空海到華後,在此寺受學於惠果。訶陵國(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僧人辨弘,新羅僧人惠日、悟真也曾從惠果學習密宗教法,因此,青龍寺盛名遠播海外。

  1973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對青龍寺遺址進行發掘。根據發掘報告,遺址有兩處,一為塔址,一為殿堂遺址。塔基正中有一直壁方坑,當是塔心的地宮部分。此塔可能是隋唐盛行的方形木塔。殿址位於塔址東側50餘米處。殿址台基面呈長方形,放柱礎石夯土墩,東西五排,南北六排,中間缺少兩墩。夯土墩形成柱網狀,似為面寬五間,進深四間格局。中心減二柱部位,可能是密宗佛殿的一種特殊設置。台基東西兩側發現有呈坡狀慢道。台基北面中部有踏道遺跡,台基南面中間有露道。出土遺物有銀質及鎏金小銅佛,唐代建築材料等。

  1982年,西安市同日本國香川、德島、高知、愛媛四縣協議在青龍寺遺址共同修建的空海紀念碑落成。另外,修建了惠果、空海紀念堂。該堂是日本真言宗各派總大本山會、日中友好真言宗協會與西安市共同修建的紀念性建築。紀念堂選址在考古發掘的四號殿堂遺址以北六米的地段。平面布局採用早期舊殿遺存,為面寬五間,進深五間的大方殿。復原後的方殿體積高大,氣魄雄偉,具有唐代建築風格,是西安第一座復原建築。(暢耀)